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九章 長夜漫漫

「那父親、娘親是要和祖父商議什麼啊?」

但誰知某只小老虎倒還問上癮了,隱隱的就有一絲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意思。

看著梁,梁雍就又問了這麼一句,讓得梁是有些無語的。

「商議什麼啊……」

可無語歸無語,梁卻還是在想了想後又回道︰「就比如是在商議日後該怎麼增加你的功課啊、學業啊這類的問題吧。」

「姐姐!」

梁雍一下就不干了,梁卻被他逗得是放聲大笑。

驚得沿途的花樹上本是已經在休息的翠鳥們都撲哧撲哧著翅膀就飛起來了。

不過梁倒也沒再逗梁雍,模了模他的頭就笑道︰「祖父和父親、娘親在商議什麼事,就不用你操心啦,你只要回去好好的休息、好好的睡一覺就行了。」

梁拍了拍梁雍的小腦門,然後也不理會他的反抗,牽著他就繼續往前走,直到了闕秦院,又囑咐了關媽媽幾句後,她才離開的。

只是一等到梁走出闕秦院後,臉色也立刻就沉了下來。

「剛剛在宴席之上,祖父的臉色明顯不對,現在鶴壽齋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還是沒有動靜,相爺和夫人也依然沒有出來,我們派去的人不敢靠近,就只能遠遠的守在鶴壽齋外,也不能探听到里面到底是發生了什麼。」

念湘走在了梁身後,低聲回道。

其實剛剛在宴席上的時候,梁還沒有意識到什麼。

但等之後他們小一輩的人全離席時,梁漸漸的就發現有些不對勁了。

而這還得多虧了梁雍。

剛剛在宴席之上,這小家伙緊張的幾次都弄響了碗碟,但就在梁提心吊膽的害怕他們祖父就要訓斥時,竟是什麼都沒有發生。

這讓得梁雍其後還與梁小聲說道︰「祖父今天可總算是沒再一直盯梢我了,不然剛剛就可能被訓了。」

是啊,往常的時候,祖父對雍兒的一言一行向來都是要求嚴苛的,怎麼今天會如此的一反常態呢?

梁有些怔忡,然後又再聯想到宴上祖父過于溫和的神情,這是在是不對勁啊。

就算她想極力忽視,那也是很難做到的事情。

因此也才會有了之後,梁派人守在了鶴壽齋外的安排。

而原先本就因了梁老爺子率三軍班師回朝的消息而隱隱有些不安的心緒。

現下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竟然有了增大的趨勢。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啊。

長夜漫漫,但今晚的小雲曛內卻是風燈長明,在風中整整搖曳了一個晚上,直到第二天,天邊開始出現魚肚白之後,那一盞盞的鎦金五彩琉璃風燈,才終于被熄滅掉了。

但被梁一直輾轉反側得記掛著的鶴壽齋,卻直到了次日清晨,還依然是安靜如斯,就好像什麼事都沒有一般。

一切,都是那樣的安寧與祥和。

……

……

「長平在啼曉殿舉行的離宴,你會去嗎?」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是會去赴宴的。」

在贏王府世子祁玖和龍家小姐的定親宴過後,小雲曛里就多了一位常客,人家是隔三差五的就把這兒當做自己家一般的登堂入室,一點都不客氣。

而讓梁還有些無語的是,這個十分自覺的人偏偏得了她娘親的喜愛,直接就言明讓她常來,那這也使得梁就算再不喜歡被人自午睡中吵醒,卻也只能是附送幾個白眼就了事的了。

那這個人能是誰,誰又能有這樣的本事,得到沈氏的喜愛呢?自然是只有英王府的小霸王唐夢瀾了。

小雲曛,綠紗閣,繡花流蘇的垂絛宮紗在風中飄揚,剛剛自午睡中被人拽起的梁,此時是有氣無力的倚在了鋪滿紫荊竹節藤涼席的大炕之上,眼眸要合不合的困倦樣子。

「那倒正好了,那日我也是要去赴宴的,我們又能結個伴了。」唐夢瀾輕松的說道。

梁卻忽然就睜開了眼,看著她就奇道︰「怎麼,意思是長平公主也派人送帖子到英王府,邀請你去參加啼曉殿的離宴了?」

「那是自然。」唐夢瀾笑的很淡道︰「畢竟我們都認識這麼多年了,也斗了這麼多年,如今她要到封地之上,而我也要回轉雁蒙了,這一別也不知道此後還有沒有機會再見,她的離宴又怎麼可能會不邀請我呢。」

