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63引 輕松揮霍

北都淪陷,頌朝在都安建起新都,連皇帝都另立了一個,更不提官場更替。然而換來換去,換不掉為官之道,換不掉等級分明。

像範令易這般,想為地方做點事,但上司不肯冒險,叫他籌齊先期物資,根本就是讓他知難而退的借口。

節南看得出來,範令易卻死心眼子,正兒八經來籌備。

「範大人做了多久的都水監丞?」節南想,看看這傻官能不能救吧。

「今春剛從巴州調上。」範令易回道。

「範大人巴州人?」

範令易搖頭,「不是,在巴州當了三年縣衙主簿,三年知縣。」

「哦,那巴州第一花魁所在的花樓一定不屬範大人管轄。」節南看範令易笑得尷尬,「我沒別的意思,範大人既然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且容我給你講個都水司的規矩吧。」

「願聞其詳。」範令易並非死板之人。

「都水監知事雖然負責工事,卻沒有在哪兒進行水利的直接提權,你就算籌齊先期物資,他也不會上報,範大人你不過白費工夫罷了。」

範令易一怔,隨之笑道,「慚愧,我也犯了人生地不熟的忌諱,為官六年,竟還要由姑娘提醒。」

節南對這位自願籌資的官員搞不了惡劣,「這事你大概可以找主管農桑的巴州地方官。農事最重,江水決堤泛濫,淹沒農桑,秋收慘淡。」

範令易嘆口氣,「早在我還是知縣時就已經向上官提過,知州只道銀錢緊缺,閣部不理三司不允。今年我調任都水監,還以為終于能促成此事,想不到仍無從做起。」

節南鬼主意多,「範大人肯定是舉子出身,不知是否看過範文正公的《岳陽樓記》?」

範令易道,「自然看過。」

「範文正公一文紅了岳陽樓,也紅了滕子京,卻有多少人知道範文正公當時是看圖作文,滕子京根本沒有重修岳陽樓,倒是借了這篇《岳陽樓記》完成政績,升官走人之後,由後來繼任者重修的。人人贊滕子京,我笑人雲亦雲。不過,反過來看,像這般一首詩一幅畫一篇文而紅遍天下的事情,當真不少。巴州地處偏遠,眾州府中默默無名,若範大人找些當朝名人,詩詞歌賦贊一贊嘆一嘆,沒準傳到皇上耳里,修堰之事或許也就水到渠成了。」最近的吹捧例子就是劉彩凝這位才女,節南因此有妙想。

範令易眸中驚奇,從未想過這個法子,「……姑娘見地不凡。」會有用嗎?以名人宣揚之力?而且熟知官場之道!

節南哈哈一笑,「範大人別這麼夸我,我這人不讀正經書,就愛找旮旯角落,不知《岳陽樓記》這背後的故事真還假。不過名賦名畫意義深遠,範大人可以參照一下。水利工事動輒百萬,你東湊西撿,搭上自己家產,買到的物資也只是杯水車薪,我們損失不算大,可惜大人一片良苦用心化為泡影。」

範令易連連點頭,「听君一席話,我茅塞頓開。今日來,原是想听听九公子高論,見他不在,才要兌了他那張借條。九公子不重諾,嘗嘗率性而為,我真怕他不認賬。」

節南听了,眼兒轉一圈,「這麼,範大人,買賣上的事我做不了主,卻管賬房。鑰匙就在我這兒。你拿著九公子寫的借條來討銀子,按理我當還銀子給你。三百金換五千貫錢,您要覺著好,我立刻給你取去。」

江杰直眼。

範令易良心官,所以會猶豫,「好是好,就怕九公子怪罪你……」

節南馬上接話,「怎麼會啊!九公子很講道理的,只要賬本和借條對得上,又是他親筆寫下的欠條,事關安陽王氏之高名,應該夸我還來不及,畢竟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他也了一樁心事。」

說罷,也不等範令易深思熟慮,節南就到庫房里取了錢箱,當面點清五千貫的鈔子。

範令易見節南如此爽快,也不多說了,接過道謝,「這銀子我絕不私用,等到將來修堰,就當九公子捐給這項工事的,為他刻碑紀念。」

節南笑得眼眯成線,「這個好!錢財身外物,哪及名留芳。再說,範大人要真拿下修堰公事,給九公子送上買賣生意,也是返還了嘛。」

「呃我本不好意思真拿錢兩,才提出換成實物。如今卻拿了錢,若需物資,可能就要在巴州當地購入了,不能以公謀私,為友人謀利。」

節南心里笑不動,「範大人高風亮節,我相信九公子一定明白。」

送走範令易,花出去五千,節南快樂地鎖上庫房門,一回頭瞧見江杰神情古怪看著自己。

「六姑娘,咱賬面沒多少錢。」才想這姑娘懂行,眨眼白送人五千貫。

「九公子不在乎錢。」原來揮霍是件很爽的事,而更爽的是,光明正大胡作非為!

江杰不知怎麼接話。

節南輕巧轉移話題,「江師傅,帶我瞧瞧新造的火銃啊。」

「行。」江杰一想,九公子那麼能干的人,敢把庫房鑰匙交給六姑娘,輪不到他瞎操心,「六姑娘上回給咱的圖紙太妙。傳聞古有神器飛天鴉,如今早已失傳,但六姑娘的旋式發射器倒似飛天鴉之形,而且半空發箭,解決火銃炸手的毛病。」

節南沒得意,「火銃這東西毛病太多,威力有限,只有你家九公子當寶。」

走過丘頂,漫步入山,茂林之後山路陡下,很快來到一座山谷。

山谷人為挖成,谷地開闊,造著好幾個大棚。大棚里工具琳瑯,好多奇形怪狀,見所未見。匠人數十,熱汗揮灑,專心致志。

離大棚較遠的平谷,幾人圍著一大架的木輪鐵弩,忽然砰一聲,一物如大鴉嘴,飛上半空,往下噴出五六發鐵箭,鐵箭空中爆火,落地炸起泥石,驚了隔山鳥群。

江杰喜道,「嘿,六姑娘一來,大家伙就爭表現,這坑炸得肯定大。」

節南抱臂遠觀,「記得別把功勞再歸到九公子身上去,以床子弩改良過的攻城器發射火銃箭,就不能稱之火銃了。」

江杰不含 ,「九公子說了,這東西要成功,那得算作炮。」

炮,頌朝早有其名——

今天大年夜啦,祝大家過得開開心心,除了春晚和搶紅包,還要記得看文哦!哈哈!(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