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三章  喜報沖擊,保姆黃英

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報威力,保姆黃英

83年,中考成績是要分別用到各自學校的,電話查分什麼的,根本不可能辦到,更別說網絡查分。

蓉城第七中學的真學霸,總分只失了1。5分,其中作文扣一分,英語作文扣0。5分,分數通報出來時,當初堅持特招真學霸進入七中就讀的招生主任笑得合不攏嘴。

「徐寶鏡同學,肯定是京大華大的苗子了,只要高中她不走彎路,高考時絕對可以沖擊全國高考狀元!」

出一個全國高考狀元,對身為省重點中學的蓉城七中來說肯定是大事。

每個人都有向上走的追求,蓉城七中的校長也有,他想帶領著蓉城七中走向「全國重點示範中學」的輝煌。

有一個全國高考狀元,對校長來說,邁向全國重點的步伐簡直跨出了一大步。

七中會得到蜀省更多的教育資金扶持,會有慕名而來的更多優異學生,狀元帶來的效益,或許將影響蓉城七中未來十年的發展。

「必須要確保,徐寶鏡同學仍然報讀七中高中部。」

校長給招生主任下了死命令。

就是寶鏡的班主任,三年里除了考試時,根本沒有接觸過她,又豈能用師生情誼打動她?

班主任還想到了一個最壞的可能,「中專是提前錄取的,徐寶鏡同學年齡畢竟不大,若是被中專招生的老師忽悠了……」

班主任說得沒錯,80年代的中專是四年制,擇優錄取初中畢業生,不少成績優異的學生會被中專「包分配」的政策所吸引,腦子一熱,就報讀了中專。

中專學制是從蘇聯傳過來的,是各省市縣級政府定點培養人才的搖籃,注重專業性和對口性,讀四年中專出來,就能通過分配成為國家公務人員,什麼林業局、礦務局等等,都需要專業對口的中專生。

在教學質量不是特別好的鄉鎮學校,能考上中專,已經是學生家里祖墳冒青煙,畢業包分配,還能戶口「農轉非」,吃上皇糧……呵呵,大部分學生認為,考高中的人才是傻子呢,等讀了高中再考大學出來,一樣是包分配工作,中專四年,顯然能比大學生們佔據更好的工作崗位嘛,而且多了幾年工齡!

當經濟快速發展後,這批成績優異,原本可以按步照班讀高中考大學的「中專生」,腸子都悔青了。

第一學歷是中專,與第一學歷是大學重本,只要工作十年後,從升遷上就有本質的差別。

徐家,好歹也是縣城里的,父母看上去挺有文化,應該不至于這麼短視吧?

七中的招生主任,帶著忐忑,三年後,再次去往南縣徐家。

敲了半天門,根本沒反應。

招生主任的心都涼了大半,大周末的,徐家人不會是在躲他吧?主任捏著紅榜,腦門兒上的汗密密麻麻的都比黃豆大,足見其心情。

隔壁張鵬女乃女乃听著不對勁,打開門出來,眼神中帶著警惕︰「同志,你找誰?」

「老人家您好,我是蓉城七中招生辦的,請問徐寶鏡同學家里的人呢?」

張女乃女乃眼神發亮。

「七中招生辦的?」

喲,她大孫子張鵬也是七中的嘛,張女乃女乃滿臉熱情請主任進屋。

「老師,你喝水還是喝茶?」

嗓子火的冒煙,主任向張女乃女乃討了一杯水。

張女乃女乃學著張鵬那樣,從冰箱里拿出檸檬切片,給主任泡了一杯檸檬薄荷水,清清涼涼的,特別解暑熱。

主任將一杯水喝盡才緩過勁來。

「老師,你找寶鏡,是不是中考成績出來了?我孫子也是七中的,他叫張鵬,不知道考上七中高中部沒有?」

張鵬?虧得來南縣的,是招生主任。

招生的活兒不好干,主任將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記得差不多,張鵬多少分他不記得,不過按照錄取比例,張鵬肯定是能順利升入七中高中部的。

