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廣儀宮,皇後居所。
廣慈宮,太後之所居也。
當今太後安氏,出身非顯赫,品貌非絕佳,才情非無雙,為人很低調。曾幸得君顧,卻未享盛寵,先帝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從未集其一身,這樣的女人,最終成了太後。甚至于很多很多年之後,她還成為了天祈史上壽命最長的太後。
安太後年輕時便低調,當了太後年紀大了,愈加喜靜,近些年更連宮中大小慶典都極少露面,只愛守在廣慈宮中侍花弄草。獨獨今日,安太後一反常態,竟對每年如期進行的命婦朝賀,頗有興致。
「用那支翠玉如意吧,慈和些。」安太後端坐妝台前,看著銅鏡中拈著八寶赤金簪,作勢要往她頭上插的手,偏了偏頭,含笑道,「听說來了好多小姑娘,別嚇著她們。」
眉頭舒展,因為笑著,眼角細紋又深刻了幾分,鬢角的霜華,漸淺的發色,均昭顯出安太後不再年輕的年齡。但此刻,她說話時,寧如平湖的眼底泛起絲絲漣漪,卻如少女般狡黠。
給安太後梳頭的,從前叫做翠微,如今被宮人尊稱一聲翠嬤嬤。
翠嬤嬤自幼跟隨安太後,歷經不少風雨,主僕情分深厚,故言談之間不似外人拘謹,從善如流的換了簪子,打趣道︰「奴婢瞧著,如今的小姑娘們膽子大得很,哪里就能嚇得著她們?太後娘娘,總愛操這些心!」
安太後笑而不語,翠嬤嬤熟練流利的替安太後理好發髻,邊感慨道︰「難得見太後娘娘有此等好心情。」安太後平日也笑,但終究不如眼下開懷,翠嬤嬤清楚安太後為何高興。
發髻終于盤好,安太後回過頭去,望著翠嬤嬤,笑道︰「翠微啊,哀家昨夜夢見幼時之事了。」
翠嬤嬤霎時明了,安太後之開懷,原來還有這層理由,頓了頓方一笑,道︰「是個好兆頭呢,太後娘娘今日定逢喜事。」
「承你吉言了。」安太後笑了笑,心情極佳,「時辰將至,該往廣儀宮去了。」
此刻廣儀宮偏殿中,蘇雲嬌剛與外祖家打過招呼,向平西候老夫人請了安,目光便被一眾閨秀吸引了去。褚老太君見了,搖頭一笑,到底是愛熱鬧的小姑娘家!順著蘇雲嬌的目光看去,褚老太君道︰「嬌嬌不認得她,那是鐘家老夫人,那兩個小姑娘便是她孫女了。」
活了兩輩子的蘇雲嬌自然認得她們,點頭說道︰「鐘家姑娘的名字,嬌嬌亦有耳聞。」蘇雲嬌偷偷一指立在鐘老夫人右手邊,杏衣嫻靜之女,道︰「杏色衣裳,身量高挑的那個當是姐姐,鐘盈。」言罷,手指一偏,對上鐘盈身側張揚靈動之人,道︰「洋紅裙子,活潑好動,應是妹妹,鐘亭。」
「嬌嬌知道她們?」褚老太君微微詫然。
蘇雲嬌挑了挑眉,神氣活現道︰「當然,外祖母可別小瞧了嬌嬌!她們二人,雖不在京城,卻也是名動江南的才女,不提在澹州,就是這京城時,嬌嬌也沒少听人提起她們。」
聞得蘇雲嬌之言,平西候老夫人恍然,拉著褚老太君道︰「無怪你家嬌嬌知道,做姑娘時,最愛說的便是這些聲名遠播的才子佳人,哪個不是又欣賞又羨慕的!」
褚老太君一眼斜去,道︰「萬勿將我與你等混為一談,我那時便看不上這些,弱不禁風,風吹就倒之人,更遑論欣賞羨慕。」
平西候老夫人不去理她,只向蘇雲嬌道︰「嬌丫頭我與你說,你外祖母當時初入京城,活月兌月兌一個假小子,哪里懂得這些女兒心思?只一個勁揪著你外祖父不放,硬纏著人家比武!我們當時都等著看笑話呢,誰想……」說著,瞟了一眼褚老太君,抬手輕撫胸口,暗道︰「哎,真是可惜了鎮北侯啊!」
此話入耳,蘇雲嬌愣了愣,她從未听過外祖父與外祖母當年還有這段,心中暗自琢磨,外祖父與衛清絕皆是武將,難道她亦要去學學武,以便在武力上折服對方?蘇雲嬌對比了一下自己與衛清絕,覺得這十分不現實。
「說起來,當年老姐妹與鎮北侯到底哪個贏了?」平西候老夫人問道,「你最後嫁給了鎮北侯,應是他贏了?」
褚老太君忽而一笑,道︰「胡說,他這輩子都沒贏過我!」
平西候老夫人微微一頓,立即大徹大悟道︰「我懂,我懂,姐妹我都懂。」
看著褚老太君忍不住又瞪了平西候老夫人一眼,蘇雲嬌笑著搖頭,賀連山那樣不苟言笑,冷硬之人,不意卻有平西候老夫人這樣有趣的祖母,不知他們祖孫相處起來是何等模樣?
言談間,蘇雲嬌方才說及的鐘亭已向她們所在之處走了過來。蘇雲嬌瞧著漸行漸近的洋紅麗影,略感詫異,她過來作甚?
