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萬壽節過後,各國使國都已經開始準備回國,雖然沒能將帶來的公主送出去,他們也不氣餒。只是在心中打算著,下一次一定要帶來更美的公主。

唯有高麗和吐蕃遲遲沒有動身,高麗是想求得幫助,而吐蕃卻是在拒了送來的公主後,竟然開口想要求娶一位公主回去。

鳳陽宮里,啟元帝惱怒的道︰「吐蕃實在是狼子野心,竟敢妄想我大武的皇室公主!」

元歌看著啟元帝那副,仿佛被人覬覦了心愛女兒的模樣,扯了扯嘴角道︰「皇上何必生氣,左右眼下宮中也沒有吐蕃想要的公主。」

現在皇室當中,沒有一位還在室的公主,啟元帝最小的妹妹如今也都已經十七。早在去年上旬便已經由皇太妃作主嫁出去,帶著駙馬住在公主府里了。

啟元帝聞言道︰「這個朕知道,可是吐蕃此舉不是因為看重哪位公主,而是看重我大武公主的身份罷了。當時朕便已經言明沒有在室的姐妹,結果吐蕃竟然放言說,願意等朕的公主長成!」

一群狼子野心的混賬東西,他的女兒都還沒有出世,竟然就敢覬覦起他的女兒!

這才是啟元帝生氣的原因吧。

元歌不由輕笑了一聲,啟元帝這副樣子她不討厭。不過也不知啟元帝是怎麼想的,他每一世都是很晚才會有孩子出生。

後幾世她死的早,甚至都沒有見到啟元帝有孩子。記憶中,那幾個生養了孩子的,全都是家世平平,位份也較低的妃嬪。

「那皇上又是如何回了吐蕃的呢?」元歌回過神,隨口問道,哪知听到這一句,啟元帝好像更生氣了。

「呵。」啟元帝皮笑肉不笑的道︰「朕告訴吐蕃使臣,朕尚未有皇子皇女降生,結果那個庫贊便一臉的驚訝,然後告訴朕有病要盡早治!」

元歌不由瞠大了雙眼,吐蕃當真如此囂張,竟然敢當眾暗指啟元帝的身體無法繁衍子孫?

「他、他當真這樣說的?」

啟元帝冷笑道︰「他當然不敢這麼說,不過他那語氣,他的表情都是這樣說的!」

元歌忽然便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是第幾回了啊,好像已經不是第一回有人關心啟元帝這方面不對了。前一陣子,劉無庸還請她注意下這事。

啟元帝被元歌忽然而起的開懷笑聲弄的一怔,接著一身的火氣都散了,一起露出了笑容道︰「怎的這樣開心,朕被人這樣質疑男子蘊育子嗣的能力,福樂兒覺得很是可樂嗎?」

元歌抹了下眼角笑出來的淚花,抬眼對上啟元帝的目光,一時之間竟愣住了。離的如此之近,她清清楚楚的從他的眼里,看到了自己一張笑的開懷的臉。

「臣妾只是笑吐蕃使臣的想法太過可笑了。」她緩緩的收住笑輕聲回道︰「吐蕃使臣如此放肆,皇上沒有懲治一二嗎?」

啟元帝見她的笑沒了,眼神微微一暗,不過很快溫聲道︰「朕直言吐蕃邊境劫匪成災,再加上這處理不完的政務,都不曾有時間親近後宮妃嬪們,自然還不能育有皇子皇女。」

大武男子多數十七八便成親,最晚的也在二十五之前便娶妻生子。不像吐蕃人,男子不過十五便會娶妻,甚至已經有了孩子。

反而是女子嫁人嫁的晚,多數都會比丈夫大上幾歲,平日里家務孩子放牧都一手打理。而男子們,則會成群結隊的去狩獵。

草原上的狼,還有天上盤旋不去的鷹,都會來捕獵牛羊,甚至小小的孩童。

啟元帝說了那些話後,吐蕃使臣也不好再說什麼,只是在夸贊皇帝陛下心懷天下子民後,又改口想要求娶一名貴女回去。

雖然啟元帝不打算答應這個請求,但是當時也沒有直言拒絕,只推說要再想一想。

此時他想听听身邊人的想法,便開口問道︰「福樂兒,你覺得朕該不該答應這個要求。眼下吐蕃蠢蠢欲動,朕若是選出一名世家,或是宗室貴女嫁出去,那麼吐蕃至少在五年里不敢妄動。」

元歌不知道啟元帝心里是怎麼想的,但是她卻知道,六世里大武都沒有讓哪個貴女,嫁到任何一個附屬國去。所以論她說什麼,事情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她笑了笑道︰「世祖帝開國時,番邦小國還不曾臣服大武。那時候吐蕃就曾向世祖帝求娶過公主,然而世祖帝頂著群臣的勸言,依然沒有同意此事。」

「世祖帝一句‘安定天下,若是要靠嫁女兒來安定的話,那這個皇帝當的還有什麼意思?保家衛國的將士們,又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間’,將勸公主下嫁的臣子們給罵的提袖掩面。」

元歌說完含笑看著啟元帝。

啟元帝立刻臉色一正,語氣嚴肅的道︰「朕雖然比不上世祖,但是也不會同意此事的。別說是求娶貴女,就是求取平民女子,朕也不會同意的。」

若說他本來還覺得有一點想法,此時听了這些話,再不會起這樣的心思,不然在福樂兒的眼里,他不就成了一個毫無心胸的皇帝了麼。

元歌點頭笑道︰「當年那樣的亂世,世祖帝都不曾懼過吐蕃的鐵蹄。如今大武兵強馬壯,皇上自然也不會怕了吐蕃。」

反正大武邊境同吐蕃雖多有摩擦,但是卻從來沒有打起來過。啟元帝年少登基,那時大武所有的不利因素,都被先帝扼殺于搖籃之中。

如今吐蕃勢壯,便想試探下啟元帝的為人。若是啟元帝無力支掌大武,那麼等著大武的,便會是猛然來急的鐵騎吧。

啟元帝被夸的心花怒放,第二天高麗使臣來求見的時候,便難得的給了個笑臉。

「使臣所言,朕俱已明了,只是高麗所需太多,便是大武也不可能將庫存的糧食都拿出來。此事非同小可,朕便是同意了,大武的文武百官還有百姓們,卻是不會同意的。」

高麗使臣樸成義,這些日子里到處鑽研,自有人前去提點過他。在萬壽節之前,他便已經去信高麗,問了高麗王的意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