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33章 當機立斷不要養虎成害

「殿下,奴婢可找著您了。淑妃娘娘正找您呢。陛下正在御書房召見諸位王爺,梁王來了,連齊王也到了」

「什麼?!」

宇文暄登時驚慌失措,「父皇一個來月沒找我了,怎麼突然」

前一會兒還生龍活虎的陳王這會兒急得團團轉,「夭夭,你說我該怎麼辦啊?」

桃夭夭白了他一個白眼,然後默然一個人走了一邊去。

「我說真的啊,每一回皇兄們都在的時候,父皇總會單獨挑出我來訓,之後就是我一段艱苦的日子啊,抄書背書習武練劍……天哪,沒法過了!」

桃夭夭被宇文暄弄得頭痛,便問他,「為什麼別人都可以,你卻怕成這樣?難道會比調戲宮女難學嗎?」

「喂,桃夭夭!你什麼意思啊?!」

桃夭夭不再理會他,扭頭離去。

宇文暄嘆了口氣,終究是跟著宮娥一同前去了。

御書房。

宇文暄到的時候,見太子、齊王、梁王叔皆在,父皇的面色布滿陰霾,地上扔了一本折子,顯然父皇已經發過火了。

他小心翼翼的,「兒臣參見父皇。」

皇帝愛答不理,「起來吧。」

于是他就一邊站著,低頭听著。

「李世勛曾經來過京城,且待了不短的時日,甚至與你們幾個都打了照面,你們卻沒認出他,反倒讓他大搖大擺的出了城!」皇帝生氣。

「太子!關于李世勛試圖聚眾造反之事,你為何隱瞞不報?!難不成是等這火真正燒起來你才著急?!」

宇文曜上前道,「兒臣知錯。這李世勛很擅長易容術,常變幻幾種面孔,實乃狡猾。至于軍情,兒臣的確早已獲知,因新年前後三弟身體令人擔憂,父皇心情不好,兒臣不想再給您添煩,但是兒臣私下里一直有在想對策。」

「朕要瞧瞧你的對策在哪里?!」

「據兒臣得知,這李世勛與西陵世子連譽關系不和睦,但卻打著復國的旗號。兒臣以為可以繼續離間二人關系,扶持連譽,一旦西陵舊眾出現異動,便可讓連譽安撫其眾,讓世人看到李世勛所謂的野心」

話未說完,皇帝已經怒而呵斥,「 涂!堂堂太子竟然指望一個圈養在大周的西陵舊民?朕養你們有何用?!當年,朕滅西陵,平北冥,收服東夷,靠的是什麼?是武力,是百萬勇將雄兵!不是綏靖!仗沒有打,你卻打算扶持一個傀儡?!」

「父皇請息怒。」

輪椅上的齊王終于說話了,雖然西陵之事他近三年才知曉,之前一直在東境收服東夷部眾,但是去年,他也參與了殲賊之事。

皇帝有些期待的看著齊王,「老三,朕想听听你的意見。」

「兒臣以為,仗雖未開始,但形勢刻不容緩了。去年太白郡賊患之時,兒臣與皇叔剿賊屢次險遭不測,兒臣就曾上書,懷疑過李世勛滲入其中,並且他與京城的人也有來往。兒臣推斷,李世勛與連譽一直有聯系,若李世勛及西陵余賊起兵暴動,連譽不可能不知情。」

「故而,兒臣也不贊同太子的建議,且不說西陵早不復存在,這是大周的國土,怎麼可能再扶植出一個國中傀儡?

相反地,兒臣以為,要將連譽嚴密監視、囚禁起來,這樣西陵賊人若真的在意這個世子,行動自會有收斂;若他們不在意連譽生死,自然依舊會暴動,可他們卻少了一個忠君復國的理由,便是名不正言不順,大周子民是不會同情和擁護他們這些余賊為了私利,破壞自己的家園。

只要不一 百應,兒臣以為就可以按照擒賊、剿賊的作戰策略一一剿滅,並在這個過程各個擊破,收買分離這些賊眾,便可不足為患。」

說到這里,宇文昭不由地咳嗽了起來,稍息,他又恭謹的重申。

「父皇,兒臣深以為,當機立斷是拿住連譽,否則那是真正的養虎成害。」

這一番有理有據的分析,讓在場所有人一震,也戳中了皇帝宇文拓的心事。

當時,西陵被滅時,西陵皇族的人死的死,自殺的自殺,唯有一個連譽。

連譽六歲時就在大周為質子,滅西陵時,連譽八歲,在西陵並未形成什麼根基,故而宇文拓留他在京城繼續生活,讓他有一個虛位,且衣食無憂。

西陵皇族沒人了,宇文拓想讓天下蒼生覺得自己還不是那麼殘忍,便留下了一個孩子,且這孩子性情溫順得很,目前為止,一直是醉心于山水、喜歡的也不過是些文人雅士之趣,故而宇文拓才漸漸松懈。

但宇文拓生性多疑,今日齊王的話,讓他再次勾起了這樁心事。

「阿昭,你分析得甚對,朕沒想到的你也考慮進去了。若沒了連譽,西陵余賊就是師出無名,既如此,朕這就殺了那連譽。」

這時候,太子卻跪地阻攔,「父皇!兒臣有言!齊王從前擅長征戰、征服,卻沒想過人心這個東西的復雜,殺死一個連譽何其容易啊,但是父皇這麼多年沒做,是為了什麼?囚禁殺死連譽,只會讓那些人有了復仇的借口,到時候賊情洶涌,生靈涂炭啊!」

太子這一套看似為天下蒼生著想的話,使得皇帝又覺得太子不錯。

「老十一,你有何看法?」

梁王宇文修此刻已經將太子、齊王,甚至皇帝的想法在腦子里過了一個遍。

看來,齊王雖有意不參與朝政,但到底戰火來臨,以他的赤子之心是很難坐視不管。

「啟稟陛下。」宇文修不緊不慢,「臣弟向來閑游慣了,對朝政不甚了解,但是對民間卻略知道一二。」

「尤其是在西陵舊地,流傳一二個說法。有說連世子是個沒血性的,甚至說他其實不過是個女人,可見西陵余賊是對他有不滿的;也有些險惡用心之人編出些連譽在京城備受折辱之事,用以激發仇恨,這些人當屬李世勛之流。」

他這麼說的時候,目光已經悄然在皇帝臉上過了一下,「臣弟不擅打仗,故而多少贊同太子安撫之說。

如若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將連世子囚禁、甚至殺害實乃不妥。甭管西陵余賊是否真心擁護連世子,但起碼,只要他死了,李世勛更會以此為借口,號召西陵余賊暴動。

但是齊王所說,臣也不反對」(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