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開始覺得《賢後》這電視劇不錯,只是看主創陣容而已。
但是真的看了這份簡單的劇情梗概,才覺得這部電視劇,能吸引到之前不肯降b格拍電視劇的大花孫靜、還有早已轉型的近幾年來只拍大男主正劇的宋晉偉,是因為還是有突破一些套路的,雖然是拍知名的一代賢後長孫皇後,但是卻跳出以往長孫皇後的傳統形象,有一些特色。
在這個IP泛濫的時候,《賢後》少有的是一個叫程縴縴的編劇原創的劇本。
梗概的開頭是。
「電視劇《賢後》
十三為君婦,曾夢兩心知。」
就概括了這一個故事,文德皇後和李世民,從來不曾地真正兩心相知。
傳統映像的文德皇後和李世民,就是大眾心中的賢君和千古賢後。
在正史中,李世民對長孫皇後愛重珍惜,再世之時非常寵愛,甚至她死之後不肯再立後,在宮中讓宮人把她當或者一樣侍奉、建高台每日遙望長孫皇後下葬的昭陵,對長孫皇後所出的三子四女,包括有腿疾的太子的李承乾都愛屋及烏,還親自撫養長孫皇後身後留下的幼子幼女。
長孫皇後也完全是賢德、美麗、大方的典範,還善于勸諫、才華橫溢,集所有的女性美于一身,與唐太宗李世民鶼鰈情深,他們兩個人就是歷史難得的帝後相得範例。
但是在《賢後》中,這一切的既定形象都被顛覆了,賢後這個兩個字,一定形式上變成了諷刺。
賢後的賢字,是長孫皇後死後得到的高度評價,卻是她在世為妃、為後的每一天,所有的枷鎖、負擔、痛苦的縮影。可以說,不是長孫皇後天生就那麼賢良大度。
而是家族、夫君、子女、時勢,推動和逼迫著她要賢。
出生名門、從小就被預言將來不凡的長孫,卻是8歲喪父、寄身舅父家中,這樣的特殊成長經歷,讓她在眾人的期待中成長得美麗聰慧,也沉穩過人。因為童年生活的寄人籬下,長孫對也對美好的愛情和婚姻生活抱著很大的期待。
在嫁給少年英俊的秦王李世民之後,就完全地支持他,為他生兒育女,與他互相扶持、也為他照顧妾室和庶子。武德末年激烈的皇位之爭中,她運用自己的聰慧和機敏,竭力爭取李淵及其後宮對李世民的支持,並且腰懸□□,以示若有危難願意隨夫而去,「若有不諱,亦不獨生」,玄武門之變當天更女子更以弱質之身,親自勉慰諸將士。
這樣的一個女人,聰慧大氣、有勇有謀,作為賢君李世民的秦王妃和皇後,在她短短35年的人生中,就有22年是和李世民一起渡過,但是卻除了13歲剛剛新婚的日子,從來沒有一天真正輕松過。
長孫皇後與李世民少年結發,曾經短暫的真正恩愛,但李世民的妃妾們又讓他們之間矛盾暗藏。
武德末年的奪嫡凶險,則壓下了妻妾矛盾,讓這對夫妻在危機中互相信任依賴。
登基之後李世民的確治世有方、寬厚有量,也確實對發妻長孫皇後是有感情的,但他心中更多的是他的天下和皇權。
就只是算夫妻恩愛這一種感情,明明少年結發之時曾經發願一生一世、同心永結,但後來長孫皇後只有他和他們的孩子,李世民卻還有楊妃、燕德妃、韋貴妃、陰妃、鄭妃、小楊氏等妃妾無數,這就注定了文德皇後這位千古一後,她和李世民的婚姻始終籠罩在一層哀怨色彩之中。
就算表面再如何恩愛美好,雖溫婉賢淑、但心氣亦高的長孫皇後,無法在這樣尊貴的帝後生活中獲得幸福。
而且李世民對後族始終有提防,雖然也有重用和提拔的,但經常試探敲打,長孫皇後只能一邊承受家族的壓力、一邊一次次拒絕李世民試探拋出的官位等。表面上看,卻是對長孫皇後愛重之下,就連她曾為王世充部下的族子長孫祥,都因為她是與帝王相得的賢良皇後,而做到了刑部尚書,但這一切的博弈,都讓他們的心漸行漸遠。
貞觀初年,長孫皇後的異母哥哥長孫安業謀反,長孫皇後為之求情,雖然最終讓李世民放過其人,但對他們的感情造成了重重的打擊。而長孫所出長子李承乾,因為有腿疾中宮嫡長直到8歲才被立為太子,又有楊妃深受帝寵的兒子李泰強烈威脅,要是李承乾沒有當過太子還可能平靜度日,但是他既然當過了太子、當不上皇帝就只有一個死字,長孫皇後為了扶持兒子,日復一日的後宮斗爭、朝堂暗斗,積愈成疾的長孫皇後、在生下衡陽公主的體恤虧空的情況下,香魂消逝。
而這種逝去的愧疚和喚起的過往恩愛,才是李世民對她死後懷念的原因,但是同時李世民也不是不想再立後,而是礙于楊妃是隋煬帝之女,被群臣反對而已。
《賢後》雖然是宮斗為主的劇,但是對于李世民的成長、奪位、治世的劇情也很多,並且似乎打破了以往文藝作品中,對他的過于完美化,對比如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對待魏征等李建成舊部的態度,描寫更加真實化一些.
