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03.第一百零三章 8.3

葉浩淵早就預料到寧卿馬上就會趕到,所以直接就在洞府門口等著他,等到他一到達,略寒暄了兩句就帶他進了洞府,直接開始了正題。

葉浩淵算是開門見山,打頭就直接是寇泰寧的介紹︰「寇泰寧這個人出身和你很像,來自中洲偏遠的小山村,在宗門一點根基也沒有。不過他不像你,還有幾個朋友,他為人可真的是孤僻的很,幾乎沒有可以被稱為朋友的人。」

就像司徒鶯語曾經告訴寧卿的那樣,寇泰寧天賦一般,九歲拜入御虛宗外門,默默無聞了二十幾年,才在三十多歲的時候,于小比之上一舉成名進入內門,經歷中規中矩、乏善可陳。

而他真正揚名的確是在拒絕門內金丹真人收他為徒之後,修煉狂的名聲伴隨著死腦筋一同傳遍整個宗門,聲勢可比寧卿現在的要浩大得多。

不過這件事時間也是挺久遠的了,司徒鶯語和寧卿這些小輩都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事。

「總的來說,寇泰寧這個人性格算得上是嚴肅正直、嫉惡如仇,但是在人際交往與行為處事上卻很有些缺陷。」葉浩淵想了想道,「他做事,說好听了是手腕強硬,說不好听那就是牛脾氣,行為孤拐,只能認死理,而且一點都考慮不到後果。」

簡而言之,寇泰寧的智商和情商導致了他在認準一件事情之後就很難改變主意,很有一些不撞南牆誓不回頭的架勢。

寇泰寧這樣的作風在寧卿看來,很有點兒社交恐懼癥感覺,不過他也不是天生就這樣,起碼以前還是願意交朋友的,如果不是在當年小比之前發生了一件事,也不至于讓他到現在連一個朋友都沒有。

寇泰寧人生的轉折點是摯友的背叛。

年輕時候的寇泰寧朋友雖然稀少,但天性使然,只要是他的朋友,他都會掏心掏肺地對人家好。有句老話叫做以真心換真心,寇泰寧這樣的作風倒還真的是入了一些人的眼,和他來往的少數幾個朋友都對他也很真誠,其中以當年的外門第一人蒙正臣為最。

蒙正臣姓蒙,這個姓在御虛宗不算少見,可絕大多數都出自世家蒙家,蒙正臣自然也不例外。作為世家子弟,而且是家主嫡支,蒙正臣手上的資源顯然會比一般人多一些。

而像蒙正臣這樣的人資質其實都不差,從外門開始修真之路本來就是為了磨礪自身,所以他手上的資源通常是用不完的。既然資源有富余,蒙正臣也不會吝嗇地非要把剩下的東西都攥著不放,因此拿出一部分來接濟摯友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一幫朋友中,蒙正臣最看重就是寇泰寧。或許是因為寇泰寧這樣的人交往起來讓人放心,又或許是因為寇泰寧真誠的做法打動了蒙正臣,總而言之,蒙正臣手頭大部分的資源都傾斜給了寇泰寧。後來寇泰寧能在小比之上獲得那樣的成績,蒙正臣功不可沒。

不患寡而患不均,雖然說資源都是蒙正臣的,可總有人腦子不好不這麼認為。顯而易見,蒙正臣的這種做法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滿,尤其是一個本來與他和寇泰寧都交好的朋友。

嫉妒總會讓人變得不像自己,尤其是在對方兩個毫無意識地秀著恩愛的時候,這人被打擊著打擊著,心里就變態了。

他總感覺自己過得不好,而自己過得不好,也就不想讓別人過得好。可惜他無論實力還是地位都太低了,想要直接找蒙正臣和寇泰寧的麻煩幾乎不可能,所以只好忍著。

然而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毫無疑問,這人選擇了後一種。為了達到目的,他不惜爬上了內門一位癖好出了名殘忍的師叔的床,然後借這位師叔之手對上了寇泰寧。

是的,這個人沒有對蒙正臣下手,而是把火力集中在了寇泰寧的身上,栽贓陷害無所不用其極,導致各種不公平待遇在寇泰寧身上輪番上演,如果不是蒙正臣出手護著寇泰寧,寇泰寧早就折在里面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回護,更加讓他憤怒不已,完全撕破了臉皮,不顧昔日朋友情份,直接趁著寇泰寧外出任務之時痛下殺手。

