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此為防盜章齊墨鶴看著眼前一排排簡直可稱高聳入雲的書架,輕聲的,嘆了口氣。

一個全無煉器基礎的白丁,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把所有相關知識補起來,然後通過一個將近一百個人里頭只取一個的考試的概率有多大?

喬單已經在桌上擺了滿滿三大摞的書,人就佔了書堆當中一個小小的空間,在那兒奮筆疾書。他自己做的寶器硯台此時正發著「咕嘟咕嘟」的聲響,像個泉眼似的自個兒往外冒著磨勻了的墨,他只須提筆去蘸即可。再看林茂,正坐在一旁看一本兵器圖解,也是看得津津有味,雖然說著小選好難考,但是齊墨鶴覺得他好像一點也不緊張?

好吧,齊墨鶴確認,目前最緊張的大概只有他自己。昨天,他詳細問過了喬單備考的經驗,據喬無雙所說,小選考試一共分三天四門科目,第一天第一門叫「開門」,為筆試,考的是大一統的煉器基礎知識,不管報考哪個堂系,都是一樣的卷子,里頭全是煉器相關的各種基礎理論,天文地理風水術數無所不包,出題從來沒有準信,誰也模不著出卷先生的思路,因為那是由八堂各位堂主講師共同合作的結晶,此外還可能加入他校堂主講師友情支援的題目。題目是很基礎的,但是架不住範圍太廣,題量太大,齊墨鶴一個門都只入了一半的菜鳥憑著自己過去那點武修的知識根本沒法應付,但這好賴還是能夠努力一下的,接下來的科目才叫麻煩呢!

第一天第二門考試叫「策論」,顧名思義,寫文章。當然不是科舉考試中那種向朝廷獻計獻策,議論時下熱點的文章,而是就考生所報考的堂系的專業內容,展開針對性論述。譬如上一次小選甲系的策論題目為《試論「麒麟甲」配方之優劣並改良之道》。拿到題目的甲堂考生簡直吐血三升,只因「麒麟甲」並非真實存在的一副甲冑,而是前人煉器師提出的一個傳說級概念。這玩意大家熟嗎?熟,凡是有志于學習甲堂煉器之道的人都知道這個究極概念,但是存在嗎?不存在,至今都沒有人能得出一個準確的配方更不用說煉制出這麼副神級鎧甲來,但是它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朱明學堂的入學考試里,要你寫配方不算,還要寫優劣,還要寫改良方法……那一年甲堂的錄取率是零,考生個個恨不得轉投兵堂,煉出一柄神兵,好砍死那個出卷老師!

齊墨鶴看到考題後想了一下,大概明白了出卷人的意思,其本意還真不是為難大家,相反,卻是集思廣益。對于已經頗有資歷和經驗的煉器師來說由于經歷太多,其實反而容易陷入窠臼,此種情況下,倒是新手菜鳥更容易就事論事,提出一些好的點子來,由此又可見此人的根基和靈性,可謂一石二鳥。所以說,煉器一途,雖則講究熟能生巧,但是追本溯源卻仍然是有點看天賦的意思。配方正不正確其實無所謂,關鍵是考生要形成自己的思路和體系,這才是最重要的!齊墨鶴雖然是個新人、也是菜鳥,可惜他也同時沒有思路、沒有體系,想想實在犯愁。即便這樣,第一天的考試多少還是有規律可循,能夠找到準備方向的,後兩天的考試內容卻大概只能用踫運氣來形容了。

第二日的科目叫作「辨器」。

考官會為考生準備一些器,或者是殘缺不全的,又或者是經過巧妙偽裝的,考生通過抽簽確定自己的考器組,隨後需要在兩個時辰的時間里僅僅通過「五覺」即眼楮看、耳朵听、嘴巴嘗、鼻子嗅和用手模來判斷出這些器是做什麼用的,大概又是什麼等級。

這里面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根據過去的考試情況來看,有的時候一組器是非常類似卻功用完全不同的,如果單獨拿出來看,考生或許還不會混淆,一旦放在一起卻很容易就想岔、搞混;還有的時候,考官給出來的器里面會摻雜一些細節上的機關,考生一不留神就會被忽悠了。

比如有一年的考試中,考官給出來的一組器經過考生們的研判,大家覺得似乎全都不是器,可又覺得既然是考「辨器」應該不太可能存在這種情況,最後只能閉著眼楮瞎猜,結果幾乎導致全軍覆沒,而考官們卻表示既然是「辨器」自然會有「是器」和「不是器」這兩種可能性,這有什麼可猶豫的,可見這類考生的心智不夠堅定,不適合當一名煉器師。

