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支持正版哦,謝謝~~此刻在這種場合與表姐的目光一對上,五月還是覺得尷尬不已,于是忙忙低下頭,屏住呼吸,等著日本人模出皮夾子付款。表姐倒是不動聲色,鎮定自若地端起面前的燒酒杯,漫不經心卻又風情萬種地輕輕呷了一口。
更讓五月尷尬的是,付完錢的日本男人見她伸手從圍裙的口袋里翻出一堆零錢來找零,哈哈一笑,拍了拍她的手背,用熟練的漢語說︰「小費,小費。」
表姐便也一笑,對她眨了眨眼,又呷了一口燒酒。
而在她進赤羽工作近三個月時,遇見了那個名為澤居晉的男人,第一次知道了他的存在。
那一天是周一,本來就是一周當中生意最為冷清的日子,又因為一場大雨,客人更是寥寥。她負責的台子來了一桌韓國客人,這群韓國人都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能吃能喝。她不停地被叫去追加菜品,上酒上飲料。海膽明明是限量的,每人兩份,再多沒有。這伙人卻偏偏要討價還價,一小哥說︰「我們是老客人了,你去和美代桑說說,再送一份吧?不送我們下次不來了,我們就去隔壁的九州男兒啦。」說完,臉上露出「你怕不怕?你害怕了吧?」的神色出來。
九州男兒是居酒屋的隔壁的日本料理店,可惜他家沒有美代這樣年輕美貌又會做人的老板娘,因此生意慘淡,都不夠格做赤羽居酒屋的競爭對手。
五月就耐著性子賠著笑向他們重申海膽限量的規定,再三表明自己沒有隨意贈送客人海膽的權利,小哥就指著旁邊一桌日本客人嚷嚷︰「憑什麼他們有一整條鯛魚?憑什麼我們沒有?憑什麼?把你們美代桑叫來!」
五月苦笑。鄰桌日本客人都是常來的熟客,其中一個據說是從美代開店伊始就光顧到現在的老客人,而且他們一頓飯才吃到一半,就已經開了兩瓶另外收費的iichiko燒酒了。鄰桌的日本人但見旁邊的韓國人叫嚷抗議,卻听不懂他說什麼,只有一個大約是懂中文的人歪著嘴角笑了一笑,笑容里的優越感與嘲諷意味不言而喻。
韓國客人嘴里說出來這種話時常能听到,五月既不是老板,也不是老板娘,對于他還願不願意來並不以為意。赤羽的生意這麼好,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但要命的卻是客人里面的韓國妹子,妹子拉著她的手笑眯眯撒著嬌︰「拜托你啦小妹妹,海膽再來一份吧?行不行?行不行?小妹妹你最好啦!」這妹子普通話說得極好,嗓音甜甜糯糯,溫溫柔柔,還帶著些上海口音。
五月對付這樣的女孩子毫無辦法,只得為難地去和管生鮮的廚師小劉商量。小劉盯著她的臉,頗為不耐煩地訓斥她說︰「都像你這樣沒有原則,咱們居酒屋要倒閉啦。遇到這種客人別人都能應付,怎麼就你不行?煩!」她左右為難,垂頭喪氣地準備走時,小劉卻又手腳麻利地往盤子里碼蘿卜絲,擺海膽,擺好,把盤子往她手上一塞,說,「下不為例!」
等這桌韓國人吃飽喝足結完賬後,她才得空去上個洗手間。才一進洗手間的門,迎面就踫見美代,美代剛補好妝,臉上有紅似白,容光煥發,但不知為什麼,神色間卻顯得有些悵然。因為她走得急,差點兒和五月撞上,五月慌忙側身避開。
多年的職業習慣使得美代急忙雙手扶住五月的手臂,還沒看清五月是誰,就已經堆了一臉的笑意出來︰「不要緊吧?沒有哪里撞著吧?」這句話也月兌口而出,神色急切又溫柔。要不是五月多少知道她的為人做派,只怕真就要以為這是她發自內心的關切了。
