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出了什麼事?
幫忙送信的趙子殷是不知道的。不過,他能猜測一二。這個推斷的原由,就從沈鑄的兒子沈河身上開始的。只是,趙子殷再是有些猜測,他也是守口如瓶,不曾與人說了沈家那點事兒。畢竟,京城風雨將臨,此時,沈鑄那些事兒,都是小事了。
景泰八年,景泰帝將要駕崩了。
大梁朝的威德,將要墜落了。大梁朝的江山,也將要開啟名存實亡之路了。
至少,望著繁華長安的龍柱,那高高入雲端的龍柱,其上飛翔的盤龍,已經開始在哀鳴了。那聲聲入耳的,已經是末日之余暉。
長安,大梁朝的京城。作為真龍天子的居所,這里是禁法術的。
天子之尊,萬法莫侵。
如非是皇朝傾覆之禍,那些修士們是不會進入長安的。因為,在這個地方,非是大能者,那是術法萬般莫測,也是施展不出來的。
因為,龍氣最是凜冽,在它的面前,術法是小道爾。
人道氣運,天子口出天憲,為萬法總綱。人道氣運所在,天道垂青于此啊。
二月二,龍抬頭。
那一晚,趙子殷沒有歇息。
他立于院外,觀察了星空,看見了那黯然的紫薇星辰。
而在黯然的紫薇星辰之後,趙子殷見到了,異星的崛起。不是一顆,而一片的璀璨啊。
「皇宮,出事了。」
望著龍柱上,代表了帝王的龍氣柱,趙子殷輕輕一嘆道。
只見,在趙子殷的望氣神通之下,普通人看不見的地方。那皇宮所在的方向,那道通天的龍柱,在一點一點的崩塌。
其中,是一條蛟龍,一條本應該五爪的真龍,在大梁朝的末日之時,退化為了蛟龍。
蛟龍的身上,有龍氣飛出,奔向了四面八方。而龍柱的光芒,也在慢慢的減小啊。
「星隕嗎?」
天邊,紫薇星暗了,像是孤寂的死去一般的滅亡。
「咚」
「咚」
「……」
皇宮的方向,傳來了鐘鳴聲。一聲接著一聲,響徹天地。
「聖上駕崩了。」
趙子殷听著鐘聲,肯定的說道。
這個夜,長城無人可安眠。
皇宮,景泰帝躺在龍榻上,雙目瞪得大大的。可以想像的到,這位帝王不得安息啊。即使是死去時,也是不甘心閉上了他的雙眼。
「孤王被人算計了。」
望著他的父皇,大皇子知道,他要背上莫需有的罪名了。
「父皇,兒臣會找到暗害您的凶手,替您報仇的。」大皇子伸出手,撫了景泰帝的眼簾,他想讓自己的父皇安息,他道︰「只不過,在這之前,兒臣得拿回屬于皇家的東西。」
大皇子很清楚,在這個夜,有人在算計他。所以,他沒有退路了。
要麼,登基稱帝。
要麼,背負弒君罪名,然後,在他的兄弟的算計下,英年早逝。
進一步,天子之尊,退一步,亂臣賊子。
大皇子想,他沒得選啊。
「全力封鎖宮中的消息。」
「季興,派咱們的人守住皇宮。」
「王建,派出咱們的人,誘導孤王的四位皇弟進宮吧。」大皇子給身邊得力的人,人人是安排了要事。此回,他是準備放手一搏了。
「諾。」作為大皇子的屬下,這時候,自然是人人奮起,躬身應承下差事來。畢竟,大皇子真是登基稱帝,他的屬下是人人成從龍功臣。
如果大皇子失敗了,作為大皇子的屬下,這些人的下場,不會好哪兒去的。
此時,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
「承恩,去請吳國公、越國公,二位國公爺趕緊進宮。孤王需要他們的支持。」听得大皇子的話,作為大皇貼身大伴當的李承恩,是恭敬應了諾。
吳國公、越國公,是八柱國之二。
而這二人,也是大皇子背後的支持者。
大皇子的正妃,就是吳國公的嫡女。大皇子的側妃,就是越國公的佷女。因為姻親關系,這二位國公爺是大皇子的天然盟友。當然,大皇子身為長子,在嫡長繼承制下,也是優勢最大的一人。
壓注嘛,自然是選擇了風險更小的嘛。
比起除開大皇子之外的四位皇子,吳國公、越國公進宮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父皇已經駕崩了。」
當二位國公爺到了後,大皇子就是如此開場白,道︰「孤王需要二位老大人相助。如孤王登上那個位子,左、右宰相之位,經孤王看來,二位老大人是最合適的人選。」
封官許願,從來是拉攏人的不二法門。
大皇子的籌碼不多,吳國公、越國公的底蘊又太雄厚。所以,大皇子是欲將取,先要予之。
