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黎氏名醫

其實早在劉二向黎淺淺回報諸皇子請醫一事之前,他們就已經出發前往各名醫所在之所。

其中最早出發的是皇四子冀王趙知,當其他兄弟才準備要出發時,他已經抵達趙國與東齊地界,一叫宇國的小國,宇國很小,位在兩國交界的高山之處,叢山峻嶺之巔。

宇國雖小,卻是人文薈萃之地。

或該說,天盛帝國滅亡之時,不少早就看出滅國端倪的高人們,就相偕四散各地避難去了。

宇國,是他們避難所之一。

或許初來此地時,他們並不曾想著要建國,但時日一長,居住于此的人們,終究還是要往外走動的。

宇國位于深山之中,雖能種植米、麥等植物,但能種植的地方實在不大,又為了灌溉用水方便,所以特地選用梯田,盡量把土地用在種植上,梯田邊緣的田埂種了一排茶樹。

而上下梯田的斜坡路,是木材打造的,運送收割好的稻、麥,要下的肥料都是用木車運送,不用人力挑送。

事實上,宇國很多地方都做了機關,和璇璣門的機關術不同的是,宇國的機關全用在利民便民上頭。

像是家家戶戶用水,不用親自去水井挑水,也不用到溪邊挑水,而是家中的水喉打開,水就自然流出。

冀王一行人來到宇國,深感大開眼界,登高是件風雅之事,但,也是件很累人的事情。

冀王養尊處優,若是可以,他是絕對不想去爬山的,因此不管去哪兒,最好是乘車能到最好,對,他連騎馬都懶,覺得太累人了。

所以得知要來宇國請醫,他差點跟提議的幕客翻臉。

待在他身邊這麼久,不曉得他的習性嗎?還故意建議他來宇國?當他傻,不曉得宇國位在深山,城中的道路不是坡道就是階梯,是想累死他,好給他的兄弟們騰位置嗎?

可是幕客們卻道,宇國科技發達,上樓不用勞動自個兒的腿腳,自有代勞的。

但是什麼東西還是人代勞,卻又含糊其詞,只說到了地頭,不用他們說,看了就知道。

便是因為如此,冀王難得起了好奇心,不過幕客們怕這位嬌養王爺受不了趕路之苦,因此早早就出發前往宇國。

也才會其他皇子準備出門時,他們一行人,已然抵達地頭。

進了宇國關隘,還不覺有什麼出奇之處,直到馬車入城。

他們要找的名醫就在宇國的都城臨川城,馬車入城之後,就先引到一處空地,因為臨川城中不允許馬匹入城,說是他們國君嫌馬糞臭,所以要求把馬換下。

冀王原以為是換驢或騾,甚至是牛來拉車,不想,他真的猜錯了。

馬匹統統被寄存在此地的馬廄,所有的車輛全換上一個奇怪的機器來拉車,要是黎淺淺兄妹兩在此,見了肯定要大吃一驚,因為這就是簡易版的汽車嘛!

他們兄妹會開車,但兄妹兩對汽車的構造並不甚了解,然此時開到馬車前的,就是簡易版的現代汽車,只見負責把馬換下的人,現在來到那車的後方,從車尾拉了條繩子到馬車前方。

也不知他做了什麼,馬車里的人只覺車身陡地一抖,然後就被拖著走了,車里的人不知道,車外的人卻全看傻眼了。

因為車輪在被拉往前時,壓到了一條黑色的東西,然後車輪外就被包上了那黑色的東西,說也奇怪,那黑色的東西似乎讓車輪行進時更加平順。

而最讓大家感到驚訝的是,車行的速度比馬拉車還快,車里的人只覺車行異常平穩,不曉得是宇國的道路平穩,還是旁的緣故。

站在車旁的人看著,都有些目瞪口呆,因為那車行走起來,可比之前順當許多。

很快,他們所有的馬車就已換裝完畢。

車夫在此時也無用武之地啦!

一個個老老實實的坐在車轅上,跟著前引的車輛去了他們事先預定的客棧。

宇國很小,平常也沒什麼外人會來,所以不曾設四方館等招待外國使臣、賓客的處所。

來此的行商、文人都是入住客棧。

臨川城的客棧規模都不小,但都有一個相同的特色,那就是全是高樓,至少五六層的樓房,他們入住的君福客棧呢!有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的客房,是建在山壁上,也有建在崖上的,要怎麼進出?

