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此為防盜章果樹都是他從山里挖回來的,都是一些長的特別好,結的果實多,又好吃的,有棗樹,山核桃樹,隻果樹,梨樹,山楂樹等都有,還有幾顆老茶樹,記得林秀才看到他挖這些樹回來時,看他的眼神哦!

從那以後林秀才,就不過問他的事了,只是在讀書方面指點指點他。

林亦特意把北面崖壁下,那塊地整理出來,專門種西瓜和香瓜,這里的陽光照射充足,長出來的西瓜和香瓜會特別的甜。

把門鎖好後,趕牛車出門,順著東邊的小路一直走一會,就能到去鎮上的官道了,現在天色剛亮,已經有村里人,陸陸續續的背著,要賣的東西,往鎮上集市里走了。

趕牛車到鎮上要半個時辰,走路就要一個時辰左右了,一路上林亦踫上,村里的老人小孩會讓他們搭車,年輕的或壯年或女子,林亦只會打聲招呼。

對于林亦的行為,村里人都已經習慣了,知道他的品行好,為人和善,孝順,對老人和孩子很照顧,所以林亦自己都不知道,他在村里很有名望。

到了鎮門前把老人孩子放下,他們要在這里等他們的家人,林亦就直接趕車進鎮里,到了保康堂藥鋪,林亦把牛車栓在旁邊的柱子上,扛起裝天麻的袋子,進了藥鋪。

店里的伙計對林亦都很熟悉,看到林亦進來忙迎了出來,「林公子您來了」說完忙把林亦扛著的袋子接了過去,「您這袋子里裝的是什麼啊,還挺重的。」

「是天麻,你們掌櫃在嗎,讓他幫我看看,我晾曬的天麻藥性如何。」伙計听了連忙讓另一個伙計去里面叫掌櫃,「您一早趕來也累了吧坐下歇歇,桌上有沏好的茶水,您喝點潤潤喉。」

林亦听了笑道「行,我一會就過去做,我先把車里的西瓜拿出來,我自己種的,給沈大夫嘗嘗。」

伙計忙哎呦聲「您歇著我去拿」。

林亦笑笑同意了,坐下倒了杯茶,喝了口,就放下了。

這家保康堂林亦常來,也不是常來賣藥材,以前林秀才從縣城回來後,一直是找保康堂的沈大夫給看病的,一來二去就熟悉了,到後來他為了生計上山采藥,來保康堂賣藥材,還是沈大夫指點他如何晾曬藥材能保留藥材的藥性。

這個時候林亦知道沈大夫是不在的,現在還太早才早上七點多,也就是晨時初,沈大夫一般要辰時末才來,也就是9點左右,那時候才開始有病患上門。

掌櫃是沈大夫的族弟,長的白白胖胖笑起來很和善,熱情的跟林亦打招呼「林公子有好些日子沒見了」「是啊家父出殯後還是頭次來鎮上」掌櫃的又是一陣安慰林亦!

「唉不說這些了,我看看你晾曬的天麻」「好您看吧」說完林亦把袋子打開讓掌櫃的看。

掌櫃看過後「不錯啊晾曬的挺好藥性都保留住了,我給你定一百八十文每斤收,你看行不。」

跟他估計的差不多,點了點頭「行,你讓伙計稱下吧。」伙計听了把天麻放到稱上稱了稱「一共二十三斤」掌櫃听了到櫃台後,拿起算盤開始算。

林亦看著在心里也算了下是四千一百四十文,果然看掌櫃算完了「林公子天麻是二十三斤,每斤一百八十文,一共是四千一百四十文,我給您四兩銀子一百四十文可好。」

林亦笑著點頭同意掌櫃說的,心里還是很高興的,現在手里有五兩銀子了,有錢心里就不慌了,燁朝的銀錢兌換是1000文為一兩銀,十兩銀子為一兩金子,以此類推。

拿好錢跟掌櫃告別後,林亦趕車到集市,現在集市上已經很多人了,把車拴好後,先奔著雜貨鋪買了幾個陶瓷罐,他想腌制一些咸菜,買好後就到集市攤位上買了些小黃瓜,還有芥菜頭,看鴨蛋賣的不貴又買了100個鴨蛋,家里沒雞蛋了,就又買了30個雞蛋,買完這些看天色也快中午了,還不怎麼餓,林亦決定趕車回家後在吃飯,能省就省點!

