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一十二章 皇上指婚

康熙八年, 王爺十八歲。「神童王爺」的美譽幾乎是家喻戶曉。不僅僅是在順治十六年重陽節跟外國使節對壘的時候建立了「豐功偉績」,在那之後的十年里參與了老爹瑞王爺的經商大業。和提升為正一品武職的內侍衛大臣、定國公的舅舅田亮把府上的一百多個商家經營得風生水起,日進斗金。康熙皇帝覺得 哥哥到現在還沒成親,就是給經商的事情耽誤了。因為 哥哥太忙了,每天都要去各個商家看經營管理、利潤情況。

現在的瑞王爺名正言順的商家有三個,就是太後大酒樓、玉龍商行、錦繡餐廳。這是王爺的產業,和其它的代賣店、加盟店都不一樣。

在皇上把鰲拜和他的黨羽清除後,完完全全的自己親政了,就給 兒指婚了。皇上是 兒的發小,非常清楚 哥哥心里只有表妹田蕊一個人,要是給他指了別人當嫡福晉,他會惱恨自己一輩子的。二話沒說就下了聖旨︰領侍衛內大臣田亮、定國公之女田蕊為嫡福晉,康熙八年八月六日成婚,這個日子還是欽天監給看的黃道吉日。

「怎麼皇上比本王還著急?」 兒和皇上的關系比皇上的親哥哥福全還近乎。不是 兒會巴結皇上,是康熙會巴結 兒。這是個財神爺,不恭敬著行嗎?只有皇上知道, 哥哥父子對自己、對大清的貢獻有多大。那一打子一打子的銀票,連眼都不眨地給了自己。而且在自己失去父母成為孤兒的時候,皇伯父、姨母、小伯母和 哥哥、雪兒妹妹和冰兒安慰自己、攙扶著自己走過來的。康熙對皇伯父的感情遠遠地超過了父皇。他還記得,父皇是怎樣地冷落自己的母親、疏忽自己。在自己四歲出天花的時候,父皇一句話︰「送出宮去避痘吧」。就在自己還發著高燒的時候,由一個太監一位嬤嬤把自己送出宮去,住在一個簡陋的房子里,又派了兩個嬤嬤照顧,連親生母親都不許到身邊。可是鄂貴妃生的孩子也是出天花就不用「避痘」,皇上和鄂妃親自照顧著,抱著、哄著的。父皇還說過,只有四皇子是「朕之第一子」。

想起這些就寒心。但是康熙從來不和任何人說自己的父皇不好,沒有當兒子指責老子的,但是是非曲直他比誰都明白。當然父皇也有對自己好的時候,那次帶著皇瑪麼、母妃和自己到瑞王府勘察、赴宴,不是只帶了自己一個皇子嗎?

康熙皇上是康熙八年五月真正親政,之後不久就給 兒指婚,這可是真正的聖旨。為什麼在這之前 兒一直沒有成親?站在 王爺的立場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阿瑪、小額娘說,男孩子結婚太早不好,一個是鰲拜老賊什麼壞招兒都有,阿瑪不想在兒子成親的時候踫上鰲拜起ど蛾子,讓兒子一輩子心里都不舒服,說不定還會把他的女兒塞給 兒做嫡福晉。既然皇上給指婚,那就開始準備吧。

 兒封王之後,一直沒有建造 王府,十來年了,才陸陸續續地把「通明殿」建起來,然後在大殿周圍把偏殿和廣場同時建好,成了一個院落。王爺和康熙皇上說︰本來就已經國庫空虛,還讓鰲拜弄個圈地,不是這個天災就是**的,國庫里哪里還有給 兒建府的銀子?再說了, 王府的一百畝地都種上了花樹,給蜜蜂們釀造「百花蜜」提供花卉能源了,如果建府蓋房子,必然要砍伐花樹。就不建了吧。 兒成親有的是地方住,瑞王府的翼然樓樓下東、西暖閣都是空著的,就連焙世子在這里成親都夠用了,能省就省吧。

皇伯父說話從來都是實實在在的,一點驚世駭俗都沒有。可是他做的事卻是驚世駭俗! 王爺也是如此,不要建造府邸,給塊地皮干實事兒就好。哪位親王成親的時候拒絕皇上給的御賜府邸?何況是皇伯父父子正在給大清江山做著無私的奉獻!

