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352.第三百五十二章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太皇太後的殯宮設在延春殿。趙栩率眾人抵達時, 里頭還是平常裝扮, 未裹素白。錢太妃木然地跪在趙棣棺前, 听到腳步聲, 抬起頭來,目光呆滯, 愣了半晌才伏地行禮︰「皇帝萬歲,萬歲, 萬萬歲。」

趙棣親手扶了扶︰「吾來晚一步, 未能見上五哥一面,還請太妃節哀。」

錢太妃顫抖著站了起來,一貫溫婉的面容扭曲著, 泣不成聲道︰「張氏喪心病狂,毒害了五郎,殺夫弒上,天理不容。還請陛下為五郎伸冤。」

「皇叔已將她扣押在大宗正司, 待產下孩子後依法審理。太妃放心。」趙栩走到棺前, 因宮中一片混亂,靈案都還未設,也用不著上香行禮了,只略作傷感了片刻。

棺木內的趙棣已換上了嶄新的親王禮服, 頭戴通天冠, 曲領素白中衣的領口依稀可見烏黑的淤痕。最毒婦人心, 他大約最後一刻也想不明白枕邊人為何要置他于死地吧, 也是可悲。

眾人依禮都上來躬身拜別, 非常時機,卻也顧不得那繁復的禮儀了。只余錢太妃哀哀痛哭之聲在殿內回響。

在太皇太後靈前行了大禮後,眾人隨趙栩前往延春殿後閣議事。岐王命兩個女史扶著錢太妃一同前往,在屏風後給她看了座。

岐王身兼西京留守,一應各部重臣早已達成了歸順默契,不待趙栩宣召,便都上了表書。戶部、兵部、宗正寺皆附上了厚厚的官員、將領、宗室的名冊等物。

趙栩卻不打開來,開口先問身旁屏風後的錢太妃︰「當下禮部和宗室欲將五哥以親王禮下葬,不日隨太皇太後靈駕一同發往鞏義,不知太妃可有異議?」

錢太妃聲音嘶啞低沉︰「悉听官家的安排。老身願往鞏義守陵,侍奉娘娘,照看五郎。」

「五哥已不在,還請小娘娘隨吾返回汴京。大娘娘甚是掛念你,日後六郎自會盡心侍奉小娘娘。」趙栩語氣淡然。

岐王立刻出列道︰「六郎所言極是,還請太妃回汴京拜見太後。日後張氏所出皇孫,還需太妃照料。」

趙棣身死,錢太妃若再去鞏義,不免令天下人非議趙栩仁義孝道有虧。

屏風後傳來壓抑的抽泣聲,片刻後錢太妃低聲道︰「全憑官家做主。老身也要替五郎親眼看著那張氏被千刀萬剮。」

岐王擺了擺手,從大理寺被放出來的孫尚宮和秦老供奉躬身走到屏風後,引錢太妃退了出去,禮部和宗正寺的幾個官員上前告退,一並和宮中尚書內省等各部開始打理趙棣的喪事。

沒了錢太妃的哭聲,殿內眾人松了一口氣,又提起一顆心。

趙栩翻開吏部的折子和洛陽官員花名冊看了看,唇角帶笑︰「諸位無需多憂,先著手安撫百姓和將士。官職品級,二府再做商議決斷。能令洛陽十萬百姓毫無損傷,諸位立有大功。明日趙和蘇瞻便會抵達洛陽理事,有勞皇叔和孟卿領各部官員多加配合。」

眾人剛剛提起的一顆心落了地。若是張子厚來主理,那是遲早要算賬的意思,派了蘇瞻和趙來,明擺著是春風春雨溫和安撫。

孟存眼眸低垂,對趙栩更為敬畏。可放可收,此時起用蘇瞻,的確是知人善用,洛陽局勢尚動蕩不安,有他來,兩三個月便能平息下去,又給了蘇瞻東山再起的機會,朝堂上蘇張抗衡,二府才不至于成為皇權的掣肘。他眼風掃過身側面容平靜執禮甚恭的岐王,心下戒備更甚,若他沒料錯,趙棣其實是死在了岐王手中,岐王這也算為太皇太後報了仇。

議完政事,正三品以下官員行禮退出,留下的听著趙栩安撫洛陽守城將領,商議軍中事務。因在殯宮,成墨請示了兩回,趙栩也無擺膳的意思。直到臨近黃昏時分,眾人才魚貫退出延春殿。

岐王陪著趙栩再次往大殿上給太皇太後行禮,說了會幾處宗室子弟的安頓,才退了出來。出了延春殿大門,卻見前頭樹下站著幾個人,當先一人寬袖飄然,儒雅挺拔,卻是孟存。

見了岐王,孟存迎了上去︰「殿下睿智仁孝,方得以為太皇太後覓得真凶,可喜可賀。」

岐王拱了拱手︰「也多虧了仲然看出張氏所圖,你我同殿為臣,歷經紛亂,自當攜手共度難關。張氏一派胡言亂語,看來是喪失了心志。仲然無須擔心。」

閣門使行禮道︰「殿下,大學士,這邊請。」幾個小黃門上前引路。

孟存和岐王相視一笑,並肩而行。

「張氏只怕恨毒了我,」孟存笑道︰「清者自清,我倒不擔心她攀誣撕咬,倒是她身邊那個給我們報信的女史晚詞,不知身在何處,要替她請功才是。」

岐王撫了撫唇上兩撇短須︰「這位女史原來听命于翰林學士院的蘇昉蘇寬之,兩個時辰前,陛下已派人將她送回百家巷蘇府了。她手中還握有不少書信證物,亦一同帶回去,要交給張子厚。阮玉郎余孽這次必然能一網打盡。」

