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請支持正版哦,謝謝~~

他背著父親納妾也就罷了,此番卻是強搶良家女子,陣仗還鬧得這麼大,父親不生氣倒怪了,見了面少不得又是一通打。被打早晚是逃不月兌的,只是當著許多賓客,面子卻有些掛不住。正思索待會兒怎麼回話,溫家老爺派來拿他的人已然到了。

來的人是岳鳴的親爹老岳。老岳身後還跟著兩個人,一個手里拿著條繩索,一個手里拎著根棍子。那些個狐朋狗友一看不妙,瞧這架勢,曉得今天溫老爺又要教訓兒子了,連客套話也顧不得說,紛紛訕笑,口中含糊說著︰「改日再來向世伯請安問好罷,溫兄你千萬保重。」一個兩個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老岳上前來,先微一躬身,給鳳樓行了個禮,再起身滿面堆笑道︰「五爺,老岳今兒要得罪了。」言罷,一揚手,招呼身後兩個人道,「請五爺書房去。」

那兩個人圍上前來,欲要來綁新郎官的手,老岳見鳳樓皺眉吸氣,忙喝道︰「糊涂東西,你們是怕五爺跑了還是怎地?怎麼恁地沒眼色?松開來松開來!」那二人便依言將繩索松了開來。

老岳押著鳳樓正要往書房去,轉眼瞅見兒子岳鳴抬腳往一旁溜,正要喝住他,鳳樓卻先瞧見了,一聲斷喝,將他叫了回來,交代道︰「不許去老太太那里報信,你只要去新房那里交代一聲,說我要晚些過去即可。」

岳鳴又慌又急,鬼鬼祟祟地問︰「為什麼不能去報信?老爺下手向來沒有輕重,若是……」

鳳樓此番搶親原是瞞著溫家老太太的,老太太只當人家女孩兒和她家孫兒情投意合,這才將人迎進溫家門的,若是此刻去報信,自己強搶民女一事便要露餡了。岳鳴情急之下卻沒有想到這一層,正在跺腳,听得他爹老岳罵道︰「老夫人有心疾,眼下只怕已經歇下了,若是驚到了老夫人,使得老夫人出了什麼三長兩短,看我不剝了你的皮!」

岳鳴忙說︰「我知道了。」也不多話,轉身跑去新房知會那里的人去了。

上房內,溫家老爺正在長吁短嘆,面上依稀有兩道淚痕,兩個姨娘則在他身後溫言相勸,叫他千萬要保重身子雲雲。溫老爺怒火正盛,如何听得進去。

今天他一進家門,便听說那風流混賬兒子搶親,當時便要把人綁來毒打一頓,但為了溫家體面,少不得要強壓了怒氣,郁郁不樂地帶人徑直回了上房。

兩個姨娘早已得知了消息,生恐被另一個搶了先,也不顧年紀大了,跟飛毛腿一樣地飛跑來候著。溫老爺心緒不佳,嫌她們煩,不願和她們兜搭,轉身又徑直去了書房。兩個姨娘哪里肯放過這個傾訴別後離情的機會,便一左一右地也跟了過來。

書房里伺候的人一見老爺進門,忙忙地泡上一壺茶來,溫老爺才品一口,便覺出味道不對,再一看,見自己從前慣用的那把宜興紫砂茶壺竟然給洗刷得干干淨淨,茶壺內聚積多年的茶山卻不見了蹤影。他出門前交代過多少回,這茶壺萬萬不能踫,誰料竟不知被哪個手快的拿去洗刷了。

離了那幾十年的茶山,這茶就再也不是那個味了。這下把他給氣得七竅生煙,把書櫃上的書一掃而落,連連追問是哪個不長眼的人把他老茶壺給刷了,一時半會兒的問不出來,一腔怒氣無處發散,便一連迭聲地叫人把兒子捆來問話,一面叫人去取棍棒板子在外候著。

兩個姨娘雖然曉得他最愛那把茶壺,但見他暴跳如雷,也不由得面面相覷︰不就是幾十年的陳年老茶垢麼?至于麼?

少頃,鳳樓被帶到書房,溫老爺舉袖輕輕擦了擦臉頰,再猛地一拳砸到桌子上,震得滿屋子的人俱是一哆嗦,兩個姨娘低著頭忙忙退到內間去了。

鳳樓一進門便撲通往父親腳下一跪,叩首道︰「兒子恭請父親安,父親安好?」又溫言問道,「父親回家,怎麼不著人提早說一聲,叫兒子親去城外迎接?父親此去數月,兒子在家中好生掛念。」

溫老爺冷笑道︰「哦,我倒不知道,你竟是孝子一個!」拎起茶壺,斟了滿滿一杯,端起來倒一口到嘴里,在嘴里品了一品,嘩地一口又都吐了,轉而沖跪地的鳳樓喝道,「孽子!你做的好事!今日不將你打死,萬不能解我心頭之恨!」

溫老爺向來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一個不順心,便將這個混賬兒子綁過來一頓毒打,打起來不像是教訓兒子,倒像是打殺仇人一般。每每氣到極處時,曾想過將他打死了事,但家中還指望這個孽障在老母膝下承歡,怕為此傷了老母的心。便是夫人,若地下有知,只怕也要怪罪自己,以至于忍到現在。

又想︰人說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這句話的確有理。長子鳳台從小就沒讓他這個做父親的操過心,唯有這個老二鳳樓,他打從生下來,頭頂就有清晰可見的兩個旋。天生就是個刺兒頭,從沒叫人省心過。