「煉器師的不少工作都是要在模索中進行的,如果你總是懷疑自己又怎麼能夠成為一名成功的煉器師呢?」當屆出題考官振振有詞道。如果說這話听著還算有些道理,那麼到了下一次小選考,考生們簡直想要回過頭去砍死上一屆的那個考官,因為這一年的「辨器」考中同樣出現了看起來都不是器的情況。吸取了三年前慘痛經驗的考生們這次心智都無比堅定,毫不猶豫地寫下了「都不是器」的結論,而事實上是整組器中有一個被隱藏得非常好的器。

「煉器師就是在混沌中找尋正確道路的人,怎麼能夠被既往經驗和外界所限制呢,可見這類考生的心智還是不夠堅定。」考官又說道。這一次好些考生都沒了脾氣,反正橫豎都是你們在說,後來听說有不少考生望著朱明學堂的方向,搖頭嘆氣,而後離去。不過也有一名叫作邵不輟的大齡考生,或許是因為性格執著吧,雖然連著被淘汰了兩次,听說第三次還是毅然報考並被最終錄用,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第三次他趕上的是大選,招生人數比較多的緣故。

其實仔細分析就可知道,朱明學堂的小選考是有邏輯的,「開門」見山,考的是報考人的知識儲備也即誠意;「策論」立論,考的是報考人在煉器一道上的思考方式也即天賦;「辨器」考校眼力和大膽推理、小心求證的能力,也多少有一些考驗此人心性的意思;這麼一看,從誠意,到思路,再到心性,那麼第三天最後一門顯然就是要考實戰了,此即為「開爐」。

「開爐」,顧名思義,就是要動手煉器。朱明學堂招生是不管你有沒有煉器基礎的,只要報考人通過了報名篩選,白丁能考,懂點煉器的人能考,甚至已經成了名的煉器師也能來考。歷來繼承了家學還跑來考朱明的煉器師也並不少,甚至還有些成名的煉器師散人也會湊熱鬧跑來朱明見識見識,畢竟朱明可是世間七所煉器學堂中歷史最悠久也是最神秘的一所。既然報考人的基礎差別很大,「開爐」考要怎樣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呢?朱明采用的方法是「限制法」。

首先,煉什麼器是考題指定的,這一點白丁、有基礎者都一樣,誰也不能擅長什麼就煉什麼,考題本身仍由抽簽決定,抽到什麼就煉什麼;其次,考題中會指定完成考題所需的材料及其數量、重量,這部分對白丁限制不大,只要是考題中列出的材料他們都能用,但是對于有基礎者,會根據實際情況,酌情替換甚至減少部分材料,說白了,有基礎的人可以選擇的材料範圍窄、東西少,配方要比白丁難寫得多;再然後,對于白丁,朱明學堂會安排一些輔助系的學生適當幫助完成一些基礎工作,而有基礎的人則必須全程都由自己來操作,但是兩方的考試時間卻是完全相同的;這就關乎到下一個「不平等」待遇,那就是只要時間允許,白丁就算已經動手操作了,失敗了還可以重來,並且材料用量只要在試題規定的總量里就可以再要,但是有基礎者一旦開始操作就只需成功,不許失敗,材料用完了就是沒了。

經歷如此苛刻條件的考試,到最後考官們評判時還會對有基礎者有意識地抬高門檻。這倒並不能算故意為難,蓋因此時世間煉器手法已經形成流派,七所煉器學堂粗分都可分為三派更不用說細分,而越是有經驗基礎的人便越是難以矯正他的手法和思路,所以才會如此設限。至于會不會有人明明有基礎卻假冒白丁?考官們可都火眼金楮著呢,何況經常接觸器的煉器師身上會有特殊的器光,用專門的檢測器可以輕易分辨。

如此連闖四關通過後,最後還要與報考堂系的堂主進行直面對話,簡單來說就是面試。主考官就是八堂堂主,他們到底會問什麼完全是未知之數,但結果卻很重要,畢竟你是拜師,要拜入的是此人門下,像兵堂金堅那種嫉惡如仇的脾氣就曾有過一言不合就淘汰學生的歷史,就連看起來和善親切的衣堂白無色也曾因為一名學生的穿著邋遢而將其拒之門外。那麼你以為通過了面試總該十拿九穩了吧,並不,在通過的人之中還要進行最後的綜合評定,考評德行種種,最後還要視當年度招錄名額才能定下錄用的實際名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