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七章 大伯一家

臘月二十一,正是過小年。

這天正是老侯爺的庶出大哥崔忠信回到安信侯府的日子,一大早,老侯爺就派了木管家在大門外候著,自己則和侯爺夫人小侯爺一起坐在永和院的大堂內候著。

沒過多久,有下人來報,說崔大伯一家已經要到門口了,老侯爺即刻率領著一家人浩浩蕩蕩的迎了出去。

錢玉寧起了個大早,給小侯爺穿戴好後,自己也挑了一件玫紅色的衣服穿上,外面又罩了一件白色的斗篷,整個人看起來很喜氣。錢玉寧和劉嬤嬤一起一人抱了一個孩子立在二門的一側和其它的五位姨娘一起站著。

二門的另一側路旁立著的是老侯爺的三位妾室和她們的庶出子女,只除了二爺崔書行不在,他是男丁,有資格和老侯爺侯爺夫人一起去大門上迎客。而她們這些人就只能站在二門上迎客,錢玉寧滿臉含笑看著自己手上抱著的鳳哥兒,他長大後也是有資格的,她的鳳哥兒也是男丁啊!

沒過一會兒,老侯爺出現在二門上了,身旁跟著一位和他長相有六分相似的老者,這人看來就是崔大伯了,兩兄弟有說有笑的走在最前面,老侯爺身後跟著小侯爺和二爺,崔大伯身後跟著兩位年輕男子,和他有幾分掛相,應該是崔大伯的兒子。

見老侯爺一行人往這邊走了過來,二門上老侯爺的三位妾室和小侯爺的六位妾室趕緊低下頭去行禮,老侯爺點了點頭,沒說什麼就過去了,崔大伯也只是瞟了一眼,過去了。

後面,侯爺夫人和少夫人引著一個五十來歲的夫人過來了,她臉上微胖,身材圓潤,穿金戴銀,一身珠光寶氣,走在侯爺夫人身後半步,由兩個年輕貌美的夫人扶著一路行來,少夫人則走在侯爺夫人身後。

再往後就是四個孩子了,全都由幾個看起來三四十歲的婆子抱在懷里。其中有三個少爺打扮的小男孩,一個六歲左右,一個四歲左右,一個兩歲左右,還有一位四歲左右的小姑娘做小姐打扮,幾個孩子俱都是長得粉雕玉琢,十分可愛。

這些想來就是崔大伯一家人了,剩下的馬車夫,隨身伺候主子的丫鬟婆子和女乃娘則全都由木管家帶著從側門入府,大門不是他們這些奴才該走的地方。

老侯爺帶著崔大伯一行人來到府里專門待客用的大花廳梅廳,眾人分別依照尊卑在位子上坐下,稍事休息,丫鬟們魚貫而入,奉上香茶。

老侯爺先開口和崔大伯寒暄了幾句,崔大伯也客氣的做了應答,一時間,氣氛融洽起來,堂上充滿了久別重逢的親情暖意。

老侯爺和崔大伯一時話畢,小侯爺攜了妻子史慧雲上前去給崔大伯和大伯娘崔譚氏見禮︰「佷兒崔書言攜夫人史氏見過大伯,大伯娘,願大伯,大伯娘福壽安康!」

崔大伯笑著應了,手上虛扶一下,崔譚氏拿了兩個紅封出來一人一個,又給了崔書言一支狼毫筆,史慧雲一個金瓖玉手鐲。兩人又行了謝禮,退下來在自己位置上坐下。

崔書行上前見禮道︰「佷兒崔書行,見過大伯大伯娘,恭祝大伯大伯娘壽比南山,福如東海!」

崔大伯也是笑著把崔書行虛扶起來,崔譚氏也是拿了一支狼毫筆並一封紅封給他。

崔書行道了謝退到自己位置上坐下。

二小姐崔淑貞上前行禮,得了一個和史慧雲一樣的金瓖玉手鐲並一個紅封。

因老侯爺的三位妾室不是小輩,不用前來行禮,所以早早的回了各自的院子。庶出的三小姐和四小姐沒有一同回去,留下來給崔大伯和大伯娘見禮,只見兩姐妹一同上前去給崔大伯夫妻行禮,一人得了一個紅封並一個玉鐲子。

之後,小侯爺和史慧雲的一雙兒女上前去行禮,一人得了一個玉佩並紅封。

老侯爺這邊的小輩都行完了禮,接下來該輪到崔大伯家的兒孫們了。

只見一個比小侯爺崔書言略大幾歲的年輕男子上前來給老侯爺侯爺夫人行禮道︰「佷兒崔書陽攜崔李氏與長子崔錦桓,次子崔錦朗見過二叔,嬸娘,祝二叔,嬸娘福壽無疆,長命百歲!」

老侯爺笑呵呵的將人請了起來,說道︰「好好好,听說大佷兒謀了個督水使者的差事,不錯不錯。」

侯爺夫人從身旁徐嬤嬤端著的盤子上拿了四個紅封,一人給了一個,再給了崔書陽一方名貴精美的硯台,給他媳婦兒的是一串指頭那麼粗的粉色珍珠項鏈,兩個孩子一人再得了一個玉佩。