主任和張女乃女乃一說,老太太高興得都不知道怎麼辦。

「那寶鏡呢?」

主任矜持一笑,他兜里揣著的成績單,是特意用紅紙寫的。

「全省第一。」

張女乃女乃倒吸了一口涼氣,尖尖小腳站不住,趕緊坐下來平復激動的心情。

全省第一啊?像是在意料中,可當真的證實了,消息還是叫人驚訝的。

「老師你得去蓉城,徐家會搬到蓉城去。」

張女乃女乃給了徐家正在建房的地址,招生主任又急沖沖趕回蓉城。如今建築材料不便宜,事實上人工卻不貴,只要能買齊磚瓦水泥還有鋼筋、預制板,徐家的五層樓就是打地基時耗時多,等到地基打好,那真是以三天一層的速度在往上修。

主任按照張鵬女乃女乃說得地址找去,徐家五層樓的房子已經在封頂了。

工地現場,只有徐海東在,李淑琴今天要去面試替寶鏡外公外婆請得保姆——其實也算知根知底了,就是李淑琴開在農機廠對面請得第一個廚子黃嫂子的妹妹。

「老板,我妹妹真的特別能吃苦,干活兒細致,家里負擔重,我妹夫偏偏有些封建思想不肯讓她出去打工,當然,照顧老人又不同了,老板您父母都是文化人,我能說服妹夫。」

黃嫂子現在不叫黃嫂子,她是繼王月瓊後,李淑琴提拔的新店長,是李淑琴仰仗的干將,黃店長就算為了自己的工作,也不敢介紹不靠譜的人給李淑琴。

招生主任一到施工現場找到徐海東,暗自高興。

能在蓉城買地皮蓋五層下樓的人家,不管怎麼看,經濟上肯定很寬裕——那就不會為了孩子早幾年工作賺的那點工資,鼓動徐寶鏡去讀中專,眼見徐家經濟條件不錯,主任老高興來著。

「這份喜報,是必須親自交到徐寶鏡同學父母手中的,感謝兩位為七中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學生。」

喜報︰徐寶鏡同學在83年蜀省統一初中畢業考試中取得全省第一的優異成績!

徐海東的手上還粘著水泥灰,他此時全無形象可言,握著紅紙喜報的手微微顫抖。

依稀記得,在寶鏡忽然開竅,一舉考得南縣小學聯考第一成績時,妻子李淑琴曾和他展望,他們的女兒將來或許能摘得中考狀元,甚至是高考狀元……徐海東當時理智壓過了感性,還因此反駁過李淑琴,兩口子鬧了不愉快。

