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一十七章 發酵

趙國皇宮里,皇帝正和首輔、內閣等人討論著西越最近的亂象。

「不管怎麼說,西越越亂,對我們來說越好。」首輔捋著下頜稀松的胡須,趙國共有六相,他是六相之一,按資論輩應該輪不到他當首輔的,不過也不是五位同僚是怎麼回事,接連出事,不是急病而亡,就是上朝途中遭逢意外摔斷腿,還有一位是下朝後,與另一位相爺步行下衙,在街上被人捅死了!

反正等他回過神來,六相只余他一人完好如初,其他五位首相的位置空了下來,等著皇帝和他再行勾選。

當首輔,一直是他畢生志願,原以為大概要等到他六十之後,才輪得到他,沒想到四十五歲就當上首輔了!

但是這個年紀居高位,至少對他的胡子來說,就不是件好事,他經驗資歷不比前首輔,很多事情都要回去細細想過,再請教過他爹,才能做決斷,于是乎,他那把漂亮的胡子就成了現在這樣稀稀疏疏的模樣!

真是愁死他了!只是,這前朝寶藏,不說是在瑞瑤教里的嗎?怎麼會跑到西越去?還落入江湖人手里。

等等,呃,瑞瑤教也是江湖人!首輔頭痛的揉著額角,而且好像這個傳言比之前那個靠譜。

是,瑞瑤教的創教教主是那個賢太子的兒子,可那位賢太子自始至終就沒坐上龍椅,還被他爹和繼後母子給一擼到底,一家子全掛了!哦,不對,他那個跑去當江湖人的嫡次子沒死,至少沒和他爹娘和兄弟們一起被處死。

但那不代表,他就掌握了前朝的寶藏!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那個瑞瑤教的大長老之所以放出那樣的消息來,本就有點不太合理,他既是瑞瑤教的大長老,為何要把教中的機密向外散布,除非他和黎漱不合,故意給他找麻煩。

後續的發展似也坐實了,瑞瑤教內部的不合諧,黎漱沒有選擇大長老費心為他招來的徒弟候選人,而是挑了一個瘦弱不堪的小女孩為徒,後來听說那孩子是他曾經的未婚妻兼表姐留下的遺孤。

大長老一家原本在蓮城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沒人敢與之作對,誰知沒多久,大長老連一家子兒孫帶親戚,全都被逐出了瑞瑤教,大長老可是從黎漱父親接任教主後,就一直跟著他的老臣!

雖然大長老的作為,讓首輔覺得不妥,但那畢竟是跟著黎漱父親多年的老人,黎漱做的也太過份了些。

首輔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根本不曉得大長老一家有多過份,所以他也不知道坐在上頭的趙國皇帝看他有多不順眼。

趙國皇帝等了他半晌,就只听到那麼一句話,沒了!白痴也知道,西越亂,對他們趙國是好消息,然後呢?他們要怎麼利用這個機會,把西越的水攪得更渾,他們好從中謀利。

就說這麼一句話,首輔就沒話可說了?他心里沒有想法?難道還等著他這個皇帝幫他出主意?到底誰是皇帝,誰是朝臣?還是首輔把他這皇帝和其他幾位首相當他的幕僚來用?

首輔還不知道皇帝在等他出謀策劃,見皇帝沒開口,其他同僚也不說話,他也就低下頭不言語了。

新進的五位首相都看傻了,這位是首輔吧?他們等了半晌,就等他說這麼一句,然後呢?輪到他們開口?他們五人面面相覷,好半晌,才有一人試探著開了口,「皇上,西越內亂,機不可失,您看,咱們是不是該趁此良機,做些什麼?」

「做些什麼?」皇帝沉著臉沒好氣的問。

「咱們能做的可多了。」得了皇上的話,開口試探的首相松了口氣,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說出來,其他四人見狀也跟著張口補遺,一時間御書房中熱鬧極了。

在這一片熱鬧討論著,首輔忽覺自己好像被排斥在外了!

張了張嘴,想要插嘴,卻發現自己插不了口,因為他們說的東西,自己竟然跟不上,听不太懂啊!這是怎麼回事?

