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J_INJ_IANG首發,請支持正版喲!
余榕便道︰「正是如此,我才說哥哥若是開個鋪子,那我就把布寄賣就可以了。」
「貿然開鋪子若是賠了就不好了,我等會去買了擔架,這幾天先去附近城郊轉轉,你哥還沒做過生意呢?」
余榕便跟張氏說想在家做些頭花或者做些荷包什麼的給余松去賣,正好余松回來替余榕去攤子上,張氏便同意了。余榕手很快,只需要一些鐵絲她扎好了,成本不過兩三文,賣價至少十文以上。等余松回來,余榕都已經做好了七八枝。而且花樣很新穎,在余松看來,比湖陽縣的人做的還好。
連做了幾天,余松又去草埔進了點東西,這才挑著擔子出門。張氏慈母心腸,做了容易儲存的餅,余榕讓他別去太遠,余松只點頭說好。
對于余松,余榕一直抱持著心疼的態度,余松小時候就被送到山里學木匠,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現下好容易回來,又要四處奔波。可這個世道便是如此,要想過的像個人樣,就得努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還好余松回來的時候擔架上空了一些,他高興道︰「妹妹做的那幾枝頭花可真好,就是咱們擺攤的對門那家的小姐全買了。我去了附近郊區一些的地方,那紅頭繩賣的多,還有帕子也是,素帕子最好賣。還有麻糖,針線也賣的不錯,只是想著今日是除夕,我不好走遠了,便回來了。」
「也算是開門紅了,過年哥哥便不出去了吧!幾時去尋模些木料,你也可以做回本行才是。」
見妹妹如此為自己著想,余松模模頭,「我先做貨郎試試,總不能拿家里這點子錢吧!」
張氏端菜上桌,听到兒子這樣說,不由得眼楮一瞪,「瞧你說的,我跟你爹現在還在掙錢,也算掙的可以糊口了,你早日做自己的事才是正經。」
「娘,我也得先去周邊看看,哪里木料好,這生意怎麼做才行。要不然開個店放那里虧本怎麼辦?」余松以前跟著師傅做事,可師傅就是師傅,不會做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事情,許多做工的事,余松還得自己咂模。
團圓飯吃的很豐盛,余老三跟張氏都喜極而泣,他們夫妻二人算是苦盡甘來,至少不用像以前,多吃一塊肉都要被余老太罵。余樹緊緊挨著余榕坐,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余榕站起來對余老三跟張氏道︰「爹和娘這樣辛苦都是為了我們,祝願我們一年會比一年好。」
張氏含淚拍了拍余榕的頭,「看到你們這麼懂事,娘就很欣慰了。」
可余家老屋的人就過的不是那麼好了,因為賣了田地,余老頭心情不大好。即便是一年中最為重視的日子,余家老屋也不過三個菜,余老太把一個炒雞蛋塞到余蓓嘴里,「蓓蓓快吃。」余蓓笑眯眯的吃了進去。
余梅盯她盯的眼楮都快滴血了,她真想趕緊嫁出去算了,在家里受窮,可想起母親李氏的話,她還是忍了下來。余蓓挑釁的看了余梅一眼,怎麼有那麼蠢的人?擺臉色給誰看?日後余奉出息了,享福的還不是他。
李氏拉了余梅一下,「這麼大的姑娘怎麼不知道做事?那麼懶以後可怎麼辦?別以為現在有人寵著你就無法無天了。」意有所指的話李氏以前也不想說,可她家奉兒還什麼都沒吃,憑什麼讓余蓓個丫頭片子吃,而且老五又懶又饞,老五媳婦又是個天天抱著肚子不出屋子的人,指望他們能干什麼?