哪曾想到,李淑琴一語成讖。

全省第一,肯定能算高考狀元了——就算此時把全國的初中畢業生聚集起來統一考試,徐海東也有一股對女兒的盲目信任,寶鏡說不定能考全國第一呢。

「我、我去通知她媽……」

徐海東都顧不得監工了,招生主任連連叫了他幾聲,奈何這人就像沒听見,騎著自行車就跑了。

家里的小車,一直是李淑琴在開,徐海東對于老婆開車自己騎自行車並不抗拒。

寶鏡外公早年在蓉城是分得一套宿舍的,南縣的房子,更準確來說是寶鏡外婆娘家的祖產,外公孑然一身從外地來到蓉城,經人介紹和外婆結婚。

李淑琴就讓黃店長的妹妹到父親的蓉城房子里面試,徐海東一找一個準兒。

那邊,正面試呢。

李淑琴也管理了兩年小吃店,怎麼招聘員工是有經驗的。

大概黃店長刻意祝福過,她妹妹黃英穿著一身藍布衫,半新不舊的,倒是漿洗的干干淨淨,就是衣肘上有兩個碩大的補丁,足以看出黃娟不是說假話,她妹家庭條件是真不好。

人不算頂聰明的,真聰明也不會把日子過成這樣。

不過僅觀察了一會兒,李淑琴就發現了黃英的優點︰听話。

比如寶鏡開得那些食療方子,黃英不認識的東西她絕對不敢亂放到鍋里,一五一十問清寶鏡外婆才敢進行下一步。

李淑琴需要的是一個能幫忙照顧老人的保姆,不是想給自己找個「姐妹」,保姆只要會干活就行,哄老人特別厲害的,李淑琴還擔心呢。

一時也沒說到底要不要黃英,李淑琴想著把黃英放在父母身邊試幾天。

這邊正說著,徐海東騎著自行車跑來。

「淑琴,中考喜報來了,小鏡考了全省第一!全省第一!」

他揚著手中的喜報,還沒遞到李淑琴手中,被寶鏡外公一把奪下。老人仔細看完了喜報上的每一個字,確認女婿所說的,才將紅紙遞給女兒︰

「不錯,不過讓小鏡要戒驕戒躁,繼續保持。」

老爺子說著,一臉若無其事背著手回了自己房間。

外婆小聲嘀咕道,「別理他,準是躲起來自己樂呢。」

李淑琴將紅紙喜報翻來覆去看,上面的每個字都認識,合起來那意思,好像又變得陌生起來。

「真是第一啊?」

她都不知道,這麼聰明的女兒,自己是怎麼生出來的。

徐朗雖然才三歲,卻比同齡小朋友要聰明許多,是個不容易糊弄的機靈鬼。若說徐朗將來有出息,李淑琴是願意相信的,不是重男輕女,而是徐朗如今說展現出來的機靈勁兒。但寶鏡的情況完全不同,小時候傻傻的,嘴巴也不利索,自從三年多前,女兒開始「蛻變」,如今竟能聰慧到這地步!

「還有假?是七中的老師親自來通知的,就是那年去南縣,親自招小鏡兒入學的老師……完了,我把老師給撂工地上了!」

徐海東一拍腦門子,才想起來自己只顧著報喜,卻把七中的那位老師忘在了工地上。

李淑琴白了他一眼,「那就趕緊回去。」

兩口子還是很尊敬老師的,李淑琴走了兩步,看見黃英手足無措站在原地,她人逢喜事精神爽,也顧不得之前打算試用幾天的想法,直接道,「黃英妹子,那你就留下來吧,工資的事,按黃娟之前和你說過的,你看行不行?」

只負責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黃英在家也干這些事,卻還要被丈夫嫌棄不賺錢吃白飯。

可給兩個老人做保姆,李淑琴一個月支付她基本工資100元,過年那個月享受雙倍工資,一個月兩天假,干得好還有獎金。

給人做保姆,主人家基本包攬了吃住,黃英掰著手指算了算,自己一年最少能領到1300元。

在南縣,這是一個雙職工家庭才有的年收入,黃英為啥會不同意?

「恩,李姐,我會好好做事的。」

黃英面帶激動向李淑琴表著決心,李淑琴沖她揮揮手,臨走前,往寶鏡外婆手里塞了一個牛皮紙大信封。

「是什麼?」

「你外孫女孝敬二老的,讓你們吃好一點,這是一個月的菜金。」

外婆特意避著黃英才打開信封。

果不其然是兩疊大團結,外婆數了數有兩千塊。

一個月菜金能吃掉兩千塊?外婆有些被嚇住了,拿著信封去找外公。

老爺子倒是挺淡定,寶鏡有空時還會和他討論下公司經營,家里沒人比他更清楚寶鏡名下生意的規模了。

「拿著吧,你還能享受幾年?別攢錢,攢著也是便宜別人,兒孫自有兒孫福,遇到個孝順的外孫女你就好好珍惜,別把外孫女孝順的菜金攢起來,去貼補不爭氣的兒孫。當長輩的,最忌諱有均富心理。」

