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26.第一百二十六章

連綿多日的雨水驟然停歇,陽光驅散烏雲,水汽不斷蒸騰。

秦淮河緩緩流淌,水面上,船只首尾相挨,接連不斷。

正午臨近,空氣中連一絲風都沒有,愈發顯得悶熱難捱。幾名艄公聚在岸邊,正無精打采的啃著蒸餅。

近月來雨水不斷,河上行船減少,眾人都為生計擔憂。今日總算晴天,奈何天熱成這樣,稍微一動就是滿身大汗,別說扛活,連快走幾步都有些-氣-喘。

「這天熱得太不尋常,怕又會是個災年。」

「是啊。」

「天有預警,恐非吉兆。」

「台城里皇後薨了,還不是凶事?」

「這事怕沒完。」

又一艘商船停靠,長著滿臉卷須的船主在甲板上招手,分明是一副胡人模樣,卻穿著漢家衣冠,一口洛陽官話相當地道。

「快些吃,活來了!」

一名船工三兩口吃完蒸餅,擰開水囊連喝兩大口,順下噎在喉嚨里的硬餅,起身招呼同伴上前。

剛走出幾步,又有商船行來。

見上面打出鹽瀆的旗幟,船工不禁精神一振,大聲道︰「是鹽瀆的船!別磨蹭,晚了可就被別人搶了!」

鹽瀆的船油水豐厚,船主向來大方。

雖說用人比較挑剔,但給錢相當痛快。偶爾還能白得不帶酸味的蒸餅,甚至是一小塊燻肉,難得能讓家人都嘗嘗肉味。

鹽瀆商船一經靠岸,趕往胡商處的船工立刻少了許多。

胡商在船上跳腳,用鮮卑語大罵了幾聲。奈何舍不得提高工錢,實在沒轍,只能讓隨行的部曲和護衛下船運貨。

「這天氣……」

胡商跟著船上船下的跑,提防有人偷懶或是摔到貨箱,很快就冒出一身大汗。

胡人喜好漢人的絹布絲綢、精美飾品,漢人也不例外,常購買北地的皮毛和手工器物。

這批貨都是小件,每件都價值不菲,屬于鄴城里流出的稀罕貨,有些甚至出自宮中。送到建康的廛肆,價格少說也能翻上一番。

至于貨物的來路,反正有太傅府的健僕做保,壓根不怕人查。

胡商出身宇文鮮卑,其祖上不是東胡,更不是高車,而是加入鮮卑的匈奴。

二十多年前,他所在的部落被慕容鮮卑所滅,家產都被搶走,父母兄弟被殺,因其年紀尚少,個頭不及車輪,才僥幸逃過一命。

做了十幾年羊奴,胡商終于獲得信任,得以行走南北,往來市貨。

只不過,他每次所得利潤都要獻給主人一大半。如若不然,他隨時會被奪去自由,重新關入羊圈。

每每想到這里,胡商就是一陣氣悶。

不過,慕容鮮卑也得意不了太久。

擦去滿臉熱汗,胡商扯開衣襟,現出毛茸茸的胸膛。

秦氏塢堡發兵佔去數州,吳王慕容垂和範陽王慕容德帶兵去了高句麗。別看慕容評聲勢赫赫,集合各州大軍攻伐西河郡,到頭來,說不得就是自找死路!

想到這里,胡商心情大好。

暗地里,他和秦氏塢堡有生意往來。如果秦氏塢堡佔了鄴城,他有信心保住全家性命。哪怕給出大部分家產也是心甘情願。

比起完全恢復自由身,再不用看慕容鮮卑的臉色,錢財算得了什麼,再賺就是。

和他有一樣想法的胡商不在少數,都等著慕容鮮卑倒霉那一天。

背叛?

胡商冷笑一聲。

他祖上是匈奴,慕容鮮卑則是東胡。即便都稱鮮卑,也壓根吃不到一個鍋里。加上兩部常年征戰,最終宇文鮮卑被滅,更是有抹不去的血海深仇。

不是秦氏塢堡不收胡人,他早想帶著一家老小投奔。

氐人一樣靠不住。

看看乞伏鮮卑的下場,什麼同為胡人的情誼,統統都是XX!

