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二人正聊著日常瑣碎事兒時,杜明月的弟弟杜青雲和弟妹杜陳氏回來了。
杜青雲夫妻二人的神色是頗高興的模樣,杜明月起身,待她與弟弟、弟妹談過後。方是知了,弟妹杜陳氏懷孕了。早上的不爽利,是因為昨個晚哭得太利害,情緒過于激動,所以,動了胎氣。
大夫給診了脈,開了安胎的方子。
杜青雲夫妻二人成婚日久,杜陳氏這會兒懷孕了,杜家上上下下是人人都開心的。
「好,好,我兒終于要添子嗣了,我也要當祖父了。」
杜父在旁邊,那是老淚縱橫間,邊哭邊笑啊。
要說,杜父的兒媳婦杜陳氏能哭著沒了娘家人,那杜父這個年過半百,兒女都成家的老漢何嘗不傷心沒了親爹娘、親兄弟和族人上下百多口人啊?
只是,杜父是一個憨實人,他想著自己是杜家目前剩下來的最高輩兒。杜父啊,就怕他這一傷心,又是弄得家中不安寧。要曉得,前面在靈安縣城里,杜父那一病是花費了不少銀錢。杜父這等年紀的人,總歸是看開了不少。
這不,杜父是跟杜母商量好了,他們兩老的一定得穩住。
在家中,不能給兒女添麻煩了。畢竟,女兒不容易,求了親家爹給兒子尋得的好差事。眼下瞧著兒子青雲在封縣城的衙門里,也是要好好表現,站穩腳跟的。杜父杜母一輩子為人爹娘的,總是覺得沒給兒子掙下啥家業。也想著,讓兒子在衙門里辦差事時,沒後顧之憂啊。
若是兒子哪里實在是真有讓杜父杜母操碎了心的事情,就是兒媳婦杜陳氏一直沒揣上了孩子啊。
這回,兒媳婦真懷孕了,杜父是真情流露啊。
「爹娘,你們啊,別激動了。」杜明月在旁邊勸了話,道︰「弟妹有喜,是天大的好事。」
「等來年,定然給你們抱了孫孫兒。」
杜明月這麼說後,免不得讓兒子趙上前,給弟妹杜陳氏好好摟一摟,她笑道︰「哥兒這孩子生下來,我就是緊跟著添了策哥兒。弟妹你也沾沾這喜意,我盼著啊,你來年給咱家里生個大胖小子。」
杜陳氏這會兒,摟得趙小盆友那叫一個歡喜。
畢竟,杜陳氏是真心盼著添個兒子的。說起來,在杜家當媳婦,杜陳氏的日子過得挺不錯的。
公爹杜父和婆婆杜母,與杜陳氏這個兒媳婦相處著,都是挺好說話的人。
再加上,杜青雲一直在衙門里當差。杜陳氏一嫁進來後,就跟著到了縣城里生活。這平日里除了家里的一些手頭活計,真比著在娘家當姑娘都輕省。
要知道,農家里的女子,打小干的活計可是不少的。農閑時,割草喂養生口,家時家外的忙活,順帶的還得照顧弟弟妹妹們。農忙時,更得下地里搶種搶收。總之,一年下來里,也沒什麼輕省些的時候。
嫁進杜家後,杜陳氏是巴不得在婆家站得穩穩的。奈何,她一直沒揣上孩子,這不是成了她的一塊心病嘛。
特別是昨個兒,杜陳氏的枕邊人從村里歸來,杜陳氏一知道娘家全遭了災,已經是沒人後。對于杜陳氏而言,就跟天塌了一樣。
一個年輕的媳婦子,一個一直沒懷上孩子,又沒有娘家做靠山的女人。光想想,杜陳氏就悲從中來,所以,那會兒她是真傷心難過的。
不過,一切等著今天大夫確診後,杜陳氏就是心頭大石落地了。
「弟妹,我來得急,也沒備上什麼禮物。」
杜明月嘴里一邊說了話,一邊是從手腕子處卸下一對銀鐲子,笑道︰「這鐲子,當是我給弟妹添得禮。」
「哪能收?」杜陳氏擺手,表示不能要。
杜明月卻是拉起杜陳氏的手,讓她一定要收。倒叫杜母看了後,說道︰「青雲媳婦,這是你姐的好意,你就收了吧。」
女兒的性子,杜母還是知道。這孩子最是倔強的,她既然給了,就沒有收回的道理。
有婆母的話,杜陳氏這才是收下了姑姐給的一對銀鐲子。
當天晌午,杜明月和兒子趙是一起在杜家用了午飯。
于是,這一餐飯食,眾人都是喜笑顏開的。
等著未時剛過後,杜明月才是領著兒子趙告辭了。
杜父、杜母又是送到了院門口,吩咐了話,道︰「青雲,送你姐一程。」
「爹、娘,我知了,我這送姐和外甥一趟。」
杜青雲自然是應了話。
姐弟二人,領著趙是上了街。馬車夫得了杜明月的話,是早回了趙家。這會兒,杜青雲自然準備親自送姐姐和外甥步行回趙家的。