外公說得外婆啞口無言,老太太嘀咕道,「不均富,難道看著富的花錢大手大腳,窮的連給孩子定瓶女乃都要計算著工資?」

外公眼楮一瞪,干脆挑明了︰

「怎麼,老二家,連給明雨定女乃的錢都拿不出了?你若是浪費寶鏡的心意,不如不要收這個錢,那就不用糾結,要不要拿錢貼老二一家了。」

外婆一噎,做了幾十年夫妻,她再了解寶鏡外公不過。

老爺子是說話算話的人,她若真的私下里補貼,外公就能做出在兒女面前下她臉面的事。

外婆暫時歇了攢錢補貼老二家的心思。

可她捏著每月兩千塊的菜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花用啊。

豬肉九毛錢一斤,這錢能買兩千多斤肉,搭上保姆黃英,就是頓頓吃肉,三個人一個月也吃不完。問黃英是白瞎,她家窮得要死,整日琢磨的是如果用最少的錢開生活,哪里知道什麼高檔食材。

外婆正愁著,外公中午出去了一趟,隨後就有人來送貨。

活蹦亂跳的龍蝦,一刀切下去能看見雪花的牛肉,還有幾斤鮮貝,一瓶外婆沒听過的紅酒。

得,這下子不用愁錢怎麼花了,因為兩千塊一下子就花了一半,老太太當初差點心髒病發,從此再也不敢提攢錢補貼二兒子家的事,她知道寶鏡外公就有那氣性,也有那本事,能三兩天把兩千塊花的干干淨淨。

花完了,要維持這種水平的生活,難道要向外孫女張嘴要更多的錢?

外婆開不了口。

兩口子斗法,以老爺子完勝告終。

可憐新上任的保姆黃英,對一堆從未見過,甚至都沒听過的高檔食材無從下手。

直到寶鏡外婆向外公服軟,老爺子才慢悠悠從屋里出來,開始收拾那堆高檔食材。

「今晚我們就當慶祝小鏡中考第一了,小黃,你去給淑琴打個電話,叫兩口子來家里吃晚飯,把那個報信的招生主任也叫上。」

電話,是前兩天才安裝上的。

為了方便聯系,徐家在蓉城的新房子雖然還沒竣工,也在一樓放了個話機。

黃英打電話也笨手笨腳,瞧見廚房里老爺子在親自下廚,她恨不得長兩雙眼楮能兩邊都顧著。

電話打過去時,關主任正在和李淑琴兩口子談寶鏡志願選擇的事,他肯定是要游說夫妻倆,讓寶鏡繼續就讀蓉城七中。

李淑琴只是搖頭,「那丫頭主意大著,如今她不在家,我和她爸可不敢答應您。」

關主任也信這話。

能三年不去學校還能中考第一的真學霸,不管她年齡性別,首先不可否則的就是她的高智商。孩子智商越高,家長的建議也僅僅是建議,他們心中有自己的主意。

「那我能在什麼時候見到徐寶鏡同學?」

李淑琴干笑,這個她也沒辦法保證呢。

關主任無語,真學霸主意大,學霸的父母心也夠大的了,徐寶鏡還是未成年人吧,做父母的,連女兒行蹤都搞不定,可不就是心大麼。

關主任的任務沒完成,這邊黃英打了電話過來。

徐海東熱情道,「我老岳父以前也是老師,他說今晚慶祝寶鏡中考第一,特意邀請關老師上門做客。」

關主任求之不得,游說了一下午,徐家兩口子都做不了主,或許這位曾經當過老師的外公能理解他?

李淑琴又開車回到了父母家。

老爺子收拾好了一桌子菜,李淑琴都被桌上的刀叉盤子嚇了一跳,她立刻理解了時隔幾個小時,保姆黃英瞧見她時那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關主任倒是不怵眼前的陣仗。

身為省重點中學負責招生的,在全省第一面前需要低頭,更多時候,都是學生家長求著他想把自己孩子塞進七中好吧。

現在還不流行送錢呢,疏通關系就是請客吃飯。

關主任真是吃遍了蓉城各大飯店,錦江賓館二樓都吃過幾次西餐,沒被外公的陣仗給嚇著。

互通了來歷,老爺子教書的那所高中,是另一所和七中齊名的重點中學。

關主任當即就毫毛豎起。

西餐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是看食材好不好。快把外婆嚇得心髒病發的進口食材,吃到嘴里那味道,絕對和99塊一位的海鮮自助不同。

