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12章 趁早嫁人生子(2300字)

「郡主離去後,她一直很狂躁,臨死前喊著她表兄的名字,好像是希望她表兄來看她。」

「她也不想想,怎麼可能啊?她表兄人家娶妻了,哪里真喜歡她,她的腦子被惑香控制了,產生幻覺了。」

也許對于秋棠這樣的下場,桃夭夭算不上同情,卻到底相識一場,總覺得有些東西堵在胸懷不能抒發。

她來到從前自己的園子,秋棠住過的地方已經被人清理了。

她听見有人在說話,「從一個牆壁的洞里居然藏著六雙鞋子,一個碼數,是同一個男人,大約是她哪個相好吧?可惜她一直在做,卻從未送出去。」

桃夭夭恍然明白,並非是秋棠自己太傻,而是她被惑香控制了,產生幻想。

也許,原本的她原本也知曉表兄已經娶妻,只是她看不清而已,又或者不想認清而已。

有多少個值夜的晚上,那丫頭在昏黃的燈下繡著東西,從一方帕子,到精致的腰帶,她的手很巧。

她曾說,這一輩子只會嫁給表兄。

桃夭夭心中憤然,只恨不得揪出秋棠所謂的表兄,為她了卻心頭之恨。

走過來一女子,朝自己行禮,「見過郡主。」

「槿秋姑姑?」桃夭夭驚訝的喚了一句。

「正是老奴。」

槿秋依舊儀容端莊,挑不出毛病,果然是禮儀教習姑姑。當初自己在她手下學習禮儀規矩,也是一番辛苦。

雖然她是貴妃娘娘的人,但對齊王十分忠心,故而桃夭夭對槿秋印象一直不錯。

「姑姑何時來的?」

「便是這兩日,是齊王宣老奴前來。」

說著槿秋看了眼園子不遠處的廂房,她是認得的,秋棠原先住在那里。

「郡主可是為了秋棠難過?」

桃夭夭沒有否認,只是嘆息一聲,「總歸是主僕一場過。可惜她那般溫婉玲瓏的人兒,竟也有不通透的地方。」

「郡主何必哀傷,像她這樣早該自食其果,當年東宮培植了不少窮苦丫頭做細作,唯有她做的時間久些,能堅持這麼久,或許只因她心中有著期盼吧。」

桃夭夭恍然明白了什麼,心中喃喃自語︰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夏風拂來,樹影斑駁下的石凳上,仿佛坐著一個溫婉愛笑的丫頭,在那樹蔭下一針一線的納著鞋墊。

……

在桃夭夭想著要不要將秋棠的死訊告之她的表兄時,傳來他蔣世安暴斃的消息。

當此時,宇文昭正在下棋,夭夭伴在身旁陪著下棋。

「王爺可是知情?」

「雖不知情,卻料到會有這麼一日,只是未料竟這麼早。」

宇文昭沉眸微斂,捏了一個黑子放下,口中不咸不淡道,「以東宮的手段,局毀自然棋亡。」

秋棠一案,還牽涉了王府兩個小廝和一個老媽媽,順藤模瓜,一條線撥出了不少眼線。太子在齊王府苦心經營的局陣亡了。為了不引火燒身,東宮會拔了剩棋自保,即殺人滅口。

桃夭夭的關注點卻不在這里,此時嘆道,「也好。秋棠他們生前不能在一起,死後可以那邊糾纏了。」

宇文昭看著她,笑道,「傻瓜,你不要總想為別人好。」

說著,絲毫不留情面的吃了桃夭夭的一枚白子。

緊接著又吃了一個。

桃夭夭傻眼,「王爺怎能這樣?我正走神,還沒反應過來呢!」

「待你反應過來,本王還能吃到嗎?這世間萬事萬物的較量,並非都是比賽那般有規矩,別人有出其不意,你也可以防患未然啊。」

桃夭夭端起茶杯,苦思冥想,「可我的防患未然是什麼呢?」

宇文昭打開折扇,一下下的悠然扇著,抬眸瞧著桃夭夭,笑道,「美人比花,自是花開堪折直須折。」

「王爺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趁年輕嫁人生子。」

桃夭夭一口溫茶沒含住,登時噴了出來,茶水撒了一棋盤。

桃夭夭眼疾手快,順手將即將分勝負的棋局給攪和了。

原本要輸慘了的桃夭夭,看著眉心微蹙的宇文昭,心里樂開了花。

「王爺還忘記了一種,突發狀況。」

有時候,所有的努力會因突發狀況而前功盡棄。

不遠處,朱公公顛顛的跑來「王爺,王爺」

「宮里頭傳了口諭,陛下宣王爺入宮呢。」

宇文昭眉頭微縮,納悶,這麼快?

他看著夭夭,仔細囑咐道,「夭兒,本王入宮期間,你千萬不要離開王府。」

臨走時,宇文昭還特意安排了王府暗衛護衛郡主。

待入了宮,皇帝直接在南風閣見的宇文昭。

皇帝也才下完了棋,看上去心情不錯。

宇文昭行了禮後,只听皇帝笑道,「阿昭,你要早來一會兒,便可與老十一對弈。」

宇文昭心下一怔,原來梁王來過。

「兒臣棋技不如十一叔,故而來遲了。若是與皇叔對弈,兒臣只怕輸得太慘讓父皇笑話。」

頓時皇帝哈哈大笑,「阿昭啊,最近你的嘴可是越來越會說了。」

「都說老十一琴棋雙絕,今日下棋卻是你父皇贏了。」

「難怪父皇高興,原來是贏了棋。」

父皇開心,宇文昭也跟著心情不錯,他明白父皇還真不是因贏了十一叔的棋高興,而是前線剿賊得了喜報。

父子倆說笑了兩句,說到了正事上去。

「太子希望嘉賞程平和李越兩位將軍,朕亦有心賞賜,未料二位將軍卻推辭了。」

宇文昭眉心微蹙,略一思索道,「恭喜父皇,得此良將。不為金錢名利,只為家國大義。兒臣以為,嘉獎還是要的,不如等到他們凱旋歸來之時。」

「可朕希望此時嘉獎可以振奮軍民士氣。」說到這兒,皇帝扔給了宇文昭一個折子,「看看這二位將軍的上書。」

書中,兩位將軍不自居功,反而將功勞歸到自己的將士和提拔他們的太子身上。

「父皇所言極是。既然兩位將軍以在外不受獎為由,不妨就獎賞他們在京城的家屬,以及提拔他們的伯樂太子殿下。」

宇文昭心知肚明,這兩位將軍哪里是不想獎賞,他們的主子是東宮太子,這是想將功勞推倒太子身上。

「太子提拔人才是本分之事,如何能要獎賞?」皇帝語氣沉沉。

「回父皇,自然不是太子殿下要的,是父皇您給的。父皇的首肯和表揚,對皇兄來說必是最期盼的吧。」

「阿昭,你的想法竟與十一叔不謀而合。」

宇文昭心下了然,他與宇文修早有相約,自是意見一致。

眼下,他只需看著太子沾沾自喜,一步步走上居功自傲的錯路。

說完了國事後,宇文昭猶豫了會兒,終于道,「父皇……兒臣,有一事相求。」

「老三,什麼事吞吞吐吐?」

「兒臣對長樂郡主心儀已久,希望父皇為兒臣賜婚」

(下章轉折來了。本章2300字。)(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