有時候不僅感慨,古人真是聰明,只要條件夠,連義務教育都琢磨出來了!新安村估計會成為古代的模範村。

回去後張管事已經來了,喻禹竟然也來了,林亦招呼他們到堂屋做,張管事主要是跟慧娘匯報生意上的事,這幾年慧娘跟子君有些產業,以前一直是張忠打理,現在由他的兩個兒子在外打理,他們在那邊說生意的事,林亦招呼喻禹到院子里石桌坐下。

本來他想留在堂屋的,但是看到喻禹看著慧娘的眼神,果斷的把他叫到院子里說事,拿過喻禹遞過來的圖紙,看到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好心的開口︰「你有什麼想問的,可以問。」真是他這樣會讓他誤會的。

喻禹听林亦這麼說滿臉尷尬,知道對方可能誤會了,忙解釋︰「我就是看林夫人眼熟,很像恩人程公子,她是程公子的姐妹嗎。」

關鍵是太像了,所以才忍不住多看了兩眼,程公子把他們家,交給林亦後,他們就沒有看見過,這次可能有恩人的消息,自然想知道的多些了。

林亦眨了眨眼楮,原來他們家竟然不知道程公子是女的!想了想還是據實以告,畢竟這個也沒什麼好瞞著的︰「程公子就是我夫人,我夫人就是程公子,嗯,我以為你們早就知道呵呵。」

看著喻禹一副招雷擊的樣,好吧這是個美好的誤會!

沒理會喻禹,低頭看起暖棚設計圖,喻禹設計圖上繪畫的暖棚,高度也就是一人高,長方形,取暖用火牆結構,間隔一段就起半面牆,這樣能起到支架的作用,棚頂會更結實,而這種間接的火牆,能夠保證足夠的溫度,暖棚的兩側各有一個灶台,用來燒火,火牆在暖棚中間斷開,這樣兩個灶台各分擔一半,能保證火牆的熱度,而且最稀奇的是,竟然還考慮好怎麼清灰!

燁朝這里是沒有煤炭的,大家冬天都是燒柴,或者木炭,這樣就會柴火灰特別大,久了就會堵塞,造成嗆煙,還不熱。

而喻禹這樣設計,就解決了這個難題。林亦放下圖紙,看著喻禹感嘆匠心獨具,這樣的能工巧匠竟然讓他撈著了!何其有幸。

「現在修建學院進度怎麼樣,有什麼困難可以跟我說,按這個圖紙建造暖棚要多久。」

修建學院他是完全放手教給喻家做的,他只是負責拿錢,其中雇佣工匠,還有買賣磚瓦木料等,都是喻家在做。

喻禹回過心神「學院修建的很順利,照這個進度下去,到冷時能把主體全部蓋完,明年開春上漆布置室內就行了,因為咱們請的人多,所以預計在明年五月份能全部弄好。」

低頭想了想「這個暖棚我圖紙上,是按照長方形設計,總佔地面積也要一畝地,建造好要半月時間。」因為還要忙學院那邊的事,所以時間要久些。

林亦听了用手指敲擊桌面,明年學院完成,生源他倒是不愁,畢竟現代的招生手段多的是,他現在愁的是,學院以後怎麼運作下去。

來學習泥瓦木匠的,基本都是貧窮子弟,能不能出的起學費都是問題,總不能他一直倒貼下去吧,在說就他現在這家底,也貼不起啊!

不行他要好好整理整理,想出個法子,看著喻禹︰「這樣你回去跟你父親商量下,看看你們什麼時候能抽出時間,先幫我把暖棚建設好,建兩個吧,這樣我們冬天都能吃上蔬菜,然後你們過完十五,都來我這里開個會議,商討下學院以後如何運作的事宜。」他在這幾天也完善下想法,等喻禹點頭答應後,就先讓他回去了。

堂屋里程慧娘還在听張管事匯報,這段時間的進賬,和鋪子發生的一些事宜。

這三年她倒是去了不少地方,跟子君合作開了三個鋪子,昌河郡府一間鋪子,京城兩間,鋪子主要還是子君的人管理,每個月她的人會去查賬,現在張家兄弟就是負責這些事。

還有就是她這幾年陸續,購買了些產業,也是他們負責管理,她現在名下有四間商鋪,京城和郡府各兩間,都租出去了。

京城有一處兩進的院子,留著她去京城的落腳處,大青縣近郊有一片連在一起,面積1000畝田地,是她為家人準備的,跟子君合作的商鋪,只能她自己管理,給了家里人他們也不會管。

本來她想把商鋪和地都留給她爹娘,但是被兩人拒絕了,最後在她強制給的情況下,才要了大青縣近郊的田地。

她也理解她爹娘的想法,無非就是這些都是她賺來的,理應是她的,她弟弟將來應該靠他自己,不能接管的是姐姐留下的東西,就不思進取!

其實就她弟弟的性格,雖然叫程剛,但是真不是剛起來的人,他爹他娘注定要失望了。

這麼些年看透他了,也沒有林亦做什麼事,都能堅持下去那股勁,他做什麼都是一會的熱度,就連習武都不能每天都堅持下去,所以她從來都沒指望過,她弟弟能出人頭地,能把祖產守好就行了,對他的要求真不高。

中午吃過飯午休會,下午時兩人整理了程慧娘的嫁妝,分門別類放好,林亦看著整理出來的嫁妝,這身價比他豐厚多了!

回房後乖乖把身家上繳,看著慧娘拿著他的身家,房屋地契,一臉納悶的看著他時,好吧,只能尷尬的笑︰「以後咱家錢財歸你管。」完了他又代入現代習慣,覺得錢應該上繳老婆大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