康熙皇帝感動得不行,同意了王爺的請求,給 哥哥撥了一萬兩銀子給女方下聘禮。還和皇祖母商量著 哥哥成親之後,給他再物色幾位才貌雙全、人品上佳的女孩當側福晉。

得到聖旨之後,最為難的是田亮。蕊兒成為 兒的嫡福晉當然是好事,但是嫡福晉的嫁妝必須是一百二十八抬。比當年雲兒出嫁還多了一倍!那個時候陳先生都為難得不行了,幸虧有老古董換了錢。現在可是一百二十八抬呢!先生為了自己的孫女把所有的箱子底兒都劃拉出來。田亮最多能拿出來十幾抬,蕊兒的爺爺女乃女乃能拿十抬,還有舅爺周掌櫃、堂伯父陳瑞謙、表姨周鳴琴,再就是老家開封的本家,充其量能給湊到六十抬,勉強是總數的一半。其它的呢?嫁得起人拿不起嫁妝,不是讓人笑掉大牙嗎?

王爺和福晉商量後,除了聘禮的銀子和首飾、衣服、布匹、家具等東西之外,再多給蕊兒一萬兩銀子。王爺、福晉問雲兒怎麼辦,雲兒說︰「你們也太實在了,看嫁妝的人不過是看看打開的箱子是什麼,這個箱子是首飾,這個是衣服,這個是擺設。誰能伸手來翻一翻下面是什麼吧?」說完就笑起來。

「行啊,學會弄虛作假了。那你說怎麼辦吧?」王爺調侃地說。

「這還不好辦?家具、衣服什麼的要最好的、貨真價實做不得假,其它的可以從我這里拿,什麼合金首飾、鈦金首飾、布匹、繡品的,怎麼不能劃拉出來幾十抬呢?雲兒是想著蕊兒以後是嫡福晉了,總不能摳摳嗖嗖的,還得準備一些打賞下人的東西。咱們府上的姑娘嬤嬤們最喜歡的就是我們三個從異域帶回來的小物件。這些異域的東西是老爹古董換的,老爹的東西和哥哥的有什麼區別?那麼哥哥的東西也有蕊兒的一份吧?用一部分當嫁妝也還名正言順。」

福晉伸出大拇指︰「行,妹妹你真行,就按你說的來。讓蕊兒自己挑,你還有什麼高招兒都使出來。」

「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雲兒建議,把從異域買的那些烘托氣氛的玩意拿來用。比方說充氣凱旋門、獅子、高蹺加氣球。還有鮮花扎成的彩門,再鋪上長長的紅毯,這些東西都是很便宜的,看起來又轟轟烈烈,反正別人又不知道。」沒等說完自己就笑倒了。

王爺贊許地說︰「還別說,是個好主意。從異域買來的那些首飾迷倒一大片少男少女,但是沒有哪個是太值錢的。這個事兒你得和蕊兒商量商量,看她同意不同意。」

這會功夫田亮來了,順茬搭音地說︰「就算雲妹妹把那些東西借給蕊兒的,成親之後,悄悄拿回去不就行了?」

王爺說︰「拿回來做什麼?還是雲兒說的,就讓蕊兒拿這些東西賞賜下人,反正平時也是經常賞賜的。以後蕊兒是府上的少福晉了,總該給自己建立點威信吧?」

福晉說︰「王爺說的太實在了,可就是臣妾覺得好象是在造假。」

「不是造假,是虛虛實實,那些東西里邊也不都是泡沫吧?象家具、鋪蓋這些東西都是當用的,這也是孫子兵法允許的。」

在座的人大笑不止。

王爺說︰「這是誰規定的嫡福晉出嫁要一百二十八抬嫁妝?也太坑人了吧?要是娘家沒有置辦這些嫁妝的能力,還得傾家蕩產?福晉出嫁的時候,娘家給了你多少嫁妝?」

「這麼大的事您都沒在意?臣妾那可是十里紅妝,也是一百二十八抬。把臣妾母親的嫁妝都給抬來了。幸虧都給抬來了,要不然父母去世也沒人經管這些東西了,還不給人都偷光了?」

好嘛,老窩都給端了。

王爺三人帶回來的物資多著呢。雲兒得空就隔空搬運上來一些。覺得蕊兒能喜歡的就往上搬。王爺和雲兒還記著田亮舍命救護雲兒的恩情,去掉已經有的五六十抬,其余的就都從雲兒的物資里拿了。這樣拿點、那樣拿點,很容易就湊夠了。雲兒是蕊兒的姑姑,也是婆婆,就是不報答救命之恩也要幫助幫助哥哥不是?還別說,這些嫁妝看著還真不錯,富麗堂皇的。依王爺在雙王位置上的時候,父子三人都是王爺、世子、貝勒的,就是金光閃閃也沒人說什麼。王爺讓田亮拿出十來個車輪子,給蕊兒安裝了一輛出門用的輪胎馬車。其他府上的馬車都是一匹馬、兩匹馬拉的,蕊兒是三匹馬駕車,里面能坐十來個人。

跟蕊兒一商量,正和蕊兒的意願。蕊兒就喜歡異域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她才不管值錢不值錢,好看就行。

「那你和 兒自己挑吧,喜歡什麼拿什麼。」未來的婆婆說話了。于是,未來的兒媳婦自己親自挑選嫁妝。蕊兒最喜歡那些漂亮的小物件、各種異域首飾、擺設、布料、文化用品、

姑姑給蕊兒的娘不少好看的小玩意,其中有一個很象金絲做的小燈籠,那份精致就別說了。

「姑姑,蕊兒喜歡這個小燈籠。」

「我的大佷女,你拿什麼不好,這個才五毛錢。」

「五毛是什麼?」蕊兒哪里知道,換算下來,五毛錢是大清的兩文半,嫁妝有論文買的嗎?

