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個新戲在幾個村風靡一時,造成的影響還挺大的。

過去村里給孩兒們定親,都是大人看好了,在十來歲的時候兩家過個禮就算是訂下了,哪兒還有孩子們自己的事呢。

可現在呢,要是有大人想給孩兒定親,那十歲出頭的小孩兒也知道自己拿主意,要是大人給訂的對象不中意,也敢開口表示反對啦。

至于那些已經訂過親還沒結的,比如說小椿,去年葛仙芹給他訂了一門親事,是在東平村再往東,過了河那邊的村子,算起來是河東的地界了。

那個閨女比小椿大一歲,訂親了半年多,小椿還沒見,看了新戲里頭那打小算盤的爹娘給孩兒訂的都是瞎巴婚事,比如說男青年家里是想讓男青年娶個有房有地的寡婦,女青年家里是想讓她去給一個有錢老男人當續弦什麼的。

小椿這心里就打起了鼓,雖說爹娘都是親的,可備不住他家窮啊,萬一……

他一會兒怕人家厲害,一會又擔心人家長相,好些天都是心里惴惴不安,後來還是去了二梅嬸子家,二梅嬸看著他好像有心事,就問了幾句。

小椿這才吞吞吐吐地說了,李茹笑了,「那你不會自己去看看?」

小椿扭扭捏捏的,小黑臉顯得更黑了,「那我過去了,人家不是就知道我是去干啥的了?」

院里的大家伙都哄堂大笑。

「那你不會找個人跟你一起去?就說是下河東去鎮上趕集,路過的?」

李茹出的這個主意倒是讓小椿眼前一亮,正好第三天就是河東那邊鎮上趕大集,小椿拖上了大林兩人一起下了河東,回來的時候小椿咧著一嘴白牙,笑嘻嘻的,顯然心情很好。

李茹問大林,「那閨女咋樣?」

大林撓了撓冰,「沒很注意,好像還可以,看著倒有點像紅霞嬸……」

李茹心里愣了下,還可以……長得像紅霞嬸……這兩個評價好像有點不合啊……

不過少年們的審美,誰知道呢,反正小椿自己挺滿意就好,這位河東小村子嫁過來的閨女,那可是李茹未來外公的親娘呢。

李茹外公小時候的命不算太好,他很小的時候親娘就因為生老二給過世了,後來小椿又娶了媳婦,媳婦又生了兒女,外公早早地就到離家三十里地的公社‘打工’,當了一名話務員,這名頭說起來好听,其實就是看電話的,有人打進來了,他就趕緊跑腿去叫人,那個時候才十三歲。

李茹從小是姥姥帶大,听過的那些故事,不管是太姥姥家的故事,還是大林和小椿家的故事,都是姥姥給講的,姥姥呢,又是太姥姥李梅帶大的,所以太姥姥家里的故事流傳下來更多,更詳細。

而大林家的故事,因為大林親娘再嫁,跟大林的關系淡了點,而且兩家人也不住在同一個村子里,姥姥知道的就少一點。

至于姥爺的爹娘小椿家的事兒,那就只知道個大概了,這還是得虧姥姥跟姥爺從小都是一個村的,不然姥爺的親娘早逝,家族的故事就沒了講述者,連個大概都不知道呢!

姥爺的親娘死得早,連張照片都沒留下來,沒想到,用不了多久,李茹倒是能親眼瞧見這位曾外祖母長的什麼樣了。

有天傍晚,小蘭和大林兩個一前一後進了堂屋。

李茹正拿著一本小冊子,就著油燈刻苦地鑽研。

這小冊子就是那種泛黃的馬糞紙,上頭用油墨印著黃豆大的字,不單有臭墨味兒,一不小心,那墨還能蹭到手上,冊子的封皮上,還是繁體字的幾個大字,上頭寫著,新區衛生手冊。

李茹原先是想讓小蘭或者綿花來跟著杜大夫打下手,將來說不定還能培養出個赤腳醫生啊啥的,誰知道這兩閨女都做不來,李茹也只好硬著頭皮自己上。

其實李茹是知道,自家的太姥姥李梅,後來學了看病,成了山區方圓百里最有名氣的婦科大夫來著!

