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章 戚夫人

萬籟俱寂的夜里,四下里靜得仿佛連燻香裊裊上升的聲音都听得見。

阿嬌雖是極輕聲地問出口,她期待又害怕地等待著劉徹的回答,只覺得心口的撲通亂跳聲大的嚇人。

前世時剛開始劉徹不是沒對李廣重用過,但到了最後漠北之戰時劉徹已經不準備用李廣了,是禁不住李廣的哀求,不忍心抹這個老將的臉才答應。

而結果也實在叫人難過,李廣迷途自殺。

一代名將,就此折戟沉沙。

如今她雖然改變了史,但卻不能改變人。

李廣前世在用兵上存在的那些弊端,想必如今還是在。

叫他去馳援漁陽,這怎麼能叫阿嬌放心?

她忐忑不安地等待著回答,等來的卻是叫她哭笑不得的回答。劉徹竟然像听著小孩子閑操心一樣完全沒把她的話當回事,一把把她按勁懷里,催她睡覺。

阿嬌又好笑又無奈地推他,「我說認真的,漁陽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劉徹正有一下沒一下地順著她的背,被她抗議後重新攬她入懷,給她順毛道︰「好,好,好那咱們就說認真的,李廣有什麼信不過的?韓安國也不是無能之輩,這都是千軍萬馬中殺過來的,不至于守不住漁陽。」

他有些奇怪,李廣出身將門,騎射過人,武藝超群。

文帝就可惜說他生在和平年代,不然以軍功封萬戶侯不在話下。

嬌嬌怎麼會不放心他去?

要知道去年的對匈之戰,滿天下都寄希望于李廣。卻沒想到成就的是衛青這匹黑馬,只是就如丞相嘆息的李廣是累于聲名。

若不是匈奴以幾倍重病圍殲,李廣不至于敗的如此慘。

難道嬌嬌就因為他敗這一次,就信不過了?

劉徹心念流轉間,一時還真想不明白。

阿嬌也反應過來自己的反應過激,畢竟李廣人生的前面大部分都是順之極順,是到了對匈奴時才屢戰屢敗。誠如劉徹所說,李廣是血海尸山中打出來的名將,不至于連這點局面都應付不了。

她心下一安後,倦意立時卷上來。她舒服地蜷縮在劉徹懷里,安心睡去。

她鼻翼間始終縈繞著獨屬于劉徹的淡香,溫暖又叫人舒心。

這味道里含著三分宮中燻香,三分筆墨紙硯的味道,還有四分卻是男人的陽剛荷爾蒙。混在在一起,就成了劉徹的味道。

這味道叫她魂牽夢繞了兩千年,如今日日得以它的守候,只覺心神安寧悠然到了極致。

阿嬌一夜好眠,清早醒來神清氣爽。竟完全沒有因為睡的不足而困頓,精精神神地陪孩子們玩了一上午。

等午後好不容易哄睡了兩個孩子後,阿嬌才在軟榻上小憩會。

風輕雲淡的初春,溫度漸漸回升。

綠意萌生,天地間都充滿了初生的活力和希望。

阿嬌躺在榻上,睡思漸漸昏沉。迷迷  中似乎還听到雪獅子噠噠噠地跑過庭院,緊接其後的是小冬子匆匆的腳步聲。

天,真的很舒服呢。

阿嬌睡著了。

她又做夢了。

做夢對常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但阿嬌不會做夢。那些或綺麗浪漫或天馬行空不著邊際的夢都和她無關,她只會在彼岸花的提示下斷斷續續地沒頭沒尾地夢見前世。

但自生下兒和元後,阿嬌忽然間就擁有了做夢的能力。她開始做亂七八糟的夢,她終于開始和正常人差不多了

是以,她總是懷疑元是不是她前世帶出黃泉路的那朵彼岸花。

只是,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次,阿嬌似乎又來到了之前的夢境,她又開始回憶起前生。

她悠悠醒轉時,還帶著幾分迷 。心下還感概難得兄妹倆還沒有哭鬧,她可以再在被里滾上一會。

但阿嬌舒服地滾了一圈後,卻一下驚醒。

這不是她的榻,沒有劉徹的味道,全是沉水香的味道。

阿嬌心下不安,立時沒了睡意。她霍然睜開眼,果然帳子頂沒有繡被劉徹稱為怪怪的hellokity。撂下的床幔也不是她愛的剛換上素淡雅致的白蘭花,而是華貴雍容的龍鳳呈祥。

這絕不是溫室殿,絕不是!