關主任品嘗不出具體差別,反正知道這是好東西。

一頓飯,吃得關主任底氣漸失。

一開始時,他慶幸徐家經濟條件好,家長就不會太短視讓寶鏡去讀中專;現在又覺得經濟條件太好了好像也不行,眼界太開闊,徐寶鏡就有了更多選擇。

不管怎麼說,就憑關主任送來了寶鏡的成績喜報,他就得到了熱情款待。

李淑琴興奮得一夜沒睡著,第二天就把消息給傳回南縣了。

彼時,謝子君正在打包行李。

劉芳華的計策,有沒有奏效不知道,寶鏡困在青城山石屋,到底還是沒能和未來婆婆相處更久。

劉芳華呢,只管不動聲色向謝子君灌輸寶鏡的優點,以及徐家的靠譜。

反正謝子君臨走時,再提起寶鏡,以及不僅是個優秀卻僅有一面之緣的年輕醫生,而是有了秦家和徐家關系著實不錯,寶鏡等同于朋友家親近晚輩的感覺……在她心里的地位,肯定是比不上許晴的。

不過,同京城那些考了個大學就敢自稱優秀,或搞點副業就被贊商業奇才的權貴千金們比起來,謝子君現在就拿寶鏡當標桿了,凡是能耐不及寶鏡的,以後再敢在她面前吹噓自家女兒優秀想和雲崢結親的,謝子君保不定要噴她們一臉。

這不,臨走前,謝子君還知道了,寶鏡中考是全省第一的事。

她不禁感概道,「這還要不要其他姑娘活了?」

向玉哈哈大笑起來,「我佷子肯定能找個和寶鏡一樣優秀的妻子。」

謝子君臉一沉,「他那個對象神神秘秘的,我現在都沒看見過,真要有寶鏡一半優秀,我都要燒高香謝過菩薩保佑!」

向玉抬頭和劉芳華對視,兩人眼中都有笑意。

……

李淑琴到底是在親朋故交中揚眉吐氣了。

當年,她找了個農村出來的徐海東做老公,同單位的女同事,街坊鄰居的熟人,包括她二嫂,哪個不說她傻?明明是個條順盤靚的城里姑娘,還有著正經工作,找個干部子弟都不難,偏偏找了窮得連結婚三大件都出不起的工人。

這個工人,拿著最基本的工資,貼著老家的父母弟妹。

婚後生個女兒,還不被婆家待見。

李淑琴性格也不是一開始就那麼潑辣的,都是被流言蜚語給逼得。

直到她三年前辭去供銷社的鐵飯碗,從前的同事未嘗沒有等著看她笑話的。

日子都過成那樣了,還敢辭職生二胎,李淑琴肯定是腦袋被驢踢了。

再過三年,人家哪里是被驢踢了?明明是被觀音座下的散財童子點化過吧!二胎生了個兒子,和大女兒湊成個「好」字,兒女雙全不說,日子也越過越好,家搬去省城,再回來時,還開上小車了。

徐海東從前對她咋樣,如今還是咋樣。

明明已經是人生贏家了,你就老實點呆在省城不要回來刺大家眼楮好了。偏偏要開著小車回來,還說自己女兒考了全省中考第一……臥槽,讓別人家的日子還能過下去不?人比人,會氣死人的。

比如李淑琴的二嫂,寶鏡二舅媽一接到這消息,都快得紅眼病了。

寶鏡中考是全省第一,李明雨呢,小學的卷子如此簡單,還滿篇都是紅叉叉。看著明明不傻,怎麼讀書上,就是不開竅?想起考上了京大的李蘭芯,和中考第一的徐寶鏡,二舅媽越發怪公公偏心。

