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四十九章 十九生辰,各方來賀(二)

陸謹行回國後在羊城呆了幾年,歸國華僑富商身份為他提供不少便利,在羊城投資了不少項目,結交廣闊,也是地方政府的座上賓。

寶鏡現在姓了陸,依陸謹行的意思,正該將他們陸家的大小姐正式推向社交圈。

寶鏡十九歲的生辰就是個契機。

「小鏡,你是我們的大小姐,陸家所有的資源和產業都會留給你和陸朗,你要逐漸習慣以陸家人的身份對外展示。」

經商,並不是埋頭經營。互通有無,結交人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寶鏡現在還是學生身份,一些事能交給職業經理人出面,但依然有很多關系需要她親自去維護。

不過舅公話里話外的意思,仍然是想將陸氏的產業交給她。

寶鏡從無到有,已經親手創造了一個「星美」,未來可見還有三十年時間,星美仍然會高速發展。至于三十年後,她先知先覺的優勢消失了,難道幾十年的實踐鍛煉,她還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商海遨游?

有過白手起家的經歷,創業的酸甜苦辣都是難忘的財富……相比起來,接手陸家的產業,憑空掉下偌大的財富,卻讓寶鏡沒那麼激動。

說白了,在能滿足自己和家人的物質需求後,寶鏡的追求轉移到了精神層面上。

上輩子貧困交加死去,對財富的渴望刻入她骨髓,然而,錢還是要靠自己來賺,才更有樂趣不是?

寶鏡再三對舅公強調過,老人家連連嘆氣。

外甥海東資質並不特別出眾,陸謹行私心覺得是被許泰達的智商拖累,加上小時候的教育不得當,人到中年腦子僵化了,上升的空間並不多。

最有資質的,當然是寶鏡。

陸謹行腦子里可沒有男女的界線,他認為寶鏡才有能力撐起羊城陸家的門楣。

至于陸朗……人雖然聰明,年紀實在太小了,性格不定三觀沒有成型,誰知道將來會長成什麼樣子。要是變成個大紈褲,人越聰明敗家能力肯定也不弱,陸家的家業都不夠他敗的,陸謹行自覺年事已高,等陸朗長大,他難道從地下跳出來管教?

寶鏡笑嘻嘻道,「舅公,您忘記我是懂醫的?厚著臉皮說一句,我的醫術可比經商的能力大,您就是不想長命百歲,也要問問我同不同意。」

所以,您老人家壽元還長著,可以慢慢教陸朗那臭小子。

若是陸朗不爭氣呢,我爭取讓您老人家再活得長點,您可以教陸朗的孩子嘛。

寶鏡就這樣,三言兩語,把親弟弟賣了個干干淨淨。

陸朗不明真相,小孩子敏銳的洞察力,仍然察覺到了異常……咦,突然之間,舅公好像更關心他了,更時常用飽含深意的眼神打量他。陸朗覺得別扭,偷偷找李淑琴吐槽。李淑琴沒心沒肺,對兒子的抱怨,她表現得像後媽︰

「去去去,小孩子就愛瞎想,你舅公每天不知道有多忙,還抽出時間關心你,那是對小輩的愛護!」

親媽沒心沒肺,親爸陸海東更是個感性的人。

「舅公老了,需要家人的關心陪伴,你看整個家里就你最閑,有空就多陪陪你舅公,听舅公的話,不要瞎淘氣。」

父母說的話,好像都挺有道理。

陸朗依舊覺得不對勁。

……

寶鏡成功將繼承祖業的「禍水」引到了弟弟身上,但她十九歲的生辰宴依舊無可避免盛大舉行。

生辰宴是華國的說法。

世界流行語呢,是說「Party」,陸謹行選擇的地點就在陸公館,收到邀請函的人不僅限于羊城的各方人馬。

有幾十年時間,陸謹行都是在國外經營,他的大部分人脈其實也在國外。

比如他和祁易水就是在歐洲相識,祁易水雖然去世了,畢女士以他未亡人的身份自居,陸公館的請柬,也必須給畢女士一張。

類似畢女士這樣的歸國華僑,是陸謹行邀請的主要人群。

政策漸明,最近幾年陸續歸國的華僑富商還真不少,這些人在國外發達的城市居住習慣,回國後也不可能住到落後的小縣城。京城、明珠市、羊城,這幾個華國發達城市,都成了華僑們定居的首選。他們要來參加陸公館舉辦的宴會也特別便利。

除了歸國華僑,還有和陸謹行有生意來往的國外商業伙伴,以及各種身份的朋友。

大部分朋友,不會為著陸謹行家中一個後輩過生日,就漂洋過海來到華國……既浪費時間,又花費金錢。但對陸謹行的商業伙伴來說,這是陸謹行首次在他們面前正式介紹家人,對有錢人來說,出一次國,和到超市買袋米也沒啥不同。

也有與陸謹行感情深厚的朋友,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他們都願意來華國一趟。

可以將華國行當成是旅游度假,他們都特別好奇陸謹行的家人——「陸」是一位人品高尚的華國紳士,多年來一直沒有結婚,也沒有後代。但「陸」說過,他在華國是有親人的。幾年前,陸謹行剛找到寶鏡一家時,就對一些親密的朋友分享了這一消息,「陸」將他的親人捂了這麼幾年,總算肯正式介紹給大家了,諸多朋友豈能不好奇?