南楚宮中,承平帝瘦了許多,好似大病一場,知曉西越亂象,他直接下了一連串的命令下去,全境各邊界警戒,派人留心南楚境內的異國人士,他不相信西越會亂,西越皇帝是個有能力的,就算隱龍門那事是真的,他也不會讓西越的亂象傳遍整個中州大陸。

南楚的軍隊不比趙國和北晉的那般強悍,他不奢望從西越亂局中獲利,只求能穩住南楚,別被他國乘隙而入。

東齊要往西越去,勢必要借道他國,趙國武力強勢並有多名悍將在,北晉女帝雖才登基不久,但北晉人民本就強悍,東齊人若想借道去西越,大概會選擇從南楚過。

承平帝想了想,又下令,傳旨給黎經時,令他盡速領兵趕往南楚與東齊邊境戒備,另又下旨命定西大將軍、神威大將軍分別領軍前往南楚與西越,及趙國、南楚兩國與西越的邊界戒備。

原本這些地方就分別有衛所與駐軍在,下旨令這幾位大將軍領兵過去,是增軍,強固邊界的防護。

朝中諸人本來听到皇帝下旨令黎經時領兵戒備時,個個心里都有點別扭,朝中無人啦!為什麼皇帝要叫黎經時一個在孝期的侯爺領兵?後來又听到定西大將軍及神威大將軍都有任務後,才稍稍緩過氣來。

要說朝中那個將領最了解東齊軍,還真非黎經時及其麾下部將莫屬。

皇帝又點了日前與黎經時一同封爵的那幾位將領中的幾位,命他們分別跟隨定西及神威大軍,然後才命剩下的將領,領兵去南城和黎經時會合。

京城因為承平帝的這一連串旨意迅速動了起來,文官們本來還想說些什麼,可後來不知想到了什麼,就都安靜下來。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戶部和兵部開始忙碌起來,工部也沒閑著,打仗要用的器械可是由他們負責制造,兵部那些人連保養都做得不怎麼確實,現在能用的兵械也不知還有多少。

忙啊!忙忙忙!

北晉軍隊本就長期駐守在邊界上,女帝可不像她那兩位嫡兄弟,好大喜功只會說空話。得知西越境內的隱龍門可能擁有前朝寶藏,她雖有些心動,卻還是很理智,與王夫討論著這個可能性。

最後女帝在王夫的建議下,按兵不動,只派人往西越去,一方面查探傳言真假,一方面自然是伺機興風作浪。

東齊皇帝接到西越的消息時,其他大國都已動起來了,沒辦法,他們離西越最遠,中間還夾著北晉、趙國及南楚,想要乘機對西越興兵,就得橫過這三個國家才能到西越,東齊皇帝知道有寶藏時,腦子確實一熱,不過很快就在太上皇潑的冷水中清醒過來。

只是,「父皇,您就不能好好用說的,一定要真的潑兒子一盆冷水嗎?」這都快過年了!很冷的好嗎?

太上皇笑了一聲,「不真的潑盆冷水下去,你能醒過來?」

「是是是。」皇帝抬手抹了臉上的水,嗤,好冷。「兒子還是先去換身衣服好了,眼看著要過年了,可不好病了。」

「嗯,去吧!」太上皇看著皇帝在內侍的服侍下走出去,邊走還邊打噴嚏,忍不住就搖頭,這孩子的身子也未免太弱了!

皇帝換好衣服之後,就有內侍來報,「兩位王爺府上都有動靜。」

內侍口中的兩位王爺,說的便是九皇子平王,十三皇子安王,皇帝登基之後,就給他們兩重新封了王爵,以示對他們的看重。

太上皇縱使知道這兩兒子不老實,卻也不希望皇帝對他們下重手,所以他給他們封王爵,太上皇面上不說,心里卻很高興。

皇帝很精明,他給這兩個弟弟越重的封賞,太上皇覺得他仁厚,若平王及安王兩再有什麼動作,太上皇只會覺得這兩個兒子不安份,在他再度對他們賞賜時,太上皇就會開口要他別給這麼重的賞。

他再說幾句都是兄弟至親,太上皇的兒子,再多封賞給弟弟們都不嫌多,太上皇心里的天平只會越來越偏向皇帝。

安王和平王兩個,因為皇帝登基後,待他們仁厚,越發覺得這位六哥沒什麼好怕的,他就是個軟弱的,想想也是,畢竟他一直都是個殘廢,弱勢慣了,就算穿上龍袍也沒那個本事把龍袍撐起來啊!