發現有部曲忽然停住,胡商立刻心生不滿,快走兩步就要開罵,忽覺頭頂光線一暗,四周響起一片-抽-氣-聲。

「快看!」

「天龍食日!」

眨眼間,明亮的天空變得昏暗,無論漢人還是胡人,這一刻都顯得驚慌失措。

日食被視為不祥之兆,每逢出現都會引發大災。

上次日食,北地大旱,餓殍遍野,兵禍不斷。

這一次又將帶來什麼?

日食的時間並不長,于眾人來說卻像是過了一個世紀。

城門迅速關閉,台城內響起隆隆的鼓聲。

數十個壯漢-坦-露-胸膛,大步登上長頭,在鼓聲中齊聲大喝;

百姓陸續奔回家中,關門閉戶;

河面上的商船不再前行,無論船主、船工還是護衛,都在第一時間奔進船艙,避開日食的暗光。

胡商來不及跑回船艙,只能長袍一撩,將整個人蓋住。

短短一瞬間,喧鬧的廛肆中一片死寂。

整座城市陷入可怕的靜默,唯有鼓聲隆隆,伴著凶漢的高喝聲,一陣陣直沖雲霄,似要沖開暗光,破開雲層。

青溪里

南康公主坐在屏風前,眉心緊蹙。

李夫人陪伴在側,無聲的打開香爐,投入一注新香。

台城內

褚太後不顧宦者阻攔,快步走到殿門前,仰望黑暗的天空,神情莫名。

司馬奕半躺在榻上,舉起一只酒觴,半觴酒水倒進口中,半觴落在衣上。皇後剛喪不久,他便恢復了醉生夢死的日子,什麼為妻齊衰一年,全不被放在心上。

听到殿外一陣嘈雜,司馬奕還覺得奇怪,抬起醉意朦朧的雙眼,遇光線驟然昏暗,見宦者宮婢匆忙關閉殿門,放下木窗,奇怪道︰「發生何事?」

「稟陛下,天龍食日,大凶!」

天龍食日?

司馬奕愣了片刻,旋即站起身,一腳踹開擋路的宦者,大步走到殿前,揮開宮婢,在陣陣驚呼聲中,用力拉開殿門,邁步走了出去。

「陛下!」

「陛下,萬萬不可!」

宦者和殿前衛大驚失色,齊聲驚呼。

司馬奕全不在乎,在昏暗中張開雙臂,整個人被暗光籠罩,發出一陣刺耳的大笑。

建康城外,兩座軍營中同時響起鼓聲。

桓大司馬身披鎧甲,手按寶劍,目視帳外昏暗的天色,不由笑道︰「實乃天助我也!」

郗愔負手立在帳前,仰望漸漸現出光影的天空,嘆息一聲︰「莫非真是上天注定,晉室衰微?」

賈秉過陸府拜訪,剛剛告辭離開,就見日食發生。

坐在馬車里,賈舍人沒有半點驚慌,反而發出和桓大司馬同樣的感慨︰此乃天助!

許超坐在車轅,一點不忌諱日食大凶。見同行的健僕面露憂色,不禁哈哈大笑︰「鼠膽!不過日有食之,有甚可懼!」

健僕面現羞慚,振作起精神,抓起馬鞭打出一記鞭花。

清脆的響聲中,馬車馳出巷口,沿秦淮河畔向北行去。

史書記載,太和五年,七月癸酉,日有食之。

是月,南地連降大雨,河水暴漲,北方天氣亢旱,溪水干枯,預兆大災之年。

日食隔日,桓大司馬上表,借大凶為名,直指司馬奕種種不德,由此觸怒上天,方才降下示警。

「王室艱難,穆哀短祚。今上得繼大位,不修德行,寵-幸-嬖人,穢-亂-宮闈,致使血統混淆,國嗣不育,儲宮難立,皇基無以為繼。

後喪不足兩月,帝不循周禮,不服齊衰,反日日作樂宴飲,失為人之德。

帝有違禮度,不建德行,昏聵如斯!

