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01.春日風流 第八十九章

俗話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張黎與耿秀自以為躲得隱秘,卻不想,那憤恨交加的竊竊私語全被站在假山後頭的謝永清听了個正著。

破落姑子?聞言,原是滿臉不屑的謝永清面色一變,眸中,不禁就露出了一道厲色精光來。

待周如水與婁擎走遠,她便迫不急待地牽裙走了過去,指著周如水的背影,居高臨下的對著張黎與耿秀問道︰「你們說的破落姑子,可是她麼?」

賞花宴對于周如水而言,不過可有可無。她的終身大事,全不會因一場宴席而被輕易定下。卻對于其他野心勃勃的女郎們而言,這一路直至宴末,卻是能夠改變命運的大好良機了。這一通上下,她們既要掩飾自個的野心,又要把握一切的時機做那出頭的鳥兒,末了,若是能攀上個高枝,便算是不枉此行了。

周如水應了婁擎的邀,全是因了一樁她左右都想不明白的古怪事兒。遙想上回,她告病被禁閉在華濃宮中,她舅母芃氏便叫七女婁解歡來探望了她。原本她以為,順著這情景,婁家是準備將婁七與她阿兄湊做堆了。卻後頭她听著意思,婁家想嫁的女兒卻是婁九。這般,就叫她丈二模不著頭腦了!她可從未見過,家中嫁妹妹,卻使喚未出閣的嫡姐來打頭陣的。

更況且,見過婁七後,她便探問過公子沐笙的意思。彼時,兄長倒難得未笑罵她人小鬼大瞎操心。更是語重心長地與她攤牌道,憑著眼下這境況,或他只有與婁氏結親,君父才是最放心的。

畢竟,婁安因是婁後的親弟,公子沐笙的母舅,作為外戚,早便與他們兄妹二人打斷骨頭還連著筋了。便這是君父的心頭大患,也是陳年的大患,親上加親,不過是原處的傷口再生個瘡而已。

卻若是阿兄再與別家的女郎結了親,才是真的麻煩,謝家的女兒兄長是想也不會想的。如此再往後看,挑個高門女,君父會忌憚。尋個低門女,公子沐笙會委屈。如此,倒全不如婁氏女體面又貼心了。

只不過,比起門面上的事兒,周如水更希望的卻是,在這迫不得已的結締之下,這萬般的不得已的求全之中,她的兄長能尋著個真正體己的人兒,能得來真真的幸福歡喜。畢竟,他太苦,也太累了。

大司馬婁安的嫡妻芃氏出自衡陽芃家,芃家,是魯國數一數二的名門望族。現下魯國的太後芃萩,論起親緣來,恰是芃氏的姨母。婁安待芃氏向來敬重恩愛,婚後,芃氏為婁安共生了五子兩女。如今婁氏想要引薦給公子沐笙做正妻的婁九妹,便是褒氏最疼愛的小女兒。

如此,待周如水見著披著黑褐瓖邊的白狐毛披風,在婢女的服侍下朝她看來的芃氏時,眉目一彎,牽裙就快步上了前,福身喜滋滋地喚道︰「天驕見過舅母。」

雖是年歲大了,但芃氏鬢染微霜的面上依舊可見少年時青春嬌麗的影子,她乍見了周如水也是歡喜,白了眼一旁的婁擎,便熱絡地拉起周如水的小手,笑眯著眼,親昵地說道︰「多年未見,周家的小阿驕也出落成大美人了。怎麼?你表哥可未虧待你罷?」說著,她更是不避諱地壓低了聲音,貼著周如水直截問道︰「阿驕,你兄長怎還未至?」

芃氏這麼一問,直惹得周如水掩唇就笑,她顧盼生輝地眺了眼跟在芃氏左右的俏麗女郎,因辨不出誰是婁九,便笑眯眯地避重就輕道︰「阿兄怕是害了羞,便叫我這個厚臉皮的,先會會咱們那嬌俏美麗的小表姐了!」她這話一語雙關,果然,話音才落,就見芃氏左側那梳著垂掛髻的靈巧女郎雙頰飛紅,眉眼低垂,頗有了幾分羞燥之氣。

如此,周如水美眸微挑,已曉得那模樣嬌憨活潑,新月眉彎彎的小姑便是婁九了。只是,在見過端麗雅靜的婁七之後,她真未想到,婁九會是個天真爛漫的俏女郎,這姐妹倆,真是半點也不像。

雪仍在下,月亮卻圓得稀奇。院子里四處都種著花樹,卻如今看來,只有白壓壓的一片雪。因是落雪,院中也搭起了一排排整齊華麗的銀白篷帳,帳布擋住了飄飛的雪花,帳內四處都燃著炭火。如此,雖置于室外,卻是暖和至極的。

彼時,各色水燈掛得滿滿當當,一條條銀絲白鍛如銀龍般鋪滿了席位,榻幾之上更是玉盤金碗交相輝映。不多時,龍涎香便裊裊升起,美酒佳肴也依次入了席。

席上,周如水與婁氏的女郎們坐在了一處,頗為乖巧地安生避在了屏風後頭。卻宴席開後,不同于旁人的躍躍欲試,她清美嬌媚的小臉上寫滿的全是聊賴。如此,直是發了半晌的呆後,她才吩咐婢女自笙歌陣陣之中在她的幾前也添杯果酒,權當應景。