加上一直厚賜不斷,安王兩個越發動起心思來,安王的兵工廠被毀,想在短時間內重新建立起來,不能說不難,但只要有銀子,還是能建起來的。

平王的人手被斬得七零八落,想東山再起,重新培養人手,也得需要大筆銀子。

可惜皇帝賞賜再豐厚,對他們的計劃來說,都是毫無用處,再珍貴的對象,底下烙著內府制,就算他們敢賣,又有誰敢買?還有那些奇珍異寶,上頭是沒有內府烙印,但誰有那個本錢吃下來?

正當兩人苦思無果時,竟然傳來這麼一個好消息。

前朝的寶藏啊!里頭肯定有許多金銀珠寶,到時候拿出一小部份去變賣,就夠他們養人材養軍隊建兵工廠了!

可是,他們消息得的太遲,只怕其他大國都已經派人去隱龍門了。

平王與幕僚們商討後,決定派世子兄弟幾個,帶人前往西越伺機而動,他們就盯著從隱龍門得到寶藏的人就好,相信得到寶藏的人肯定有許多人盯著,他們去的晚,也是有好處的,有實力的都爭完了,他們只要對付最後得手的人就好。

安王的人也打著相同的主意,不過幕僚又提醒一句,「得仔細詳查傳出來的消息,隱龍門的人也不是傻子,萬一丟出個靶子來吸引所有人的目光,然後暗度陳倉呢?」

安王點頭,直道有理,他的幾個兒子早就被他派去各地經商,手里沒錢,讓他極度沒有安全感,皇帝賞賜的東西雖多,卻都是只能堆在倉庫里落灰的玩意兒,一點用處都派不上,大概就只有,兒女婚嫁時,拿出來做聘禮及嫁妝時有用吧!

因為消息滯後,東齊兩位王爺的人動身前往西越時,在南楚邊界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關。

南楚軍隊集結,且對要入境的人采取了嚴格管制,安王的人扮成商隊,總算順利通關,但也花了不少銀子打通關,可想到前朝寶藏,大家也就稍稍緩了情緒,一刻不停留的趕往西越。

本以為就被剝那麼一層皮而已,沒想到要出南楚進西越時,又被狠涮了一次,真是氣死人!安王的人憤恨的決定,回程時,絕對不再從南楚借道了,否則不曉得他們帶回來的寶藏還能剩多少。

平王世子兄弟幾個,就算扮成商隊也不像,在南楚邊境的小城里坐困數日後,得知安王的人順利通關了,只是花了大筆銀子,隨行的幕僚便建議主子們如法炮制,可是世子等人都不想花自己的銀子,幕僚們心說,難道還得我們做下屬的自掏腰包嗎?

最後,他們決定不從此地入南楚,往北走,總會有路可進南楚的。

于是乎,平王的人馬就往北行,只是,讓世子兄弟很失望的是,南楚的邊界駐軍實在很盡責,他們一路爬山涉水,還被大雪困于山中近月,都沒能找到縫隙溜過邊界進南楚。

他們只能前行,一路走到東齊與趙國相接的邊界,才順利出東齊,只是進的是趙國,而不是南楚。

他們入趙國時,都已是來年的二月了。

隱龍門中的寶藏據聞,已被某幾大門派得手,他們派出門中精英護著所得寶藏回去,途中遇到多次掠劫,不過幾大門派的精英身手不凡,那些不長眼的小賊全被一一誅殺。

平王世子兄弟听完消息,全都傻眼了,他們才剛進趙國耶!怎麼寶藏就已經被人瓜分啦!

而且貌似這些江湖門派的人都很強悍啊!精英!想搶的小賊都被殺了,他們身邊這些護衛,跟他們對上的話,能有多少勝算?

想想就覺得該歇菜了!

對了!平王世子想到安王叔派出來的人,可比他們早進南楚,就不知他們如今何在?要是安王叔的人有搶到一部份,那他們只要去搶安王叔得到的寶藏就好了!

如此一來,他們便不會被父王責罵了!

這一打听,就是半個月,安王或許在東齊是號人物,但他派出來的人,在眾多奪寶人當中,不過是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所以,根本就沒有他們的消息。

再說了,誰會傻到舉著旗幟告訴大家我是何人,大家都想悶聲發大財好吧?那幾大門派得了寶藏的消息,都是眼紅的人放出來的,根本就不是他們自個兒說的。

事實上這幾大門派也很悶,因為,他們根本什麼都沒得到,隱龍門壓根沒有前朝寶藏啦!要是讓他們知道,他們搶到寶藏的消息是誰放出來的,他們肯定要剝了對方的皮!簡直就是害死他們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