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四十四章 太傅 (一更)

雷被遠赴長安告發淮南王謀反,最終卻只叫朝廷削了淮南國兩縣。

本有些緊繃的局勢頓時松緩下來,但明眼人都看得分明,這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至于這風要從哪刮卻是說不好了,只能由著時間來揭曉答案。

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不覺間,元朔五年就這麼過去了。

新年剛過,朝中就為太傅一事鬧騰起來。

兒已經五歲,早到了可以選太傅正正經經進學的時候了。

但劉徹卻一直把兒留在身邊,半點都沒有選太傅的意思。

館陶進宮都來說了幾次,今日太傅,明日帝師,這里面可不光光是涉及到至高無上的榮譽,還有朝臣們對未來天子的期待。

更重要的是,兒也該借此早些培植自己的勢力。

阿嬌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卻不急迫,她還是希望父子倆能多培養培養感情。

「阿彘喜歡自己教孩子,就讓他教。」

館陶看了她一眼,端起手邊的白玉茶杯,到底有幾分不快。

「你啊,就是什麼都不急。」

阿嬌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並未就此和館陶繼續聊下去。

她徐徐起身,望著窗外奼紫嫣紅的春光道︰「母親,出去走走吧。陽春三月的陽光,舒服的很。」

館陶無奈地搖了搖頭,嬌嬌看著柔順,其實骨子里比誰都 。

但用陳午的話來說,一代人管好一代人,何必總為子孫後代操心?

她抿了口茶水,起身同阿嬌一起往溫室殿庭中听雨閣而去。

仲春時分,春光正明媚。

听雨閣外的桃花林開的熱鬧之極,人還在外面老遠,就被那裹著桃花甜香的南風拂過臉。

阿嬌心想,還真是吹面不寒楊柳風,半點不錯呢。

仔細聞聞,風里還有些許新鮮濕潤土地的味道,春的盎然生機一下就透出來。

燕子唧唧叫著從樹梢間振翅飛過,亂花深處一片蓊然。

仲春的陽光溫暖極了,曬久了還有些微微出汗。

母女倆就踱步上了回廊,在樹蔭下說話。

阿嬌問館陶道︰「隆慮怎麼樣了?好點沒有?」

隆慮正旦朝賀的時候受了點寒風,回去就病下了。

館陶道︰「好多了,就是還咳嗽。也是換季鬧的,等天氣再暖和點就好了。」

阿嬌卻沒法真不當回事,前世隆慮就是病死在元朔六年。

起因似乎就是這場誰都沒太當回事的風寒,到最後卻要了隆慮的命。

阿嬌望向庭中陽光下微微晃動的樹影,堅持道︰「回去時把太醫令帶著,給隆慮好好看看。她年紀也不小了,別再有什麼隱疾,跟著風寒一起犯了。」

病來如山倒,阿嬌想來想去都覺得多半是這風寒引發了什麼並發癥。

前世時,自變成了李妙麗後,她只恨不得同外界隔絕,又怎麼會知道外面的這些事?

等死後被禁錮在劉徹身邊後,倒由不得她不知道了,卻也知道的都是些軍政之事。

前世種種,現在看來恍如南柯一夢,帶著些不真實感。

她嘆了口氣,又叮囑館陶和陳午年紀越大越要注意身體。

館陶听了這話,心下熨帖不已。

「比你兩個哥哥知道心疼父母,可算沒有白疼你。」

阿嬌哭笑不得,「您這話說的」

館陶笑笑,道︰「行了,我要回去了。把太醫令帶著,我看也好。」

阿嬌一直把館陶送出溫室殿老遠,才慢慢地踱回去。

她心下不知怎地,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攪得她有些難受。

太醫令當晚就回來復命,說隆慮並無大礙,只是憂思過重才久病不好。

阿嬌擺擺手,叫太醫令下去。

她微微蹙眉,這是心病啊,心病還需心藥醫啊,而隆慮的心病驕橫跋扈的昭平君卻只怕是沒得治的。

因為隆慮根本就不想治,誰要是管教管教昭平君,隆慮就一百個不樂意。

她眼中她兒子自然是千好萬好,哪有需要管教的?

阿嬌幽幽地嘆了口氣,昭平君的問題她和平陽、南宮不知道勸了隆慮多少回。

隆慮沒一句听進去的,說多了就冷著一張臉。

心中有事,阿嬌晚膳時胃口就不怎麼好,只用了一碗飯。

劉徹還當是為太傅的事鬧心,想著要不就早些叫兒住出去也好。

畢竟男孩子,天天在父母跟前,再養成了嬌弱的性子就不好了。

晚上躺下後,劉徹就順著阿嬌如雲的秀發把自己的打算告訴她。

「兒也五歲了,選個吉日搬到含丙殿去吧。」

阿嬌訝異地從他懷里仰起頭來,第一個反應是舍不得孩子不在身邊,但想想也不能一直把兒留在身邊。

她只能安慰自己男孩子總要獨立點,想了想又急切地問「那元呢?」

劉徹抱住她,「她是女孩子,沒那麼多講究,就還帶在身邊。」

又和阿嬌商量太傅的人選,「朕想來想去,石慶不錯。」

說到這又有些好笑,「建元新政時,皇祖母就是看中石家人忠心謹慎,拿石奮的公子石建為郎中令,石慶為內史。

那時朕氣的要瘋,如今朕卻又要用石家人」

阿嬌笑了一下,「陛下是看重他的品性好,我以為石慶不錯。不過說到太傅,我也有一個人選。」

「哦?」劉徹挑眉望向阿嬌。

她狡黠一笑,「說到鴻儒大師,怎麼能不提董仲舒呢?」

劉徹點點頭,「董仲舒的才華,朕是放心的。」

董仲舒其人原先還有些恃才傲物,這些年倒是心性越來越平和。

他越想越覺得董仲舒品性才學都勝過石慶,確實是太傅的不二人選。

阿嬌見事成了,心下不禁想這可是又改動了次歷史原有的軌道,也不知道會引起怎樣的變化。

只是公孫弘近來行事實在叫阿嬌看不慣,順從上意,力行節儉倒是做的不錯,就是這容人之量委實不大。

汲黯遷為右內史,阿嬌尚且可以當做看不著。

畢竟右內史一職,也只有汲黯能游刃有余。

但公孫弘記恨董仲舒言其虛偽奉承,而把董仲舒發配去給膠西王當國相,阿嬌就忍不了了。

大材小用先不說,膠西王劉端凶殘蠻橫,在他手下已死過數位國相,董仲舒去了也是凶多吉少。

定下了太傅人選,劉徹又興致勃勃地道︰「既然遷宮,朕準備給兒再建一座宮殿,讓他結交天下鴻儒,增長見識。

廣博觀望,就叫博望苑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