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五十八章 鬧劇一場

同樣在看熱鬧的,還有小蔣氏和長孫姨娘,不過長孫姨娘很快就因為兒子染了風寒,遂全心投入照顧孩子大業去了,無暇分心去關注王妃,畢竟兒子才是她在王府的立身根本,人家王妃除了世子,還有兩個親兒子,更有三個嫡女。

王妃進門幾年就生養了六個孩子,她呢?就這麼一個寶貝疙瘩,不小心呵護著怎麼成?

至于王妃究竟能不能出來,那是世子他們兄弟要擔心的事,她就不去瞎操心了!

小蔣氏因為長孫姨娘兒子病得不輕,也擔心起自己的小兒子來。

至于女兒離京的事,她除了接受,也不能做什麼,畢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難道能因為自己舍不得,就強迫親家把女兒、女婿給留在京城?

她可是听人說了一嘴,女婿那個小弟雖跟他是一母同胞,卻不是個老實的!親家母又是個耳根子軟的,小兒子夫妻說什麼,就是什麼,也不管是不是冤枉了長子,這次女婿同女兒成親,不知那小兒子又鬧什麼夭蛾子,竟然在兄長成親當天來個吐血暈厥。

親家母不說挑起擔子,也一暈了事,逼得女兒不得不顧新嫁娘的身份,不好在成親當日就插手管婆家事,硬著頭皮撐起挑子來。

听說親家母還領人堵到女婿家門去,說什麼丈夫被長子夫妻軟禁,連她也是,小蔣氏一听就覺得有問題,若女婿真把父母給軟禁了,怎麼不是軟禁在同一處,且還能讓親家母跑到家門前來大鬧?

親家母真要被兒子軟禁,好不容易才逃出來,怎麼逃出來後,不趕緊回去找族人來幫出頭,反倒大剌剌的堵到長子門前去鬧,擺明了她不怕啊!

小蔣氏覺得女兒女婿攤上這麼個長輩,也真是夠了!

偏還是親生母親,女婿的命可真夠苦的。

她之前被黑衣人嚇到,王府護衛眾多,竟然沒逮到人,她難免對平親王心生怨懟,覺得底下人沒有盡力,因為王爺沒發話,後來女兒女婿天天帶人上門來查,雖也沒查到,但小蔣氏卻覺得女兒和女婿盡心了。

後來女兒女婿因為家里有事,不再天天上門來查這事,可小蔣氏卻發現,自己在府里的地位隱然上升了。

便是日常用度也提了等次,就連身邊侍候的人,也比以前多了,不過她還記得女兒的交代,就算後來的丫鬟討喜,會說話,她也沒遠了原本就在身邊侍候的人。

當然,人都喜歡听好話,有人奉承,自然是欣然接受,這些天世子夫妻鬧不和,其中還牽扯到一條人命,听人說,不少人趁機攪事,想要把平親王一家給搞臭。

雖說是叔王,沒有實權,但到底是蕃王,手里可都有兵,年輕的皇子們無不想拉攏這些叔王們,平親王是幾位叔王中性子最好的,年輕是風流了些,不過年輕的皇子們誰不對他欣羨萬分,因為他們一輩都不可能縱情聲色犬馬,因此平親王年輕時就敢如此作為,怎不叫他們羨慕呢?

想拉攏平親王的人不少,但被拒絕後,惱羞成怒的也有,更有人因為自己想要攀附皇子們,偏沒本事,早就看左右逢源的平親王不順眼。

這會兒好不容易來了機會,大伙兒還不卯足了勁用力的踩。

便是因為如此,蓮兒家才會賓客盈門,蓮兒父親和大哥幾乎被這些人捧暈了頭,不時說起自家可憐的女兒蓮兒,是怎麼被世子爺看上,進而收為外室的,又是怎麼引得世子妃上門,生生被打死。

蓮兒娘身邊也多了兩個俏生生的丫鬟侍候著,蓮兒娘本就生的貌美,又一副楚楚可憐的嬌模樣,不少上門的客人都暗自惋惜,如此佳人伴拙夫,蓮兒大哥大嫂不在京里,所以蓮兒娘身邊只有長媳侍候著,不過蓮兒大嫂身邊也有人侍候,侍奉婆母的事,不用她親力親為。

她樂得輕松,可又閑著無聊,便掌起家來。

以前,家里是窮得揭不開鍋,可現在那錢財跟流水似的涌進來,真不知這些人怎麼如此有錢,掏錢給不相干的人花用毫不手軟?