因為長子鳳台遠在京中,他在夫人過世後,一直心傷難平,自此常年寄情于山水。一年當中倒有大半年出門在外,于兒子的管教上頭未免就有些疏忽了;家中老母親對這個孫兒更是百般縱容嬌慣,每回他難得管教兒子,老母親都不免要和他置一回氣;至于鳳樓,這些年他父親長兄都不在眼前,府中無人能夠管束他,又仗著家中錢財無數,漸漸地就養成了個欺男霸女、飛揚跋扈的性子。

其實說起來,這兩家的官司也沒什麼難打的,就是被告家的大黃狗咬死了原告家的蘆花雞,原告去找被告賠,被告起先不承認,後在鄰居的調停下賠了一只掉毛的老公雞。原告自然不滿意,兩家便又吵鬧了起來,末了,原告給被告放狗咬傷了腿。原告一怒之下,這才去縣衙打官司的。這下好了,一場官司打下來,非但原告與被告傾家蕩產,便是連族里的人也都無端端地遭了秧。

她爹給她兩個哥哥講這番大道理的時候,她娘與兩個嫂子模著箱籠里亮瞎人眼的綾羅綢緞,口中喃喃自語,也不知道在嘀咕些什麼。

至于她,她顧不得听她爹那番的道理,也無暇去看院中堆放的那些東西啦。她跑到後院,從井里打了新鮮冰涼的井水上來,把臉浸進去,洗了又洗,泡了又泡。

她家人著實愁了好幾天,後見溫家二少沒有來作怪,竟然又都漸漸地放了心。她一家子人膽兒小,心卻大。你一句「不打緊,皇天菩薩在上,姓溫的敢大白天日的來搶人?咱家兩個兒子是白養的?」我一句「咱們這小燈鎮是個沒王法的地兒麼?怕他怎地?」車 轆話翻來覆去地說。

最後她爹又總結說︰好在女兒即將要與羅秀才成親,等神不知鬼不覺地嫁到了羅家,待那鳳樓察覺時,只怕女兒與羅秀才連小女圭女圭都抱上了,姓溫的也就只好撒手撂開了。至于這些聘禮,到時一文不少地還給他便是。

如此相互寬慰著開解著,後來竟漸漸地不將溫家二少強下聘禮這檔子事放在眼里了。

幾日過後,到了成親的日子,羅秀才率了迎親隊伍來了。雖說迎親的隊伍,但稀稀拉拉的也沒幾個人,大紅花轎卻是嶄嶄新的,五大三粗的喜娘也跟來了一個。

那一天,天還不亮,她就被拽起了床。天邊還掛著一輪殘月,說紅不紅,說黃不黃的,倒有點像是滲著紅油的咸鴨蛋。咸鴨蛋她也愛吃,但她更愛吃水鋪蛋,多放點糖,要是再加點酒釀,那就更好了。

她昨夜和大嫂的娘家妹妹小滿說了半夜的話,沒睡夠,這時腦子里便有些迷糊,只得由著她娘和嫂子們一通折騰,等收拾穿戴完畢,阿娘又親手煮了一碗芝麻餡兒的湯圓給她吃下去,絮絮叨叨交代了好些話,拉著她的手淌了好些淚,說︰「我的兒,咱們鐘家好不容易嫁一回女,大喜的事情,本想風風光光操辦上一回……如今卻不敢張揚,親戚們都沒敢請全,鎮上人也不知道咱們家要辦喜事……妹妹呀,我的兒,真是委屈你了!」

她的心思卻不在這些排場上面。一碗湯圓只有六只,個頭又不大,僅吃了個半飽,正琢磨著是否能夠跟阿娘要些點心揣在懷里以備萬一時,她養的花點子貓也不知從哪里竄過來,猛地撲到她身上去,像是知道她要遠離一般。她心里舍不得花點子貓,眼淚也就滴滴答答地落了下來。

阿娘才嗦完,輪到她娘說話了,她娘說這婚事辦得馬虎,似乎有點說不過去,但是也沒有辦法。又交代她晚上就寢前,一定要仔細看床下窗外有沒有鬧洞房的人藏著,以防被人看了笑話去。還說︰「我當年和你爹成親都過了半個月,半夜里都還有促狹鬼蹲在咱家窗下偷听,這且不算,听完,臨走時,還要往咱家房頂上丟石子兒,往窗紙上糊泥巴,氣得我……我呸!」

小滿和兩個嫂子一面點頭附和,一面捂著嘴偷笑。

她和花點子貓抱在一起難分難舍,她娘忍無可忍,把貓給搶下來,趕跑了,好笑又好氣地嗔怪她︰「你對你娘老子都沒有對這貓好。這家里我看你舍不得的就這只貓!你舍不得也沒用,天底下沒有抱著貓上花轎的新娘子!」

吉時到,她被大哥背上了轎子。這才剛剛坐穩,外頭卻忽然喧嘩起來,再過了一時,喧嘩聲變成了打斗聲,打斗聲里還夾雜著女人們的尖叫喧嚷,轎夫們本已抬起了花轎,此時竟「砰」地一聲,把花轎往地上一丟,嘴里嚷著叫著,四散跑了。

她心砰砰直跳,在花轎內再也坐不住了,顧不得新娘子應有的矜持,掀起蒙住頭臉的蓋頭一角,伸頭才要從轎窗往外看,一只男子的胳膊卻已伸了進來,一把撈起她的手腕,生生將她從花轎內拉扯了出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