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二章

如果韓非真的只是作為一個來疲秦的韓公子,或者與李斯有恩怨的人,此事他不出手,任其發展反倒是對他最為有利的。

葉煜略思索了一下後果,有些後怕。

若是此事不揭破,甘家和他都會繼續被李斯利用,事態沉澱醞釀,待到未來有一日被他們發現李斯的作為,對李斯產生的影響將不可小覷,而那時候李斯多半已經登上了廷尉甚至丞相的位置,還可能會因此間接影響秦國的內政。

這不是夸張,權力越大的人造成的影響也越大,他如今已是大庶長,雖遠遠比不上蒙驁等人,可只要以後不出什麼事,最起碼往上走一點,一個關內侯的爵位還是能撈得到的,將相不和,又有甘家一脈的士族不滿,這隱患可不是一點兩點。

盡管葉煜很不喜李斯此人,卻也無法否認李斯對秦國統一天下的重要性。

韓非就算不知道後來的事,但對李斯足夠了解的他也應當能猜到一二,放任發展然後在最合適的時機揭破,才是他的最佳選擇。

不過他沒有這麼做。

韓非此舉就像是一個一身正氣、仗義執言的愣頭青,或者是為秦國深謀遠慮、丹心赤忱的臣子。

葉煜大腦空白了片刻。

從韓非用他向魏國借兵,以及他的作品來看,韓非絕不是第一種人。

正因此葉煜才會感到糾結。

韓非要成秦國的忠臣,別說後世了,就是現下估計也不會有人相信。

連嬴政都心知肚明韓非入秦的目的,他或許不是像鄭國一樣采取疲秦之計,但是最終目的絕是為了保存韓國。

葉煜努力回憶著他和韓非寥寥的接觸,越想越覺得韓非好像真的有事秦之心。

他下意識模了模後背,心道︰蝴蝶效應沒那麼強大吧,韓非只是早入秦了幾年而已啊。

腦中靈光一閃,葉煜似是想到了什麼,低頭思索。

歷史上的韓非是在韓國不得重用,秦國又兵臨城下才會入秦,當時韓非沒有太多的回轉余地,是絕不可能出現真心事秦的想法,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

鄭國渠與蝗災損傷了秦國的元氣,至少十年內應當是不會揮師滅韓,對于韓非來說,他有足夠的的時間用另外的辦法保存韓國。

就像衛國一樣。

葉煜記得沒錯的話,歷史上秦始皇滅六國,卻獨獨保留了小小的衛國,就是因為衛國出了商鞅和呂不韋這兩個對秦國來說極為重要的人物。

韓非不可能知道衛國最後多麼幸運,可他卻能看出來秦國對于衛國的優待。

秦滅衛的機會太多了,之前連周都滅掉了,順手滅個衛簡直是輕而易舉,就算這里面有呂不韋的因素,可是秦國方面本身就沒有這個心思才是主要。

韓非想要成為當下的呂不韋,後世的商鞅,依靠在秦國做出成就獲取高位保全韓國。

就算這樣不行,等他有了足夠的地位和權勢,他也完全能夠影響秦國的決策,憑他的辯才,到時還保不下一個韓國嗎?

