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醒啦?」

「嗯,嗯,醒了,看眼皮動了!」

「娘說等大林醒了給他喝米湯。」

「那我去熱去……」

閨女們嘁嘁唧唧,小聲地說著話,跟早起的小鵲兒似的,大林睜開眼楮,看到自己躺在一張床上,兩個閨女扒在隔牆後頭,探出頭來看著他。

老高家孫輩沒女孩兒,迷糊的大林要想了好一會兒,這才想起他最後是被二梅嬸帶走了。

大林雙手並用,想辦法支起了頭,往兩個閨女那頭努力笑了笑。

小蘭和綿花,雖不在一村,但都認得的。

「呀,真醒了!」

倆閨女就像是被驚了的鵲兒似的,撲著翅膀吱吱喳喳地叫著,一轉眼就消失在了隔牆後。

大林緩了緩,顧不得還有點頭暈眼花,先細看他在的這個屋。

這小屋是堂屋隔出來的一個角,擺著張床,還有個五斗櫥,地方小是小了點,但收拾得特別干淨。

大林他們家雖然日子過得富裕,可家里人口也多,有德一家五口住在下頭院西屋,爹娘帶著三林住堂屋,他跟二林住旁邊的小屋,都是糙小子不懂收拾,他娘事情多,也顧不上管,那小屋還不如這兒整齊呢。

綿花把熬得稀稀的米湯熱好,倒進了碗里,要去端又停下,推了推站在旁邊的小蘭。

「你去給大林送。」

十三歲的小女孩,本來就靦腆,踫上別村男孩更是害羞。

小蘭大大咧咧地端起碗,「這有甚。」

她端著米湯送到里屋,聲音響脆,「大林,你能不能自己喝?」

這小米可是熬了好長時候,米油黃爛爛的浮在上頭,聞著就香,這樣的湯她能當水喝好幾碗,只不過娘就熬了一小鍋,沒她的份兒。

大林還沒回話,肚子里先嘰哩咕嚕地叫了起來,那余音還拐了個彎,讓大林臉上立馬發了熱,窘迫地趕緊點頭。

「那你自己喝吧。」

小蘭把碗放在大林床邊,很是松了口氣,一擺手跑出去了。

不過跑了兩步又竄回來,偷偷躲在牆後瞄著大林,看到他果然自己能端著喝,彎了彎嘴角就出了屋。

她出了屋就看見鄰居家小繭站在灶台前,跟綿花說著話,一邊還偷偷看灶台上的米湯鍋。

小蘭趕緊跑了過去,掀開鍋看看米湯沒少,這才有空跟小繭說話。

「小蘭,綿花,咱去房後地逮蟲吧?」

小繭吸了吸鼻子,她家也前兩天也熬了小米粥,摻了不少野菜,聞起來就沒有小蘭家的香。

二梅嬸嬸好像做甚都好吃,有時候她過來的勤了,二梅嬸也給她嘗一點。

小繭特別羨慕小蘭她們,特別是綿花。

二梅嬸嬸這會又把小高村的大林也帶回來了,大林都能吃上香噴噴的小米粥了。

小蘭搖了搖頭,「今天不能去,俺娘走的時候交待俺了,要照看好大林。」

前天天擦黑的時候,她娘和舅舅帶著大林回來,把她和綿花嚇了一跳。

一听她娘說以後大林就是她們家的人了,小蘭還跳起來表示反對。

她家糧食本來就不多,再養活一個人萬一不夠吃了可怎麼呢

還有村里人都說,雙貴是去了當了土匪,去人家大戶人家里搶東西被打死了,她家是白養了個白眼狼。

那萬一大林也跟雙貴那樣,一開始看著還不錯,後頭越來越壞了可怎麼辦?

小繭哦了一聲,有些失望,忽然也不知道想到了甚,眼楮就一亮,悄悄地拉了小蘭一把,跟她咬耳朵。

「小蘭,都說大林是二梅嬸給你拾回來的小女婿,是不是?」

「小繭,不要胡說。」

綿花輕輕地拍了小繭一下,「說甚呢!」

小蘭卻是抓了抓自己的頭發,沒心沒肺地哈哈笑起來,「俺娘說,大林的屬相跟我的屬相合,能讓俺家興旺呢,女婿不女婿,要看以後,還有好些年呢!」

她娘可是說了,大林跟雙貴可不一樣,是個好孩兒,再說大林在自己家,外人就不會說她家沒男丁,想欺負她們了。

小繭眨巴著眼,也跟著嘻嘻笑,心里很羨慕,「二梅嬸甚時候把俺撿回去就好了。」

小蘭和綿花兩個人雖然沒有達,可吃的穿的,哪樣比村里旁的閨女差了?