因了祁玖,唐夢瀾和長平公主也算是糾葛多年了。

但她們可能誰也沒想到,他們三人之間的這場糾纏的結局竟會是以如此的形勢落幕,所以不論是唐夢瀾,亦或長平公主現下的心情到底是怎樣的復雜和無奈,也許都是無人能懂的吧。

梁垂了垂眼瞼,最後還是努力輕松的笑道︰「那也很好啊,這下我們可以作個伴啊。」

「但這宴會,楚孤也會去,你知道了嗎?」

先前都還能勉強維持住的笑容,戶人家崩塌了,梁抿了抿粉白色的薄唇,可最後卻還是沒能再次擠出笑容來,看得唐夢瀾就嘆息了一聲,「得了,笑不出來就不用笑了,雖不知道你和楚孤是怎麼回事,但我這也算事先給你提個醒,省得到時你措手不及。」

就算唐夢瀾不說,其實梁也想到長平公主的離宴之上,楚孤極有可能是會出現的,畢竟他和長平公主交好,這在建安都算不上什麼秘密了。

那他會去參加長平公主在啼曉殿里舉辦的離宴,似乎也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情了。

而這次卻輪到梁沉默不語,在唐夢瀾的話落地之後,梁就只是抿緊了唇瓣,並且眼底也不是沒有掙扎的,她此時都已經在考慮,若長平公主的這個離宴她不出席,可不可以呢?

答案自然是不可以的,這還真就應了那句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啊。

夏日里的午後,是極其炎熱的,但因了小雲曛里的綠紗閣地勢本就是四面迎風,兼之又是被閣外那層層疊疊的樹蔭覆蓋,所以平日里只要四扇大窗打開,那裂風便會洶涌穿過,把這一室的炎熱也一並的帶走。

因而不管梁此時心里到底是怎樣一個糾結的心情,最終都還是又慢慢的平靜了下來。

此時屋外正是太陽最後一點余溫的陽光,灑落下來最是暖。風,輕輕的吹,吹響了一株株雲柳的葉子的沙沙聲,輕輕地就回蕩在了耳旁,像是叮叮咚咚的清澈溪水一般。

而盛夏里的那一株株桃樹,現下桃花早就凋零盡了,此時只剩下滿枝的枯意,在橘紅色的陽光和風里微微搖曳,而也是在這滿街道都是枯意的幾株桃樹里,一顆已經很老,生命也快走向盡頭的桃樹下滿地霧照落花,彷如桃花落盡時的繽紛。

……

……

在文帝的少年執政時期,西殷和後蜀爆發了一場大戰,而也就是這場大戰,讓西殷的鎮東大將軍梁祜,開始嶄露鋒芒,驚艷天下梁祜率領著西殷當時僅剩的十萬大軍,擊退了後蜀的猛狼之師,侵入蜀地近千里之遠,迫得當時的後蜀不得不主動議和。

當年的西殷,在那時雖氣勢如虹,但其實國力極弱,想要趁此吞並後蜀,實是天方夜譚。文帝深知此理,于是這場由後蜀先挑起的兩國大戰,最後以後蜀的主動議和結束。在後蜀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以及派了一名皇子到西殷作為質子後,這場大戰,就這樣徹底平息了。

至于東玉郡主……楚孤的母親,也就是在那時,和著質子一起到來。

孟太妃,是先帝的四妃之一,而先帝的皇後,一生只有一位,那是元後楨皇後。在楨皇後紅顏薄命,斯人早逝,先帝就沒有再立新後,掌理六宮的大權,最後卻是旁落成帝的寵妃,李貴妃手上。

李貴妃此人,專權跋扈,野心頗大,一直都想插手國政,在先帝病危之時,更是與太醫串謀,假宣詔旨,把所有成年皇子都騙進了廣明殿,全部毒殺。

最後,李貴妃還與其父兄發起了承德門兵變,欲立其只有三歲的幼子為帝,要不是在千鈞一發之際,孟太妃冒死救出了元後楨皇後的遺子當時還只有十一歲的文帝和六歲的酈王,讓三公借此有了反擊的理由的話,那估計當年李貴妃的毒計早就成功了。

