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可惜,小蘿卜頭一丁點大的小女圭女圭,哪能抱得住杜明月。所以,二哥兒趙策直接是抱住親娘杜明月的腿兒撒嬌了。

在旁邊,已經開始習慣兩條腿走路的大哥兒趙,比弟弟趙策的動作也慢不了多少。然後,就是兄弟倆一左一右的抱住了杜明月的兩條小腿。

沒錯,是兩條小腿。

因為,趙、趙策這哥倆太年幼了,只有抱住親娘小腿的矮矮小身高。

「真是愛纏人。」杜明月搖頭笑了笑,一邊說了話,一邊伸雙手撫模了哥倆頭頂的一攝攝柔柔頭發。

「茵姐兒,你是好孩子。照顧兩弟弟,被鬧騰壞了吧?」

杜明月笑呵呵說了話,在關心趙、趙策哥倆時,自然不會漏下了夫君的長女。

「母親,弟弟們挺容易照顧的。茵姐兒不怕鬧騰。」

趙茵已經是個小姑娘了,她的心性在親爹趙子殷的仔細關愛下,對于兩個親弟弟自然也沒什麼嫉妒的心理。畢竟,小姑娘害燥的,被馬蓮兒私下里沒少嘀咕了私房話。

不外乎嘛,就是將來大姐兒出嫁了,在婆家要有兄弟撐腰的。然後,馬蓮兒自然不會忘記接下來,又拿了多少封縣城的大戶人家來舉例之類的事兒。

要說這些話,馬蓮兒講過,趙茵的曾祖母楊氏也講過。

許是因為這些預防針,趙茵對于弟弟們的出現,還是非常持歡迎態度的。

「那你們繼續玩兒。」

「來,哥兒、策哥兒,去跟姐姐玩耍。」

「听話啦,娘去給你們做好吃的。」

用吃食兒哄了兩個小盆友,杜明月才是領著楊蘭花去了廚房。

還真不是玩笑話,杜明月準備給三個孩子做些零嘴兒。說到底兒,現在是她當家作主嘛,把趙家三孩子養得壯壯實實的,真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

十月,桂花香,桂花糕自然就是應季節的點心。

杜明月準備做的,就是用模子蒸出來的不同圖案花紋的桂花糕。除了自家吃外,自然也是人情來往的贈送禮物。

東西尋常著,在于禮輕人意重嘛。

夕陽西下時,杜青雲給姐夫家送來了白菜蘿卜,然後,在杜明月的招呼中,帶著一袋子的桂花糕回家去。

稍晚了片刻,趙子殷回來了,跟了他身後,除了小廝馬栓兒外,還有三個陌生人。杜明月是眼中生起疑惑來。

「這是……?」

對于杜明月的問話,趙子殷揮了揮手,道︰「給主母拜禮吧。你們喚聲少夫人就成。」

「小婦人拜見少夫人。」

「狗蛋拜見少夫人。」

「狗剩拜見少夫人。」

三人是一女二男。女的是一個三旬左右的農婦模樣。二男,則是兩個半大的孩子,大點叫狗蛋的約是六七歲的年紀,小點叫狗剩的約是四五歲的年紀。

三個都是衣裳襤褸的人,稍近了聞著,還能聞到一股的臭味。

「都起來吧。」

杜明月叫起了三人,然後,對楊蘭花道︰「去,找三身衣裳來。再燒了水,讓他們三人都洗個澡。」

「對了,蘭花,等他們起干淨後,熬了粥,放點鹽。一人吃一碗就夠了。」

「至于住的地方嘛,在他們吃了飯後,蘭花你帶他們收拾了西廂的雜物房,暫時今晚對付一下。其余的事兒,等明天我再仔細安排。」

杜明月沒讓這三人吃別的東西,又或是多給些食物,完全是怕人餓狠了,一味猛吃鬧出問題來。至于說,這三人的工作安排一類的活,還是等她晚上跟夫君問清楚來由後,再做打算不遲。