「佔地方就行,管它捂毛還是白毛的。」蕊兒把小掛件這一項每個拿兩個,滿足地捧著「嫁妝盒子」在房里轉圈。

蕊兒今年十六歲,端莊、美麗、文靜、嫻雅、高貴,秋水一般的大眼楮,水汪汪的,彎彎的眉黛不用描畫,睫毛卷翹,如小扇一邊忽閃忽閃的。端正筆挺的瓊鼻下兩片紅潤的唇瓣,牙齒潔白整齊,皮膚更是白皙細女敕,眉宇間總是帶著一點羞澀的笑意,身材苗條、體態輕盈,那股子書卷氣是怎麼也掩蓋不了的。十年的時間,蕊兒就從一個愛撒嬌的小女孩,變成一個亭亭玉立的美麗少女,成為「神童王爺」心里最重要的人。

「蕊兒就是我的媳婦」, 王爺一直這麼自信。可是雲兒和王爺、田亮都有一種隱隱的擔憂︰在異域,誰都知道姑表兄妹結婚容易在後代身上出現遺傳病。但是誰也不忍心拆散他們。如果說,蕊兒你不能嫁給 兒,她當時就會崩潰。這件事他們三個心照不宣,沒有誰和 兒、蕊兒透露半個字。只能是憑命由天了,好像也不是所有的姑表兄妹結婚生的孩子都是傻子吧?

同時他們也知道, 兒不會和王爺一樣,只有兩個女人。 兒不能和王爺比,王爺是兩次救駕的人,還有那麼多的軍功,還當過和尚,他就敢對太後給他的女人置之不理。如果 兒也敢那樣,就是抗旨不尊。他沒理由啊,就算是在皇上遇到危難時幫了一把,就敢拒絕皇上給的女人?何況皇上和太皇太後是為了他阿瑪這一脈的子嗣興旺,好歹得懂得吧?所以 兒也知道自己不會是只有蕊兒一個女人,有多少,不可預測。只知道最少不能低于五個,側福晉的名額得滿了。

 兒、蕊兒都有這個思想準備,只是不說而已。他們是大清朝的人,思想觀念就是大清的。蕊兒的爹爹那麼一個嚴謹的人,還有四個妾室呢,皇上、太皇太後給的女人不接受就是抗旨。別的女人給 兒生孩子就沒有遺傳基因了吧?

皇室中的男孩,包括皇子,都是十三四歲就成親的。成親之前都有通房丫頭,甚至有妾室姨娘的。真的有側福晉先進門的情況,嫡福晉必須是門當戶對的高官之女,或者是從蒙古來的和親格格。安親王、簡親王、顯親王的嫡福晉都是科爾沁草原博爾濟吉特的女孩,就算不是近支的,也是同宗的。 兒的嫡福晉不但不是博爾濟吉特家族的,還是漢人女子,已經很出格了,要不是王爺父子給大清的國庫里送銀子, 兒的嫡福晉肯定不會是蕊兒。

其實蕊兒早就從異域的書籍里知道了近親結婚的弊端,但是她才不說知道了。裝傻充愣唄,如果今生不能嫁給 哥哥,活著有什麼意思?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蕊兒對自己挑出來的嫁妝,滿意得不得了。拿回家給娘看、給姥姥看,魚兒點著她的額頭說︰「你呀,早晚得讓你姑姑給慣壞了。」

蘇嬤嬤看了以後說︰「我是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姑姑,把這麼些值錢的東西讓你隨便挑。可要記住你姑姑的恩情。」

親事就在緊鑼密鼓中進行,雲兒、魚兒、福晉三位婆婆、媽媽的抓緊時間給蕊兒準備嫁衣。禮服是不用了,王爺的嫡福晉結婚禮服,就是拜天地的時候穿的那套正裝,都是宮里繡工局統一的樣式。只要把身材量好了,別的就都不用管了。除了正裝,還有吉服、常服,甚至是參加別人家喪事穿的素服都一起準備齊了,還得是冬夏兩套。福晉和雲兒準備的都是蕊兒平時要穿的家居常服。

 王爺要成親,兩府的所有人都在準備自己給 王爺、少福晉的禮物,不管價格,也不論大小,看著喜慶就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