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二章 女兵連

美美的睡了一覺,晴嵐懶在被窩兒里不肯起來,這麼舒坦的床,睡不了幾天了。

「小姐,」意嬋將臉盆架搬了過來,「秦三爺來了。」

「誰?」晴嵐馬上反應過來,秦三兒,秦文廣。「他在哪兒呢?」

「丁少爺在前院兒陪著他呢。」小寶昨晚上留宿在侯府,前院里有專門給他留的房間。

「唔。」晴嵐將熱毛巾敷在臉上,他怎麼選這個時候上京?

秦三來找晴嵐,為了也是去東北的事兒。

「軍醫?」晴嵐揉了揉眼,軍醫這個詞兒她懂,只是不明白,前線需要這麼…全才的軍醫嗎?

軍醫,顧名思義,就是主治戰時受傷的大夫,派秦三兒去前線,大材小用了吧?

「是我自己要去的,二伯幫我遞了條子。」秦三成婚以後,整個人看起來更加成穩。

「三哥,嫂子和小佷子呢?」晴嵐听小寶說過,現在濟南秦家真正能做主的人是秦二。

「他們都挺好,在濟南呢。」提到妻兒,秦文廣臉上露出溫柔的神色。

好麼,又一個偷跑出來的!

送走秦三後,晴嵐去了朱國公府,既然要去前線,自然少不得趁手的裝備。

朱元芳也在等晴嵐。

「這是我最新研究出來的火統,可以連發三珠。」原本打算給元堇家的小子當周歲禮,現在卻不得不朱大少肉痛。

晴嵐拿起小巧的火統翻來覆去的看,愛不釋手,要知道朱元芳可是理工男,居然會把火統外表做的如此精致。等等,這是寶石嗎?

晴嵐不敢置信的拿起火統拎到朱元芳面前︰「你居然…(還有閑情逸致在火統上瓖寶石?!)」

朱元芳有些心虛的將槍口推開,這麼快就被發現了?「你要是不喜歡…」

「喜歡喜歡!特別喜歡!」晴嵐已經將火統藏到了袖子里。

朱元芳︰……別告訴我是因為寶石的原因!我怕我會忍不住搶回來。

「這是弩箭?」晴嵐拿起桌上的另外一樣兵器,「也是給我的?」

不怪晴嵐臉大,朱元芳在藏東西方面可是一把好手。

朱元芳點了點頭,好不甘心啊…

旁邊還摞了一堆裝弩箭的盒子,晴嵐打開一看,「哇塞~~~」全是精鋼啊!!!

「你,你不過了?」精鋼的材料有限,朱元芳的囤貨並不多。

朱元芳沒搭理她,轉而又遞給她一樣東西頭盔。

原本這東西是晴嵐打算做一些送給買新款自行車的顧客,不成想就多了一句嘴,這玩意兒就成了兵部的專利。

「我的?」晴嵐覺得今天真是太受寵若驚了,要不是太了解朱元芳在兵器上「一毛不拔」的性子,她都要以為眼前的人是個a貨了!

朱元芳仍沉默不語,翻出另外一件類似救生衣的東西。

晴嵐看的嘴角抽搐,「這不會是…防彈衣吧?」

朱元芳瞥了她一眼︰穿上試試。

晴嵐接過超二十斤以上的大馬甲,想死的心都有了不等敵人被敵人弄死,先被這身裝備給壓死了頭盔也有五六斤的樣子。

「我怎麼覺得…」晴嵐邊系頭盔邊尋找朱元芳所在的方向,「我要是穿這麼一身出現,敵人立馬兒就知道該打哪了。」簡直是活靶子有木有!

朱元芳抬起萬年不變的面癱臉︰「安全。」

一想到明天穿這麼一身出現在眾人面前…呵呵,還是別想了。

「那啥,」晴嵐有些不好意思,朱元芳給她準備的這些遠超過她想要的,但是…小命兒就這一條,容不得自己不謹慎。「我需要一把好一點兒的匕首。」

朱元芳听到這話,先是頓了一會兒(我猜他內心在咆哮),接著從上鎖的櫃子最里層,小心翼翼的捧出一個紅布包。

打開布包,現出一把黑漆漆的匕首。

晴嵐頓時眼前一亮︰不出意外,這把匕首應該是隕鐵打的!