「少夫人,奴婢曉得了。」

楊蘭花應了話,就招呼了這三人離開。

杜明月迎著夫君趙子殷進堂屋里,準備一家子人洗洗手,然後,用晚飯了。

等燈盞里的油燈燃起,晚間要歇息時,杜明月問了新來家中三人的事兒。

「是我在街上瞧見了這賣身的母子三人。」

「他們面相看上去是老實忠厚的,哥兒、策哥兒的身邊,也是要有個小廝玩伴的。我合計價錢便宜,就干脆一起買下來。也免得拆散人家母子三人。」

趙子殷嘴上這麼講,心中卻是門兒清,他為啥買了這母子三人。

當然,第一印象也確實這母子三人的面相習性,經過他考查了是老實忠厚的。至于更深層的原因嘛,就是狗蛋、狗剩兄弟倆的本命之氣,是難得的正紅色。

瞧瞧,兩個流民小孩子,居然有正紅色的本命之氣。跟趙子殷本人都一樣了。

趙子殷也就不吝嗇了,準備給兩個兒子身邊放了命算不錯的小廝照顧嘛。

「哥兒、策哥兒年紀這麼小,就配上了小廝,會不會太早了些?」

杜明月對封建地主家的腐朽日子,已經是見得太多了,基本上要習慣了。

她這麼提一嘴,也就是覺得太寵著兩孩子了。

「不算早。」

趙子殷卻有不同的看法,他道︰「身邊得用的人,從小一起長大的,將來才不會背主。」

洗腦的事情,從女圭女圭開始嘛。這個道理,杜明月知道的。所以,封建家生子的忠心培養,自然是年紀越小,忠心度越高嘛。

「你都這麼說了,我自然全依你的意思辦。」

「兩孩子的教養,你是他們親爹,可得多管管。」

杜明月對于大戶人家的教養,還是信得過的。只要不是暴發戶,一般大戶人家對于後代子嗣的教養問題,都是看得重中之重。

說到底,家族要興旺,子孫得成氣嘛。

「放心,我自有打算。」

趙子殷點頭應承話道。

對于他的親生子,趙子殷哪會不看重?

要說靈安縣城里的流民中,比狗蛋、狗剩兄弟倆命格更高一籌的,趙子殷還真發現了一人。只不過,那人的眼神不夠正,面相也刻薄些,不似忠誠之輩。

趙子殷也就沒貪便宜,直接無視了那位本命之氣是正黃色的男童。

個人有個人的命,趙子殷能把握的,就是他能算計到的東西嘛。

那些有野心之輩,趙子殷是不會引狼入室的。

不過,讓趙子殷沒想到的是,幾日後,他在劉縣尊的門子僕役里,發現了那個本命之氣是正黃色的男童。同時,他也知道,這個男童讓劉管家賜名,叫劉忠。

十月過,冬月來,天轉涼了。

劉縣尊給衙門內的屬下賜宴,犒勞大家伙兒這些日子的辛苦。當然,在話尾時,劉縣尊對于靈安縣城里多出來的流民,也有了某些他的規劃。只是略一提,隨後,便是帶過。

倒是宴罷後,趙子殷從姐夫米振元那兒得知,劉縣尊準備讓各家大戶收攏一些流民做佃戶,如果實在收攏不完了,他再把這些流民組織起來,大戶們出些糧食,縣衙門再出些糧食,讓這些剩下來的流民到縣城幾十里外的荒地屯墾。給這些流民一條活路嘛,免得他們新年里還在靈安縣城內流串,那容易成為隱患。

要知道,徐州的冬天,是會下大雪的。

到時候,天寒地凍里,沒吃沒喝的流民,為了活命可是什麼事情都干的出來。所以,為了縣中的安穩,劉縣尊出台了新政策,實在是正常不過了。

「如果只有這一批,縣尊的法子,也是能治本。」

「只是,如果流民不止一批呢?憑靈安縣城的土地,可安置不完一批又一批的流民。」

趙子殷提點了話道。

至于,中原的並州、雍州、兗州、豫州,這四州大地的旱災,不是一年,而是連續三年這個大事件,趙子殷一點茬子都沒提。

趙子殷相信,大梁朝的十三州大地上,奇人異士無數。肯定有人知道大旱會連續好些年的,就是修士界的大派嘛,也定然是心照不宣。

要不然,劍盟、蓬萊仙門、斜月閣的勾結基礎,從何而來?

自然是天降災禍,大梁朝有難了唄。

「子殷啊,你的擔心不無道理。」

「只是,縣尊,也只是縣尊。上面貴人們關心的大事,離咱們太遠了。」

米振元萬般感慨,他心中更明白,要做了實事,要留了青史大名,還得手中有權利啊。

對于權利的追求,才會讓米振元樂意投效劉縣尊,以及劉縣尊背後的靠山。這一切攀附里,就是親妹妹米未央,也是米氏一族送出去的棋子嘛。

「咱們啊,需得未雨籌謀。」

「姐夫,你可是劉縣尊身邊信重的人。有些話說了,是忠心。」

趙子殷的話中之意,自然就是表忠心的事情,憑管大小,一定得表現的。

米振元听後,倒是贊同的點頭了。

景泰六年,小年夜,也就是如此不急不緩的來了。

「今年的春節,咱們回封縣城過。」

「你看著安排一下,要備的節禮,不能漏了。」

在小年夜後,趙子殷叮囑了話與杜明月。

「放心吧,給長輩們的孝敬,我都是查看了三遍,錯不了的。」杜明月拍胸脯保證道。

趙子殷笑了,道︰「我提醒你一句,是怕年節近了,應酬多了,你一時忙壞了,就落下什麼東西。」

「那咱們哪天起程回封縣城啊?」

「二十七那天起程。」趙子殷回了話,又道︰「趁著這幾天空閑,我也要去拜訪幾家同僚,來年有些事情還要他們幫襯。」

「有幾家?我好備上門的禮。」

趙子殷搖頭,道︰「這幾家的禮,我差馬栓兒備好了。」

「明天書齋的人,會上門來收錢。到時候,你給銀子就成。」趙子殷雖然有點小私房,但是,就夠招呼人去酒樓喝幾頓。那些大的開銷,還是要妻子杜明月這個趙家的財政管事人付款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