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仙門嗎?
好久違了。
趙子殷心中突然生出如此的感慨。
想當年,趙子殷為了區區一個外門弟子位置,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奔波。後來,更是賠上了不知多少人情債,才拜在丹秋子門下。結果嘛,不太美妙,趙子殷被當作了棋子。
前世的一切,恍然如夢。
今生的一切,似夢非夢?
地藏殿主動收他的二兒子為入室弟子,趙子殷本能想拒絕,但是,在將要開口時,趙子殷又是遲疑了。
望著拿捏不定主意的趙子殷,青泉寺住持沒有催促,他相信面前的趙施主會做出最合理的回復的。因為,像趙子殷這等求學白鹿書院,又是在唐國公親佷劉元德手下當差的人,不可能對修士界沒有丁點耳聞的。
而一旦對修士界有耳聞,那麼,蓬萊仙門的大名,以及它所代表的一切,會讓多少人恨不能投身其中呢?
拒絕?
除了傻子,怎麼可能會有人,對蓬萊仙門的青睞拒之門外啊。
青泉寺住持能沉得住氣,趙子殷的情緒卻是浮燥了起來。片刻後,似乎拿定了主意一般,他道︰「小兒能拜入大師門牆,成為入室弟子,實在是趙家之幸事。」
「只不過……」
趙子殷正了正神色,理了理衣冠後,對青泉寺住持拜一禮,嚴肅說道︰「還望大師準許,小兒修行淺顯法術,暫不入道。待他年,小兒及冠後,由他決定他之將來,是入道尋長生?還是出世做凡人?」
趙子殷想,最早也要舞勺之年十五歲時,次子才會舉行冠禮。
如果那時候,次子真是一心向道,攀尋長生之路,那麼,他這做爹的成全。如果次子不願意修道,想在紅塵之中打滾的話,走仕途也罷,做百姓也罷;目下的法子,總是一條退路。至少,未入道,未打破本命之氣,一切都有挽回的余地。
趙子殷認為,他的次子不會像他前世那麼蠢,一條道走到黑的。
「既然是趙施主的一片慈父心腸,老納自然沒有不允的道理。」青泉寺住持笑得叫一個和善。
「那小兒能否養于家中?」趙子殷問道。
「待老納的徒兒到起蒙念書之時,再入寺中由老納授課傳業。與學院讀書,寄宿之事,無甚區別。趙施主,完全無需過多擔心。」青泉寺住持解釋清楚了趙子殷次子的課程安排問題。
趙子殷一听,再次謝過。隨後,告辭。
待禪室之內,剩下了青泉寺住持時,屋內,突然響起了木魚聲。
稍傾,一位披著□□的禪師,在幻影之間,出現在了青泉寺住持的近前的蒲團上坐定。
這位新入室內的禪師,正是杜明月早產時,打斷了李素素施法的講經禪師。
「師兄,您為何要插手?」
「玉清宮跟斜月閣聯手了,主持這次盟約的人,是劍盟。」青泉寺住持慢慢的講出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大消息。
「什麼?」
怨不得講經禪師這麼吃驚,因為,三家若聯手,可謂是定天下大半興亡事。要知道,劍盟是六大派的龍頭之首,可謂是中原之地中,說一不二的大派。
劍盟與蓬萊仙門、斜月閣眉來眼去?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了,大梁朝的江山社稷一定哪里出現了大問題。以至于,大梁朝背後的頭號支持者,劍盟在思退路了。
「雖說,釋宗道宗同屬蓬萊仙門。但是,兩宗之間,道法不同,一直是爭主次之分。此回,玉清宮想入爭龍局,干咱們何事?」講經禪師在心神動蕩後,很快又恢復了平靜。長生,長生?
對于修士而言,除了長生事,世間再無二事。
天下再是動蕩,社稷再是不安,那是凡人生活的俗世。與隔絕其外的修士界,並沒有什麼大的干系吧?
「入我仙門,超月兌凡塵。師兄,從古至今,一腳踏入社稷局,想靠扶龍廷得長生的修士,幾人能善終?」
「龍戰四野,其血玄黃。真龍天子,不是踏著白骨血腥成就帝路,就是成為帝路旁邊的白骨一具。更何況,帝皇者,非是集數千萬的眾生氣運加于其身時,誰知哪一條潛龍才是真命天子?」
「貧僧覺得,我輩修士,還是清修的好。」
講經禪師完全沒有那種為了師門,入爭龍局,拼個要麼大勝,要麼大敗的決心。所以,他是仔細的講了他的道理。
青泉寺住持听完後,嘆道︰「地、水、風、火,四藏殿同氣連枝。如果玉清宮的謀算成功,道宗再添一兩位神覺不滅的真人,怕的是……」
「怕的是四藏殿的幾位賢者壽限將至。那時,道宗本有三位在世真人,再加上後起之秀。到時,釋宗將要蒙難矣!」
青泉寺住持嘆一聲,滿臉的落寞神色。
「釋道二宗,已經水火不容?
講經禪師大驚,急而問道。
「道不同,相忍為謀。至今,蓬萊仙門已歷經太多的風雨,怕是共患難容易,共富貴難、難、難……」
青泉寺住持的話語間,三個「難」字,是一聲比一聲低沉。
蓬萊仙門,是釋宗道宗,二法並立。蓬萊仙門的釋道二宗的修行境界,又有微許稱號上的分別。
釋宗︰
沙彌,初入門,修煉**強身法門,蘊養魂魄。
法士,打破本命之氣,已入修士界。壽數一百載。
法師,打破凡籬,術法高深。壽數一百五十載。
戒律師,能將功德之氣入體,修五德之身。壽數兩百載。
功德師,五德之身大成,求神覺不滅之路。壽數三百載。
賢者,神覺不滅,壽數五百載。
道宗︰
道徒,初入門,修煉**強身法門,蘊養魂魄。
法士,打破本命之氣,已入修士界。壽數一百載。
法師,打破凡籬,術法高深。壽數一百五十載。
戒律師,能將功德之氣入體,修五德之身。壽數兩百載。
功德師,五德之身大成,求神覺不滅之路。壽數三百載。
真人,神覺不滅,壽數五百載。
以上的境界,在賢者與真人以下者,尚有凡人之軀。能以人間的武器殺死修行者。當然,從法士開始,已修魂壯魂,所以,便是身死,亦能再入冥界,改修鬼神之法,以期鬼神之位。
不過,唯有釋宗的賢者,道宗的真人,是例外的。原因嘛,就是賢者與真人,已經法光自主護身,來去自如。
除非,是賢者與真人陷入殺局,無法遁走,再被成千上萬的死士以命相搏,耗盡全部的法力,最終力竭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