然而他機關算盡,卻唯獨沒有想到寇泰寧不是只身前去,而是和蒙正臣搭伙前往的。

他買凶的時候沒有說清楚蒙正臣的事情,所以那伙人在追殺寇泰寧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會對妨礙他們任務的蒙正臣客氣,在兩個人幾次險死還生有些松懈的檔口,終于成功弄死了蒙正臣。

可惜他們沒想到蒙正臣身上的底牌那麼多,在最後關頭竟然把寇泰寧送了出去,還記錄下了他們的信息,導致蒙正臣身亡之後,蒙家高層震怒不已,直接將追殺者的堂口一鍋端了。

寇泰寧得以逃月兌升天、蒙正臣卻慘死野外,那個下手的人得到這個消息的當天就瘋了,陰差陽錯之下和他的靠山同歸于盡。

兩個人死得頗為慘烈,于是同日就驚動了執法堂,讓這場大案得以見光。

而逃月兌一劫的寇泰寧得知真相後,從此對朋友這樣的角色就失望了,尤其在後面他還遭到了蒙家的遷怒,一直打壓的他在內門抬不起頭,漸漸地也就只能宅在洞府里修煉修煉再修煉了。

因為這段讓他完全不想回憶的經歷,寇泰寧非常憎惡那些不顧廉恥對同門下手的人,每次听到這樣的消息,他都要在洞府里發一通脾氣,接連幾天心情都不會太好。

或許是因為宅得太久已經成了習慣,又或許是蒙家對他的封殺造成的後遺癥,到如今寇泰寧都不太喜歡去打听外界的新消息,所了解的事情大多十分落後。

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他身邊有人向他傳遞了寧卿背叛朋友迫害同門的虛假消息,並且不斷挑撥的話,就有可能促使他做出一些比較沖動的事情。

比如這次關于司徒鶯語的處理。

寇泰寧不是真的沒腦子,只是他本來就對這種事情有心理陰影,非常容易被挑起怒火,又沒有什麼靈通的手段區接收消息,再加上挑撥他的人本來就做了萬全的準備,即使他也將信將疑、不願意冤枉好人地稍微調查了一下,又怎麼能突破這些人的防線查到真相呢?

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他被怒火蒙蔽了理智,以為寧卿真的心狠手辣,為了進入內門連朋友也不放過。雖然這個朋友曾經跟他有過小過節,但是哪個人和朋友之間一輩子都不會有摩擦?說白了還是利益使然,一切都是借口。

既然當事人已經死去,寇泰寧也無法對邵源施以援手,他在旁人的攛掇下,相信了司徒鶯語和寧卿接近是為了幫好友報仇,也不介意出手幫她一把。

至于幫忙為什麼會是把司徒鶯語弄進內門,這一點葉浩淵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為了保證他們的人不打草驚蛇,知道了大概經過的葉浩淵也沒有為了這一點疑問,就非要求探子繼續探查,因此到了現在,這件事都成了未解之謎了。

寧卿才不管什麼未解之謎已解之謎的,听完這大段的敘述,直接翻了個白眼兒,手里狠狠模了無辜的寧狗剩兩把,惡狠狠道︰「這麼說我只是受了無妄之災咯?這個造謠的人敢不敢再敷衍一點,這麼沒有技術水平是在小瞧誰呢!」

說實話,對于這種為了資源師承之事相互斗爭,運用各種手段構陷的事情,寧卿現在真的是非常不耐煩的。

何必這麼麻煩呢?大家就不能坐下來,心平氣和地互相砍對方兩刀嗎?

都已經實力為尊,弱肉強食了,為什麼不能不要慫就是干呢?

敢不敢有一點修士本色?勾心斗角什麼的,差評!

「你以為攛掇寇泰寧的人就是宗門里打算拜師的小輩這麼簡單?你這麼能耐怎麼不干脆上天去呢!」葉浩淵也毫不猶豫地翻了個白眼兒給寧卿看,「你能別那麼心急嗎?听我繼續往下說。」

寧卿哼了一聲道︰「你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