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二章 賢良淑德

蓉二夫人被小侯爺禁足了半個月以後,還是被侯爺夫人一句話解救出來了,說是定國長公主過三十三歲的壽辰,下了帖子,邀約各家夫人去她的府中坐坐。

別家都有幾個兒媳婦,要想去還得被婆婆挑著了才行,安信侯府就不同了,侯爺夫人唯一的一個兒媳婦已經被送到永州去了,現在這個二夫人又被小侯爺一句話禁了足,行二爺還沒有娶妻,說來說去就只有朱蓉這個人能帶得出去了,總不可能帶個兒子的妾室去吧,所以,侯爺夫人一句話,將蓉二夫人的禁足免了。

蓉二夫人隨侯爺夫人去過定國長公主府回來後,受到了侯爺夫人的夸贊,說她賢良淑德,品行俱佳,從此對她格外親近起來。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侯爺夫人在出席長公主壽宴時遭到了其他貴族王侯夫人們的恥笑,說她刁蠻潑辣,是個惡婆婆,不僅逼瘋了兒媳婦,還拔刀想砍兒媳婦的娘親史夫人。

當時她們自然是私底下悄悄說起來的,不過,說的人多了,侯爺夫人無論走到哪里都被人家指指點點,她這暴脾氣,差點兒就爆發了。

還好,有蓉二夫人在,她一直在一旁輕聲細語的安慰著她,後來看見了自己的姨母,就去將她請了過來,拜托她同侯爺夫人做出一副友好的樣子,還讓兩人故意做出親熱的模樣聊天,這才讓其他來宴會上的夫人們疑惑了,不敢再大嘴巴說她們兩人不和。

其實當時史夫人也是在的,只是因為大家都在談論她們兩位的事兒,所以即使看見了侯爺夫人她也是能躲則躲,怕兩人湊在一起了,更會成為人家的說道。

沒想到佷女來求她,讓她過去同侯爺夫人聊天,她本不想去的,無奈佷女苦苦哀求,最後無奈答應了,過去同卓思雅這個潑婦做了一場好戲,效果居然還不錯,宴會上的夫人們看見後幾乎一下子就閉嘴了,讓她覺得輕松了不少,畢竟誰也不想被人家當猴子一樣指指點點的談論和圍觀不是。

自從蓉二夫人討得侯爺夫人的歡心過後,幾乎****都去永和院陪著她,將個侯爺夫人每天都哄得歡歡喜喜的,手段看起來比春娟姨娘厲害多了。

而且她花樣還不少,前兒彈琴,今兒下棋,明兒念書,的,而這些,正是丫鬟出生的春娟姨娘所缺乏的。

而前些日子一直伺候在侯爺夫人左右,頗得侯爺夫人看重的春娟姨娘一下子就淪為了打下手的,平日里都是在一旁候著,听個吩咐,遞個東西什麼的。

不過,春娟姨娘仍是每日恭敬的伺候著,伺候完了侯爺夫人還得伺候著蓉二夫人,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麼不樂意的,據她自己所說的︰「奴婢能伺候蓉二夫人是天大的福分,哪兒會不樂意呢!」

這樣一來,朱蓉還跟她客氣什麼,指使起春娟姨娘來就跟自己個兒的丫鬟似的,嘴上喊著也麻溜,用起來也順手。

這件事兒,府里早就傳開了,說春娟姨娘現在不僅討得了侯爺夫人的喜歡,現在也討得了蓉二夫人的歡心,看起來是幾個姨娘里面最得寵的。

眼看著六月份也快過去了,七月初九是安信侯府二爺崔書行成親的日子,娶的是來過侯府一次的林小姐。

這林婉珍是國子博士林中獻的嫡長女,溫婉可人,知書達理。侯爺夫人很是看得上眼,本想說將她配給兒子做續弦的,無奈老侯爺小侯爺和史家都不答應休了史書雲,人家堂堂正五品國子博士是在國學里給各位皇子們講學的人,豈會同意將嫡女配給一個小侯爺做平妻,于是這事兒便沒談成。