一路行來,封縣城的街道上,人來人往的。瞧著,頗是有些年節時的喜慶。
只不過,偶爾小胡同巷子里冒出來的貧困漢子和婦孺,還是讓杜明月瞧出來,封縣城里的許底平頭百姓,依然是日子過得緊張啊。
瞧瞧,那些貧困漢子和婦孺滿臉菜色,就知道生活窘迫。
「青雲,你听說了過沒有?封縣城外面那些田地,明年如何耕耘?」
杜明月問了話道。
「姐,這大街上也不好談論這些。要不,咱們去茶鋪子里坐坐。」指了一家茶鋪子兼職了小飯館的攤子,杜青雲提議道。
杜明月沒異議,一行人進了茶鋪子里。在茶鋪子的店主上來尋問時,要了兩碗茶,還點了一碟子店家做的肉丸子串串兒。
「哥兒,肉丸子串串兒給你吃。今個兒,無論听娘和舅舅講什麼,都不許跟其它任何人再講了,如何?」
望著店家送來擱桌上的肉丸子串串兒,聞著撲鼻來的香氣,杜明月跟兒子哄了話道。
「拉勾勾,一百年不變。」趙小盆友望著那油炸出來的肉丸子,小鼻頭動了動,又是咽了咽嘴里的口水。很是高興的伸了小指頭,跟他娘回了話道。
「拉勾勾,一百年不許變。」杜明月也伸了小指頭,跟兒子拉了勾勾。
得了肉丸子,趙小盆友是吃得歡喜。
杜明月和弟弟杜青雲就是坐了桌子的兩邊,姐弟倆繼續小聲的說起話來。
因為茶鋪子較小,又是支了圍頂子在外面,所以,這店家所幸是把篷子搭了屋外面,這廚具和做吃食時,就是在屋外面的地頭。
這不,擺得幾張桌子,大半也是在外面的露天地兒。
倒是杜明月姐弟專門尋了屋內的角落坐著,店家還是覺得奇怪呢。畢竟,那角落里的光線,倒底是不如屋門口看著敞亮。
「封縣城外面,遭了災後,一直是擱荒在那兒。」杜青雲介紹了外面的情形。其實,杜青雲不講,杜明月也是知道的。
因為,從靈安縣城離開那會兒,杜明月一行人歸來時,路上看到的情況,真是處處村落成廢墟啊。
「那咱們村里沒人了,村中的田地怎麼辦?」
杜明月問了話道。
杜青雲仔細看了四周一眼後,才是小聲又道︰「我打听了一二。听說,凡絕了戶,沒人活著的村落,那田地都收歸到衙門里,算是公田。」
「我還听說,世家大戶們都是各處鑽營。準備多買些田地,今年再收些流民,明年墾荒補種糧食。」
杜青雲這麼一說後,杜明月自然是知道咋回事了。
這般說來,肯定是百姓遭殃了,官府就發死人財,然後,大戶們才是真正的吃肥肉,把那些田地兼並了。
「青雲,咱們家中是田地的。」
「你有問過爹,是何想法嗎?」杜明月問了她在意的地方。
「爹有意去種地。」杜青雲嘆一聲後,回道︰「但我勸退了爹回村里的意思。」
「死了那麼多人,誰知道啥時候發瘟疫?」
杜青雲的擔憂,未嘗不是杜明月的擔憂啊。
「青雲,你有沒有想到,把咱家的田地賣了。」杜明月試著提議後,說道︰「以前,咱們家能護了家里的田地,是整個杜家村聚族而居,人口眾多。好歹也能抱團取暖。」
「眼下你在縣城衙門里辦差事了,那點子田地佃給別人種,也多少收成。」杜明月講了她的看法,又道︰「最主要的原由,我是擔心杜家村都被其它大戶給佔了,咱們家的那點子田地太醒目了。」
「杜家小門小戶的,沒得必要因為一點子田地惹了麻煩事。」
杜家的田地,是在杜家村田地的中間好位置。杜明月真怕因為田地的事情,娘家得罪了某些大人物啊。
就算杜明月嫁給了趙家當媳婦,說句實話,趙家最大的官兒,還是公爹趙傳福老爺的正八品縣主薄。
這等靠山,對著小百姓是大如天。可對著世家大戶,也不是什麼硬茬子。
「而且,我听你姐夫的意思,往後外面怕也不太平。」杜明月更擔心的地方,還是世道不寧。
「姐,其實,我也是這個意思。把田地賣了。咱爹和咱娘在縣城里做點小買賣。」杜青雲回道︰「好歹我是衙門里當差的,也不怕了尋常的青皮、小流氓們找麻煩。」
「對,就是這個理兒。」杜明月點頭,非常認同弟弟杜青雲的話。
一家子住了縣城中,杜明月才不擔心娘家人的安危啊。
在縣城外面,沒個城牆的保護。真是出了山匪流民,那就是破家滅門的禍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