僅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來絕不是!

她又做夢了?

前世的事情她不是全想起來了嗎?為什麼還會做夢?她不記得還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沒有想起來啊?

阿嬌有些頭疼,她如果陷在夢里,一會兩個孩子醒了鬧著找她怎麼辦?

她拼命地想醒來,卻發現徒然無功。

阿嬌深吸了口氣,撩開被子下榻。

夢境不會一直困著她,每次都似乎只要讓她觸踫到該讓她知道的東西後就會放她離開。

她清了清嗓子,揚聲叫道︰「海棠海棠」

很快外間應了一聲,繼而響起錯落有序的腳步聲。

阿嬌的驚疑更大了,剛剛那不是海棠的應和聲,也不是玉蘭,更不是紫荊和木筆。

現在走進來的腳步聲中沒有一個是她熟悉的,她心下升起不好的預感。

果然,等侍女們魚貫而入後。阿嬌驚駭地發現全是生面孔,沒有一個是她認識的。

打頭的女官姿色平常,眉眼溫柔,行動間落落大方。她恭謹地跪下為阿嬌穿鞋,有些疑惑地問她︰「夫人,您剛剛叫海棠」

阿嬌心下突突不安,強作鎮定地問道︰「怎麼了?」

似乎這次的夢境,不是夢見她的前生,但是也不是正常的做夢,這是怎麼了?

這女官叫她夫人,可是她記得她成為李妙麗後,劉徹還是把海棠幾個重新還給了她。

她根本就不記得她身邊有這樣的女官啊,而且這是哪?

瞧著這殿中的擺設也不像昭陽殿啊,陌生的宮殿和陌生的宮人都叫阿嬌心下不安。

女官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卻沒有當一回事。只當又是夫人還和陛下置氣,便笑道︰「夫人,那墨海棠有什麼好看的?您便是不要也就不要了,何必要跟陛下生氣?」說到這,她的聲音小了幾分,卻也還是叫在場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說到底那位是中宮」

阿嬌嚇了一大跳,立時喝住了她,又叫左右都退下去。

她沒想到這個看起來低眉順眼規規矩矩的女官竟敢當著滿殿人數說起衛子夫。

她前世雖然囂張跋扈,和劉徹鬧脾氣的時候也毫不避諱地說起衛子夫的這些那些,身邊的貼身女官也不是不知道,但也從來沒有當著滿殿不知底細的宮人就說這些吧。

女官卻也是一臉疑惑,只是懾于她一向說一不二,鬧起來就是陛下也只能哄著讓著,不敢有多話。

她不知道是哪里又惹了夫人的不高興,昨夜夫人就和陛下鬧脾氣,說要皇後宮中那盆皇後親自栽下的墨海棠。

陛下雖然獨寵夫人,皇後早就成了擺設。

但架不住皇後在朝中的影響力,就是陛下明面上怎麼不得給皇後幾分面子,怎麼好去找皇後要?就哄夫人去找一模一樣的來,夫人硬是不肯。

夫人昨夜鬧到後頭又開始說起要陛下改立三皇子為太子,陛下前段時日剛在朝中提出這個,就被朝臣以死相諫。哪還會再提呢?

要她說,這飯要一口一口吃。這陛下的心就是向著夫人,是夫人的早晚是夫人的,何必這麼急呢?

何況陛下已經封了三皇子為趙王,又留著三皇子不去就藩而是一直留在長安。

椒房殿那邊听說上火的飯都吃不下,但饒是如此,夫人也只消停了幾天,得空就要和陛下念叨。說楚漢相爭時,一直留在他身邊陪他在千軍萬馬中擔驚受怕的可是她,不是皇後!

陛下自然還是哄夫人,再三和夫人許願說將來一定讓三皇子為太子,繼承大位。

夫人也知道至多也只能爭成這樣了,但就是仗著陛下疼愛三天兩頭總得鬧上一場。偏偏陛下還就一直哄著,她們這些底下伺候的都說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寵冠六宮呢!夫人活這一世,也真是值了!

阿嬌不知道女官心中的這些嘀咕,她沉著臉訓斥女官︰「你也知道那是皇後!是你能口無遮攔地數說的嗎?沒規矩!」

女官更不懂了,夫人這是怎麼了?就是當著皇後的面,不也沒有講究過這麼多嗎?皇後不還是忍著,這怎麼現在陛下也不在,竟說起這些?

她心中百思不得其解,卻立刻就頓首拜下俯身認錯。

夫人面前,就是陛下尚且不和她說道理,又何況她們這些人?