朱元芳心頭在滴血,好在他天生長了一副面癱臉。

「這」晴嵐的眼都快拔不下來了,緊緊將匕首攥在手里,好像怕朱元芳再收回去似的,「這得挺貴吧。」

「不要錢。」天知道他怎麼說出來的,哎嗎,幸虧舒晴嵐不是我媳婦兒,否則我這點兒私房還不得全被她倒騰了去。

「不要錢!?!」

要不是手里拿著匕首,晴嵐差點就要不顧形象的掏耳朵了,不要錢?朱元芳瘋了吧?還是…身患絕癥…

「有事求你。」

朱元芳的話立刻打斷了晴嵐的臆想,果真,好東西不是白拿的。

「啥事?」晴嵐將匕首重新包好,萬一自己辦不成,還是給人家還回去吧,雖然很舍不得。

「這次隨你去的炮手,都是我和父親精心培養出來的,麻煩你多多照顧。」到了山海關,一切都得听從義老將軍的指揮,朱元芳希望晴嵐能給自己的手下們找一個好領導,畢竟,這些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損失不起。

晴嵐頷首,「就這些?」那匕首還是可以要的。

「還有一事。」朱元芳看了看窗外,走到晴嵐身邊。

晴嵐默默又把匕首放回去了。

朱元芳靠近晴嵐,小聲道︰「你帶我一起去,別讓我爹和皇上知道。」

次奧!

晴嵐瞪大眼楮,你們一個個…!

怪不得對我這麼好,還以為你良心發現了呢!

「為什麼?」晴嵐明知故問,不出意外就是為了觀測那些新式武器在實戰中的使用問題,然後回來改進。

朱元芳垂下眼簾,半晌吐出來一個詞兒︰「逃婚。」

口胡!

「你這樣做,置人家女孩兒于何地啊?」晴嵐壓著嗓門,你也太不負責任了吧!

朱元芳睨了晴嵐一眼,認真道︰「我娶她才是害了她。」

******

晴嵐不允許家人去送她,臨別之際,她故作瀟灑,「過兩天就回來了。」

潘二娘就真沒去送她,不過還是派舒暢跟著她,好歹放心些。

隨林胤飛去東北的兵,全是女人。

準確的說,是一幫大嬸兒級別的婦女。

其中有一個看起來還有些眼熟, ,想起來了,這不就是游街那天給姐點贊的胖嬸兒麼!

「小舒大人,」胖嬸兒說起話來還帶著一點唐山口音,讓晴嵐第一時間听成了「小叔」,心道︰不敢當不敢當。

「四少爺讓俺跟著你。」林胤飛行四,還有個弟弟去了西南軍中。

晴嵐點點頭,這是他們制定的計劃,她走官道,入城,吸引注意力;十三和林胤飛走小路,暗中行事。一旦發生什麼事,雙方還能及時援救。

「嬸子怎麼稱呼啊?」晴嵐從不知道大順還有一支女子軍團。

胖嬸兒也不跟晴嵐客氣,「夫家姓沈,少夫人喊我沈嬤嬤。」意思就是︰朱元堇喊我沈嬤嬤,你跟著叫得了。

晴嵐從善如流︰「沈嬤嬤。」

「~!」沈嬤嬤笑的滿口白牙,「臨行前,少夫人囑托我好好照顧小舒大人。」看來沈嬤嬤在林家的地位不低。

「您也別叫我小舒大人了,喊我晴嵐就行。」光看外表是看不出這位沈嬤嬤官居幾品了。

沈嬤嬤很爽快,立刻改了口,「晴嵐,你是不是很驚訝,四少爺帶我們這群老婆子出來干嘛。」

對方有心讓自己知道,說明不把自個兒當外人,晴嵐很高興,正愁找不著人問呢。

「嬤嬤,咱們大順還有女兵?」

沈嬤嬤笑了一下,「老黃歷咯~~~說起來這話就長了。」

晴嵐立刻接道︰「正好長路漫漫,嬤嬤給我講講古兒吧,咱們也好打發時間。」

沈嬤嬤便打開了話匣。

原來,這支女子兵團是長公主,也就是元啟帝的親妹妹,林胤飛的曾祖母組建的。

要說大順有什麼國寶級的人物,最寶貝的卻不是景泰帝,而是這位長公主殿下今年八十多了。

朱元堇大婚的時候,晴嵐曾有幸見過這位長公主,那老太太叫一個精神。晴嵐私以為,這位長公主活到一百都不是問題,人家身體棒著呢。

這群女兵一直在長公主手里,換了三任皇帝也未曾提起過收回來,可見皇家對長公主的敬重。當然,也是對林家信任的一種表現吧,誰叫人家生不出閨女來呢。

听沈嬤嬤的意思,這群女兵的一切開銷都是長公主在掏腰包,嘖嘖嘖嘖,長公主夠有錢的,這可是將近一千人的私兵啊!