余老太不滿的看了李氏一眼,「嚷嚷什麼?奉兒還得讀書呢,你吵什麼,沒得讓人笑話。」
李氏帶著一肚子氣回房,小李氏看婆婆回來,連忙道︰「娘,今年要不要去吳家送節禮?」余奉跟吳家還有鐘家交好,偏生那兩家都是鄉紳,條件比自家好多了,能夠跟這兩家交好,日後余奉去臨安讀書那也不愁什麼了。
李氏咬牙,「要準備的,初二咱們一起回家吧!」
大年初一走親戚的人很多,余榕在家繡荷包,張氏依然跟余老三倆人一起賣早點。余松便進了一些便宜的糕點用油紙包好,有些人走親戚來不及買禮品總會在街上買的。倒是余樹這幾日跟對門客棧的小兒子在一起玩,那小兒子年紀跟余樹差不多,卻已經上了幾年學了。張氏有意讓余樹跟這個小兒子一起玩。
誰知道余樹倒真是十分聰明,雖不至于過目不忘,但是教過幾遍便都記住了。張氏喜出望外,她也不指望兒子中狀元什麼的,只要兒子能識得字就好,若能中個秀才什麼的那就是天大的喜事了。
可兒子這樣爭氣,張氏的心也不免活動起來,倒是余榕道︰「能學得好,固然好,若是咱們給他那樣大的壓力,若他學不好,恐怕也不好,他如今也快十歲了,您可別露了口風出來。」
「你說的是,娘也不是你女乃,不會因為你弟弟就讓你哥跟你都掛著。還是順其自然的好,要不然家里若是無錢,他怕是也會責怪我們。」張氏嘆道。
余老三往年在家,喝的酒都是鄉下自家釀造的,而且也沒有閑錢經常打酒。余樹這幾日經常開葷,倒是沒有表現出不規矩的樣子。余榕吃完又去睡了午覺,等到她起來,張氏等人把裝粥的桶啊什麼的全部都已經洗好了。她也開始織布,她預備先織有牡丹花的布,因為是做熟了的,不過小半天余榕就織了三分之一。
張氏看一點絲線在女兒的手下就成布了,十分為女兒驕傲。余榕見張氏過來,便跟張氏道︰「娘您跟女兒熬點粥就行,我晚上不吃飯了。」
「這是怎麼了?又不是沒錢了,今天開門紅,賣了快一兩銀子,我們至少掙了七百多文。」張氏怕女兒覺得家里沒錢不肯好好吃飯。
余榕笑道︰「倒不是這個,只是我如今這體型您也看到了,便是連余梅都因為這個嘲笑于我。她說的也沒錯,我不要說很瘦,可至少要比現在瘦一點才好。」
張氏則道︰「那也行,你休息一下,你哥哥今日怕是回不來了。我等會兒去做飯吧!」余榕見張氏走了,又把街上買的染料調好,她們當時去繡坊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怎麼調染料。就是這個至少都要學一年,余榕當時畢竟是成人的芯子,學的很快。
她又把墨色,黑色和紅色的染料調好,然後把絲線放下去,弄好後,她又戴上手套把絲線晾好。余樹見著好奇,余榕便道︰「你不準踫,要不然沾在手上都洗不掉。」
她弄完後,張氏單獨跟她熬了粥,余榕喝了一碗,仍然沒吃飽,但是為了減肥還是忍了。想起第二天還要早起她早早的就睡了。
第二日她起床去跟張氏擺攤子,因為她們斜對面有一家大客棧,人來人往的生意倒是很好。前面突然有人在嚷嚷,看起來是有人被趕出來了,余榕定楮一看,不是余娟還是哪個?余榕看張氏跟余老三都忙的不行,倒是余樹眼楮尖,「姐,那個是不是二伯和娟兒?」
「是沒錯。不知道他們在干嘛!」
余榕話音剛落,有客人剛從對面客棧過來吃早點的,連忙說起來,「那一對父女也是臉大,不知道從哪里過來的鄉下人,一進人家那里就說他們店的師傅燒的菜不好吃。還要找掌櫃的跟人家老師傅比試,結果做了點狗屁不通的東西,幸好掌櫃的寬宏大量只是把她們趕出來了。」
「原來是這樣。」余榕笑道,也沒說話。
但是不是你不找別人,別人就不會來找你?張氏正在炕鍋貼,一邊翻面一邊放油,眼前一黑,她抬頭一看,驚訝道︰「娟兒?你們怎麼來了?」余娟後面跟著因為冷一直搓手的余老二。余老三看到哥哥倒是很高興,「先來我們這兒吃點吧?」
余娟見余榕很快舀了兩碗豆腐花過來,張氏又忙著用盤子裝了鍋貼給她們,余娟內心很復雜,她到處踫壁後,才發現古代可真不比現代,也不是她所看的種田文那樣,隨便做點什麼東西別人就追捧或者靠賣方子掙錢。她甚至連張氏這也的手藝都沒有,看余榕做的衣裳都有巧思,余娟嘆了一口氣。
「四姐,你們這生意不錯啊?」余娟隨口問道。
余榕淡笑,「不過是快過年了,生意好了一些,也是做些苦力活。」
余老二沉默了許久,他吃完還想留下來幫忙,余老三則道︰「我們還有好一會子要忙,你們好容易來一回草埔,可以去逛逛,中午來家里吃飯。」
可余老二手里又有什麼錢,趙氏前幾天生了個兒子,正是缺錢用的時候,余老二也是听了余娟的話打算來此地踫踫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