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375章 海誓山盟(一更)

春風拂面,環城河的河水清澈鑒人,在春日明媚的陽光下,緩緩流淌。

河邊,栽種著一排排垂柳,綠意盎然。

柳樹在風中搖曳,如同美人在妖嬈起舞。

拓跋嫻漫步在這河邊,從每一株柳樹下走過,眼底,掠過無限回味的光芒。

時光,恍如倒逝。

昔年,也是這樣春日明媚的日子。

鮮衣怒馬的男子,就立在這河邊等他。

她永遠也忘不了那樣的春天,那樣的他。

亦如今日這般,蟄伏了一冬的人,全都出來踏春。

他站在人群中,是那般的玉樹臨風。

他擁著她,在柳下私語,訴說著彼此的愛慕和思戀。

「晴兒,我想去那邊看看。」

拓跋嫻停下步子,對亦步亦趨跟在身後的楊若晴和蕭雅雪道。

「若是沒有記錯,那邊應該會有一塊成人高的石碑,我想過去看看。」拓跋嫻又道。

當年,他們一起在石碑上,刻下了海誓山盟。

十九年了,她不再涉足中原。

今日難得重回故地,她有種沖動,想要再去看看!

把拓跋嫻的神情看在眼底,楊若晴欣然一笑︰「好啊,我們一起過去看。」

三人步行了好一段路,遠離了河岸邊熙熙攘攘的踏春人群,來到了一處相對僻靜的角落。

護城河在這里分支,有一股自西往東,將會經由黃河,再流入東面的大海。

四下,草木叢生,野花朵朵。

卻不見拓跋嫻所說的成人高的石碑。

「奇怪,石碑哪里去了?我記得當年它就是立在這地方的啊!」

拓跋嫻在原地轉著圈子,找尋著,口中喃喃自語。

楊若晴和蕭雅雪對視了一眼,兩個人都走過來幫著一起找尋。

過了十九年了,變化太大。

搞不好那塊石碑早被丟到河里去了呢。

楊若晴心道,但還是非常仔細的在附近找尋起來。

這找的,不僅是一塊石碑。

而是一段塵封的過去。

三人找了好長一會兒,楊若晴在河灘往下,一處雜草叢中,發現了目標。

「這里有石碑,大家快來!」

拓跋嫻在蕭雅雪的攙扶下,緩緩下到了河灘下面。

「晴兒,快,快讓我看看。」

拓跋嫻的聲音透出幾分急切。

楊若晴趕緊站起身,過來攙扶住拓跋嫻。

「這石碑,斷了,就剩下半截臥在土里,不曉得是不是娘要找的那塊。」她道。

拓跋嫻沒說話,視線全部被雜草中的半截石碑吸引。

她蹲了下來,伸出雙手去拂上面厚厚的土石,一點一點,還原石碑的本來面目。

看著拓跋嫻那雙保養得極好的雙手,在那一捧捧刨著石碑上的土,楊若晴都有些于心不忍。

「娘,我來幫你刨……」

「不,我要自己來!」

拓跋嫻道,語氣格外的堅定。

楊若晴只得站在一旁,和蕭雅雪兩個無奈的看著。

拓跋嫻那一雙漂亮的指甲,都折斷了好幾個,甚至都露出了些血。

她還在那刨,在刮,掏出手絹兒,在石碑上仔仔細細的擦拭。

似乎,要把這石碑的每一條細小的紋路都擦出來,讓它們重見天日。

不知過去了多久,拓跋嫻的動作突然停住了。

壓抑著的,不知是高興,激動,還是悲傷的抽泣聲傳來。

楊若晴回過神來,趕緊來到拓跋嫻身旁。

「娘,你咋哭了呀?」

她詢問著,視線順著拓跋嫻的手指,落到面前石碑一角。

在一處極不顯眼的地方,她看到了兩列細如蚊腿的字體。

「找到了,找到了……」

拓跋嫻喃喃著道,淚眼婆娑。

楊若晴探過身去,仔細分辨著那兩列細小的字體,並念出了聲︰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柳下佳人弄芊巧。

一壺春風,幾度**。

待他年,金戈鐵馬,平定天下。

十里紅妝迎卿爾。

底下,留下了一個字︰

峰。

楊若晴猜測,這個峰字,應該就是在石碑上刻下詩句的人的名字吧?

看拓跋嫻這副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樣子,難道這些詩詞是駱風棠的親爹刻下的?

哎呀呀,字雖然寫得好。

從這一筆一劃的刻功看,就是一個身手不凡的練家子。

而且文采也不錯,鐵骨柔情的。

只是,這隨處刻畫的不文明行為,還是不予提倡。

飄遠的心思,被拓跋嫻的飄渺的訴說聲給拉了回來。

「十九年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她輕嘆了聲,手指輕輕觸模著石碑上那一個個遒勁有力的小字。

眼前,仿若又看到了那天的情景……

拓跋嫻的臉上,露出一抹淒婉的笑容。

「今日來看到了這石碑,也算是解了我心頭的一個結。」

「晴兒,雅雪,我們一起把這塊石碑重新埋上吧!」

拓跋嫻道,跟著一同埋上的,還有那段美麗的回憶。

楊若晴卻道︰「娘,等一下,有點不對勁兒!」

「哪里不對勁兒?」拓跋嫻問。

楊若晴蹙了下眉,打量著這半塊石碑,以及石碑周邊的其他雜草亂石。

「娘,棠伢子的親爹,還在這個世上嗎?」她問。

拓跋嫻道︰「不知道,十九年了,音訊全無。」

「應該是不在世上了吧……」她又道。

雖然心里認定那個人不在世上的可能性極大,可是,還是忍不住想要北上京城來找一找。

雖然知道找到的機會極其渺茫,幾乎沒有。

可還是忍不住想要再來緬懷一番……

把拓跋嫻的這副表情看在眼底,楊若晴知道婆婆自己也不確定。

「娘,你來看這石碑上的字,再跟邊上其他字比,有哪里不對勁不?」楊若晴問。

拓跋嫻眯著眼細細的瞅,然後眼楮一亮。

「這字……」

「這字,顯然比周圍的其他字要清晰明了。」楊若晴道,

「邊上的其他字,在經過了十九年的風吹日曬,早就模 了。」

「而這兩列字,卻沒有,反而這刻痕,卻越來越深,這說明啥?」

「說明這十九年來,有人經常來給這兩列字描摹鐫刻!」

「而能找到這里,鐫刻這兩列字的人,除了當初刻上去的主人外,別無他人!」

听完楊若晴的這番分析,拓跋嫻整個人呆若木雞。(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