有此孽行,不可奉守社稷,不能延續皇基,人道淪喪,丑聲流于民間,是可忍孰不可懷!實不堪人君大位!」

這份上表字字如刀,猶如一記響雷當頭劈下,震動整個朝堂,又似一聲號角,吹響了廢帝的前奏。

表書中歷數司馬奕種種不堪,包括寵-幸-嬖-人,yin-亂-宮廷,以來歷不明的-私-通-之子假做皇子,乃至在皇後大喪期間飲酒作樂,種種種種,無論真假,一股腦的砸到司馬奕頭頂。

桓大司馬不留半點余地,將司馬奕的面皮摔到地上,狠狠的踩了數腳,碾了十余下,別說撿起來重新貼上,已經是碎到想拼都拼不起來。

表書遞上,徹底表明桓溫的態度,就兩個字︰廢帝!

三省一台俱都緘默,既沒有就此發表議論,也沒當場進行反駁。

褚太後同樣不出一聲。

自派去瑯琊王府的人無功而返,司馬曜托病不入台城,郗愔親自過府拜訪司馬昱,她便知曉大勢已去。

現如今,她能做的唯有沉默。

桓大司馬剛剛亮出刀鋒,表書僅是試探和威懾,想要徹底落下,尚需一段時日。她可以趁機做一番布置,至少要保住太後尊榮,護住褚氏僅存在朝中的實力。

「桓元子不過贏了一時,不急。」褚太後喃喃道。

扶持司馬昱,固然會絕了她的攝-政意圖,但也為桓溫自己埋下隱患。

司馬昱老于事故,絕非司馬奕這等懦弱無能之輩。

一旦他登上大位,獲取郗愔和建康士族的支持,桓元子必定會自食惡果,嘗一嘗她今日的不甘!

「我倒要看一看,桓元子是否真能得償所願!」

至于桓容,褚太後垂下眼簾,翻開道經,看著開頭的一行字,表情變得頹然。

事情既然做下,早不能反悔。

不過,她也不是毫無辦法。

褚太後停下動作,開口道︰「阿訥。」

「僕在。」

「青溪里可有消息傳回?」

「回太後,近日並無。」

「派去的人都沒回來?」

阿訥低下頭,道一聲「是」。

「繼續派人。」褚太後單手扣上經書,五指收緊,將絹布制的書頁生生扯了下來,「人不見就繼續派,無論如何,我要南康出不得青溪里半步!」

「諾!」

褚太後相信,只要將南康公主困在建康,攥在手里,無論桓容有多大的本事,都將投鼠忌器。

「桓元子這個兒子倒不像他,也虧得不像他。」

褚太後自言自語,沉郁多日的心情難得有些許好轉。

可惜的是,這種好轉源于心態的扭曲,不知不覺侵佔腦海,仿佛墨汁浸染,再尋不出往日顏色,終至漆黑一片。

朝堂的風聲-流入民間,知曉大司馬上表指責天子無德,有廢帝之意,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有一種「總算來了,就等這一天」的感覺。

如褚太後所料,廢帝不是小事,表書遞上,號角吹響,朝臣達成一致,該走的程序照樣不能省略。至少要郗愔也站出來,三省一台的官員全部表態,程序才能正式啟動。

粗略估算一下,等到事情塵埃落定,至少需要三、四個月。

然而,最艱難的一步邁出,桓大司馬反倒不急了。

一邊和司馬昱保持聯系,維持「友誼」,一邊緊盯宮中,確保司馬奕的一舉一動都在掌握之中,不會說出什麼不該說的話,做出什麼不該做的事。尤其提防建康士族同其聯絡,避免禪位詔書一事透出半點風聲。

除此之外,特地派人給幽州送信,和桓容長敘父子之情,並暗示將傳詔的宦者送回建康,交給他來看管。

接到書信,桓容半晌無語。對著剛剛從北地飛回的蒼鷹,莫名的問道︰「阿黑,你覺得我傻嗎?像是很好騙?」

蒼鷹歪了歪腦袋,隨即一轉身,再次用**對人。

老子是只鳥,听不懂人話!

