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然而到了此刻,整個周家灣的一干村民又都齊心協力了起來了。

好些人家房屋倒了顧不上修繕,農田沖垮了也顧不得休整。老少爺們紛紛趕往溪埂上就地取材,堵塞滑洞,高築堤防,圍圩救村。

這是眼下僅有的法子了。

原本還有指望,畢竟都是蓮溪邊長大的。開挖水窖或許不成,築堤壘壩卻還有兩手。尤其又對周遭地勢幾何一清二楚,這麼許多壯勞力沒日沒夜拼了命的干,很快堵住了滑洞,又築起了一尺多高的堤壩來,漸漸穩住了局面。

只到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花椒雖沒親見,可听哥哥姐姐的描述,隨著風雨不歇溪水水位愈高,再加上已無材料可用,築堤的速度已是遠遠趕不上破堤的速度了。昨兒不到夜里,甚至已有小股水流水涌堤穿,汩汩的開始倒灌入村了。

村民們好不容易塞住了這邊的潰處,那邊廂又開始坍塌。好容易加固了這邊的塌陷處,又有地界開始管涌……

忙得人仰馬翻卻又無計可施,俱是明白,千瘡百孔的堤壩怕是已然撐不住了。

而同樣駭人的是,周家灣就建在蓮花山的山腳下。擱在以往,靠水吃水靠山吃山,高鄉山區與圩鄉湖區的好處都佔了,物產豐富的蓮花山與蓮溪不知造福了周家灣多少個年頭了。可到了現如今,高鄉圩鄉的隱患也同樣沒有饒過周家灣。泥漿土石接連不斷地傾斜而下,時不時就有樹木被連根拔起,一旦山崩,說不得就得要命。

花椒轉頭望了望門口渾濁如泥漿的雨水,三堂姐丁香從堂屋竄了過來,一把拽住了大伯娘。

雨聲太大,花椒只能看到三堂姐嘴唇翕翕說著什麼,卻一個字都听不清楚。就見伯娘幾個倏然色變,丟下手里的活計就匆匆往外走去。三堂姐又跑了過來,大聲同姐姐說著什麼。

花椒仰著頭,卻只听到「避難」兩個字。

……

離家避難。

這是秦老爹方才做出的決定。

卻也是他深思熟慮了一天一夜後,唯一的結果。

老人家日夜守在堤壩上,已是兩天兩夜泡在水里沒有闔過眼了,眼睜睜地看著溪水見風似的直往上漲。

前天還有豁閃忽雷,這兩天天上卻再沒有半點動靜,只有瓢潑的暴雨沒頭沒腦的歇都不歇。

天上落下一寸水來,溪里登時就能漲上三寸來。

而每漲上一寸,每看上一眼,秦老爹的心里就涼上了一分。

不過一夜光景,溪水就又上漲了將近三尺。原本還是大水湯湯,可現如今這水面卻是從未有過的平靜。

秦老爹心里明白,不光蓮溪,恐怕縣城內外星羅密布的湖沼河港,都已經溢洪了。

那麼多的雨水無處可去,那麼,結果也就只剩下一個了。

抹了把臉,回頭看了看不遠處好似變了模樣的蓮花山,秦老爹主意已定。

還是那句話,人離鄉賤。

這會子的人都講求個人不離家,家在人在。不到萬不得已,沒人情願拋家舍業背井離鄉。

秦老爹也不願,他是死里逃生的人,比任何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況且誰也不知道狂風暴雨之下,破圩決堤、山崩石落的,到底會不會發生。

哪怕是他,哪怕已然到了這樣的田地,也不敢拍著胸脯承諾什麼。

卻不敢拿著孫男娣女的性命做賭注。

人沒了,可就什麼都沒了。

走,只能走!

而除了幾個尚不知事兒的孩子還不知道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其余家人听到這個決定,都有片刻的迷茫。而迷茫過後,卻也沒有二話。

不是盲從,而是出于對秦老爹的信服。

已顧不得害怕恐懼,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已快上桌的早飯也顧不上吃了,全家老少只顧得上拿個饅頭,就按著秦老爹早已思量好的分派,分頭行事去了。

家里的女人們緊要的收拾行李。

羅氏裹著花椒匆匆回屋,看著屋子里歸置的妥妥帖帖的桌椅條幾、箱籠櫥架、床榻枕席、衣裳鋪蓋……平日里尚不覺得,這會子收拾起來,卻很有些無從下手。

也是不曾想到,原來家里頭已是置辦下這麼許多的家當了。

若要舍棄,怎麼舍得。

孩子們丟不下書籍玩意,女人們舍不下織機繡架,男人們放不下農器工具。

還有糧食吃食、妝奩衣箱、食具杯器、舂磨戽斗、燈具水缸……哪怕縴微細瑣一錢之物,不都是一家子一點一滴苦出來麼!

俱是不約而同的,妯娌幾個都過來找羅氏商量。

看著羅氏不過猶豫片刻,隨後就連陪嫁的織機繡架都舍到了一旁,只把一家五口的衣裳鋪蓋以及妝奩收拾裝箱,也就只得忍痛割肉了。

到底人更重要。

花椒邁著短腿來來回回地幫著羅氏遞遞拿拿的,看著四嬸娘淚眼婆娑,就是一貫內斂的大伯娘、爽快的二伯娘都紅了眼眶,卻是有些明白的。

跑到牆角打開自己的樟木衣箱,摩挲著自己穿用過的新舊衣裳、鞋襪荷包,也是滿心的不舍。

這些衣裳鞋襪,還有包被披風,或是姐姐們穿過漿洗干淨送給她的,或是母親家人親手與她做的。還有立春戴的春幡,端午佩的豆娘百索,中秋簪的兔子通草,春節得的大紅包……每一件東西都有它自己的故事,都是她珍藏的寶貝。

卻不知道在洪水之下,還能不能保得住……

女眷們收拾行李的工夫,秦老爹已是往村中各家送信去了。秦連虎則帶著兄弟子佷們把各房帶不走的箱籠包袱、家生動事、農具工具等等的全往地窖里送。

南邊兒的百姓鮮少有在家中開挖地窖的,首先潮濕就是個邁不過的坎兒。

秦老爹卻是按著北地的習俗,很久之前就曾在院子里尋了地界淺淺的挖了一口地窖。儲存些老酒蔬果的。不過現在三十來年過去了,這口地窖已是成了家中小一輩的秘密基地了,不知藏了多少「寶貝」在里頭。

倒是十來年前,家里在將三間土坯上房翻修成現在外青磚內土磚的磚瓦房的時候,秦老爹又帶著兒子,費了好大的力氣,親手在屋里挖了一口地窖。不惜工本,入口就在上房東次間內,卻是比房子還要精細費心。就是這些年上,也沒忘了時常修整。

平日里存些余糧銀錢,也是為著以防萬一。一直都不曾派上這樣的用場,今天卻已是塞得滿滿登登的了,不過這還僅僅是撿著緊要的放的。家中其余的粗笨什物,就只能盡量桌子上頭摞椅子這樣高高摞起,用麻繩捆扎固定了。

直忙了一個多時辰,才把家中歸置妥當。看著空蕩蕩的屋子,任誰心里都不好過。

趁著秦連豹去鎮上打听情況還未返回,家里的男人們又開始用油布密封牛車。秦老娘也閑不住,蒸饅頭是來不及了,又帶著媳婦孫女烙餅炒米,盡量多的準備吃食,以備萬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