夫人只怕這還是昨夜的氣不平,不想听到中宮的事情。

阿嬌見女官嚇得戰戰兢兢地,心下更生疑。她什麼時候這麼大威風,幾句話就把人嚇得簌簌發抖?

她有心讓這女官下去,但瞧這樣子似乎她現在身邊沒有海棠幾個。若不然怎麼她叫的是人名,這女官卻回她什麼墨海棠,還說別和皇後爭?

衛子夫似乎不喜歡花吧

阿嬌揮手叫女官起身,叫她去喚人進來伺候她梳洗。

女官如蒙大赦,躡手躡腳地出去了。

阿嬌又無奈又好笑,她舉步往梳妝台前去,望著銅鏡中隨意地瞥過去。

這一瞥,卻叫阿嬌嚇得魂飛魄散,差點驚叫出聲!

她不是她!

鏡中的美人柳眉彎彎,眉目間隱隱帶著若有若無的憂愁,如弱柳扶風、西子捧月般,叫人憑空生出無限愛憐來。

阿嬌想起幼時在太皇太後宮中隨著呂後一起翻出的畫卷,立時想起來這是誰!

這是戚夫人!

她怎麼能變成戚夫人!

難怪剛剛她說謹言慎行的時候,女官看她的眼神活像白日見鬼一樣。

戚夫人,那是仗著幾分寵愛就認不清形勢的人。偏偏高祖還不是那等為了博愛妃一笑,肯烽火戲諸侯的人。等發現撼動不了呂後的位置時,也就撒手不管了。

但是戚夫人想到的卻只是自己一貫的威風,和呂後是如此在手下吃癟的。

魯元公主選婿,呂後尚未發表意見。戚夫人就說公主已心許之矣,于是高祖就以張敖尚公主。

她談笑間就決定了呂後長女的婚事,給魯元了選一個除了生的好沒有半點本事的駙馬,眼看著呂後氣得好一段時日都推說身體不適免了她的問好,何等得意?

高祖七年,大敗于平城後。戚夫人攛掇高祖和親就要和真公主方見誠心,極力建議要以魯元和親于匈奴。呂後哭求方至,這又是何等得意?

高祖九年,劉如意雖為趙王,卻未嘗就藩常留長安。越明年,高祖劉邦欲易太子,下廷議。群臣不從,方止。戚夫人雖然失敗了,卻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她在高祖心中是何等重要。他是真的會為她把後位和太子位都捧來,皇後也不過就是佔著那個位置罷了。

高祖十一年,英布反,欲令太子為將征之。

英布是什麼人?項羽帳下五大將之一,巨鹿之戰為渡河的先鋒,襲殺章邯軍坑殺二十余萬,攻佔函谷關滅楚義帝,擊殺荊王劉賈,破楚王劉交軍。

這樣一步步從尸山血海里浴血而出的名將開國名將,與韓信、彭越齊名的人物。讓羸弱仁柔的劉盈去平叛,冠冕堂皇地說是讓太子去磨煉以備將來掌權。

倘若太子僥幸贏了,是應該。而輸了,就算沒能在戰場上丟了性命,正好又給了戚夫人一個奪嫡的理由。

呂後流著淚跪了一夜求高祖,終于說動高祖。

而高祖平英布後易儲之念更強,叔孫通死諫才換來高祖佯作答應。

高祖臨死前更是與諸臣盟誓,非劉姓不封王,遏制呂後的勢力。又安排周昌為趙國宰相,保護劉如意。

如此種種,都叫戚夫人在呂後跟前充滿了居高臨下的俯視感。她完全忘了,就算她再壓制著呂後,她的兒子劉如意再得寵。

但只要高祖一死,呂後就是皇太後,太子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

而她和劉如意失去帝王的庇護,不過是俎上肉。

戚夫人以為那帝位唾手可得,想必平日言行里不注意的地方多了去了。也就難怪連身邊的女官都敢說起呂後,活像那是一只紙老虎!

阿嬌一時為戚夫人的天真貪婪好笑,一時又為怎麼變成了戚夫人糾結。

待女官領著人進來後,就見她坐在梳妝鏡前沉著臉一言不發。

女官心下打鼓,心道這還是為昨天的事不高興。今天陛下來,夫人指不定還怎麼和陛下鬧呢!

她深吸了口氣,想起夫人方才不願她提起這些,只得當作不知,上前道︰「夫人,今日梳什麼發髻呢?」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