桓容默然兩秒,有意將書信撇到一邊,想到賈秉送回的消息,終究沒有「任性」,而是鋪開竹簡,寫成一封短信,交給送信人帶回。

信件內容不長,中心思想也很簡單︰阿父關心,做兒子的銘感五內。人押在幽州很好,就不用阿父操心了。

簡言之,父慈子孝繼續演,演到彼此牙酸都沒關系。要人絕對不成。

歸根結底,將來某一天,桓容很可能要用到這份禪位詔書,這個宦者可是重要的「人證」。

廢帝的基調定下,各方分蛋糕總需一定時日,建康暫時不會出大亂子,桓容將注意力移到北方。

鋪開蒼鷹帶回的絹布,看著熟悉的字跡,想到那日雨中對飲,一股悸動油然而生,怎麼壓都壓不下去。

「淡定!」

用力磨了磨後槽牙,不管用。

狠掐一下大腿,疼得直吸涼氣,亂了半拍的心跳才回歸正常。

「慕容評合三十萬大軍?」

看過絹布上的內容,桓容表情變得凝重。

他知道這個數字肯定有水分,卻不得不重視。

按照當下習慣,往往是兩三萬就能號稱十萬,二三十萬就能號稱百萬。

慕容評從鄴城發兵,起初不過萬余,均是曾隨他征戰的嫡系。進軍西河的途中,陸續有州兵加入,數量基本能達到五六萬,七八萬已是頂天。

增加的軍隊中,至少一成是強-征的民夫,余下都是部落雜兵以及刺使的護衛和部曲。

按照後世的話說,這就是一支-雜-牌-軍。

不過,考慮到交戰雙方的人數對比,以及鮮卑人好戰的傳統,桓容難免存下一絲擔憂。

算一算秦氏塢堡的兵力,想要守住新得的荊、豫等州,且不能放棄武鄉、上黨等地,西河肯定空虛。

幾萬大軍壓下,一場惡戰不可避免。

收起絹布,桓容鋪開輿圖,視線在圖上逡巡,最終定在彭城。

秦璟會如何解決這場危機?

武車終究不是萬能。如果秦氏塢堡守不住,鮮卑亂兵很可能南下劫掠,幽州首當其沖。

想到這里,桓容沒法繼續淡定,當即道︰「來人,請荀舍人和鐘舍人過來。」

「諾!」

所謂靠山山倒,靠水水干,靠人人跑。

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是件蠢事,無論對方多麼可靠。

想要守住幽州這一畝三分地,一切都要靠自己。

桓容盯著輿圖,盤算著該如何布置兵力,忽听廊下傳來一陣腳步聲,以為是荀宥鐘琳趕來,不想卻是秦雷。

「使君,僕有要事稟報!」

「何事?」

「袁真突然病逝,袁瑾掌握壽春兵力,目前動向不明。」

桓容愕然。

袁真死了?

好吧,自從知曉袁真病重,他就知道有這一天,但沒想到這麼快。

從獲悉的消息來看,袁瑾的頭腦不及他老子五分,很可能會突然腦抽作死,那可就大大的不妙。

「壽春動向不明?」

想到袁瑾可能會做的舉動,桓容心頭微沉。

建康風雨連連,北地兵禍不斷,這個關頭,要是壽春亂起來,勢必席卷淮南,整個幽州都不得安穩。

「立刻派人去淮南!不,你親自去,最好能靠近袁瑾。如果他真生惡意,那麼,」桓容頓了頓,用力握緊雙拳,一字一句道,「盡快除了他!」

袁瑾在,壽春可能會亂,而且會相當亂,還要提防他獻城北投。

袁瑾不在,群龍無首,再亂也能收拾。

袁真死得不是時候,好在動作利落,將朱氏的力量徹底從壽春-拔-除。如若不然,桓容絕不會下這樣的決心,也不會行此雷霆手段。

秦雷領命,行禮退出內室。

荀宥和鐘琳走到門外,恰好听到桓容之言,兩人對視一眼,眼底閃過欣慰。

明公此舉大善!

