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九十二章 學步車

帝王心計,才是真正的海底針。

這個道理在阿嬌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

彼時景帝舅舅的削藩策轟轟烈烈的進行著,但效果卻不是很好,受到的反彈很大。

天下諸侯隱有反意,于是在那年梁王舅舅入朝家宴時,景帝舅舅酒醉討太皇太後歡心許諾要把帝位傳承給梁王舅舅。

雖被竇嬰以天子有子而勸阻住,但到底給了梁王舅舅一絲希望。

于是來年七王之亂爆發時,梁王舅舅領軍死戰。

平叛成功,當有梁王舅舅的一半功勞。

阿嬌後來每每想起此事,都深深懷疑景帝舅舅的別有用心。

太皇太後寵愛幼子想景帝舅舅傳位于他也不是一天兩天,但景帝舅舅何時接過話頭?偏偏在天下諸王將反之時酒醉而語。

而且正正好當時還有年輕氣盛一心為國的竇嬰在場,只怕景帝舅舅是算好了他會跳出來反對。

所以,他不擔心會假戲真做。

帝王的喜怒哀樂,任性而為,從來也都只是心計的一部分。

主父偃的死,在許多人眼里是又一次天子受逼殺晁錯的翻版故事。朝內市井莫不對諸侯的跋扈憤懣不已,以為當對諸侯的收壓還不夠。

也就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能看出天子對主父偃早有殺意,今次殺之不過是應勢而為。

卻叫諸侯王再無話可說,將來還得面對朝廷的加倍盤剝。

越老越精的竇嬰自然是其中一個,他對天子能展露出足以欺瞞天下人的深沉心計而高興。

帝王之道,從來就只有利益之分,哪來對錯可言?

他從前還擔心天子究竟年輕,縱然才華蓋世,但到底心計成算還淺薄了些。

如今看來卻是他多慮了,能登上帝位的人又有幾個簡單呢?

也就是他一直不自覺拿看晚輩心態去看待陛下,才總是不放心。

今次主父偃的死,竇嬰在天子身上看到了先帝,更看到了高祖。

他自元光三年到如今一直為相,深受天子信重,自認也一展了心中抱負。

如今也到了不該再戀棧權位、急流勇退的時候了。

天子,似乎更需要一個好掌控順從听話的丞相,他需要更多集中的權力。

至于竇嬰從前擔心的皇後擅寵亂政的問題,如今看來也不再是問題。

天子,會有分寸。

于是,劉徹就順理成章地拿到了丞相竇嬰請退的奏書。

他指著帛書對阿嬌笑言,「魏其侯這樣的人都學會了說假話,還老病不堪?請以靜養天年?前陣子衛青的那個外甥進宮還說和魏其侯一同去狩獵,魏其侯英雄了得,斬獲頗多。如今這就老病不堪了?」

正當初冬之時,陽光清冷卻耀眼燦爛,撒照在庭中四季長青的參天古木上恍惚如盛夏時節。

幾縷風悠悠然然地從大敞四開的宮窗飄進來,懸著的風鈴便清脆地響動起來。

白霧般的細紗輕飄飄地被吹拂起來,同著冉冉上升的青煙水霧宛如細腰楚女在起舞。

劉徹的笑言如一顆石子打破了這一片安謐,他話語間似乎很為時隔多年竇嬰又一次的尥蹶子而不快。

埋首案間畫圖的阿嬌卻笑了笑,也沒有理他。

任憑他打量的視線直往她身上鑽,還是小心仔細地畫完最後一筆才仰頭輕笑道︰「阿嬌以為公孫弘謙遜有讓,可為相。陛下以為如何?」

劉徹心下微驚,他沒想到嬌嬌竟然說出了他屬意的繼任丞相人選。還想著怎麼跟嬌嬌解釋叫魏其侯退下去是為了他好,當下倒先把種種好奇探究按下,笑道︰「皇後這是也同意魏其侯告老了?」

阿嬌噗嗤一下笑出聲來,盈盈上前道︰「難道陛下不是這麼想的嗎?」

她柔順地靠在劉徹的懷里,輕聲繼續道︰「陛下啊一口一個魏其侯,也不叫丞相了,方才又說‘也同意告老’。看來魏其侯的辭相正合了心意。何況魏其侯也到了該退的時候了,陛下就準了吧。」

阿嬌想起前世時,這個竇家最才華傲世的魏其侯一生抑郁不得志而死,始終是她心底的一處遺憾。

如今這般君臣相得而退當為一時佳話,也算是她對太皇太後寵愛的一點回報了。

她到底對得起太皇太後的囑托了,沒叫太皇太後一去竇家就樹倒猢猻散,被劉徹收拾了個干干淨淨。

出過皇後和丞相的後族,當還有三世富貴可享。

這就夠了。

劉徹瞧她全然不似不悅,臉上還有淡淡笑意。也就放下心了,又有幾分為自己的小心翼翼好笑。嬌嬌心中從來都是他最重,何時在乎過別的?