她不知道,讀書這種事,其實也要講究天資和努力的,只知道怪老人偏心,沒有給李明雨開小灶。

還是老教師呢,明明是個老糊涂。

教導外姓外孫女就盡心盡力,卻不肯花心思教教李家的正牌孫子。

二舅媽一直以自己生了李家第三代唯一男孫為傲,偏偏這股驕傲,從來沒別人認同。

越想越生氣,二舅媽逮住吃零食的李小胖狠狠揍了一頓。

正逢李立德下班,還沒進門呢就听見兒子震天的哭聲。

「有什麼不能好好教他?你會不會教育兒子?」

二舅媽眼眶泛紅,扔了手里的蒼蠅拍子,「我是不會教孩子,誰叫會教的,偏偏不肯教?」

妻子指桑罵槐,李立德豈能听不出。

李立德這人雖然小心眼兒,對自己父母還是很維護的——屬于他自己能抱怨,妻子卻不能跟著埋怨那種大男人式的維護。

「你又提這個干啥?」

二舅媽冷笑道,「你外甥女徐寶鏡中考成績出來了,考了全省第一。再看看你兒子,李立德,你說你爹偏不偏心?」

「夠了!」

「夠了?怎麼能夠,你爹偏心就算了,誰叫你妹妹家這兩年發起來了舍得在二老身上花錢,你爸媽都在省城用上小保姆了……你知道你妹妹這次回南縣有多風光?人家開著小車回來的!看看你們李家三兄妹,大伯子是肥水單位的實權廠長,小姑子錢多得能買車,那可是小汽車啊,沒有十萬塊,她能買車?!一個有權,一個有錢,你哥和你妹,又有誰想到拉你一把了,整天上班上班拿著死工資,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

妻子的一番話,戳中了李立德的自尊。

他惱羞成怒,「過不下去就給老子滾蛋!」

寶鏡二舅媽拉著哇哇大哭的李明雨頭也不回就走了,晚上沒人給李立德做飯,他提著一瓶酒上了大哥家。

李立平也知道了外甥女中考第一的事,正和妻子商量著是不是要送份賀禮,二弟李立德找上門來。

大舅媽趕緊去收拾菜肴,兄弟倆就著油炸花生米喝酒。

幾杯酒下肚,李立德耷松著腦袋,把自己老婆嫌棄自己沒本事的話說了,對他大哥直言道,「哥,弟弟也不想窩囊,你和小妹幫我一次,就一次,要是不成功,我以後也沒臉和你們開口。」

李立平看著垂頭喪氣的弟弟,心里也挺不得勁。

他想起了當初在兵站外,李立德騎著自行車說接他回家的畫面。

李立平心一軟,「我和小妹商量下,你自己也想想,到底想干什麼,是不是真有辭職的魄力,若是做生意失敗,以後是否會後悔……立德,每一次人生的決策,咱們都預料不到將來的結果,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判斷,也要有賭輸的覺悟。」

李立德頻頻點頭,也不知道到底听進去多少。

等他歪歪倒倒走了,大舅媽走進來,憂愁道,「你弟的性格你還不知道?若真是經商失敗,將來得賴你們一輩子,你自己打包票就算了,誰叫你是李家的老大?可你怎麼拉淑琴下水,小姑子一家對我們可不薄。」

李立平洗了臉,臉上哪有醉意。

「立德的性格我會不知?他啊,贏得起輸不起,爸早說了他是經不起挫折那類人,夸夸其談眼高手低……可他有再多缺點,還是李家人,是我兄弟。咱家和小妹家都越過越好,你說爸媽眼睜睜見著立德一家的日子毫無起色,心里真的能好受麼。」

李立平說的話,大舅媽無從反駁。

就是看在蘭芯外公外婆份上,她也只能同意丈夫的做法。

兩口子沒有繼續再討論這個話題,她想起下午時接到女兒的電話,「蘭芯說她暑假要去做兼職當翻譯,就不回家了,你說這丫頭,家里又不是過不下去了,還缺她去做兼職的錢?大熱天的,別給曬黑了曬傷了。」

李立平對獨女貫徹的是「富養」,李蘭芯從小就沒吃過什麼苦,如今想起來去做兼職,能賺多少錢還在其次,李立平覺得可以讓她接觸下真實社會,倒是不反對。

「你要是想蘭芯,就自己去京城看她去。」

大舅媽心里一動。

去京城看女兒?