哦,有宇國獨有的天梯啊!每一座天梯都有各自的名字,從君福客棧一樓要上二樓,要搭乘翔風天梯,二樓上三樓要乘攬月天梯,三樓上四樓則是搭乘月天梯,四樓上五樓則是飛鳳天梯,五樓上六樓,則是換搭登月天梯。

換句話說,要上六樓,就要依次搭乘翔風、攬月、乘月、飛鳳、登月,沒有一次抵達的天梯,而是需要換搭天梯。

每座天梯搭乘之處,也都別具特色,風景特別好。

不過也有不這麼煩人的,如燕雷客棧,他們家上下樓的方式選擇很多,可以搭天梯,燕雷客棧共有五層樓。

,天梯共有五座,一到二樓的,編號為一,一樓直接到三樓,編號為二,一到四樓的,編號為三,一到五樓的編號為四,一到頂樓的,編號為五,但頂樓沒有客房,只有觀月陽台,這里有桌椅,可以在此吃飯喝茶聊天。

比較麻煩的是,如果住在二樓的客人,想上五樓客房找人,就得先到一樓,換搭四號天梯直上五樓。

不過比君福好一點的是,燕雷的天梯都在大廳,距離較近,不像君福,每座天梯之間,都要走上好一段路才行。

冀王不知有燕雷客棧,還以為此地的客棧,都似君福這樣。

他住的是五樓天字一號房,可以想見,當他知道要換搭那麼多座天梯,每座天梯間距離還有點遠時,差點就崩潰了。

後來還是君福客棧的伙計機靈,連忙告訴他,他們有行政車可乘,行政車顧名思義,就是提供客棧里的清潔員及行李運送員使用的,當然,遇上懶得走動的客人時,也能充當運送客人的交通工具。

最讓冀王滿意的是,這行政車呢,可以從一樓大廳就開始乘坐,直接進出天梯,直到抵達所住的客房、

看到天梯四周沒有任何防護,冀王的腿還軟了下,不過他坐在車上,沒人看得出來,反倒是他的幕客們,難得的腿軟了,冀王心里暗笑,該。

進了客房之後,冀王讓使女們去安置箱籠,自己則和幕僚們商量對策去了。

「你們到底是問到那位名醫的姓氐沒有?」

「問到了。」幕僚們苦笑,他們早就問到了,只是有點不敢相信,因為名醫姓黎,听說祖上與天盛帝國皇室有關系。

「黎?」听到這話,冀王有點愣,「黎?黎漱的那個黎?他們家祖上和天盛帝國的皇室有關系?有什麼關系啊?」

「听說,黎名醫的祖上是天盛帝國的宗室,至于和黎大教主有什麼關系,這,咱們就真的不清楚了!」

說不定這不過是那個名醫,故意杜撰出來,拉抬自家聲勢的,所以話自不能說得很明白,免得日後被人挑刺,同時也是為了塑造點神秘感吧!

畢竟,名醫嘛!要是再積攢些名望,指不定就升格成神醫了!

幕僚們對此並不太在意,在他們心里,能治好皇帝,那就是好的,治不好,就是神醫也無用。

冀王倒是沒想太多,他累壞了,別以為坐在車上啥也沒做就不累,他心累呢!畢竟還昏迷著不省人事的人是他爹啊!

雖然他很盼望著,他爹死後,自己能上位成為下任皇帝,但不代表他就盼著他爹趕緊死啊!

他爹雖不是個好爹,但沒了爹,想想就覺得惶恐,似乎心里少了什麼,有爹在的時候,不管做錯了什麼,就算做錯會被爹打罵,但總好過沒有爹擋在前頭強。

幕僚們都知道冀王是個什麼樣的人,見侍女們安置好箱籠,就起身進去安置,也不覺有何不對,只是相繼起身,去了五樓的會客廳繼續商議。

房里的冀王卻在問侍從,「那個名醫真的姓黎?」

「是,而且黎名醫是名女子,听說容貌妍麗,小的悄悄去看過了,絲毫不遜藍側妃。」

藍側妃的艷麗無雙,趙國宗室無人不曉,侍從自是見過,不過藍側妃當初進門就曾說過,她不幫人看病,因此眾人只听說過她醫術了得,但到底了得到什麼程度,就無人知曉了。

「黎名醫是女子,年紀呢?」

「二十幾歲,快三十了吧!」侍從道,「听說她是黎家莊的人,在宇國黎家莊的名聲頗盛。」

「黎家莊?為何在宇國名聲頗盛?」

「因為宇國開國君王就是黎家人,後來開國君王黎盛過世,因無子承繼,只能過繼族佷,族佷福份不足,甫登基不足一年就過世,本來還想要再從族里過繼,朝中大臣卻都反對。」

最後是由開國的勛貴大臣們投票,選出下一任繼位者,便是現任君王君程的祖上,為什麼他們不願黎氏君王再過繼子佷承繼王位呢?