鐘亭走至蘇雲嬌近側停下腳步,但蘇雲嬌只道,鐘亭並非為她而來,因為鐘亭看了她一眼三分驕傲、七分不屑。以此種目光視人,不是為了吵架,就是不願之說話,好似多說一句,便降低了自己的格調。
此刻她們身處廣儀宮偏殿,又是初相見,如鐘亭這般聰明的少女,自是不會當著諸多長輩的面,在皇後娘娘眼皮子底下惹是生非的。那麼緣由便只剩後者。
蘇雲嬌才不會去深究鐘亭因何看她不爽,看她不爽之人實在太多了,若一個個追究下去,豈不是得把她累死?再說,世間本就有人天生不和,比如當年的端王與林相,再比如,現下對勢的二女。
蘇雲嬌向來信奉以眼還眼,從不是息事寧人之人,你如何待我,我便如何回敬。回敬一眼,八分嬌蠻,二分嘲弄。
二女對視,誰也不肯讓誰,一時間僵持不下。
那邊平西候老夫人瞧在眼里,側頭對褚老太君低語︰「如此場景,何等眼熟。」
褚老太君並不介意鐘亭之舉,呵呵一笑,道︰「傲氣十足的小丫頭啊!」
對視許久,鐘亭惱意漸起,率先收了陣仗,怎就和此女糾纏起來,險險忘了正事。留下一聲輕哼,斂下面上不屑,換上謙和笑意,舉步朝著蘇雲那處行去。
「原是來尋二姐姐的。」蘇雲嬌看著鐘亭的背影,心中暗道,「她倒還如從前,見誰都帶三分傲氣,惟獨對二姐姐心服口服。」
「這位可是文昌侯府的蘇二姐姐?」鐘亭斂衽一禮,謙虛探問,全然不復方才的驕傲神色。
蘇雲還了一禮︰「正是,不知鐘二姑娘尋我何事?」
聲音雖有些冷淡,可鐘亭完全不在意,甚至露出點點興色,道︰「亭亭于江南時,便已聞得蘇二姐姐才名,蘇二姐姐所作《詞解》與《曲說》,更令亭亭贊嘆,每每讀之,愛不釋手,流連忘返,心向往之。可恨蘇二姐姐遠在京城,無法與之一會,共研書卷奧妙,幸喜家父調任京城,亭亭隨父上京,今朝終得機會與蘇二姐姐一晤。」
蘇雲听罷尚未言語,旁邊蘇雲華已是笑出了聲,道︰「阿當真才名遠播,都傳到江南去了。」
蘇雲未見半分欣喜得色,依舊冷淡淡道︰「鐘二姑娘,贊繆了。不過是些小道,何足一曬。」
蘇雲越是如此,鐘亭心中越發欽佩,暗思片刻,直訴來意︰「方才亭亭與京中姐妹相談甚歡,提及府中臘梅正盛,臨時起意,便邀諸位姐妹初七于府上一會,賞梅尋詩。今見蘇二姐姐亦在,亭亭便自作主張,特來一請蘇二姐姐,未知蘇二姐姐可肯賞光?」
鐘亭姿態擺的極低,蘇雲嬌看得直搖頭,對她與對她二姐姐之態度,簡直判若雲泥!
蘇雲才名極盛,卻甚少參和這些詩社,若換了一般人,她定然退拒,但鐘亭言辭真摯,態度誠懇,且鐘家勢大,又憑借鐘貴妃與三皇子之故,一時風光無二,加之鐘亭乃鐘大人最寵的小女兒,她……不能因為個人喜惡,得罪鐘家,損了文昌侯府利益。
「阿就應了吧!」蘇雲華看了眼蘇雲,笑道,「正好,也讓我借你的光,與京中眾姐妹聚聚,你是知道的,開春後,我再想與眾姐妹這般相聚,怕是難了!」說罷,又對鐘亭言道︰「鐘家妹妹,不會只想請她吧?」
鐘亭心知此事已成,喜形于色,捂嘴巧笑,道︰「怎會?蘇大姐姐若願,實乃亭亭之幸。素聞文昌侯府姐妹,個個才貌過人,小妹巴不得你們都來呢!」
她說這話時,蘇雲嬌已然走了過來,一听此言,眉梢輕挑,故意道︰「鐘二姑娘這話可是真心?」
鐘亭登時眉山一蹙,有些不悅,暗暗埋怨自己,怎就忘了她?
「蘇七姑娘,亦喜歡作詩?」其中意味,再明白不過。
只是明白又如何?蘇雲嬌就是想給她找些不痛快,勾唇一笑,道︰「我愛熱鬧,這種熱鬧事,我豈能錯過?鐘二姑娘,不會不歡迎我吧?」
「七姑娘要來,鐘亭亦當掃塌以待。」鐘亭剜她一眼,她自然不歡迎,但話即出口,又怎能收回?
見二女之間氣氛不對,蘇雲冷目一掃蘇雲嬌,蘇雲嬌頓時收了那副怪腔怪調,立在旁邊不再言語。蘇雲移開視線,對鐘亭微微頷首︰「那便如此,初七那日,便叨嘮了。」
鐘亭聞言,立將蘇雲嬌拋至一邊,滿面歡喜應道︰「亭亭回府便去寫帖子。」
蘇雲嬌咂咂舌,變得可真快。
說話間已過數時,有女官入得偏殿,傳召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