看到兩人聯袂走來,臉上帶著笑容,張口英明閉口果決,並暗示以後就該這麼干,桓容無語半晌,最終只能嘆息一聲。

看來,他當真已經入局,越來越適應這個亂世。

與此同時,慕容評的大軍繞過上黨和武鄉,抵達趙郡。

因天氣亢旱,軍隊準備不足,糧草尚能供應,飲水卻出現困難。

這個時候,不知慕容評在想些什麼,或許是突然腦抽,也或許是想玩一把花樣作死,竟然下令大軍就地扎營,並派人看守營地四周的山泉和溪流,干起了「市水」的勾當。

「凡入絹一匹,給水二石。」

鄴城帶出的部隊之外,各州私兵和民夫皆要用絹市水,無人能夠例外。

一時之間,不滿之聲四起,甚至傳到秦氏僕兵耳中。

起初,得部下稟報,秦璟並不相信,以為是慕容評的計策。不料想,派人查探一番,得知此事千真萬確,連市水的價格都沒有出入。

僕兵話音落下,帥帳中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慕容評瘋了不成?」

不怪秦玦口出此言,正常人能干出這樣的腦缺事?

慕容評早年的戰功不是假的,即便年老-好-權,也不該這樣糊涂。

「阿兄,是否趁機進攻?」秦玸突然開口。

帳中諸將一凜,隨即目光灼灼的看向上首,這的確是個好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秦璟良久不言,沉思之後做出決定。

「掉頭,不去趙郡,轉道攻鄴!」

什麼?!

眾將面現愕然。

「郎君,此舉怕是不妥。」一名隨軍謀士出聲勸阻。

「鄴城牆高池深,難以攻破。且慕容評領兵在外,如知都城被圍,撤兵回援,恐大軍將困于城下。」

秦璟搖了搖頭,道︰「慕容評不會回兵,觀其所行,亦非真要攻打西河。我會給家君送信,調上黨和武鄉守軍試探,如其向北,鄴城定然可下!」

眾人細思秦璟所言,接連現出一絲恍然,表情中閃過明悟。

「阿兄是說,那老賊出兵不過是幌子,他壓根沒想著攻打西河,而是要趁機北逃?」

「之前尚不確定,但經此事,我有七分把握。」

慕容評固然貪-酷,也不會失去理智,死要錢到這個份上。唯一的解釋就是他要跑路,臨走再搜刮一筆。

仔細想一想,借口攻打西河,將嫡系全部帶出鄴城,不啻為聰明之舉。沿途收攏州兵,不斷壯大手中力量,能帶走的全部帶走,帶不走的就狠狠壓榨。

這樣一來,人有了,錢也有了。

無論是退回祖地,還是從他族手中搶佔一塊地盤,都是不錯的選擇。

比起慕容垂和慕容德,慕容評更加老謀深算,不是事不可為,估計連鄴城都要掏空。

「之前晉軍北伐,鄴城曾傳出過消息,言慕容評有意返回祖地。如今來看,他已然下定決心。」

縱然聯合氐人滅掉秦氏塢堡,慕容鮮卑也未必安全。以苻堅和王猛的做派,難保不會立刻撕毀合約,回身舉刀就砍。

慕容評看得透徹,不打算陪著慕容暐一起死,所以打起包袱準備走人。不是中途玩了這一手,連秦璟都會被蒙在鼓里。

「立刻拔營!」

事不宜遲,此刻掉頭必能打鄴城一個措手不及。時間拖長了,難保鄴城內不會有明白人,和秦璟一樣看透慕容評的打算。

秦璟的軍隊掉頭奔向鄴城,日夜兼程,很快抵達城下。

秦策接到消息,立刻派兵對慕容評的大軍進行試探。果不其然,後者壓根不接戰,迅速整頓兵力北上,一夜之間跑了個干干淨淨。只留下不知內情的州兵,被秦玖和秦玒包了餃子。

鄴城陷入重重危機,慕容評撒手不管,一路奔向祖地。

慕容垂和慕容德業已領兵攻破丸都,慕容沖和慕容令率先沖進城內,刀鋒揮過,開啟了一場血-腥的屠殺。

殺到興起,慕容沖舌忝過嘴角沾染的血跡,眺望南方,想起曾生擒過他的某人,眸光似狼一般,再次一刀揮下,將一名高句麗人-劈-死-馬-下。

「總有一日,我必帶兵征南,將當日一切如數奉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