晴嵐忽然萌生了一個念頭,等回京以後,能不能讓長公主割愛幾個兵嬤嬤,看看家護護院兒什麼的。不過不能超過六個,自己那點子俸祿,多了也養不起啊!

唉~~~也不知道皇上給不給報銷差旅費。

一路東行,車馬輜重行駛緩慢,整整行了七八日才到達山海關。

原來山海關就在秦皇島東北側啊,真是個令人悲傷的地方。

不過晴嵐現在沒時間去憂傷過世的舒老太太,戰爭形式太不利于我方了!

******

倒是離晴嵐八百里外的史文很憂傷。

話說當初姜振南的一席話著實唬了眾人一番,這些書差們面面相覷,真正模不著頭腦。于是這話便哄傳了出去,很快全城皆知。

大家都說︰「咱們老爺是個清官,不日就有章程出來,豁除錢糧浮收,不準書差索取。」

一傳十十傳百,眾人得了這個消息,都等著佔便宜。不過也有些悲觀些的,怕到時候這錢糧浮收還不知要「浮」到什麼程度去。

一等三天,告示也不曾出來,這三天內,錢糧卻是一文也未曾收著。

史文甚為詫異,好端端的,怎麼三天里頭不見一個錢!

找了小舅子吳璉來,如此這般一打听,才知道是姜振南作的妖,氣的史文恨不得當場開堂,把姜振南狠狠打上三千板子,方出得這口氣。

範典吏勸他︰「這事兒鬧出來不好听!」

史文道︰「被他這麼一鬧,我的錢還想收麼!?」

範典吏道︰「不如打發了他。這事兒就算沒有,他的話也不足為憑,難不成那些百姓果真敢扛著不交嗎?」

史文想想也對,便叫吳璉去開銷姜振南,立時三刻卷鋪蓋卷兒滾蛋!

吳璉問︰「那三千怎麼辦?」

史文道︰「等查明白了沒弊病,才能給他。」

吳璉明白史文這是準備用「拖」字訣,「只怕這話打發不了他。」姜振南肯依才怪。

史文沒好氣道︰「怎麼你們都巴望著我多拿出些去,你們才得勁兒?!」

吳璉踫了個釘子,不敢再多話,只得去找姜振南說。

姜振南冷笑道︰「我打老爺接印的那一天,就知道我這碗飯是吃不長的。要我走也容易,只要將我那三千兩拿出來,我立時就走。不過還有一件,當初老爺在京里有過話,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老爺升了官發了財,咱們做家人的出了力、賠了錢,落得個半途而廢。利錢之外,總得補貼點兒家人才好。不說別的,前面好幾樁案子,十塊八塊的我也不提了,就說魯家掙過繼、柴家胡家鬧退婚,少說也有半萬銀子。這錢應該怎麼個拆法?老爺是做官的人,大人有大量,想來也不會刻薄我們這些家人,還請吳少爺替家人善言一句,姜某今天晚上再來候信。」說罷便退了出去。

吳璉听了好不為難,姐夫這官使了人家的銀子,現在想要打發了人家,確實良心上說不過去。只是這姜振南,吃相也忒難看,我是替他說還是不替他說呢?

想來想去也想不明白,吳璉直接去找了吳倩倩。

吳倩倩道︰「不能應他。你姐夫弄這個缺兒不容易,本想趁著收錢糧補貼補貼,被這個姜振南一鬧,人家已經好幾日都不交錢糧了!你姐夫氣的牙癢癢,只是看在他當初墊了三千兩銀子的功勞上才沒辦他。那錢亦不是吃掉他的,等查明白了沒有弊病,才肯給他。」

吳璉心里拿不定主意,只好拿話拖著姜振南。

姜振南一眼就看透了,也不跟吳璉嗦,「咱們到府里評評理去!」

原來他親家,也是他同鄉,是府大人面前的第一紅人,在府衙里說一不二。

他親家听了,當晚就跟府大人說了,這位姓王的大人便叫人找史文來。

史文憋了氣,卻也不敢得罪這位「太尊」,只好拿了三千銀票出來,這事兒就算結了。

範典吏極會鑽營,很快給史文牽線上一位湖廣地區的米商,將「浮收」的米糧運到九江。

誰知好景不長,韃子們打了過來,內陸的山海關便走不成了。

範典吏給史文出了個主意︰走海路。

誰知這批糧還沒往外運,就被韃子們搶了,不但搶了糧,連倒霉的史文也一並掠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