好奇啊,那就組團去華國唄!

听說國外都有人要來,寶鏡就知道舅公不是臨時起意。

只怕在更早之前,舅公就在計劃著這一天,一直等到今年春節後,她爸決定從母姓認祖歸宗當陸家子孫,舅公才借著她十九歲生日的名頭把這些人叫來華國。

寶鏡能體會到舅公的心情,正因為體諒老人多年飄零的不易,她唯有配合。

這兩天,陸續有外國友人到來。

陸謹行身為東道主,需要全程接待。不過他上了年紀,好些時候只能讓寶鏡父女去接機。

寶鏡發現舅公的交際圈子很廣,三教九流,來參加生日宴的真是什麼人都有。

有一下飛機就帶著十幾個膀大腰圓保鏢的,看他們脖子、手腕露出的紋身和個人氣質,絕對和安分守己的良民扯不上關系。

有說話文質彬彬的知識分子,出現過好幾個國外著名學府的老教授。

最常見的就是各種有錢闊佬,涉及到各行各業。當然,與歐洲那邊的國情有關,這些有錢人大部分身上還有爵位,就港城霍英那爵位,放人家面前完全不夠看。

比較不常見的來賓,則是幾位流浪藝人,摯愛藝術,不追求金錢享受……連機票錢都要靠陸謹行贊助。但偏偏是這樣幾個人,陸謹行卻親自去接機。

看著幾個老頭子相互熱情擁抱,從他們的交談中,寶鏡才知道在舅公剛出國那時候,身無分文又不能干力氣活的大少爺,只能加入流浪藝人的行業。

流浪藝人,和乞討者不同,他們是拿自己的才華本領換取食物和金錢。

在國外,流浪藝人並不可恥。

但在國內,講起來就難免叫人心酸。

陸敏之就紅了眼眶,「你舅公的橫笛吹得特別好。」

當年陸家還請了有名的大樂師來教陸謹行吹笛子,作為陸家繼承人,陸謹行從小被嚴格要求,吹橫笛已經是他最奢侈的愛好和放松項目。

陸敏之喜歡听大哥吹笛子,但她沒有想過,堂堂的陸家大少爺,有一天會淪落到靠吹笛子謀生。

那樣的動亂和落魄,父母若親眼看見了,不知道會有多麼痛心。

寶鏡听見女乃女乃聲音哽咽,連忙安慰道︰

「重要的是,舅公撐過來了,您看他待幾位落魄相交的老朋友這樣熱情,他個人對吹笛子為生的經歷並不感到難過。」

吹笛子,和賣小吃,乃至燒鍋爐……本質上來說,又有什麼差別了?

在人人都推崇鐵飯碗的年代,小商小販的個體經營者好像特別沒地位。吃公家飯的自覺高人一等,殊不知眼下辛苦謀生的小商販,日後會出現多少商界大人物!

職業不分貴賤,不過是謀生手段。舅公想要找到失散的親人,想要重新振興陸家,所以拉下臉去吹笛子謀生,固然是從雲端跌倒了地上,好在舅公憑借自己的本事,又從泥地里掙扎著成長,乃至于成功!

看看這些從各國趕來的賓客。

舅公已經把「陸氏」這個名頭,經營得更勝從前!

……

陸謹行有自己的人脈。

不知不覺,寶鏡也擁有了不少人脈。

對于她的動向,有不少人在默默關注。港城霍家,霍英感激寶鏡的救命之恩,對于救命恩人認祖歸宗的大事,當然要派出信任的子弟前來祝賀。

這個人就是已經漸漸獨擋一面的霍承澤,霍家未來的家主。

霍承澤對小姑娘的非凡之心已經完全沒有了。

倒不是因為霍英的反對,也不是妻兒感化了他,而是寶鏡這幾年的表現,讓霍承澤動容。

一個有點優秀的小姑娘,可以讓霍承澤心動。一個特別優秀的小姑娘,霍承澤就不能報以同樣的心思……那是對同階層人物的褻瀆。霍承澤認可了寶鏡的實力,自己就打消了心思。

如果他年輕十歲,沒有家室,這樣優秀的姑娘,霍承澤會緊追不放。

可惜他不僅不再年輕,還有了妻兒。

正因為寶鏡不比他差,霍承澤自己驕傲,也同樣理解別人的驕傲︰寶鏡不可能給人當後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