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餐廳門,趙菁能好好喘口氣了,心想:「你羅少奇不但輕浮,而且還很渣,真不值得我為你傷神!」小魚兒卻又歡快地攙著趙菁的胳膊問:「菁菁,咱看啥電影呢?我請你,不能老是宰你啊!」
趙菁答道:「到那再說,看現在上映什麼新片!」
影院在餐廳不遠處,倆人就直奔那兒去了。
到了影院,她們選擇了一部日本影片《阿信》。影院中人也似不少,听說這部影片很勵志的,好多是父母帶著孩子前來觀看的。
看著阿信那瘦弱懂事又堅強的樣子,趙菁心底莫名悲傷起來並投入進去。
影片講述的是日本的明治40年(1907)的早春,位于山形縣上川上游的貧窮山村,冬天厚厚的積雪掩蓋著春天的氣息,嚴寒統治著這個偏遠而又貧窮的山村。
出生于佃農家庭的7歲小女孩谷村信一開始和家人們相依相守,雖貧窮卻感覺一家人在一起還是很幸福的。阿信期待著春天的到來,屆時她就可以如願地走入課堂學習。可是家中揭不開鍋,媽媽硬是把妹妹送人,阿信死活不同意硬是把妹妹留了下來;爸爸也有打算,他安排阿信前往下游的木村店進行為期一年的幫佣,這樣可換取一袋稻米以供家生充饑。
可是對于這個習慣了貧窮與艱難的女孩來說,與愛著她的母親,女乃女乃分別依然是一件全她分外難受的事情,可是生活迫使如不得不打起精神上路。
看著看著趙菁拿出紙中擦拭了眼楮,想著自己的童年:「難道說自己的父母他們也有他們的迫不得已?不能把自己帶在身邊?她想著梅每次給她打的錢,她不相信他有什麼迫不得已,至于母親,就是不得已如果愛她的話也應該來看看她啊!」
雖然小時候在舅舅家,生活條件還是很不錯,可她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到哪里去了,多想喊一聲爸爸!媽媽!這個稱呼啊!小魚兒看看趙菁問道:「你感動的哭啦?是挺不容易的哦!阿信這女孩是挺懂事,招人心疼的!」
接著阿信到了中川木材店,日子極其不易與艱辛,阿信那麼小從早到晚不停地忙碌,連飯也顧不上吃一口,也沒給她什麼飯,只是殘羹剩汁,壓根就沒有汁,只有從木桶底刮下來的米,又硬又涼的,但就這樣,阿信很滿足很陽光。
她咬緊牙關忍耐來自工作的重壓和管家阿常的苛責,從沒埋怨任何人,可後來店里丟錢而被當作小偷被扒光了衣服盤問時,阿信長久以來繃緊的弦終于繃掉,她再也無法忍受木材店的生活,于是冒著暴風雪逃出這個無情的所在。
趙菁看著風雪中的阿信,心被擰成一個結,心痛這個堅強的孩子,也像童年的自己。記得自6歲那年表姐把舅媽的手飾拿出首飾盒,想用它盛自己的東西,她覺得那手飾盒很漂亮,就把自己制作的小手工飾品放在里邊,可後來那些手飾卻找不到了,舅媽發瘋似地找,詢問了家里所有的人,都說沒看見,包括表姐。
舅媽還和舅舅還吵了一架,舅舅怪舅媽貴重的東西怎麼不放好,舅媽則說自己明明放在梳妝台的抽屜里的,我們幾個小孩被盤問的次數最多,最後舅媽找到了盒子,而表姐此時覺得大人這麼在意的事她害怕了找到我,對我說:「菁菁,你去告訴媽媽那盒子是你拿的,我便天天給你巧克力吃!」
自己雖然那時候小,可也能從大人的表現中感覺這件事是很嚴重的,于是就沒答應。表姐又要把她的皇冠發卡給她,她還是沒同意。
可後來表姐到舅媽那告狀說:「她看見菁菁那天拿在手里,並且還往里面放上自己的東西。」
舅媽听了之後找到自己時那快要冒血的眼晴,趙菁自己現在依然記得清晰,嚇得無數個夜晚睡不著覺。
接下來,舅媽審她,問她把首飾放哪兒了?可她真不知道啊!
舅媽打了她一巴掌,還是舅舅過來護著說:「別嚇著小孩子,好好說。」于是舅舅是輕柔地審她的,可她沒拿怎麼說出首飾到底在哪兒呢!她說不出,舅舅和舅媽都很生氣,後來過了幾天舅媽從她們家的衣櫃里卻找出了那些首飾。
可自從那件事以後,舅舅和舅媽再也不像以前那般對她好了。表姐,表弟有時非要什麼東西時,舅媽總是會說:「你看菁菁就不要呢!」
趙菁那時候小嘛,也想討他們大人喜歡,于是,從來不要求任何東西,她深深地知道,這不是她的家,她不可以在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她要好好學習,快快長大去找自己的爸爸媽媽,也是那種情愫在心底,所以她以後在學習上表現特別突出,考入理想的大學,在大學期間表現優異,被學校輸出到英國深造一年。
後來畢業就選了這個職業,雖然不是多有創造力的職業,但必竟與自己的愛好是相符的,所以還是很喜歡的。不管怎麼說舅舅在培養她時,錢是舍得的,當時舅舅家的家境還算是比一般的家庭要好的,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她也還是得感謝舅舅的。
趙菁正在想著呢,電話響了,拿出一看是羅少奇,趙菁沒有接,掛了,可剛剛掛他又打,就這樣連續幾次後,不打了卻發了個微信過來說:「菁菁,能听我解釋嗎?」趙菁回了句:「我與你沒關系你也不用解釋。」小魚兒看電影太投入都沒注意趙菁這些。
趙菁轉過思緒再看彷徨于寒冷荒山中的小女孩險些丟掉性命。看到這里,小魚兒也不禁抹了抹眼淚說:「這真是揪心哪,那麼小卻那麼堅強!」
後來看著阿信倒在了冰雪中,關鍵時刻她得到獵人俊作的救助,並且結識了在山谷中燒炭的松造爺爺。跨越了年齡的障礙,阿信和作為逃兵的俊作,松造爺爺度過了一段快樂而短暫的時光。經歷了喜悅與悲傷,阿信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親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