他側頭看了看孟存,意味深長地道︰「清者確實自清,濁者卻也清不了。我要去大宗正司辦點事,就此和仲然分道揚鑣了。告辭。」

孟存停下腳,拱手道別,看著夕陽在宮牆上薄薄涂了層金紅色,生機勃勃,岐王和那幾個小黃門的身影斜斜地在宮牆上移動,似乎是隨風飄走的。不知為何,一陣晚風吹來,他有些發寒。

***

深夜的洛陽宮城,燈火通明,按趙栩的旨意,各部尚書、郎中、宗室親王、御史、九寺等重臣全集中在太極殿的幾個便殿中,一應賬冊文書直到子時才都搬了進來。趙栩坐鎮大殿,從重登戶籍,遣散難民,按人頭發糧開始,逐條批示。各部難免有扯皮之處,在太極殿內當著皇帝的面領責,專人辦專事。

岐王在左偏殿內,毫無倦意,帶著禮部的兩個員外郎和宗正寺大宗正司的官員們將宗室各冊和宮中花名冊一一對來,趙栩下旨,凡端午後招入宮中的宮女一概遣散離宮。原來洛陽宮城中超過二十五歲的宮女也全部出宮返鄉。

右偏殿里的陳太初巍然不動如泰山,任由幾十個將領吵翻天。為的是大趙禁軍從洛陽開始的軍中變法,大刀闊斧令人嗔目結舌。

六十歲隨軍的將士,在洛陽領取三十貫,全部返鄉,家中可免除一年賦稅。

四十歲以上的軍士,願意返鄉者在洛陽領取二十貫,家中可免除五年賦稅。不願返鄉者全部調入禁軍新設置的軍需司統一調配。軍需司與殿前司一樣,同屬樞密院管轄,不歸兵部。下設戶、兵、工三房。

就算是軍中大老粗,也明白這只是個開始而已。皇帝這是對禁軍十分不滿意了,只不過前來勤王的這八軍,首當其沖,做了出頭鳥。

「陳將軍還請替我等陳情聖上啊,這般論功行賞,其實是強制解甲歸田,兵士們非嘩變不可。」

「為大趙打了四十年仗,怎麼什麼也沒有就讓他們滾蛋,誰能服氣?」

「我們千里迢迢趕來勤王,落得這般下場,末將不服!」

西征軍和洛陽守城的將士們面露輕蔑之色,有那直腸子的已經罵著「直娘賊」,叉著腰站了起來。

「六十歲還讓他們跟著行軍打仗,回家玩玩孫子不好?還發這許多錢,怎麼不服氣不爽?老子還想現在就六十歲呢!」

「你們來勤王?費了你們一兵一卒沒有?洛陽收復,靠的是這十幾位將軍棄暗投明,靠的是陛下用兵如神。你們和誰打仗了?要不要臉啊?」

「你們吃了我們多少糧餉,可要算一算?」

「嘩變?誰來試試?我們陳將軍火燒女真高麗,斬殺完顏亮,怕你們?」

「軍需司我們都想去,只可惜資歷不夠,這都和殿前司並駕齊驅了,哪里不好?」

吵鬧聲中,陳太初一言不發,甚至眼皮都沒抬,但那七八個刺頭,他已經了然用心。

大殿上,方紹樸替趙栩檢查完右臂的傷口,不放心地往外頭看了看︰「二郎那屋、屋頂都要被掀、掀翻了啊。」

趙栩笑道︰「天塌下來,太初也扛得住。」他提起筆給九娘寫信,見方紹樸不識相地還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筆尖朝他點了點︰「你去看看張蕊珠的胎相。」

方紹樸愣了一下,忐忑不安地低聲問道︰「微臣愚、愚鈍——」這張蕊珠是要她死還是不給死,月復中胎兒是留還是不留,他不敢妄測。

趙栩哭笑不得︰「連趙元永都成了孟元栳,這小小胎兒何罪之有?自然是要她平安生下來。怎麼,在紹樸心里,我是殺人不眨眼的殘暴之人麼?」

方紹樸的眉頭訝然揚起,幸虧低著頭趙栩看不見。呵呵,陛下你豈止是殺人不眨眼哪……誰想到你心底這麼善良柔軟呢?臣錯了——

「微臣知罪、罪,微臣這就去、去看,開一些溫、溫補安神的方子。」

方紹樸退後兩步,又听趙栩柔聲道︰「將那胎兒的動靜好生記錄下來,日後好做個參照。」

方紹樸一個激靈,這——他好像還是夸得太早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