不過這些事,她一個女人家管不著,她只管著把錢收攏了,每天照管著家里三餐吃用,原本她還攢些錢做私房,後來發現錢來得快,去得更快,實在是每天上門的客人多,廚房幾乎不斷炊,還是應付不來。

廚娘忙不夠人使,都不用她發愁,自有人管。

沒兩日,她也學乖了,當起了甩手掌櫃。

瑞瑤教京城分舵的後院里,齊大娘和齊六娘姐妹兩,手上不停的編著絡子,蓮兒坐在一旁的小杌子,托著腮看她們兩忙。

「你真想好了?」齊大娘頭也沒抬,沒頭沒腦的問。

「嗯,我二哥是個憨的,做事情,只知道下死力氣,我爹和我大哥他們在京里若有不順,回家後,定要找他一家出氣,他那人傻,遇事定是要護住妻小,任由我爹打罵。」

至于她大哥,肯定會在一旁加油添醋,她二哥被痛打一頓後,只怕還得強撐著下田干活。

她娘嘛!不提也罷!

她痛恨自己這張臉,這張承襲她娘的臉,若她沒有這張臉,她爹也不會把她賣入青樓,當然家里沒錢花用,拿女兒去換錢,在她們村里並不少見,但大部份都是把女兒賣給人家做丫鬟,甚至做妾,可賣入青樓的?據她所知,也就她們家。

她娘說,並不是不想給她挑個好人家去做妾,但她年紀實在太小。

人家要納妾,無非是為子嗣,就算她生得再美,年齡太小,生不出娃,要她何用?不如買個已經及笄,長開了的,一進門就能開枝散葉的好。

可蓮兒家等錢用,根本等不到她及笄,所以才會把她賣入青樓。

鴇母見她生得好,想栽培她成為花魁,可花錢栽培她一個,又覺不值,後來索性尋了好幾個小姑娘一直栽培。

蓮兒是農家女出身,縱使有張好皮相,但本質純樸,不是鴇母後來尋的小姑娘們的對手,因此在青樓里混得並不怎麼樣,會被平親王世子看上,那得多虧齊家姐妹的幫忙。

當初說了要做局,她們在平親王世子常去的幾家青樓觀察了一陣子,覺得蓮兒是個可憐人,其他幾個其實也很可憐,但她們不像蓮兒,她是存了心想離開賣笑生活的,只不過她爹和大哥不斷的找鴇母借錢,反正最後還錢的又不是他們,何樂不為。

蓮兒很擔心,自己若離了青樓,他們轉手又把她賣去另一家青樓怎麼辦?

齊大娘的提議正合了她的心意,至于世子將她置外室期間,會給她多少錢財,那都是次要的了!

「你想好了就好,不過你二嫂……」二哥是親的,興許勸得走,可是她二嫂有娘家人,她能狠下心舍棄他們,和丈夫帶著兒女跟著小姑子走?

「我二嫂啊!」蓮兒面有難色,確實,叫她二嫂跟著走,是有些殘忍,但她實在不忍心看二哥被父親和大哥欺壓。

齊六娘看看姐姐,又看看蓮兒,道,「不如我們去試探看看,也許勸得動呢?」

「不會給你們惹事吧?」

「我們只消說,是你生前交代的,說是不忍心看他受累,且我們姐妹都是弱女子,若能找個知根柢的男子護送,那是最好不過了,而且我們姐妹知世子妃行凶真相,怕世子妃的娘家人派人追上來,若能跟他們一家子一起走,肯定就能避開世子妃娘家人的追查。」

蓮兒听了直點頭,「我二哥人好心地好,听你們這麼說,肯定會應下的。」

「好。」

齊大娘姐妹愣愣的看著一口應承下來的女人,旁邊有些怔的,是蓮兒的二哥,「你,你答應了?」

「當然,妹妹生前蒙兩位姐姐照顧,她的死,讓兩位姐姐連京城都待不下去了,咱們能幫,自然要幫,再說了,現在,父親他們在京里忙著,沒空回來,等他們回來,過慣了好日子的他們,可還受得了過從前的苦日子?」

蓮兒二嫂話聲一落,蓮兒二哥嚅囁著想替父兄說些話圓過去,可到底平日就是個不擅言詞的,這會兒真是想不出半句好話來,直把自己憋得臉都紅了。

「兩位大姐,你們幾時啟程,打算日後在哪兒落腳?我們夫妻兩是還好,可兩個孩子年紀還小,就不帶著去啦!得把他們寄放到鄰居家去,得跟人家說明白。」

「這個……其實蓮兒當初跟我們說,她二哥二嫂人好心地好,著實舍不得看你們為一家子辛苦,便托我們帶著你們一起離開,好歹,為老余家留條血脈。」

齊大娘說完,蓮兒二哥臉色都變了,蓮兒二嫂的臉色也不怎麼好看。

怎麼,怎麼就扯到留條血脈去了呢?

「蓮兒到底是因世子夫妻而死,要是余老爺沒把事情鬧大,興許,興許不會有危險,不過現在事情鬧得人盡皆知……」

蓮兒父親和大哥還和人一起鬧騰著,要找平親王世子妃賠他一個女兒。

此事要如何收場,京里所有人都等著看呢!