她倒是挺想去,可自己孤身一人上路,大舅媽沒那魄力。

若是有人能陪她去京城,那就太好了。

……

黃英在省城上了幾天班,周末老人特意給她放了一天假。

既然決定了要長期雇用她,黃英還是得和家人說一聲,並且帶些衣物的——李淑琴已經送了她不少舊衣服,黃英覺得那些衣服太漂亮,舍不得在干活時穿,她需要自己那些有補丁,卻更適合放開手腳不怕油污的舊衣服。

黃英的男人姓何,也是南縣的一名普通工人。

何貴大男子習氣特別重,自己為人吝嗇,黃英包攬了里里外外的家務活,何貴還嫌棄她白吃飯不賺錢。

雖然不至于動手打她,可夫妻間的暴力行為不僅是動手動腳,還有言語暴力。

黃英就是不堪重負,才想著托姐姐找個工作的。

找到了工作,黃英回家時有了些底氣。何貴在房間里看電視,听見有人開門,一下子站起來,指著妻子怒罵道,「你還知道回來?」

黃英沒搭理他。

沒錯,雖然黃娟對李淑琴說,妹妹家庭條件不好,實際情況是,只有她妹妹經濟條件不好,人家何家可不窮,自從三年前,有個失散多年的老親找上門來,何家兄弟都翻了身。

那位姨婆特別有錢,何貴兄弟中,何貴的哥哥何興更受看重,誰叫那位姨婆,特別喜歡何興的女兒呢?

不過姨婆盡管不是那麼親近丈夫何貴,僅從指縫里漏出點錢來,也足夠何貴吃穿不愁。

黃英鼓起勇氣出去找工作,就是因為何貴發了財,也有了花花腸子,開始和單位上那些妖里妖氣的女工搞起了曖昧,最近半年和一個寡婦公然成雙成對出入,簡直當黃英是死人。

離婚黃英還沒想過,她就是心里憋著一口氣,不想自己孩子要買個書包,都要低聲下氣去問何貴要錢。

其實想想,兒子是姓何的,何貴有錢給寡婦身上花,卻舍不得花在他親兒子身上,就夠惡心黃英的了。

「我問你呢,還知道回來?這幾天死哪里去了,是不是投奔你姐去了?告訴黃娟,少摻合我們家的事!」

黃英默默收拾衣服,懶得搭理丈夫。

反正不管何貴如何污言穢語,黃英就像根木頭,愣是不回一句嘴,何貴罵著罵著,自己都沒有了興趣。

「臭娘們兒,給臉不要臉,你要是再敢幾天不回來,我就到黃娟上班的地方鬧去!」

何貴此舉,可謂是掐住了黃英的軟肋。

「你別鬧,我在省城找了個包吃包住的工作,以後不用你錢了,咱倆就這麼湊合這過吧。」

世上許多夫妻的日子,可不都是湊合著過麼。黃英想著,也沒覺得有啥委屈,反正她還有兒子,等養大了兒子娶了媳婦,她這輩子,就算走到了盡頭。

何貴眼珠子一轉。

「你沒文化沒技術的,還能找到什麼包吃包住的好工作?就算找到了工作有咋樣,老子同意你去上班了?呸,滾回家做飯洗衣服,哪里都不準去,我姨婆有的是錢,港城的有錢人,你個臭婆娘知道個屁,沒見識的東西!」

沒見識嗎?

