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七章 公主出嫁

九月初九,宜嫁娶,祭祀,理發,進人。

九月初九,取長長久久之意,寧國公主出嫁和親的日子,就定在了這一天。

大周國的點兵台上,皇帝皇後盛裝打扮,在他們身邊,泰王,誠王,信王,惠王,齊王,康王,還有七皇子,所有皇子均已到齊。寧國公主一身鳳冠霞披,被兩個貼身宮女扶著站在皇後身邊。大周國的文武百官也整整齊齊列隊在點兵台下一側。

大周寧國公主的送嫁儀仗隊,護送出嫁大將軍,嫁妝,陪嫁宮人,一切事宜都在皇帝的親自關照中,三皇子的布置下完成。

寧國公主出嫁所用的護送出嫁大將軍正是大周上將軍卓頂風的兒子卓煜軒,他現在正一身白色戎裝,英武帥氣的端坐在自己那頭威風凜凜的大白馬上。身後整整齊齊的排列著兩千名護送公主出嫁的士兵,左邊是滿朝文武百官,右邊排`.``列著公主出嫁所用的皇家儀仗隊伍百人。

寧國公主的嫁妝是一百八十八抬,其中,各色布匹綢緞衣料五十抬,各色珠寶玉器翡翠瑪瑙珍珠黃金白銀飾品二十抬,寧國公主出嫁所用的金絲銀線精繡鳳凰展翅珍珠瓖邊大紅嫁衣一抬,寧國公主出嫁所用黃金御制紅寶石鳳冠一抬,寧國公主寢宮內所要用到的紫檀木御制桌椅床梳妝台等家具二十六抬,各類書籍天文地理理學陰陽乾坤八卦算術養蠶種植紡織氣節黃歷養生廚藝醫書等等四十抬,各類農作物與花果的種子稻谷小麥玉米大豆綠豆黃豆黑豆豌豆四季豆青菜蘿卜芹菜香菜茄子黃瓜冬瓜南瓜玫瑰花牡丹花月季花茉莉花茶花等等五十抬,一共一百八十八抬。

寧國公主的陪嫁宮人是一百八十八人,女乃娘兩名,教養嬤嬤四名,貼身伺候的上等宮女八名,寢殿內伺候的二等宮女十八名,粗使宮人八名,粗使宮女八名,貼身女護衛八名,寢宮內女護衛十八名,廚子十八名,廚娘十八名,御醫兩名,女醫官八名,御馬使十八名,繡娘十八名,花匠八名,精挑農作物能手十八名,另外還有四名精心挑選出來的美人,以備公主不時之需,一共一百八十八人。

眼看著吉時已到,皇帝大手一揮,大太監王玉雙手捧著明黃聖旨行至寧國公主面前︰「吉時已到,公主接旨!」寧國公主應聲跪下。

大太監王玉展開手上的聖旨,開始高聲宣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昭曰︰

大周四公主慕容怡,正宮趙皇後所出之嫡次女,柔婉芳雅,貞靜皓德,克教克賢,行端品儀,今及芳年待字金閨。今下旨,封慕容怡為大周寧國公主,賜冊賜服,垂記章典,賜婚于藍月國國君藍胡其,望汝謹守婦道,揚我國之文明,以結兩國萬世之好,敬盡予國,勿負朕意!」

賜婚聖旨念完,寧國公主三叩首,接旨謝恩︰「兒臣謝父皇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起身來恭敬接過聖旨奉與雙手之上,在左右宮婢的扶侍下一步一步走向十八人抬公主出嫁所乘坐的轎攆,轎攆旁早有四位教養嬤嬤侍立在一側,見公主來了,趕緊上前來伺候著上了轎攆。

接下來,該輪到護送出嫁大將軍卓煜軒接旨了,他見王玉手持另一幅明黃聖旨向自己走來,一個動作利落的跳下馬來,跪下接旨。大太監王玉走到卓煜軒面前,展開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昭曰︰上將軍卓頂風之子卓煜軒英武善戰,忠君愛國,宣德明恩,守節乘誼,今特封為隨護寧國公主出嫁禮儀護衛軍大將軍,一路隨行保護公主安全抵達藍月國並完成婚事。欽此!」

卓煜軒跪下接著,三呼萬歲︰「臣卓煜軒接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宣完了聖旨,王玉又回到了皇上身邊,躬身向他稟報,皇上點了點頭,說了一句︰「好。」朝王玉揮了揮手,王玉得到聖旨,轉過身去,站直身軀,提了一口氣,中氣十足的吼了一聲︰「吉時已到,公主出嫁!」

卓煜軒就帶隊出發了,送嫁儀仗隊在前,寧國公主的轎攆在中間,護送公主的大軍殿後,一路浩浩蕩蕩,朝藍月國出發。京城里的百姓紛紛跑出來看熱鬧,只見寧國公主出嫁的隊伍一片赤紅,延綿二十里不絕。