五月搖頭,美代這才笑笑離去。旁邊,百惠大媽目光閃爍,拿一塊抹布擦擦台盆,抹抹鏡子。五月瞅了瞅百惠大媽的神色,就知道她有話要說,于是問︰「怎麼了,百惠?」
百惠大媽把手攏在嘴唇上,鬼鬼祟祟地低聲說︰「躲在里面抽了兩支煙。」
五月問︰「怎麼不去她的辦公室?」
百惠大媽擠眉弄眼︰「辦公室里一堆人。」
從洗手間出來後,瞧見久美子等幾個人正湊在名為松竹梅的包房門口笑嘻嘻地往包房里張望,大約是有什麼熱鬧事,她就也悄悄地湊了過去看熱鬧。
包房里僅有兩個客人,一男一女,再一個就是美代了。男客人年紀大概在三十歲以下,單眼皮,上身白襯衫,一件淺灰色西裝外套則隨意地疊放在身側的榻榻米上,簡練又低調的一身打扮。他伸出手接過美代雙手捧過去的一杯朝日生啤時,五月著意看了看他的指甲,修剪得圓潤且干淨。
女客人年紀頂多也就二十四五歲,與男客人一身公司會社的商務精英穿戴不同,她是酒紅色爆炸頭,臉上的妝不濃,但口紅顏色卻過分紅了些,嘴唇也稍為厚了些,耳朵上掛著的一對耳環的式樣也浮夸了些,一件綴以亮片的短身裙被兩只日式紙燈籠的映照下波光粼粼,亮光閃閃,像是剛出水的一只銀色水妖。
以五月的眼光看來,固然這個女客人穿戴得傷風敗俗,完全不對場合,但卻也不得不承認,即便如此穿戴,這個女孩子也自有一種獨特的妖媚俏麗。且她神態間與男客人之間有種說不出的親昵與隨意,沒有一般酒吧里小姐們身上的殷勤勁兒、風塵味兒,所以五月一眼便可以斷定,這個女孩子不是酒吧里的小姐。小姐們的私服反而得體端莊得很。
七月的幼兒園入園時間比小學要晚一個小時,因為無人接送,五月每天只能早早地把妹妹叫醒,給她穿衣吃飯,把她帶到自己的教室里,讓她坐在自己的課桌旁或是教室的角落里等候。等第一節課下課的時候,再領著妹妹一路小跑,把她送到幼兒園去。同樣,幼兒園傍晚三點半左右就放學了,她再趁下課時的休息時間跑到幼兒園去把妹妹接到身邊來,和自己一起呆到放學,好一同回家去。
刮風下雨天時,路滑不好走,即便幼兒園離她的小學不遠,但一個來回也要花上一段時間,難免就有遲到的時候,好說話的老師也就算了,踫到性子火爆難說話的老師,就只有低著頭挨訓的份兒。挨過訓斥,第二天,還是要照接照送。
因為是在鄉下,幾乎沒有**而言,五月家的那點事情,學校的老師也都知道,因此對她帶著妹妹來上學也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是同桌的張小山卻壞得很,每次都要趁她不注意踢七月一腳,或是擰她一下。小七月卻知道自己的立場,看見張小山就遠遠地躲開,不小心被他欺負了,也絕不哭泣。她小小年紀就知道不能因為自己而讓姐姐為難,也怕自己哭了以後,就再也沒辦法來姐姐的教室了。
那兩年里,姐妹二人走在路上,總會有人在背後說︰「剛剛過去的那兩個,看見了沒?爸爸偷人,媽媽跑了。爸爸的錢被相好的騙光了,這兩個可憐哪,上輩子不知道造了什麼孽——」這話必定是知情人說給不知情的人听的,嘴里說著可憐,卻听不出對姐妹二人有一絲一毫的同情,幸災樂禍的意味卻是掩都掩不住。
她們出去玩耍,大人們看到她們,趕緊就把小孩子趕回家去,以避免自己小孩子和她們接觸。別的人也就罷了,連當初促成她爸媽婚事的媒人也都是這樣。某一次,她帶著妹妹經過這媒人門口,媒人大概又說成了一門婚事,正笑嘻嘻地在門口給一群小孩子發放糖果吃。
七月終究還小,小孩子沒有不喜歡糖果的,于是也湊過去,等著人家發給她,那媒人發放了一圈,卻獨獨漏了她姐妹二人,可說是無視姐妹二人的存在。但要說她沒有看見眼前五月和七月,又怎麼可能?