她倒是有達有娘,可老饑一頓飽一頓,穿的也不能跟小蘭綿花比。

「小繭你說甚?」

綿花沒听清,小繭臉一紅,「沒甚!俺回了。」

說著就一扭頭跑了。

綿花其實听見了她那句話,不過這話可不是胡說。

小繭有達有娘,雖說她娘一年到頭老是躺在炕上,村里的媳婦們背地里都說今年怕是熬不過了,可那也是有親娘啊!

谷堆村里又住進了幾家人,有從不坡村來的,也有西王莊的,都是怕遭了土匪禍害,又在谷堆村里有正經親戚的,暫時借住在親戚家多余的房里,想著等世道太平些了,再搬回自己村去。

土匪說來就來,還有西王莊和小高村這兩個先頭的例子在,村人都不敢偷懶,商量好要干的活一點也不打磕絆。這會大家伙把高高低低,村前村後,有可能進村的旮旯角,都弄上好些圪針荊刺,該挖開的挖開,該堵上的堵上。

谷堆村雖然村不大,人口也不多,可還是在這大山溝里有幾百年了,村後山頂上,有個峰火台,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留下來的,峰火台不算大,也就是四五間房那麼大,頂都塌沒了,只余下了四面石頭牆,牆里頭的地都是大青石鋪得齊整,磨磚對縫,一個角落里還有做飯用的家伙,石頭灶台石頭碾滾,听老人們說,這是老古時候打仗修的,那會兒這里頭還住著兵,埋著寶呢。

不過時候長了,這峰火台就塌了,里頭的寶貝也不知道被誰得了去。

但塌了的峰火台,站在里頭往四面八方看,就會發現,這個地勢當真是挑得太好了。

往東看,曲水河在群山間彎彎曲曲,向東流去,東面的群山都在眼底,但凡有只鳥飛過,有只野獸跑過,都能被發現。

往南北看,正好能看到谷堆村通往外頭的兩條路,一條是下河坡的羊腸小道,一條是不坡村到東平村的大路,再回過頭來看西面,谷堆村的家家戶戶,也看得清清楚楚。

听老人們說,這個石台修得有講究,說谷堆村周邊這幾座山,其實是座鳳凰形狀,這山頂的位置那就是鳳凰的頭。石台修成,就像是給鳳凰帶了頂寶冠,谷堆村呢,就在鳳凰的脖子下頭,所以這只神鳳就能保佑谷堆村一直平平安安。

土匪鬧得厲害,村里幾個腦子好用的,幾乎都想到了村後山頂的這個峰火台。

這個地方能從高往低觀察土匪動向,可不是得利用起來?

畢竟,現在能害人的,不光是狼,土匪,還有從二蛋嘴里轉了兩道彎听說過的南島鬼兵!

能把官府和土匪都嚇跑的,那還不是青面獠牙,凶神惡煞,吃人肉喝人血?

村長就帶著幾個能干人上了山頂的峰火台。

李茹也跟在這堆人里。

她小的時候來過一兩回峰火台,這峰火台,在她看起來,修在山頂直上直下,跟外國的古城堡倒是有點像,只不過沒有封閉的屋頂罷了。

能進城堡的路只有一條羊腸小道,另一側就是深深的懸崖,如果這麼看的話,倒也是個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塞。

在後世李茹來的時候,那小道上長滿了荊棘,走一次特別不容易,後來長輩們就禁李茹爬峰火台了,不過後來李茹喜歡越野戶外,大概就是從小在老家爬山培養出的愛好。

谷堆村人都帶著家伙,把那些歪倒的大石磚都弄好,抹上石灰,割掉峰火台上長的荒草荊刺,婦女們把平地都打掃出來,特別是做飯的地方。

谷堆村準備弄幾個人白天在這兒放哨,要是發現了敵情,就趕緊報信兒。

敲鑼當然是听不見的,但別的辦法也多的是。

李栓柱這個全不準,別看他丈人家都笑話他算不準,可這些天,栓柱出的主意,想的辦法,都有用的很,村長王老屯現在就特別相信他,覺得會算卦的人就是有本事。

因此李栓柱一想出了主意,幾個人一听就覺得很管用,馬上就采用了。

李栓柱的辦法是放一棵假樹在台上,等有敵情就把樹放倒,還有就是點火生煙,也表示敵情。

這樹和煙組合在一起,那又有不一樣的意思。

比如說樹也倒了,煙也放了,就表示來的人太多,大家趕緊逃命吧!

光有煙沒倒樹,表示來的人不算多,村里人能對付。

那煙離著峰火台哪邊近,就表示哪邊有敵人來,這辦法可不是又簡單,又容易看!

被夸獎了好一番的栓柱臉都有點發熱了。明明是他二姐的主意,就經了他的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