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于氏並不知曉,當年,大老爺,大錢氏和小錢氏之間究竟發生過什麼?但,就由她嫁入候府後,這幾十年里所見所聞,她也慢慢地拼湊出了「真相」。
所謂的老夫人苦心籌謀,才為杜尚書謀劃到一樁良緣,這,純粹是糊弄人的!
畢竟,大錢氏是將軍府嫡長女,只待時機到了,就能請封一個縣主的爵位。
更何況,當年,大錢氏不論是儀態,還是姿容,才情,處事手腕,都惹人夸贊不已,被世人冠以「盛京明珠」的美譽,只是出席了幾次宴會,就有許多人生出求娶的念頭。
在這種「一家有女百家求」的情況下,本可嫁入皇室或勛貴世家大族的大錢氏,又怎會看上勇誠候府這個三流勛貴家族未襲爵的長子?
不過是大老爺在打探到老夫人的計劃後,本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毫不猶豫地設下了一出毒計在宮宴里,與大錢氏一同落水,然後,一幅早早就與大錢氏互生情意的親昵又擔憂的姿態!
此舉,確實讓大老爺成功地娶到了大錢氏,並獲得了將軍府的幫助,而以勛貴家族子弟的身份,順利地步入朝堂。
而,大錢氏清醒過來後,面對的是「木已成舟」的現實。在「流言蜚語」早已傳遍盛京大街小巷的情況下,她只能咬著牙關,嫁入將軍府。
也因此,大錢氏丟了本該到手的縣主爵位。
懷著滿月復怨恨之情嫁入候府的大錢氏,面對大老爺那偽裝出來的「虛情假意」,那是連「糊弄一下」的念頭都沒有,就直截了當地拿出自己身為世家貴女的驕傲,以一種極冷淡的姿態待大老爺。
而,從理論上來說,男人都有著「得不到,就是最好的」這樣的劣性,大老爺也不例外。
于是,就在日復一日地相處里,在那假裝情深意重的追求舉動中,大老爺竟真迷戀上了大錢氏!而,這一幕,被隔三茬五就會到候府里來「陪伴」大錢氏的小錢氏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只因,早在大老爺一襲喜袍,抵達將軍府迎親的時候,小錢氏就對大老爺「一見鐘情」了。而,候府的生活,也讓小錢氏對大老爺「二見傾心,三見誤終身」。最終,在滿月復怨恨的指引下,和被大老爺醉後寵信過的李姨娘聯手,令大錢氏死于產房,一尸兩命。
「枉大老爺處處以‘情聖’的姿態自居,枉錢氏處處以‘真愛’的身份,自持與我等本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人的婦人身份不同,呵!」
「真是,每每見到他們那幅虛情假意的姿態,我就覺得想吐!」
「假亦真是真亦假,只怕,裝到最後,連他們自己都以為,這一切,本就是最真實不過的真實了罷!」
「畢竟,大家皆知曉,他們這份‘感天動地’的深情!」于氏又冷笑一聲,眼底的譏誚和嘲弄越發地濃郁起來,「世人總是如此,只能看見自己願意看,听到自己願意听的東西。」誰又願意去深究,這件事背後隱藏的真相?
馬嬤嬤一直沉默不語,事實上,又有誰知曉,于氏之所以耗費心力,布下這樣一個「驚天陰謀」,僅僅只是為大錢氏報仇呢?!
雖然,事實上,從頭到尾,大錢氏與于氏都僅僅只有幾面之緣。而,在于氏嫁入候府的時候,大錢氏因懷相不好,而一直在屋子里休養!
套用一句通俗地話來說,于氏,就是大錢氏的「迷妹」。那種願意為了大錢氏而「赴湯蹈火,再所不惜」的腦殘粉。
「夫人,如今,一切,都即將結束。」
……
寧王府
「母親這是打算,徹底放棄我了?」
杜芷菡直愣愣地看著馬嬤嬤,簡直不敢相信,聞听馬嬤嬤這位頗得于氏信任和依重的老嬤嬤親自來府探望她的消息,歡天喜地地跑出來後,會听到這樣一個讓人骨血盡皆被凍住的可怕消息!
「二小姐,夫人也是無能為力了。」馬嬤嬤輕嘆了口氣,道︰「如今,候府將大亂,二小姐若想繼續過這種安靜卻不乏富貴雍容的生活,那麼,請務必謹記夫人的叮囑討好寧王妃。」
「討好寧王妃?」杜芷菡怒極而笑,「說得倒是輕松,你們究竟知不知道,寧王妃是個什麼樣的女人!」
能生出正大光明「斷袖」的兒子,並放任這個兒子在外面胡作非為,只將管束的重任交托于她,卻從不提供任何幫助予她,偏每日都詢問她最新消息,只恨不能將她逼瘋的女人?如何才能討好!
「老奴以為,這于二小姐來說,卻是一件再輕松不過的事情。」馬嬤嬤仿若未曾察覺到杜芷菡的怒氣似的,依然一板一眼地交待道︰「倘若,二小姐舍得放棄這樣富貴的生活,那麼,老奴定當回秉夫人,請夫人再為二小姐想法子。」
放棄?
可,憑什麼呢?
杜芷菡咬了咬牙,未嫁入王府之前,她一直以為,身為候府姑娘的她,早就見識到了這世間最最頂級的榮華富貴,更享受到了連皇室公主們都不一定能享受到的優渥待遇。
雖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因杜芷萱這位頗得太後,皇後,長公主和安平郡主歡心的姑娘而起。
但,杜芷菡依然覺得自己的人生都圓滿了。更在嫁入王府後,做出一幅「高高在上」的目下無塵姿態。
偏偏,很快,杜芷菡就被打臉了!
不僅僅因為寧王府那處處皆美的風景,也不僅僅是寧王府那些粗使丫環婆子身上的裝束佩飾,都遠勝自己陪嫁的二等丫環,而是因為寧王嫡次子,也就是寧王府四少爺,她的夫君寢房那富麗堂皇的布置!
也是到了此刻,杜芷菡才明白,「什麼樣的身份,該用什麼樣的擺件」這句話的真諦。
即便,杜芷萱這位被賜封為三品榮華縣主的姑娘再如何地得寵,但,于寧王府這等擁有最尊貴出身的人家來說,很多擺件卻依然上不了台面。
當然,最最重要的卻是那份「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