但越是這樣,他就越怕委屈了她,更怕天下人以為皇後不受寵愛了。

所以他早立太子,用未來皇太後的身份來鞏固阿嬌的根基。

如此,便是竇嬰退出朝堂也不至于叫嬌嬌不安。

人是會變的,就如母後從來最重的不也是他嗎?但等他為帝後自覺他再沒有什麼需要支持的了,便開始為娘家來向他要權要錢。

只有他的嬌嬌還如最開始那般從不曾在意這些塵俗名利。

他何其有幸,能得阿嬌為妻?

他攬緊懷中的阿嬌,眸中隱有淚意,忍著滿心激蕩輕聲笑問道︰「沒想到嬌嬌還有這般聰明的時候,是朕一向小瞧了嬌嬌。那嬌嬌說說為什麼想到公孫弘呢?朕可記得上次汲黯說公孫弘虛偽時,嬌嬌也似乎頗為贊同啊。」

這說的是前不久朝會時汲黯曾當面指責公孫弘虛偽,以為公孫弘位列三公,卻只食一肉,月兌粟飯,為布被。俸祿全用來了奉養賓客,身無長物,是沽名釣譽之舉。

公孫弘坦然承認了以為汲黯說的有道理,他身居高位卻一窮二白確實有沽名釣譽之嫌。但他以為高官是奢靡還是儉樸都不影響為天子為帝國出力,劉徹當即贊譽了他。

阿嬌卻撇了撇嘴角,沒想到叫劉徹看見了。

她當即就有些啞然,又听劉徹含笑道︰「而且這個公孫弘一向還愛和朕唱反調,今年修朔方城,他不就嘰嘰歪歪說秦時曾發三十萬人在北河築城,最終不了了之,以為這是勞民傷財之舉。

磨纏了朕許久,朕叫中大夫朱買臣拿設朔方郡的好處來詰難他,十問之下他一個都答不上話來,才無奈住嘴。

如此論體察上意不及張湯,論治國之才趕不上竇嬰的人,嬌嬌怎麼會以為朕要用他為相呢?」

幸好阿嬌閑下來還經常琢磨劉徹前世的種種用意,不然現下就真的只能告訴他史上公孫弘曾為相了。

她眼中狡黠的光芒一閃而過,笑道︰「公孫弘是布衣出聲,比不得竇嬰,一旦為相,勢必就學會了什麼叫順上。而且沒有大才,不才正是如今心懷壯志,不願再受一絲掣肘的陛下需要的嗎?」

劉徹還真沒想到阿嬌能看的如此透徹,當下大笑著攬緊了阿嬌。「這天地間,最懂朕的莫過于嬌嬌了。」他忽地湊近阿嬌耳邊,玩笑道︰「該是兒擔心母後這般聰明可怎麼辦啊!」

阿嬌笑笑,並不曾說話。

談笑間,天子便已經下定了準竇嬰辭相啟用公孫弘的決心,又和阿嬌呢喃道︰「漢室慣例都是以功臣列侯或外戚為相,看來朕還得給公孫弘封侯啊。」

阿嬌的心立時就微微顫了一下,公孫弘果然還是要以丞相封侯。

史縱然提前了一次,但還是走在原有的軌道上。

這叫她總難免有種無力感,似乎伴在劉徹身邊的是她陳阿嬌也好,是衛子夫也好,抑或隨便是誰,史都不會改變。

劉徹身邊的女人只是史長河中一點小浪花,激不起半點漣漪,亦不要談改變自己的命運。

阿嬌越來越有一種感覺,她雖然好似逃月兌了被廢冷居的結局,卻又陷入到了衛子夫的命運中。

劉徹越是寵兒,越是對他寄予厚望,阿嬌就害怕將來兒會像劉據一樣也失了劉徹的喜歡,而弄得父子成仇。

阿嬌心底這些不能為人言的愁緒自然是埋的極深極深的,她似乎又回到了這世的最開始,為未來的命運惴惴不安。

她一旦掩蓋自己的情緒,任是誰都瞧不出來。

畢竟這一生,她自小就開始裝。

如此經年累月地裝,有時候她自己都分不清楚到底哪一面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便是劉徹也看不出她的不對,當下擁著阿嬌往書案前去,興趣盎然。「朕看看嬌嬌這一下午神神秘秘畫的什麼?」