葉煜不知道自己想得對不對,可若是順著他這麼想下去,韓非的作為就變得能夠解釋了。

那算是投名狀。

嬴政當然不會樂意一個將軍被另一個臣子影響甚至完全利用,韓非揭出這一點就能表現出他對秦國的真心和志向,以此博取嬴政的信任。

所以韓非此舉目的不在于他,也不在于甘家或者李斯,而是嬴政。

葉煜舒展了眉頭,這一放松,就覺得一股眩暈涌上頭,他畢竟身體還未痊愈,這番用腦過多,也難怪腦袋難受起來了。

躺著閉目養神一會兒,但仍是睡不著,他起身想了想,著人喚來醫官。

醫官有些年紀了,他見到段管事親自請,又不說原因,一路提心吊膽,腳下步伐屢屢加快,生怕葉煜的身體又怎麼了。

葉煜看到醫官額頭冒著細汗,匆匆趕來,忙起身說道︰「醫官不必如此焦急。」

醫官見他起身無恙,看著和之前診斷時沒什麼兩樣,才松了口氣道︰「將軍可是有不適之處?」

葉煜讓人為他端來水,彬彬有禮道︰「煜請醫官來,是想向您請教幾個問題。」他沖醫官作了一揖。

醫官慌忙避讓開,擺著手道︰「使不得,使不得,老夫不過一屆醫者,擔不起將軍之禮。」

葉煜笑道︰「若無醫者,我帳下郎兒哪里還能生龍活虎的征戰四方?您是專為王上太後治病的太醫,必然博學多聞,煜不過是想請教一二,也好日後戰場上多個保障。」

醫官這才端坐下來,與他一問一答起來。

之後休養的日子,他便時常與醫官請教,倒也不顯得枯燥。

過了幾天,醫官說他全好了,他下場舞了一套劍法,眉飛色舞地送走了醫官,臨走前還朝醫官鄭重一拜,以謝醫治、傳教之恩。

「去備水,我要出門。」送走醫官之後,他立馬對段管事說。

「要備車嗎?您現在不宜吹風。」段管事問道。

葉煜擺擺手道︰「我已無礙,騎馬前往便可。」

他沐浴更衣,穿著一身黎色騎上白蹄黑馬,又朝著甘府行去。

這一回到是沒跑空,甘羅正巧在家。

「將軍大病初愈,怎麼來尋羅了?」甘羅疑惑道。

葉煜朝他一拜,歉疚道︰「煜是來尋你道歉了,前些日子煜朝你動怒,實是煜的過錯。」

甘羅神色微愣,忙起身將葉煜扶起來道︰「將軍……那也是人之常情,若是有人與羅說阿毅是個小人,羅也會動怒的,將軍不必放在心上。」

葉煜苦笑道︰「蒙毅自然不是個小人,但吾友卻……」

甘羅明了,問道︰「將軍淳善,才一時不察叫人蒙蔽。」

葉煜又是面帶感謝之意道︰「仍是要謝你提點。」

甘羅慚愧道︰「羅原也是不知,也是經人提點方才知曉。」

葉煜早已猜出那人是誰,但他並沒有打算把話題往韓非身上扯,便與甘羅嘆了幾句旁的,就告辭了。

他雖然病已經好了,倒也沒有立刻就回去上朝,一方面是因為新魏王繼位的風波仍在,另一方面就是他躺了這麼些日子,自己感覺身手都退步了,多休息了幾天努力把感覺找了回來。

但就在他尋思著那一日銷假的時候,嬴政給了他這個契機。

「不知王上尋煜有何要事?」葉煜問那來通傳的內侍道。

內侍搖搖頭道︰「您去了就知道了。」

葉煜思索了一下,應當也沒什麼事,便安心上了車。

然而……豈止是沒事,簡直是大事!

「寡人欲東伐,兩位客卿一說伐韓一說伐趙,不知葉將軍怎麼看?」

看著韓非和李斯,就是嬴政不說,葉煜也能知道是誰說的伐韓,又是誰說的伐趙。

他甚至還知道這話題是誰挑起的,唯有李斯!

因為韓非的死穴實在是太好找了,李斯被韓非壞了算計,又見韓非試圖博取嬴政的信任,才會拿出這個話題,提醒嬴政,並將韓非立于一個尷尬的境地,打消嬴政對韓非的信任。

不過如果韓非能借著這個機會扭轉乾坤,這就算不得他的死穴了。

李斯深知這一點,卻也知道這是最好的機會,等到韓非真的被嬴政重用的時候,他這一招就用處不大了。

而且就眼下來說,國力最弱的韓國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更何況歷史上第一個滅的也的確是韓國。

所以李斯在這場博弈里面已經佔了上風。

但讓葉煜疑惑的是嬴政為什麼叫他來,「王上,眼下秦國兵備、物資、財力都不足以支持東伐。」尚不知嬴政的想法,他不敢輕易回答。

嬴政看著他說道︰「寡人知道,但是李愛卿所言有理,我等應當盡早準備才是。」

葉煜腦中百轉千回一番,面上看著只是思索了片刻,他上前道︰「若是一二年內東伐,臣以為,應當伐魏。」

三人具是一驚,李斯和韓非都饒有興趣地看著他,嬴政嘴角微揚,「何以見得?」

葉煜張口便來,「僖王在位多年荒yin無道,猜忌多疑,不近賢臣,致魏國上下混亂。又值信陵君去世,其下門客群龍無首,無人管束,必亂。今新王繼位,必拔養新臣,青黃不接,又當一亂。有此三亂,乃最佳時機。」

說完,他話鋒又一轉道︰「然秦國如今尚無此力,唯蠶食一途。」

嬴政揚起的嘴角又垂了下去,似乎不是很滿意他的回答,他又問道︰「那麼趙韓若要擇一呢?」

東方有六國,但嬴政卻只提了趙韓,葉煜又是尋思一會兒道︰「臣以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