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智若愚

唐庭只是卑微的跪伏在地上,老淚縱橫。

「皇上,只求皇上法外開恩,饒婉清一命。」

「所有的事情都是因微臣而起,自當由微臣而終。此生是微臣對不起婉清,如今更不能眼睜睜看著婉清而死!」

「皇上,臣妾願意替婉清而死,求皇上法外開恩,饒婉清一命!」

唐庭聲音哀切,形容淒慘,感情充沛又真摯。

那樣的深情與無私,不但叫戚婉清當下又忍不住流下淚來,便是連門外旁觀的百姓們都有不少在偷偷的拿帕子拭淚。

「你……!」

看著眼前不斷磕頭求饒的唐庭,再想想平日時他那輕狂不可一世的模樣,包策包大人也是有些感慨萬千。

他深深嘆了口氣,終還是勸道︰「忠義侯爺,本官雖然平日與你交往不甚多,可是還是要勸你一聲,莫要糾纏,回頭是岸!」

包大人揮手示意兩邊的衛兵上前,總算拉住了仍在不斷叩頭的唐庭,也算是叫他少受些傷害。

包大人一面覺得忠義候與戚婉清的感情確實讓人動容,可是又想起二十多年受盡苦楚的顧太光與藍如海兩家,又覺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唐庭有一句話說的沒錯,所有的禍端確實皆因他而起。

一個男人若是處理不好感情的事物,管不好自己的下半身,可能釀成的禍亂,往往是只憑他的腦子也難以想象的。

只是事情的源頭雖是他,過程卻與他半分無關。

法律自然也沒有辦法制裁到他。

既是不受牽連,自當明哲保身,又何苦來趟這趟渾水呢?

戚婉清這婦人今日所遭受的一切,俱是因為她心狠毒辣、咎由自取,又談何法外容情?

包大人眼見唐庭一意孤行、听不進人話,心生無奈之余,又暗暗擔心德妃娘娘與皇上的心情。

他耐著性子,苦口婆心的勸︰「忠義候便是不顧念自己,也當顧念一下忠義候府的尊榮!忠義候府綿延百年,一直榮盛不衰,忠義候既接掌了侯府,自當以侯府安危為重,又怎可為了一個女人便棄上下不顧,棄侯府滿門不顧?如此可是能對得起忠義候府列祖列宗?」

「侯府的尊榮?」听了包大人的話,唐庭卻只是慘然一笑︰「只要能救得婉清的性命,別說是一個侯府,就是付出一切,臣也在所不惜!」

唐庭跪下地上向著皇上鄭重道︰「皇上,臣一向知道皇上志向,更相信大雲國在皇上的手上方能真正的發揚壯大!」

「微臣從小生在忠義候府,享受了榮華富貴,也受到了最好的教訓。年輕的時候,臣也曾經壯志勃勃,以求為國為家做出一番大事業!」

「但是經歷的時間久了,微臣方明白,身為忠義候府的後人,既是一件幸運的事,卻也是一件不幸的事。」

說起這唐庭也是心有戚戚然,他抬起頭,不顧禮儀深深的注視著皇上︰「皇上一向是個明君,以百姓安居為己任,愛民如子,偏愛的從來都是務實肯干的能隸,厭惡的就是紙上談兵的書生。」

「微臣知道,皇上一直想多提拔些有真才實學的能隸,而去除無用的列侯封號。」

唐庭說著深深的伏子︰「求皇上饒婉清一命,微臣願意首當其沖散去忠義候府,除去封號,降為白衣,只求皇上能饒了婉清一條性命!」

說起來這唐庭當真也不是一個蠢人,對于皇上的心思也猜的準確。

唐庭能夠在眾多庶子中殺出重圍成功繼承忠義候的候位,其中自然有他母親戚老婦人的功勞,可是卻也有唐庭自身的能力使然。

他能吸引戚婉清與顧氏兩個女子對他一往情深,靠得也自然不僅僅只有臉蛋。

想來曾經的曾經唐庭也曾經鮮衣怒馬,壯志勃勃,與顧俊舅舅那樣的有志之士結為知己。

只是他帶著滿腔的壯志凌雲卻屢屢踫壁。

唐庭仔細考量,這個時候他才發現他的身份既是他的助力,卻也是他的束縛。

自古以來掌權者都有一個通病,不喜歡下面的人權力太大。

忠義候府是開國時段太祖親自分封的,傳承了這數百年來,當初的功勞早已經耗費的七七八八,侯爵位分卻一直都在。

當年初開國,異姓候自然不算什麼驚世駭俗的事情,當時段太祖初建雲國,皇權還不算集中,根基不穩,自然要想些法子來好好的安撫這些與他一同戎馬天下的有功之士。

不過傳承了百年,皇權早已經達到了高度的集中,段氏的統治地位更是無比牢固。

在這種情況下,當年的有功之臣便又成了累贅,成了朝廷的蛀蟲。

皇上自然不希望有這些人仗著功勞胡作非為,更是沒有一日不想著如何找緣由削藩、除封號。

只是畢竟是有功之臣,總是不好輕舉妄動,不但不能動,更是要好好的供著,難免一時不查,留了話柄,也留下一個不容有功之臣的名聲,憑白傷了天下臣子的心。

不過雖然輕易動不得,卻也不會給他們機會發展壯大。

當年唐庭便是看清楚了這一點,方知自己便是有何等雄才大略卻終無可能有機會一展抱負。

他看透了事情的本質,自然滿心失望,一面想著要讓忠義侯府低調求生,一面也開始了走狗斗雞的生活,慢慢的完全成了一個只會吃喝玩樂的紈褲子弟。

雖然窩囊,但是倒也當真自在。

當初盛京三候,宣平侯府自是不需多說,宣平候掙扎了數十年去追名逐利,卻也只叫自己家波折不斷。

英武候更是公開與皇上叫板,被皇上當了出頭鳥一槍崩了。

而自己的忠義候府,雖然中庸叫人看不太起,卻也夾縫求生存,安穩度日。

唯一的變故,就是出了唐菲這個深得皇上寵愛的德妃娘娘。

人人都說忠義候唐庭最是蠢頓,是個不學無術大的紈褲子弟。但是其實這也算是他處事的智慧了。

當初唐庭舍棄唐芸而一意孤行的讓唐菲入宮為妃,一方面自是因為在戚太妃那里听說了許多宮中險惡,而不舍得自己最心愛的小女兒,而另一方面未嘗不是想著明哲保身,不願出風頭。

什麼光耀門楣不過是口上隨意說說的場面話,不曾當過真的。

在唐庭看來,自己的這個大女兒美則美矣,然而性子是當真的老實、木訥。

這樣的性子若是嫁入尋常深宅大院反倒不好,就算是做成了當家主母也難以掌家,反倒不若進去到那宮里,一方面承了皇上的選秀任務,一方面也可以錦衣玉食的老死宮中,倒也算安穩整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