只是,在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後,人們才猛然發現,孟太妃的長子和幼子,全都已死在了廣明殿的那場陰謀里。

而這些,梁也是在前世時,父親和娘親被斬前夕才那樣深刻的清楚了。

文帝駕崩,懷帝登基,而相比文帝的明君之名,懷帝的殘暴和昏庸就更顯丑陋,在登基之初,懷帝立刻一改先前的謙謙君子之範。

凡是曾經得罪過他的人,不出一月就全部罷職免官、獲罪下獄,無一幸免。

這其中,最慘的雖不能算做是梁家,但在梁思玄被定死罪下獄,沈氏也因辱罵懷帝及沈雲崇的暗中搗鬼而獲同罪後,梁思玄把梁家最後的力量卻是用來保存了她們的性命時,她才知道了一切的。

而說到這兒,就不能不說起英王了,梁此時的神色也不怎麼好,那可是英王啊!是西殷如今僅有的三位異姓王之一,雖說權勢並不能和酈王相提並論,但英王可也是手握五萬海師,雄踞西殷海境防線的霸主,替西殷擋住了一年到頭無數次的海寇侵犯,更是保下了西境內一方太平的最大功臣。

這樣的英雄,不管是誰都不會忽視也不能忽視的,梁自然也是如此,只是她看著眼前的鐘晴,卻開始有些擔心她了,畢竟英王之女,也就是現下正被簇擁在了場中央的那個少女,可是差點就成為了祁妻子的人啊。

英王子嗣頗豐,但他最疼的卻是自己的小女兒唐夢瀾,而唐夢瀾身為英王的嫡女,本身就已是天之驕女,更何況又得到了英王的喜愛,其個性從小自也就養得有些刁蠻了。

但凡是唐夢瀾喜歡、想要的東西,不管是人還是物,那幾乎就沒有得不到過的。

而就是這樣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個性又還有些刁蠻的天之驕女,在文帝、甚至是孟太妃的面前卻也竟是頗得喜愛的,其中文帝先撇開不談,畢竟帝王心中要考慮的事情太多,就英王對于西殷海境的重要性來說,那文帝對唐夢瀾的喜愛,說不得也只是因了英王罷了。

可孟太妃卻就不一樣了啊。

在除了楚孤和梁外,能入得了孟太妃眼的小輩們,現在梁就只知道一個長平公主和一個祁,而剩下的,也就只有這位英王的ど女唐夢瀾了。

這其中所代表了的問題,可是讓得如今的梁不敢小看唐夢瀾絲毫,畢竟若唐夢瀾真如外界所言的那般,就只是個身份尊貴又個性刁蠻得天之驕女的話,那怎麼可能會得到孟太妃她老人家的青睞?又怎麼能讓得太妃她老人家起了要賜婚于祁和唐夢瀾的念頭呢?

盡管最後,唐夢瀾因了二皇子妃楊氏的一句話,就把建安鬧得幾乎滿城風雨,而她與祁的親事也因此最終沒能成形,可就只是能使得孟太妃有了那樣的念頭,那就可以說明唐夢瀾根本不是外人所傳言的那般了。

只是梁很忌憚她,但更忌憚她的人,卻是鐘晴。

「當年,二皇子妃一句‘此女有些刁蠻了’,就讓得本都已經點頭同意了與祁殿下得親事的唐夢瀾,一夜之間就把建安鬧得是滿城風雨,不止跑到了陛下面前去哭訴,而且還在瀟雨寺‘巧遇’了與英王妃向來就交好的酈王妃,當場就委屈得是痛哭流涕,隨即又與其母英王妃進宮去給馮貴妃請安,並且在馮貴妃宮里也是啼哭不止………不過就是短短一天的時間,整個建安就都在傳二皇子妃不喜唐夢瀾,甚至以婆婆的身份欺辱與她,最後使得馮貴妃找到了理由發作,連累得蕙妃都被文帝冷落了許久,而二皇子妃更是在好長一段時間內,連宮門都沒再出過一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