書案上被玉石鎮紙壓著的帛書早被輕悠悠的風吹干了墨跡,劉徹上前端詳起阿嬌的畫作。

帛書上畫的是現代學步車的草圖,元老也學不會走路,她急得不行,老是發脾氣。

阿嬌靈感突來,想起了學步車這個後世被拿來供小孩子學步的神器。

她回憶著畫下了,還不放心,拿筆在每處都標記著。

實木做成一個大圓圈,類似明清時盛行的圈椅,只不過口是合著的。

圓圈前方阿嬌想著是給元用,還特意叫浮雕出幾朵花來,再在其上微微起一個不高的銅環,給懸幾顆風鈴。

後方阿嬌畫了一個靠背,預備也用木頭的,再用厚墊子包上。

圓圈左右兩端下方瓖緊絞成x形的鐵棍,鐵棍下再瓖上同圓圈比長的月牙形的長實木片,其下再瓖以四個小車輪。

上面的大木圈前後縫上一手寬的厚棉墊,整個的高度還得回去後叫拿尺來量過元的身高才能定版。

劉徹悟性極高,雖從未見過,但瞧了瞧就看出了眉目。笑問︰「是拿來給元學步的?」

阿嬌笑著點頭,他便點頭稱贊道︰「元性子太急,總想著兩只腿一起邁。有了這個她往前撲也摔不著她,就是不知道這學步車 啦啦往前跑的時候能不能被嚇著?幾回下來,元也就悟出來了。」

雖然知道這是最貼合的名字,但阿嬌听著從他嘴里冒出學步車怎麼都有些想笑。

劉徹想了想,又提起筆在下方加了句「底盤瓖金」,而後抬起頭介紹道︰「上輕下重,才更安全。」

阿嬌對于不論何種事物劉徹總是能輕易上手,看出其間利弊已經都不想感嘆了。

他自小就是聰明到妖孽的存在,漢武一朝間究竟冒出了多少能人是數也數不清的,但是沒有一個能跳出劉徹的手掌心,全天下都將籠罩在他的陰影下。

阿嬌時常想,劉徹和後世的隋煬帝楊廣真是一線之差。

帝後的圖紙被送到上府後,立刻就受到了工匠們的最高重視。

漢時手工業發達,尤其是漢室中更是集中了天下工匠之最。

是以等半月學步車坐成後,阿嬌簡直都有些驚艷。

做的實在太漂亮了,擺在那里就像一個藝術品般。

圈椅般的木圈用的是金絲楠木,在光照下散發出絲絲清幽的金光,輝煌絢爛。觸之細膩溫潤如玉,隱隱有淡雅楠木香飄蕩開,叫人神清氣爽。

更難得的是金絲楠木木性溫和,冬天觸之不涼,夏天不熱,正適合小孩子用。

阿嬌叫浮雕出幾朵花,工匠們便特意在向陽處結出山水之紋處就勢浮雕出幾朵蓮花。

其上掛風鈴的銅環,也換成了金絲楠木。

工匠巧思,做成了一葉荷葉下垂著蝴蝶狀的風鈴。

連接上下的x形鐵棍舍了鐵質,用的是銀。

兩側的底盤用的實足金,放在那金光閃閃的,阿嬌還擔心用實金太重會笨拙。上手推了推,就發現兩側底盤下四個滾輪做的極巧,順滑極了,既穩當了又好用。

最叫阿嬌滿意的,她畫的靠背上工匠們竟然還巧思做出了一個可以折疊的小篷來,展開來可以遮陰用。

她原先就想過這個,但害怕工匠們做不出來刁難了他們,沒想到漢人的巧手實在是超出阿嬌的想象。

元一見到這個就喜歡的不行,連聲叫著「我要我要」。

本來就是給她準備的,阿嬌自然沒有二話,叫人把學步車拿到了庭中,再把元放進去。

元興奮地拍打著左右,尤其喜歡前面荷葉下掛著的蝴蝶風鈴,拿小手不住地撥弄它們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

她呵呵笑個不停,雙腿不自覺地往前撲去。

果如劉徹所料,學步車一下就跑了起來。

但元一點沒嚇著,反倒興奮不已,不住地跟劃船一樣帶著學步車  啦啦在庭中跑個不停。

溫室殿上下嚇得不行,生怕長公主摔著了,在庭中四周圍了個滿滿當當,預備著撲下去接她。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