眾人正在興盡之時,謝潯便喚來了謝永清。就見謝永清頭豎百合髻,身著七彩鳳羽裙,罩著件瓖嵌琺瑯珊瑚的紫色裘衣,施施然捧著玉琵琶上了前。

在謝洵的示意下,她端得是弱不禁風地朝眾人一福,輕啟唇道︰「小女今日無狀,心中甚是不安,便借獻此曲,以消罪過。」

她的聲音靡靡,很是溫柔。她單單捧著琴的模樣也是美,美得幾近叫人忘卻她不久前的張揚跋扈。

明明士族如林,卻為何世人只是嫉羨王謝風流呢?又為何,瑯琊王氏與陳郡謝氏的族人總是高人一等呢?便是因了王謝兩家的兒郎姑子都是極有教養,極有風儀的。這兩個家族,上百年來都有能人輩出,這些個能人,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為家族贏得了聲譽。他們一代代憑借著自個的聰明才智,實現個人的建功立業,從而開啟家族的輝煌長盛,從而權傾朝野,從而風光無限。

若未有謝永清今日那一踢,見了她這姿態,再有陳郡謝氏的名聲在前,連周如水都要高看她一眼了。卻可惜,悅耳靈通的樂音之中,周如水能想著的,只有謝永清那惡毒的臭腳。

如此,當一曲末了,謝潯笑得眼皮都起皺地夸贊謝永清︰「阿六技藝又見高了。」時,周如水想也未想便發出了一聲輕嗤。

在不絕于耳的夸贊聲之中,除去一言不發興致淡淡的瑯琊王氏眾人,她的這聲輕嗤,直是輕蔑非常,也突兀非常。

謝潯自曉得了謝永清的事兒後,便一直不悅。謝永清是他最喜愛的女兒,得知周天驕當眾打罵了她,他想的不是謝六的過錯,而是越發覺著婁後這對兒女難纏惹人厭。

如此,他嘴角一挑,端著長者姿態,挑眉,便頗不客氣的矛頭直問周如水道︰「怎麼?千歲有何不滿?」

听了他那不陰不陽的質問,屏風後頭,周如水對天翻了個白眼,她真是想道︰「技藝見不見高不曉得,本宮只記得她那惹人厭的臭腳。」這般想著,周如水更是後悔自個不該將小五哄睡,應叫他在宴上見著謝永清便嚎啕大哭才對。

周如水正犯著嘀咕,便覺後頭有一道目光如影隨形。她回過頭去,就將正盯著她瞅,瞅得笑眯了眼的婁九妹抓了個正著。

許是方才她太未有避諱,畢竟對天翻白眼的貴女實在難見。不過,偷笑她的婁九被正主抓了個正著也是難堪,她先是一怔,少頃,便立馬收了笑。卻可惜,憋笑也是件極不容易的事兒。婁九嘴一抿就憋紅了臉,黑亮的眼兒都平生生透出了幾分無辜來。這模樣,倒叫周如水一怔,忽然,就想起了去年兄長秋獵時獵來的小鹿。

周如水半晌不吭聲,謝潯自算又尋著了借口發作。卻可惜他嘴角才挑,方才入席的王箋便先一步笑出了聲來。

王箋的目光略過王玉溪,頗有深意地瞟向周如水,直過了一會,他才在謝潯的盯視之中,漫不經心地,隨意地說道︰「樂音乃心音,此曲雖好。卻可惜香艷有余,清靜不足。」他這話,真是半點未給謝潯面子,卻又實實在在地為周如水解了圍了。

周如水聞聲望去,就見出言之人仙風道骨,儀表堂堂,更是與王玉溪同席。她訝然挑眉,再听謝潯硬壓著火氣喚他王御史。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他竟是王玉溪的叔父,御史大夫王箋。

周如水是認得王箋的,卻她認得他,並不是因了周王對他的厚待。

王箋此人很是奇怪,道他戀權,他官拜三公。道他戀財,他珍寶無數。卻到了後來,瑯琊王氏舉族入夏,劉氏幾番招攬他都不受,後來被逼逃難。初至夏地,旁人見他一身狼狽,便有意譏笑問他︰「你家中珍寶無數,如今離家遠走,可都裹齊了麼?」

見此落井下石,若是旁的人怕是會勃然大怒的。卻傳聞王箋哈哈一笑,只從袖中拿出一卷鬅垌的《示宣表》來,怡然自得,言笑晏晏道︰「彼時逃得太急,甚麼都忘了,只帶了卷書法同行。」時至今日,周如水都高看他一眼,都以為,生若王箋才算真正的世家風骨。

如今,湊巧被他解了圍,周如水只覺寬慰得很。她低低一笑,未幾,便半點都不客氣地順坡下驢道︰「便如箋翁所言。」

她這話,簡直沒臉沒皮,稍有些腦子的,都能曉得壓根不是這麼回事。如此,也直嘔得謝家眾人都如鯁在喉,頗有些上不去也下不來。

彼時,火光與黑暗焦灼之間,王玉溪亦抬眼朝她看了去,他俊美的面容高深莫測如神祗一般,忽然,就因她機敏無賴的敷衍低低一笑,直是燦如日月玄天。

因了他的笑,謝蘊之卻面色一沉,他垂下眼去,輕擺了擺手喚謝永清退下。卻謝永清哪里又有眼色,她狼狽地抱著琵琶立在原地,直是被擊得咬牙切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