都知道有位大畫家,四十歲了才學畫,最後居然還成了一代宗師。

太姥姥的成就沒法跟人家比,但也是四十歲才開始學醫。

她一半靠自學,一半也是有新政府派駐下來的大夫手把手地教學,在四十歲在山里都能當女乃女乃,準備貽養天年的時代,居然還學成了遠近聞名的婦科大夫!李茹就特別佩服這位老祖宗。

但佩服歸佩服,李茹明明是學旅游專業的,愛好也是戶外啥的,真的跟醫學沒半點關系啊!而且這還是婦科!要知道她的內心,還是個連男朋友都沒談過的少女……猛地就學這重口味的,李茹的內心是拒絕的!再加上總覺得自己有一天還能回到現代,所以才暗挫挫地想把這個成為名醫的機會讓給小蘭和綿花,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正在苦苦地背著人體結構圖的李茹抬起眉毛,「你倆鬼頭鬼臉的,是有甚事來?」

小蘭湊了上來,嬉皮笑臉的,「娘,你還記不記得那個小二妮的婚事里頭,二妮跟成材自由戀愛來著!俺和大林也自由戀愛了,你給俺倆也訂親吧?」

話說,村里跟她差不多大的孩兒們都訂親了,就剩下他們倆了,那天看新戲,戲里頭的那個成材和二妮倆人就總是一起勞動,有說有笑的……

李茹給小蘭的大膽驚了一下,心里贊了句干得好,不過臉上還要做為家長矜持一下。

「看把你能的,甚話也敢說!」

「大林,你說說?」

大林手腳都有點沒地方擱,點了點頭,聲音也有點結結巴巴的,「嗯,是來。」

李茹放下手里的冊子,「那你要是跟小蘭結了婚,怕不怕別人笑話你是上門女婿?」

大林搖搖頭,「笑話怕甚呢,就是,就是……」

李茹心里一沉,「就是甚?」

「嬸嬸,我能不能不改姓?」

「能,不用改!」

李茹這才松了口氣,「那將來你們生的孩兒呢,姓誰的姓?」

這回大林倒是不結巴了,「那當然是姓王。」

李茹笑了,「嗯,行,有這個心就行。將來要是孩兒多,一半姓王,一半姓高就行了。」

其實上門女婿這回事,有時候也挺無奈的。

比如說有的人家招了女婿,過得幾十年了都挺好,有兒有女的,可一等到老兩口不在了,或者是女婿發達了,轉臉不認帳就把孩子們的姓改回來也有的是,李茹那會都新社會,觀念大大進步了,還是能听到好多這種故事。

所以何必呢,還不如一開始就大方些呢,省得後頭再扯皮。

不過,李茹暗挫挫想,故事里頭,因為有繼女小繭在,曾姥姥和曾姥爺結婚,可沒算是招的女婿,所以孩子們都姓高,她這只蝴蝶,也算是悄悄地改變了一點家族史吧?

進入五月,村里有好幾對結婚的新人。

李茹看小光和綿花一天要見好多回面,離不開的模樣,就干脆也請栓柱算了個日子,叫他倆也辦事,住呢就還在鎖柱家里頭,不過小光這孩兒倒是爭氣,閑時就上山采藥割條,賣到河東那邊去,這兩年下來,倒是攢了一小筆錢。

他全都拿出來給李茹當聘禮,李茹這個丈母娘就先替他們收著,準備將來用得著的時候再給他們,或者是修房,或者是去外頭鎮上安家都行。

不過,據李茹推測,小光他們小兩口,大概在谷堆村也呆不了幾年,修不修房子,倒也無關緊要。

五月中的時候,衛生隊和宣傳隊接到上級的任務,要調到別的地方去開展工作了。

因為這幾個人在村里跟村民們處得都不錯,做了不少好事,走的時候,幾乎全村老百姓都去送,都快翻過了一座山。

杜大夫雖然不太愛說話,可跟李茹也一個屋子下相處了好長時間,這冷不丁的要走,李茹居然也有點不舍。

李茹也把他們送到河坡,趁著其他的人都在說話沒注意這邊的時候,在河里洗了把臉的杜大夫抬起頭來,對李茹綻開笑容,「二梅姐,你好好學,過段日子,我再托人給你送新書來!千萬不能偷懶,明年這個時候,我還來你們村,可是要檢查的呢!」

杜大夫臨走時,把她的小藥箱留給了李茹,昨兒夜里,還來個臨別夜話。

「二梅姐,我以前,覺得村里的婦女,尤其是大山溝里的,都有點愚昧無知,什麼也不懂,就知道圍著鍋台灶邊男人孩子,沒想到,認識了你,把我的老一套,舊觀念都給改了。」

「怪不得,楊同志就願意找你當妻子呢……」

李茹听著就不對勁,懵了,「誒,等等,什麼楊同志,什麼妻子?這話是怎麼回事?」

杜大夫歉意地一笑,「哦,二梅姐你可能還不知道呢……是楊同志,在根據地的時候,好多人都要給他介紹伴侶,楊同志都不答應,說,他看中了一位大嫂,就在沁城縣的谷堆村,還救過他的命,等戰爭勝利了以後就去提親。」

李茹更懵了,「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