不用明說,蓮兒二哥夫妻兩也知道,此事不好收場,倘若事後,父兄他們只是被打回原形回家來,倒也還罷了,怕就怕這些貴人們覺得不解氣,沒把人弄死,而是弄殘。

本來脾氣就不好的兩個人,回來之後還不可著勁兒的折磨蓮兒二哥出氣才怪。

蓮兒二嫂想到,若他們送齊家姐妹離京未歸,他們就已被打回原形回家來,留在鄰居家的孩子勢必會被送回來,畢竟祖父和大伯父都回來了,沒道理再寄住在別人家。

至于回來後有沒有吃的,有沒人照顧他們,那就不是鄰居們要幫考慮的事情了。

蓮兒二嫂當即拍板定案,「我們就帶著孩子們一起走吧!」

蓮兒二哥雖有些為父兄們擔心,不過,齊家姐妹們的事較緊急,得先顧著她們這一頭。

約好三天後離京,好讓蓮兒二哥一家收拾家里。

等到了約好的地頭時,蓮兒二哥看到了蓮兒,差點大喊見鬼了!幸好還記得,妹妹傳出死訊,可說是被世子妃打死的,現在他終于知道,齊家姐妹為何要離京了,不離開不行啊!因為她們帶著沒死的蓮兒啊!

蓮兒二嫂倒是沒她男人那麼驚訝,只是瞠圓了眼,拉著蓮兒細細看了一遍,見她身上遍體鱗傷,知道她當日沒少受苦,心疼的把人抱在懷里直掉淚。

出事到現在,蓮兒還是頭一回掉淚,齊家姐妹把屋子留給她們,先到外頭去幫他們帶孩子了。

蓮兒問她二嫂,「嫂子跟家里人說了沒?」

「說什麼?我爹娘已經過世了,我的親人現在就剩你哥和兩個孩子,還有你,知道你沒死,真是太好了!只是,為什麼……」要瞞著爹娘他們呢?蓮兒二嫂沒問出口,心里其實很明白為什麼。

蓮兒二哥沒想太多,直接開口,「為什麼要瞞著爹娘?你知道他們有多傷心嗎?」

「嗯,我知道,你們來的時候,我就躺在棺材里,你們說什麼,我都听得清清楚楚。」

蓮兒二哥一愣,頓時有些不知怎麼接下去了。

蓮兒二嫂扯了丈夫一下,道,「妹妹既然都清楚,我們也不多勸了,只問妹妹,日後怎麼打算?〞

「這得問齊大娘她們了。」

之後夫妻兩得知,他們一家都將進瑞瑤教的鋪子去做事,高興得合不攏嘴,一時間,便把京里的煩心事給拋到腦後去了。

他們離開京城後不久,平親王世子夫妻兩個都被皇帝申斥,夫妻雙雙被杖責一頓,而上門鬧騰的余家父子,由平親王出面,給了五百兩銀子作為賠償,雖說蓮兒是賤籍,但世子帶她出青樓時,已銷了她的賤籍,世子妃打殺良民,是為暴虐,若余家父子真要告,世子妃大概得去衙門過堂的。

平親王給這筆賠償,就是要余家父子見好就收。

余老頭銀錢在手,自是滿口應承,蓮兒大哥看著父親把銀票揣到懷里,自己撈不著,就有些惱火。

回到雀兒胡同,原本熱鬧非凡的院子已經沉寂下來了,父子兩個才下馬車,就開始吵,一個要父親分他銀子,做父親的則道,這錢是他女兒孝敬他的買命錢,不想分給兒子。

蓮兒大嫂和孩子才起,看他們吵得厲害,並不想管,本要叫丫鬟去廚房端吃的來,誰知叫半天,都沒人應聲,她遂拉著孩子們往廚房找吃的去,去到廚房只見冷鍋冷灶,那些上好的食材已經不翼而飛。

心頭一陣狂跳,想到了不見人影的丫鬟們,她匆匆趕回房,連孩子們都忘在腦後,回到房間,打開箱籠,發現這些日子得到的好料子、首飾全都擺得整整齊齊,放在箱籠底下匣子里的銀票和銀子也都一文不少,她才放下心來。

這會兒她才想到,婆婆呢?哪兒去了?她忙又趕到婆婆的房間,竟發現不止空無一人,就連屋里的擺設、箱籠也全都不見了。

婆婆這是去哪兒了?

她跌跌撞撞的轉身出來,正想找人問一聲時,小女兒抱著她的腿說,「祖母說,以後這個家就交給娘了,她,要跟著貴人去享福了!」

兒子從懷里掏出一張紙給她,蓮兒大嫂只識得幾個字,還是出嫁前跟著娘家隔壁的老夫子偷學的,開頭就寫著兩字,和離。

婆婆這是,攀上高枝,甩開他們一家子做鳳凰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