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章 關于孝道

這個方法真的是太簡單粗暴,但無疑的是其後的效果卻是立竿見影的,沒有了和自己對著干的人,于是他們就可以按著自己想法去做。

甚至因此不少人都會去這樣做,于是這影響了這個世界的男人們,都比較喜歡練幾手功夫。

但隨著問題來了,以武犯禁的事情常有發生,還有一點,就是江湖勢力在很多地方都是有一定的話語權。

這算是什麼事情?

余穎知道之後,真的是無語,這意味著誰的拳頭大,誰就說了算。

那麼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只怕是為了活下去,就常常會有人鋌而走險,甚至出現一言不合就開戰的情況。

于是被打得鼻青臉腫,對一個大男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然這種以武犯禁的情況,在地方上比較嚴重些,但京城附近,還是皇權為重,畢竟皇朝是手里有軍隊的,能控制得住一部分地區。

怪不得這個世界,國與國之間的沖突是如此頻繁。

那麼皇朝之間的更換之快,在余穎看來就很好理解,畢竟打來打去的過程中,社會民生會遭到打擊,一個不好皇朝就會崩塌。

原來如此。

當然還有一個弊病,那就是這個世界的人,很是狂熱追求個人實力。

而那些就是沒有練武天賦的人,只能去種莊稼,但沒有本事的結果,就是常常被欺負,甚至種了半天地,竟然連飯都吃不到,活活餓死。

于是那些去種莊稼的,不得不依附著那些有權勢的人,可以說自由民大為減少。

那麼沒有自由人,皇朝的士兵從哪里來?

所以皇朝和那些地方豪強之間的矛盾,其實是有不可調和的。

可以說到了這時候,余穎再看這個世界,有種封建帝制和武林門派大雜燴的感覺。

想到這里,余穎看了一下自己的任務,還好還好,還是三星級的任務,沒有晉升四星級任務。

另外她在心里慶幸一件事,那就是有阿一在,可以幫著調查。

畢竟這個身體還需要好好調養,這要花不少時間,她沒有可能親自去調查。

有了阿一在,就等于余穎自己去查,畢竟原主身邊就沒有什麼忠僕,都是一些準備往上爬、心大的奴婢。

此外,余穎還發現只了解京城里的情況,現在看來並不怎麼全面,差一點點就有可能栽了個跟頭。

松了一口氣的她,睜開自己的眼楮,準備站起來,然後走幾圈。

垂手而立的白芷趕緊伸出手,扶住余穎的手。

于是余穎就在白芷的服侍下,在小院里散步,這樣可以漸漸恢復一**力。

當然她本人的腦袋在隱隱的痛感下,還在思考中。

現在的她只有一個感覺︰這個世界很操蛋,那麼有必要趕緊恢復點實力,這樣被人欺負的時候,可以反抗。

至于那個駙馬府的人,以後再說。

根據阿一的調查,余穎明白一件事,戰王府其實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個不值得一提的地方。

甚至有人說,戰王府一脈就是拖駙馬的後腿,顏值不在線。

偏偏這個皇朝上上下下,也就是說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歡高顏值的人。

顏值高的人就是出點錯,也不是錯,而是有人故意搗蛋。

事實上,戰王府的人對這個皇朝頗多貢獻。

但整個都城的人,對戰王府的主人根本就是嗤之以鼻,覺得他們粗魯,殺人如麻,而且都是傻大個,根本就沒有大戶人家想要把女兒嫁進戰王府。

知道這種情況的余穎,真心無語。

難道這就是府里的那些女主人,來源都出自罪奴的原因?

應該不怎麼對勁,畢竟在這個世界里,把女兒賣做小妾、花娘的人家不少,怎麼著戰王府的王妃,也比做小妾、花娘好的太多。

那麼為什麼普通人家的女兒,也沒有被選為王妃?

畢竟就是那種最普通人家里出來的女兒,也比罪奴的身份高。

那麼,這其中應該有不少事情的吧?

想到這里,余穎的腳步微一停頓,這個任務里秘密挺多的。

然後,她又恢復正常步伐。

這一點,白芷沒有發現。

準備調整計劃的余穎,又沉寂下來。

她還在打听這世界的東西,尤其是孝道,有句話說︰百善孝為先。

可見的,有很長一段時間,先人對孝道多麼的看重。

那麼,有時候孝道就是某些有心人揮起的大刀,專門砍那些他們看著不順眼的人。

余穎自然要打听清楚,另外查查律法書。

在知道這個世界有可能是混搭了江湖之後,余穎還以為這個世界,在這上面要求應該是比較松散的。

很快就發現這個世界里的陸家皇朝,在他們控制的地方,很強調孝道,律法上忤逆不孝就是大罪。

呵呵!