後來經老侯爺一提醒,侯爺夫人發現庶子崔書行居然還沒有成親,于是,親自去了一趟林家,說自己實在是喜歡林小姐,不若還是嫁到侯府來做二兒子的正妻。

林大人和林夫人商量了幾天過後同意了,不過要聘禮十萬兩銀子,沒辦法,林大人任職的國學是個窮地方,國子博士也是一個窮官,雖說他林大人想清高,無奈京城的地價和物價實在是太貴,他那一點微薄的俸祿都快養不活一家人了,為這事兒,林夫人經常和他吵架,無非就是說兒子沒錢娶不上媳婦兒什麼的,所以,這次林大人林夫人才會不介意崔書行是個庶子又死過未婚妻。

侯爺夫人一听說十萬兩銀子,回來就不太高興,念了老侯爺好幾天,老侯爺只是沉默不語,沒辦法,沒錢,侯爺夫人也舍不得為了個庶子而去當掉自己心愛的珠寶首飾和庫房里的寶貝了,于是打算去回絕了林家,反正崔書行又不是自己親生的,他能不能娶到媳婦兒和自己沒太大關系。

這事兒被柳姨娘知道了,她早就在擔心兒子的婚事,這次一听說是個知書達理的官家小姐,且又是嫡女,高興得不得了,可還沒高興幾天,就听說侯爺夫人不樂意了,嫌棄對方聘禮太貴,要去推了這門婚事。

這還得了,本來兒子自從三年前死了已經定親還沒有成親的媳婦兒過後就一直娶不上媳婦兒,京城里但凡听說過這事兒的人家,大都不願意和他結親,說是崔書行命硬,要克妻的。若是這次這麼好的婚事被攪沒了,往後還能娶到什麼好媳婦?

不是官家的庶女就是商賈之家的嫡女,這些柳姨娘都是不樂意的,身份太低了,和她兒子不配,還是這位林小姐合適,柳姨娘固執的想著。

只怪兒子是個庶子,是從自己肚子里爬出來的,一個五品官的嫡女,能娶到這樣的女子做正妻,往後才會好一些,有機會上進,至少他岳父是國學里面給皇子們講經的,多少也能拉兒子一把。

若是往後真的娶了一個教養不好的庶女或是商賈之家的女兒,可就是走下坡路了,不僅岳丈不一定能幫得上忙,說不定養出來的兒子也不會好的。

俗話說,娶到一房好妻子,惠及三代,娶到一房不好的妻子,害了九代。

柳姨娘動作很快,在侯爺夫人還沒去林家之前找到了老侯爺,說願意將自己的私房錢拿出來,並一些金銀玉器首飾拿去當了,也能換五六萬兩銀子,求老侯爺去應下林家的婚事。

老侯爺不同意,柳姨娘就在一旁哭哭啼啼,說兒子是庶子,如何如何委屈,別人家的兒子十六七歲就成親了,自己的兒子卻遲遲不能成婚,還不是自己這個做姨娘的無能,不能為兒子尋得一位賢良的妻室。

她這一哭一鬧,道也勾起了老侯爺的愧疚之心,于是林姨娘再接再厲,繼續說著,兒子已經是庶子了,就是要娶一個有良好教養,知書達理的嫡女回來做妻子才行,若是錯過了這一次,往後隨便娶一個小家子氣的庶女回來,兒子的一生就毀了雲雲。

一番話說得老侯爺嘆息不已,其實崔書行老侯爺也是很疼愛的,只是他更疼愛自己的嫡長子崔書言而已。

因為老侯爺的父親在老侯爺小的時候忽略了他這個嫡子,反而特別疼愛庶出的大哥,所以這在老侯爺心中留下了些許陰影,讓他心中總端著一把秤,每次想多疼愛親近一下崔書行時,就會告訴自己,這樣會傷了嫡子。

其實,崔書言從來沒有這麼想過,從頭到尾,就只有老侯爺一個人在受傷而已,他小的時候被父親和庶出大哥所傷,現在,他是在自傷,在自傷的同時也造成了庶子崔書行的傷。

想到這些,老侯爺扶起柳姨娘說道︰「柳柳,你起來吧,你有多少現銀拿給我,現在府里確實缺銀子,過兩年等我寬松些了就給你補上。首飾就不用當了,剩下的我來想辦法,明兒我就親自去林府為行兒提親。」

就這樣,崔書行的婚事在老侯爺去林府後被敲定了下來,接著,過六禮,定婚期,經過兩家幾次協商,日子就定在了七月初九。(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