此為防盜章
這樣的寶塔只有先祖建成過,並把工藝傳承了下來,但是他們喻家近百年時間,都沒有機會在建造這樣的塔,他想在他們這一代,讓這樣的工藝傳承下去。
喻尋听了四兒子的話,不由一愣,八角十三層琉璃寶塔是他們喻家工藝最頂峰的杰作,只有先祖建造過,但是後來隨著戰亂,那座八角十三層琉璃寶塔也被燒毀了,可以說能夠重建八角十三層琉璃寶塔,是他們喻家祖祖輩輩的心願,現在真的能實現嗎。
不過還是決定試試,成與不成听天由命了,錯過了這次以後可能更沒有機會了,吩咐喻禹讓他把設計圖畫出來,畫好後拿給林公子做決定。
林亦現在每天在家復習,基本已經不出門了,他家山上的陷阱,他都交代喻家去看看,有獵物的話,就拿回家吃,不用給他送來,他現在就是不想讓人打擾,白天都是閉門謝客的,因為喻家要把畫好的設計圖給他看,也是吩咐他們中午來,他現在中午吃完飯會午休下,利用那會時間看看圖紙。
喻禹中午吃完飯來到林亦家,把上午改好的設計圖拿給林亦看,他們家他的畫工最好,所有設計圖紙都是他來畫的,所以每次都是他來見林亦。
林亦吃過飯收拾完看喻禹來了,請他到院子里做,拿過他的圖紙認真看了起來。
說實話這圖紙設計的真心不錯,當時大家討論過的是,學院會由幾大科目類型組成,每個大科目都獨立成為一院,學堂都是獨立在一個院子里的,所以設計的時候就要把這些分類好。
而且這麼大的工程量,也不是他現在有能力建造出來的,但是還是要出整體規劃圖,因為現在他只找到喻家,所以會先動工建造泥瓦木工這個專業,這樣他的資金夠,等以後招收到足夠的學生,在建造其他科目院子,這樣這個專業的學生也能得到實際操作,能學到不少東西,唉這是個漫長的計劃,慢慢來吧。
林亦看到八角十三層琉璃寶塔的設計圖時,眼楮一亮,這要是建成了,絕對能成為他們學院的標志性建築。
看著喻禹︰「這座八角十三層琉璃寶塔是你們家祖傳工藝,可願意教授給將來的學生們。」
古人對于家傳手藝基本是不會輕易外傳的,喻家能做到公開傳授技藝已經很難得了,要是他們留一手,林亦也能理解,只不過會有些可惜,這種工藝如果不能廣泛流傳,那麼很有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斷了傳承。
這件事他們家開過家庭會議討論過,如果他家沒有經歷過全家人差點被流放的事,他們根本不會考慮把家傳手藝教授給其他人。
但是經過這次,他們也不想把祖傳的工藝,斷送在他們這輩手里,所以現在他們家已經決定,把這門手藝傳授給更多的人,就是將來他們喻家在遭逢大難,他們喻家先祖傳下來的傳承也不會斷絕。
看著喻禹點頭知道他們家的態度,林亦很高興︰「這座八角十三層琉璃寶塔不適合現在蓋,先把泥瓦木工學院建造起來,然後在計劃建造這座八角十三層琉璃寶塔。」就算他不懂建築學,但是光看這張設計圖,就知道絕對費時費力,還費錢!