知道這一點的時候,余穎整個人就不好了。

在她看來,照顧老人,甚至給老人養老送終,那是做兒孫們應盡的義務。

這一點,不容置疑。

畢竟每一個人都會老,都會有需要兒女供養的一天。

但過于強調所謂的孝道,並不怎麼太好。

一個不好,孝道就會被某些人利用,成為他們手里那把殺人不見血的刀。

就像余穎曾經知道的一個案例,有一個女人因為和丈夫的感情不好,就不喜歡自己生的兒子。

等到丈夫死後,那個女人就帶著嫁妝,帶著兒子改嫁。

改嫁之後,那個女人和後嫁的夫君兩個人夫妻感情不錯,又生了幾個兒女。

于是,前夫的兒子就比較礙眼。

她就打算把前夫的兒子,送到夫家的兄弟家。

當然她做得還不錯,拿出一筆錢,算是前夫的家產,算是全部還給前夫。

就這樣,讓後面嫁的夫君送兒子走。

結果半路上,這個繼父就以親娘的名義,把孩子賣了,那個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奴僕。

等到後來,那個孩子長大,于是就把親娘告了。

在接受現代教育的人看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畢竟他有權利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結果皇帝認為子告母,大不孝,認為應該殺掉這個不孝之子。

听到這個案列的時候,余穎心里是哇涼哇涼的。

一個小小的孩童因為年幼無力,失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不得不依靠母親,卻發現母親不喜歡他,更喜歡後來的弟弟妹妹。

其實,他那時候一定是心里在哭泣吧!

等到被送走,卻被繼父賣掉,成為一個生死不受自己控制的奴僕,他應該是很絕望的。

他又是經過了什麼煎熬?才活下來。

等到他鼓足勇氣去告狀,迎來卻是當頭棒喝,直接就是被皇帝認定是忤逆大罪。

如果不是那個官員很認真,為了救他,想盡方法,聯系他的親生母親,終于把他從忤逆大罪里救出來。

只怕在皇帝發話後,他就直接被砍頭。

所以看過這個案列之後,到了任務世界,她就先查查律法。

一看有什麼忤逆之罪,就要特別小心,因為知道要是有人利用孝道這個武器對付人,會很麻煩。

所以,余穎現在一看到什麼忤逆之罪就頭痛。

這不就是典型的依仗輩分,欺侮別人。

和後世那種我弱我有理,有異曲同工之妙,根本就沒有考慮一下做晚輩的心情和遭遇。

那個自認為英明神武的皇帝,就應該親身體驗一下那個孩子的遭遇,再來說什麼大不孝的結論。

當然余穎也知道那位鼎鼎有名的皇帝,根本就沒有經歷過這一切,他的一生就是很順。

出生後得到親爺爺康熙帝的青睞,帶在身邊。

等到親爹登基,他的兒子很少,早早地確立為下一代的皇帝。

可以說活得是美滋滋的,那里會懂得那個孩子的痛楚?

有些時候,很多事情不親身經歷過,真的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咸各種滋味。

經過這個案例,余穎算是知道在這種的孝道面前,有些正常的人類需求,都有可能成為重罪的可能。

即使因為親娘的失誤,搞的做兒子的變成低賤的奴僕,也絕對不可以求個公道。

要是按著這個邏輯說的話,合著那個曾爺爺就是把戰王府的人都賣掉,周圍人也都是應該鼓掌,說賣得好。

emmmm,余穎想到這里,有種想要打人。

靠!野蠻的社會。

說起來,這個孝道的帽子真得很重。

這是一代代戰王府里的人,身上背著得最沉重的枷鎖。

那麼,就要想辦法弄掉枷鎖。

她不可想成為,戰王府里一代代郡主的一個,成為和親郡主。

和親?

和狗屁的親。

余穎真的無法理解,戰王府的男人剛剛打勝,或者死在別人的手里,就把他們的女性親人嫁過去和親,這是嫌戰王府的人活得太好吧?