因為這些勛貴大臣們說,他們年紀不小了,真沒那個精神再去輔佐教導小皇帝。

第二任君王黎嘉就是旁支入繼嫡支為帝,為什麼甫登基不足一年就亡故?那是因為,黎氏宗族里的人對他入繼為帝,感到非常不滿。

憑什麼他一個學文不成,學武不成的混子,可以當皇帝,而我們這些文武雙全的卻沒能當皇帝。

因此有人暗地里慫恿著帶壞了他,而自小謹慎的黎嘉,在當了皇帝之後,被權勢沖昏了頭,畢竟年輕耳根子軟,有心人三言兩語挑弄一番,他就忘了輔政大臣們的教導。

最後死在有心人的算計之下。

黎氏族人以為,黎嘉一死,政事堂勢必要再為黎嘉過繼子嗣,以繼承帝位。

但誰說王位就只有黎氏人能坐?

要知道當初會由黎盛登基為君王,是由勛貴大臣們投票選出的,黎盛是他們當中最具領袖氣質的人,只要他站上台,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為他瘋狂。

可惜的是,黎盛對女人不感興趣,他死後沒有兒孫繼承,政事堂里沒人想坐那個位置,除了覺得自己坐不穩,也覺得做君王太累了。

沒看黎盛就被累死了嗎?

但黎嘉竟然沒撐過一年,就嗚呼哀哉的掛了,這讓政事堂發覺事有不妥,黎氏一族中,似乎認為宇國就是天盛帝國的延續,理應由黎氏一族來坐江山。

政事堂怎可能讓黎氏那些短視近利的家伙,毀了他們的成果。

寧願換別個姓氏的人來當君王,也不想讓黎氏一人如是想而日漸坐大。

王位傳到了君家人手上,黎家人自此與君王大位無緣,聰明的黎氏族人,早早放下執念,如黎名醫的祖上就是其一,他本就對行醫有興趣,奈何早年在京城,家里不允許他鑽研醫術。

天盛滅亡之後,他總算有機會接觸各地的名醫、神醫,醫術也一日千里,他也很努力的栽培對醫術有興趣的小輩,黎名醫就是為數不多的好苗子。

因為她天份高資質好,又是本家人,因此負責教導他們的黎夫子對她很是栽培。

而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黎家莊在宇國終于以醫術了得獲得百姓愛戴。

黎名醫年少時也曾外出行醫,以便增廣見聞,她的名聲就是那時留下的。

否則她長年居住宇國,名聲如何能傳進趙國冀王的幕僚耳中?

「黎名醫本是要進宮為妃的,不過她說她喜歡行醫救人,不想一輩子都被關在宮里不見天地,宇國君王便允她自行婚配,不入宮為妃。」

「那她後來嫁人沒?」

「听說她在外行醫時,曾經看上了一名男子,不過很可惜,沒能成雙,黎名醫便一直待字閨中,直到現在,都不曾嫁人。」

侍從還說了不少關于黎名醫容貌的話,將冀王的好奇心挑起來,誓言要將這位美大夫收進府。

卻不知他們主僕的對話,不多時就傳進君福客棧大老板的耳中。

「這位貴客是打哪兒來的?」

君福客棧的大老板也是名女子,年約三十出頭,姓君姓莉,是當朝君王的妹妹,也就是長福長公主。

她與黎名醫黎晨曦是閨中好友,她生長子的時候難產,幸得黎名醫及時出手才保她們母子的小命。

本就是至交好友,現又有救命大恩,她對黎名醫的維護自是較以往更加周全。

「听說是趙國的皇子,是來請黎名醫去為他父皇救命的。」

長福長公主听了後,扭頭問坐在窗邊喝茶的好友。「去不?」

「去啊!听說他也在趙國國都呢!」

「都多少年了,你還對他念念不忘。」長福長公主聞言忍不住嘆氣。

黎名醫笑,「就算只能當兄長,也好啊!」誰讓他們祖上都是天盛帝國的宗室呢!哦,不,黎漱那支可是嫡系,不像她家,不過是旁支。

長福長公主再次嘆氣,「真是冤家啊!」

黎名醫的甜笑轉苦,「說不得人家早就不記得有我這個人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