黃英不知道何姨婆到底有多少家財,反正她這次去省城,發現姐姐黃娟的老板生意做得挺大,不僅有幾家店,還有自己的小車,這在她心里就是有錢人了。

同樣是有錢人,李淑琴待她客客氣氣的,李老板的父母也都是斯文人,一點都不難相處。

黃英就願意去李家當保姆。

她想起李老爺子那說一不二的性格,忍不住大著膽子道︰「何貴,你別整天姨婆長姨婆短的,你姨婆知道你在外面養女人,放著老婆孩子不管麼?我要是你,就多在姨婆面前走動走動,你看大哥家的珊珊,都被姨婆疼到了心里。」

黃英大著膽子說完,何貴沒有大發脾氣,但臉色十分難看。

「臭婆娘,你這是威脅我?」

黃英咬牙,「我就想去工作!」

何貴橫眉豎臉,「滾,給我滾遠點……有福不享,樂意去伺候人,你就是個賤貨。」

到底誰才是個賤人呢?

黃英收拾了衣服,找到在外面玩耍的兒子,偷偷塞給他一些零花錢。

「小超,答應媽,在家乖乖的,沒飯吃就去你大爹家,找你珊珊姐姐去。」

何超听得懵懂,只知道牢牢記住了媽媽的叮囑。

黃英模了模兒子的腦袋,頭也不回離開了南縣。

何貴的佷女何珊珊,今年和雇主家的外甥女同年,黃英那天听了一耳朵,知道寶鏡也在七中讀書,琢磨著和何珊珊或許是同學。她在李家做保姆的事曝光了,恐怕那個年紀不大心眼卻多的佷女何珊珊第一個就得跳腳——覺得丟了何珊珊大小姐的面子。

呸,面子,面子哪有里子重要。

黃英現在就想在李家好好當保姆,給兒子攢一筆錢將來成家立業。

何超他爹是靠不住的,堂姐就更靠不住了,可誰叫何珊珊好面子,黃英覺得何珊珊肯定不會放任堂弟餓肚子。

何家。

何珊珊晚上就知道了小嬸嬸黃英「離家出走」的事。

何貴在大哥家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直言那日子過不下去了,要和黃英離婚雲雲。何珊珊她爸爸何興,為人還有幾分本事,不然何姨婆也不會在一堆親戚里獨獨挑中他扶持。、

听了弟弟的哭訴,何興斥道︰「別以為老子不知道你在外面的一堆爛事,何貴你可別犯傻,外面的女人玩玩可以,要是動了念頭想娶回家,那才是腦袋壞掉了。」

他現在生意剛起步,在外面也有女人。

可何興從來沒想過把何珊珊她媽蹬掉,糟糠之妻不下堂是其一,原配夫妻十幾年,倆人生育了幾個孩子,真要蹬了老婆,孩子們長大後還不得恨死他?

何興人不糊涂,就勸弟弟看在何超的面子上,也要善待黃英。

「小超怎麼說也是兒子,是何家能傳香火的,你要是不想養,送我家,不能在你手里養歪了。」

何珊珊銀牙都快咬碎了。

她從小就知道她爸重男輕女,不然她媽也不會躲起來生弟弟。

何珊珊的妹妹和弟弟們上在別人家的戶口下,若不是和何姨婆認了親,何興干脆辭職下海,何珊珊的弟妹們也不敢接回家——所以她一直就嫉妒寶鏡,明明也是個丫頭片子,偏偏父母那樣疼愛。

早前,听得人說,寶鏡她媽辭職生二胎了,給寶鏡添了個弟弟,何珊珊還暗暗高興了許久。

可徐寶鏡卻不受影響,日子還是那樣過,甚至過得比以前更囂張了。

三年初中同學,只能在考試時遠遠見一眼,何珊珊向老師打听成績,卻得知寶鏡考了全省第一,簡直是雪上加霜。

「爸,我們什麼時候搬去省城?」

------題外話------

那啥,我一向粗心大意的,回復評論時沒注意看等級,經過妹紙提醒才發現有盜版讀者來催更和互動的事……真是太郁悶了,不全訂看盜文的,你們能安靜做個美少女不?……求評價票撫慰大王受傷的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