而且,每一次戰王府的郡主都是這樣的命運,這也太過可怕。

怎麼看,戰王府的主人都是被人算計的命。

不過大面上,余穎已經知道不少戰王府的情況。

首先,戰王府在民眾眼里,已經完全被惡魔化,所以就是出去買些日常用品,都要比別人貴上不少。

這不是欺負人嗎?

另外,余穎明白一件事。

這完全是絕了戰王府,在人心上搞個小動作。

還不用出什麼事情,就讓人心有了向背,萬一出了什麼事,那麼戰王府的人根本就是沒有活路。

余穎還真的沒有想到,戰王府的境況如此惡劣。

那麼戰王府的人做了什麼壞事?

是欺男霸女?

是搶佔別人的良田?

還是做了什麼人怨天怒的事情?

沒有,這些通通都沒有。

但戰王府就是風評差,這已經成為一個模式,甚至沒法洗白。

在京城人眼里,戰王府的風評,竟然已經到了差到迎風臭三里的地步。

這簡直就是,不給戰王府的人活路。

余穎模著下巴,微微皺眉,這真的是見鬼的感覺。

其實,怎麼看,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陰謀。

于是,她決定查查京城的上層社會,為什麼會討厭戰王府?

畢竟上層的喜好,往往會帶動其他階層的喜好。

就像是皇帝討厭的人,應該就沒有幾個會得到老百姓的認同,甚至一有可能,其他人就是落井下石的居多。

比如說,那些商販。

這一點,很快就查了出來,看到那個調查結果,余穎相當無語。

原來第一代戰王,竟然看上一個姿色不凡的罪奴,甚至為了她,願意用自己的軍功來替那個罪奴贖身。

為了她,甚至是拒絕了好人家的聯姻。

這下子,得罪了所有上流階層,這不是說他們家的女兒家,還不如一個罪奴嗎?

而且,听駙馬的意思,也是說正妻應該是好人家出身的大家閨秀,至于罪奴就讓她當個通房丫頭就是。

一代戰王不同意,非要罪奴做自己的妻子。

于是,戰王府一下子成為異類。

說實話,余穎對第一任戰王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畢竟在現代教育里,婚姻是你情我願的事情,而且也沒有一人犯罪,全家人跟著躺槍這一說,所以沒毛病。

但在古代,就是另一回事。

正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姻也是有固定的模式。

在這時代,罪奴也就是最低等的奴婢,頂多就是通房丫頭的情況,結果竟然非要娶她做妻子。

這絕對是在挑戰整個社會體系,難怪戰王府會這麼臭?

就怕第二代戰王也是這樣吧!

這一刻的余穎,腦海里猛地冒出這個念頭。

要還是這樣的話,只怕戰王府的名聲是真的好不起來。

如果真的是一代、二代王妃都是出身罪奴,子孫後代在上層人士的眼里,只怕都是流淌著罪奴的血緣,就應該是被打倒的地步。

那麼這些高層人士,鄙視戰王府也就是有了操作的可能。

然後余穎就接著看調查結果,果然,二代戰王重蹈覆轍,也娶了一位罪奴。

吶!

余穎看到這里,一撇嘴,真的是這樣。

這兩個戰王在想什麼?

難道,他們所受的教育不是和這個世界一樣,而是霸道總裁的教育方式?

這其中會不會另有隱情?

畢竟在陰謀中打滾很久的她,在其中感覺到了濃濃的陰謀感。

感覺到有一絲不對勁,是因為余穎算了一下,一代戰王是駙馬的親子,那麼作為父親絕對不同意這一件婚事,婚事不會成。

事實上,在這個孝道壓著的世界里,余穎不相信一代戰王敢于和孝道擰著做。

但事實上,戰王娶了那位罪奴做了王妃。

當然,每一代王妃最後的時候,被特旨赦免了罪奴身份。

至于三代戰王,娶得也是一個罪奴,包括他的兄弟都是一樣。

余穎看到這里,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陰謀,這絕對是陰謀。

畢竟,出了一個為了真愛,可以拼盡所有的一代戰王,也就算了。

但代代如此,怎麼看,都是另有蹊蹺。

那麼是怎麼一回事?

又是誰在算計?

余穎扒拉了一下原主的記憶,沒有什麼線索。

因為原主就是一個正兒八經的閨閣女人,大門不邁二門不出。

當然對于那種想要算計原主的人來說,這性格棒極了,因為什麼都不懂,什麼消息也不知道,所以怎麼算計都會成功。

而且原主就是被算計了,也不知道受騙。

典型的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鈔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