崔書陽和妻小退下後,另一個比他小幾歲的年輕男子帶著老婆孩子走上前去給老侯爺侯爺夫人請安,說道︰「佷兒崔書剛攜崔于氏與長女崔惜柳,長子崔錦瑞見過二叔,嬸娘,祝二叔和嬸娘身體康泰,福澤百年!」

老侯爺笑呵呵的將人請了起來,道︰「二佷兒听說也謀了一個縣令的職位,可喜可賀啊!好!」

侯爺夫人也是給了崔書剛和崔于氏一人一個紅封,再加一方精美名貴的硯台,一串粉紅色的珍珠項鏈。至于兩個孩子,女孩得了一幅純金頭面並一封紅封,男孩得了一幅文房四寶並一封紅封。」

因崔大伯家這次來的都是嫡系,故而庶子庶女們都沒有帶來,兩個嫡子的庶子庶女們也沒有來,留在了青州看宅子。

眾人互相見完禮,老侯爺和崔大伯寒暄了幾句,眼見崔大伯一家實在是疲累了,便叫了崔書言和史慧雲將崔大伯一家領到已經打掃好了的梧桐苑去休息。畢竟不是外來的客人,是自家人。而且,這梧桐苑也是除了永和院外最大的院子,崔大伯家這次來的人口有點多,安排在這個院子才勉強住得下。況且,這也是崔大伯從前和他那個受寵的姨娘的住處,相信安排他住在這里,觸景生情,也有一番感懷吧!

崔書言和史慧雲將崔大伯一家人帶到了梧桐院,顧名思義,梧桐院里栽了幾顆高大的梧桐樹,現在已是掉光了樹葉,光禿禿的立在院子里。不過,梧桐院里可不都是梧桐樹,還有許多其他的花草樹木,現在也就看見幾株小葉榕和萬年青還是生機勃勃的,其他花樹基本上都沒有葉子了。院子門口,侯府派來伺候的丫鬟婆子站了一邊,跟著崔大伯一家來跟著伺候的丫鬟婆子站了一邊,看見崔大伯小侯爺一行人來了,俱是跪下行禮,異口同聲道︰「奴婢見過主子,主子萬安!」

崔大伯點了點頭,進去了,跟在他身後的大伯娘崔譚氏停了一下腳,叫了一聲︰「都起來吧!」也跟在崔大伯身後進去了,後面一串人跟著。

到了梧桐院的堂上,崔譚氏將崔大伯扶著坐在了主位左邊兒,自己坐在右邊兒,崔大伯看著站在堂下的崔書言道︰「書言啊,就這樣吧,你也是辛苦了,回去歇著,我這把老骨頭也得歇歇了,馬不停蹄的跑了半個月,骨頭都快要顛散架了,哎!老了,老了啊!」

崔書言見大伯如是說,連忙在堂下拱手道︰「那大伯你就先休息,佷兒去安排午膳,等一下叫下人們送來。晚上若是伯父伯娘,堂哥堂嫂,佷兒佷女想吃什麼,用什麼,盡管吩咐下人來告知佷兒,佷兒一定給您辦妥。伯父歇著,佷兒就不打擾伯父伯娘休息了,先行退下。」

崔大伯用手捋著下巴上的一把美胡須,笑著連聲說道︰「好,好,好,去吧。」

待崔書言和史慧雲走後,崔譚氏吩咐兩個婆子去門口看著,不準侯府的下人靠近屋子,只準他們呆在院子里。自己則帶著兩個兒子把梧桐院逛了一圈,回來對著崔忠信說道︰「老爺,咱們就住在這麼個地方啊,窄巴窄巴的,院子也不夠寬敞,虧得還是侯爺府,就那麼小氣,給自家大伯大伯娘就住在這種地方。」說著,扁了扁嘴,翻了一個白眼。

崔大伯看著自己老婆的那副樣子,沒好氣的說︰「你還嫌窄了?這就是我和我娘以前住過的院子,嫌棄就別住,乘早出去,我和孩子們住。」

崔譚氏委屈的說︰「我不就是說了那麼兩句嗎,你急什麼,這比起咱家在青州的宅子,也太小了吧,我看咱家在青州的宅子也抵得上這侯府了。」

崔大伯哼了一聲︰「青州宅子佔地不過十畝,這侯府佔地二十畝,再說了,這京城能和青州相比嗎?京城的地價是多少你知不知道?五萬兩銀子一畝地,都快是青州地價的十倍了,在京城,沒有爵位,想修那麼大的宅子可是要殺頭的,婦道人家,懂什麼,還不快滾進去給我把床鋪好,老爺我要睡覺。」

崔大伯一番話,一下子把崔譚氏唬住了,再不敢胡亂說話,帶著一個婆子進去了最大的一個主人房。兩個兒媳婦兒也趕緊告退各自帶著貼身的丫鬟抱著自己的孩子去了主人房左右的房間,剛好一人一間,先給夫君鋪好床鋪疊好被子,等一下好讓夫君好好休息一下。

崔書陽上前一步,叫了一聲︰「父親。」

崔大伯應了,說道︰「陽兒,剛兒,你們也都累了,有什麼等休息一下起來再說吧。」崔大伯說話時,能感受到他的疲勞,崔書陽河崔書剛對視了一眼,均向崔大伯行了個禮,告退後去了自己的屋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