6月27日上午10點半,虞坐飛機回到了帝都,不過回來試個鏡也沒必要讓馮荷陪,她就給馮荷放了個小假。
李繡開著她的大眾甲殼蟲來接她,虞才剛出來呢,她已經蹦起來跟虞招手了︰「Nicole!Nicole!」
「太好了,本來我就一直想去探你班的,一個多月沒見面我都想死你了。但是都忙著設計的事兒,抽不開神。」
她最近在準備一個國際性的服裝設計大賽,用她之前和虞視頻的時候的話來說︰「想設計想得我頭發都要掉光了,尼瑪都要設計成不像正常人會穿的樣子,我果然還是只能做個小牌子的設計師啊!」
李繡畢業在國內不算很好的設計學院,現在自己要做一個潮牌,沒什麼名校畢業和名師指導的資歷,就還是手里要有獎才比較能撐場,也是因為現在請來了拿過兩次獎的師姐甄一渺,給李繡帶來了挺大壓力,隨之也有了去爭獎動力。
「沒事兒,你比賽的事情更重要嘛,劇組忙亂得很,去了我也沒時間陪你,不過帥哥倒是有幾個,你要是真去還是可以看看帥哥的。」
「討厭你!我又沒那麼花痴!」
回住處的路上,虞跟李繡說了,她是回來試鏡《賢後》這部劇,李繡是宋晉偉的粉絲,對這個劇的關心度明顯比《太監》高多了,一直跟虞問相關的情況。
听了之後有些驚訝,「汪潔演女二,我天,我都不敢相信哎?」
「雖然她現在感覺沒剛走紅的時候那麼火了,但是去年《珍繡》也算熱播,感覺她當紅花旦的位置還是很穩的。走紅之後,汪潔就沒演過電視劇女配哎,就連電影都是演女主為主的。」
虞︰「電影她不是不想演女配,是因為沒有好電影找她啊,演那些青春愛情電影什麼的,她人氣夠高,當然要演女主了。這個電視劇主角雖然是長孫皇後,但是楊妃這個人物,本來就有前朝公主嫁皇帝的噱頭,在這個劇本里,又是李世民除了長孫之外最寵的女人,人設是美麗動人又柔弱堅忍,戲份多、存在感強。而且女主是孫靜,她演女配也不會掉b格,她當然願意演了。」
「嗯,這麼說還真是。」
不過李繡雖然驚訝汪潔會演女配,同時又覺得她是不很適合,「但是其實我覺得汪潔的演技,嘖嘖,要是跟孫靜同鏡PK,絕對會被吊打。到時候可能演技派的稱號刷不出來,還尷尬。干嘛那麼想不開呢,簡直是自取其辱,繼續演偶像愛情劇不是也挺好的。」
真的開始演戲之後,才會明白這不是的確一件容易的事情,演不好戲像背不下來台詞那樣,是靠刻苦就能解決的——不過世上的事情又哪里有真正容易的呢,正因為你明白一件事的艱辛,才更加無法諒解敷衍了事的人。
在越來越浮躁的當紅青年演員之中,虞個人覺得,汪潔演戲還是比較走心的,相對來說也算肯吃苦,不會稍微難一點的戲就是替身上,但是汪潔出道也是10來年了,除了粉絲眼里的她可能演技爆棚,的確水平就那樣,演著套路化的愛情劇不會太讓人出戲,但是也完全不深入、動人。
虞說了一句公道話︰「不一定,這次的劇班底很好,和孫靜、宋晉偉等等演技派合作,說不定她會有大的提升,汪潔還是很有想法的,她也快30了,所以維持人氣的同時,還是得磨練一下演技。」
「哦。那你呢?那麼多後宮妃嬪、還有宮女、公主什麼的,你準備試鏡什麼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