外人終究是外人,閑言碎語也只有由著他們去說了,畢竟,連自己家的人也都指望不上,又憑什麼去指責不相干的外人呢?
五月至今都還記得一件事情,也還是她上二年級時的事。那是平平常常的一天,只是天氣不大好。快放學前,她接了妹妹七月到自己的教室,沒過多久,然後就雷聲轟鳴,雨落如注。等到放學的時間,雨卻越下越大,絲毫沒有停下的跡象。別的同學們都被家人陸陸續續的接走了,她家自然是沒有人來接的,她早上也沒有想到帶傘,只好和七月手挽手站在雨簾後面傻傻地等著雨停。
兩姐妹正呆站著,忽然看見女乃女乃手里擎著一把傘從遠處急急走來,五月一喜,張口就要叫喚自己和妹妹在這里時,忽然看見一群嘰嘰喳喳的小朋友里面竄出堂弟的身影。堂弟是二叔家的兒子,因為是鐘家唯一的孫子,所以最受鐘女乃女乃的喜愛。
鐘女乃女乃把孫子拉到傘下,仔細給他擦了頭和臉,叮囑他不要踩水坑,要他小心不要被雨水淋到,因為被一個經過的家長提醒,不好再裝看不見兩個孫女了,所以只能回頭,向兩個孫女揮了揮手,說︰「你兩個再等一等,等雨小了的時候再回去——」話說完,領著孫子,撐著一把傘又急急地遠去了。
五月想著女乃女乃送完堂弟回去,也許會來接自己和妹妹,或者是叫人幫忙帶把傘過來,但是一等再等,身邊的同學都走光了,還是沒有任何人來。實在沒有辦法,只得咬了牙,把自己外套月兌下,姐妹二人披在頭上,一路淋雨跑回了家。
其實說起來,這不過是一件極小的事情,五月從小就知道自己和妹妹不為女乃女乃所喜愛,所以也不敢對她有所期望,沒有期望,也就不存在失望一說。只是不知為什麼,這件事情竟然記得極深極牢,十幾年過去了,都沒能忘掉女乃女乃領著堂弟遠去的背影。實在是想不通。
總之,姐妹二人那時還不能完全理解「歧視」這二字的含義,但卻從別人奇怪的眼光中察覺出自己是不受歡迎的孩子。所幸,姐妹兩個一天到晚忙個不停,洗衣做飯做作業,根本無暇玩耍,倒省的出去看別人的臉色,被別人當做笑話。
家里的做飯洗衣打掃都是姐妹兩個人做,有時五月做作業來不及,七月就去廚房幫忙干活,她的個頭不比灶頭高,但是一段時間下來,她也成了熟手。淘米、洗菜,燒火,四歲的七月沒有做不來的。
小孩子正是長身體貪睡的時候,姐妹二人偶爾早晨起來晚了,哪怕上學要遲到了,也還是要先為爸爸煮好飯才能走,否則爸爸晚睡起來沒飯吃要發火摔東西的。飯要是做多了,兩姐妹來不及吃,就得盛兩碗出來藏到爸爸看不見的地方去,爸爸要是看到她們沒吃飯就去上學,回來又是一頓打。他倒不是心疼她們,而是怕別人說他讓兩個孩子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