在大皇子看來,沒登上龍椅,于他而言,萬事皆休。所以,無論什麼代價,他都可以付。只要他能登上至尊之位。
「臣等拜見聖上。」
不需要多余的言語,吳國公、越國公的態度,還有他們對大皇子改掉的稱呼,已經說明了一切。
大皇子听得那聲「聖上」,真是渾身上下一輕,覺得跟吃了人參果沒兩樣。
「二位老大人,快快請起。」
大皇子扶起兩位國公爺,然後,才道︰「孤王未曾登上大寶,這聖上二字,還猶言尚早。」
「孤王想請教二位老大人,如何可安京城士民之心。可令天下平穩過度,以免多生干戈。」這時候,大皇子是在向二位國公爺要支持了。畢竟,以大皇子的勢力,面對其余四位皇弟的反撲時,還是力有不及的。
「殿下,長安城門需要立刻派人封鎖,一切待殿下登上大寶後,再提其它。」
「余下四位皇子殿下,應該馬上宣進宮,為先帝舉哀。至于殿下,應當靈前即位,免得節外生枝,橫生波瀾。」
吳國公、越國公二人,那是一人一言,拾遺補缺,準備匡扶大皇子坐穩帝位。
「好,一切依二位老大人的意思。」
「如此,守住長安城之事,要拜托侍衛司。」
侍衛司主力軍,跟禁軍一樣,是同守長安城的帝王親軍。
侍衛司的步馬軍都指揮使嘛,就是吳國公本人。
這時候,大皇子自然非常需要吳國公出面,壓服了禁軍,接管住長安城的一切次序。
「殿下放心,侍衛司唯殿下馬首是瞻。」吳公國話兒說得是挺漂亮的。至于辦事嘛,就得以觀後效了。
「殿前司掌管著皇宮安全,殿前司的都點檢鄭國公那兒,要麻煩越國公老大人您了。」這鄭國公與越國公之間的關系據說莫逆,此時,這事情大皇子自然要托負給越國公。
「殿前司那兒,老夫定然是據理力爭,讓越國公那老匹夫明白,殿下才是我大梁的真命之主。」越國公不落人後,也是拍了大皇子一計馬屁。
要說,事實到了這份上,大皇子能利用的,或者說,他手頭的資源,已經是全部鋪開了。成與不成,全在今晚。
只是,事實會如大皇子期望的那般順利嗎?
次日,趙子殷在院中站了一宿,昨晚,他听到了外面,是不時傳來了喧嘩聲。
不過,早有心理準備的趙子殷,還是如前世一般,得來了同樣的消息。大皇子靈前即位登基稱帝了。而余下的四位皇子,逃出了城門緊鎖的長安城。
「果然,大梁朝沒得救了。」
趙子殷這般感慨。
如果昨個晚,大皇子能拿下余下的四位皇子,坐穩了龍椅的話。可能大梁朝,還有中興一二的機會。畢竟,爛船尚有三千釘。
大梁朝立國百余年了,總是有些威望的。奈何啊,這一回,五王之亂,終究是要來了。
大皇子那個被宣稱為「偽帝」的大梁朝新帝,注定了,沒人買帳的。
「叩叩」
敲門聲響起。
「請進。」
趙子殷親自開的門,迎了來人。
「少爺,國公府傳來了消息,讓咱們馬上離京。」馬栓兒進了院門後,臉色是急慌慌的說道。畢竟,昨個晚,馬栓兒被趙子殷派去了唐國公府下人房那兒等消息。這不,一接到了消息後,馬栓兒就趕了回來。
在路上,馬栓兒可是見識到了京城的緊張氣氛。
這時候,馬栓兒這等小人物,也是知道風暴來了。畢竟,昨個晚,天子是駕崩了。
「不用多收拾了,咱們拿上衣物細軟。現在就走吧。」
說走就走,才是趙子殷的風格。所以,他是不擔擱時間的。
長安城,各處的城門,那是嚴防死守的。不過嘛,有些富貴人物,小小的城門衛,是不敢拒絕的。哪怕是侍衛司的人,守了長安城門,一些大人物的家眷們要離京,他們還是偷偷的得了好處,開了城門,爭只眼,閉只眼的裝著沒看見。
因為,這個當頭,人人都知道,大皇子的皇位不穩著。
特別是余下的四位皇子逃走後,大家都在謀後路啊。
皇宮中,听得心月復來報的消息。大皇子,不,應該是新帝是砸掉了御案上的一切東西。
「可惡。」
新帝怎麼想,都想不到,他是棋差了幾籌。讓他的皇弟們一個個都跑掉了。
「拿來。」
「聖上……」李承恩有些擔憂的勸道︰「上面全是大逆不道之言,聖上不如……」
「朕說,拿來。」新帝冷下臉,聲音沉了幾分。
李承恩無耐,遞上了四位皇子連夜逃離京城後,發給天下人看的《討偽帝檄》。只不過,這位新帝的貼身伴當知道,這東西新帝看明白後,只會越看越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