送走了心愛的小女兒,趙皇後心氣郁結,一連病了幾天,皇帝體恤,下旨讓定國長公主進宮陪伴,在女兒的勸導之下,趙皇後又才慢慢好了一些。

這天用過午膳過後,因為天氣太熱,定國長公主正陪著趙皇後在鳳儀宮的正殿中用銀耳紅棗蜂蜜羹。

趙皇後看著唯一一個在自己身邊的女兒道︰「定國啊!你可要常常回來看母後,寧國走後,母後身邊可就你一個親生女兒了啊!」

定國公主︰「母後怎麼這麼說,不是還有六皇弟嗎?」。

說到六皇子,趙皇後沉下了臉來︰「別說他了,是個不中用的,前兩天還被你父皇罰了,虧我還想著扶持一下他,或許會有些出息。」

定國公主︰「哦!被父皇罰了?」

趙皇後︰「是啊!說是連中庸大學都還沒有學會,真是個阿斗。」

定國公主有些憂心︰「六皇弟都十九歲了,怎麼還是小孩子心性?听說他前一段時間還想要了母後身邊的綠蘿去。」她看了看趙皇後身後侍立著的一位綠衣宮女。

趙皇後皺起眉頭︰「我已經將他回絕,並訓斥了一頓。哎!這孩子。小小年紀,竟學著好起來了。」

定國公主︰「六皇弟也有十九歲了,府中也有一正妃一側妃,怎麼還是如此不懂事?」

這時候,一個宮女進來稟報︰「稟皇後娘娘,泰王妃求見。」

趙皇後與定國公主兩人對視了一眼,定國公主起身轉進了殿內一扇屏風後面。

趙皇後︰「宣。」

不一會兒,李翠英上進到鳳儀宮內,跪在皇後腳下請安︰「兒臣拜見皇後娘娘,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趙皇後伸手虛扶︰「泰王妃請起。賜座。」

趙皇後指著面前幾上的銀耳紅棗蜂蜜羹對李翠英說道︰「這是銀耳紅棗蜂蜜羹,最是清甜可口,泰王妃從烈日下走過來,想必也口渴了,不若嘗嘗。」于是吩咐小宮女給李翠英盛了一碗過來。

那羹湯用銀耳紅棗在文火上慢慢熬制而成,需兩個時辰,盛在一個白釉蘭花草細瓷碗中,晶瑩剔透的湯汁配上一片一片玲瓏薄脆的銀耳和大紅色的棗肉,又加了幾滴百花蜂蜜進去,湯色頓時顯出一絲誘人的蜜色來。

李翠英將羹湯端在手上,一陣清爽香甜的味道撲鼻而來,用勺子舀一勺放在嘴里,只感到滿口的細滑幼女敕,爽口香甜。

因這羹湯是用了小冰塊鎮過的,在夏日里尤其解暑,李翠英吃著贊不絕口︰「皇後娘娘這鳳儀宮的廚子就是手巧,做出的吃食尤其美味。」

皇後笑一笑︰「泰王妃若是喜歡,以後常來就是,想吃什麼我都吩咐廚子給你做來。」

李翠英︰「兒臣能吃上一兩回已經心中很感激了,怎麼能日日來打擾娘娘呢,恐擾了娘娘的清靜,那就是兒臣的罪過了。」

兩人又閑聊了幾句,趙皇後突然問道︰「泰王妃可有好些日子不進宮了。雖說已經立了秋,可這幾日是天兒最熱的,怎麼道來了。」

李翠英︰「听說貴妃娘娘偶染風寒,泰王擔憂,特的遣了兒臣進宮探望一番。」

趙皇後臉上楊著微笑︰「哦!泰王真是孝順。一听說貴妃身子不適,便讓泰王妃進宮來盡孝。」

其實,趙皇後心中不悅,她這個皇後嫡母身子有恙,泰王泰王妃都不說來看一下,所以說還是親生的好,眼中就只有他那個親生的娘親。

趙皇後繼續說道︰「本宮也听說了貴妃有疾,本想親自去探望,但這幾日自己的身子也有些不適,便沒有去。」

李翠英趕緊裝做擔心的表情問道︰「娘娘身子不適,應該在寢宮中多休息才是,我想貴妃娘娘也是希望皇後娘娘身體安康。」

趙皇後欣慰的笑道︰「泰王妃總是這樣體貼,有泰王妃你這個好兒媳,本宮和貴妃的病也會好得快一些。不過,這次怎麼沒有見到黃側妃一同前來呢?往常貴妃身子有恙,可都是她進宮來侍疾的呀!」

李翠英笑得有些不自然︰「黃側妃今日身子有些不適,故而不能前來。」

趙皇後︰「哦,原來如此。」

這時,跟隨李翠英一同前來的一個隨侍嬤嬤在她旁邊拉扯了一下她的衣袖,李翠英不著痕跡的看了她一眼。

過了一會兒,李翠英就對趙皇後說︰「皇後娘娘,兒臣見天色也不早了,泰王府中還有事情尚未處理,兒臣就先行告退了。」

見李翠英如是說,趙皇後也不好強留,只說了一句︰「泰王妃真是泰王爺的賢內助,即是府中有事,我也就不留你了,過幾日讓黃側妃帶皇長孫過來給本宮瞧瞧吧,也不知為什麼,皇長孫已經半月有余沒有到宮中請安了,本宮怪想他的。」

李翠英此時眼中起了一絲慌亂,她只好努力維持著面上的鎮定對趙皇後躬身行禮道︰「是,皇後娘娘。」

趙皇後輕輕喚了一聲︰「青棉,送泰王妃。」一個著淡綠色宮裝的的女子從趙皇後身後的一排侍女中走出來應道︰「是,娘娘。」

這宮女款款行至泰王妃身邊,手上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輕啟朱唇︰「泰王妃,這邊請。」恭敬的把李翠英送出了鳳儀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