等喻禹走了,林亦回到書房繼續讀書,他現在主要是復習,在有幾日就和程剛去昌河郡府,他們會提前五天去,本來程慧娘想讓他們去子君縣主的別院備考的,被他拒絕了。
後來讓她幫著定下離貢院近的客棧,別院雖然清淨,但是離貢院有段距離,在說他想感受下,燁朝院試的真實情況,住在客棧方便與各方學子交流,消息比較靈通。
程家現在正在積極的準備程慧娘的嫁妝,林氏坐在堂屋看著嫁妝單子,單子上很多東西都是這些年慧娘給她的東西,都讓她放在嫁妝里了,回想起前幾天,平日里在一起的夫人們,知道他們慧娘定親了,那副松了口氣的模樣,真是氣的她直咬牙,好像她家慧娘會看上他們家那幾個歪瓜裂棗似的。
這次林氏為女兒準備了兩房下人,倒不是擔心女兒干活累著,自己女兒什麼德行,她還能不知道,主要是心疼亦哥兒,沒個下人,那些活計都要亦哥兒做,想想都心疼。
大青縣全福酒樓包間內,程慧娘和子君縣主兩人頗有閑情的對飲,子君著一身月白花邊漢服,配上臉上是笑非笑的表情,頗顯名士風采。子君骨子里就崇上魏晉名士狂放不羈,強調精神自由,所以她才會做出種種與社會風氣不符的事。
拿起梨花酒抿了下︰「就這麼跟那傻小子定親了,我表哥哪里比不上那傻小子了。」
在她看來兩人差距太大,但是偏偏程慧娘選擇了林亦,這讓她不解。她表哥乃國公府嫡孫,將來整個國公府都是由他掌管,長相儀表堂堂,頗有才學,現在已經是舉人之身,兩年前鐘情于程慧娘,至今未變,這樣的人不選,偏選一個無親無靠無名無利之人。
程慧娘听了沒理會子君的問話︰「等我成親的時候不來沒關系,禮,送的貴重些就行。」
她可不覺的子君的表哥好,就她表哥那一大家子,就夠她回避了,她這三年也去了不少地方,也看過很多人,一番接觸下來,更讓她覺得林亦難能可貴,他性格中簡單純粹讓她更舒服。
子君听了白了程慧娘一眼,這就是個不解風情的,根本不懂什麼是愛情,她了解程慧娘,知道她表哥沒機會了,給程慧娘倒了杯酒,唉程慧娘都要成親了,她的婚事也拖不了多長時間了……
在去縣城的官道上一輛牛車緩慢地走著,一個穿著短衫長相清秀的小哥趕著牛車,不時和坐在車沿上的大漢說著話,臉上微微笑著顯示心情很好。
大漢也是短衫裝扮就是衣服上有幾個補丁,大漢是新安村的李大牛,路上踫到林亦搭個順風車,「亦哥,這幸虧遇到你了,讓我搭車,要不走到縣城,都要下午了。」
從新安村走到縣城快走也要兩個時辰,做車的話一個時辰就能到了,但是做車要10文錢,他可舍不得,不過今天他運氣好踫到亦哥去縣城,讓他搭車,想著李大牛開心的笑了,今天這麼順利到縣城找活也應該能順利,現在還沒到秋收,可以在外面打些短工貼補下家用,畢竟他們家地少,人還多,不打短工的話,冬天就更不好過了。
林亦听了呵呵一笑「李大哥今年你家佃田地主家的地了嗎」李大牛家里就五畝地,兄弟五個還都沒娶親,李大牛今年都22歲了,農村男孩一般17左右就會成親了,女孩15歲左右,年齡太大都不好說親,而李大牛家是太窮了!
這麼多壯勞力還能干活,不是偷奸耍滑之輩,父母還都健康都挺能干的,日子卻過的這麼窮,一開始林亦還是比較想不通的,後來更了解後也理解些,他們家人口多,吃的就多,而地少,種出來的東西糧食都不夠吃的,還要交糧稅,燁朝是沒有丁稅的,主要稅收是地稅也就是糧稅,還有就是商稅,家里兄弟幾個輪流出來打短工,賺的錢每年剛夠吃的,家里房子還少,誰會嫁過來啊。
「沒有,田地主家今年又漲田租了,咱們村今年都沒佃他們家的地,太黑了,田租漲到五成了,在交糧稅,能剩下多少了,畢竟糧種也是錢啊,還不如打短工呢。」黝黑的臉上滿臉的無奈。
林亦听了嚇了一跳這也太多了,納悶道「怎麼漲這麼多啊,他家以前不是三成嗎。這麼多有人佃嗎。」這樣基本上是把利益榨干了,誰會給他家白干活啊。
「有啊都被鄰村給佃了」越想越氣憤「亦哥你說田地主不想佃地給我們就直說被,還非要弄這一出,還是一個村子的呢。」林亦听了這里是有門道啊「你仔細說說,因為我爹的事,今年我都沒怎麼關注村里都發生什麼事了。」李大牛知道林亦沒心情關注這些,就把他知道的說了出來。
原來是這樣啊,去年田地主納了個小妾,是鄰村楊樹村的,楊樹村跟新安村不一樣,那里人都是一個族的大家都姓楊,族長想讓他們村里人多佃點地,多些收入,就跟楊小妾說了,這小妾也是討了田地主的歡心了,于是就想出這麼一出來,最後把地佃給楊樹村的佃租是三成半,對村里人說你們都不佃了,我家田沒人佃,我就降了租子佃給楊樹村了,他這麼說大家都不傻也知道他是故意的,但是又能怎麼樣呢,也只能在背後罵罵,不過村里人是把田地主家完全隔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