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2章︰做足前戲改院名。度潘玉兒出家遭口誅。

這三個字一出,大家都看得明白,這是要送給蕭寶卷和潘玉兒的小院子的,為他們改名叫常心齋。

「好。」彌勒佛恢復他貫有的笑容,第一個稱贊如來佛祖改得好。

觀音菩薩卻憂心忡忡,不敢苟同,「佛祖呀,諸位,這去掉玉和卷,很容易引起逍遙神的誤會,還是」還是後面的話,她沒有繼續說下去,緘口不言。

還是「改了的好」?如來佛祖已經落筆完成,想必他心中有數,他已然定名,怎可輕易被否定和改動,哪怕是觀音菩薩有不同意見,她也不好、不能說出口。

還是如來佛祖真的有這個意思,希望蕭寶卷和潘玉兒離開?佛界誰不希望如此。但是,這樣明明白白落款在絹紙上,便公開得罪蕭寶卷。

「我只是希望逍遙神能夠隱藏他的銳氣,不要太張揚,他必竟還要避開陰司那幫鬼差的糾纏呢不是嗎,必竟少惹麻煩上身為妙。」這樣的解釋是否過于牽強?怎麼看怎麼都是佛界有不留客、要攆人的意思。如來佛祖打算親前往,跟蕭寶卷交心,「我去給逍遙神送這塊匾額,向他解釋清楚,他就不會誤會我們。」

既然如來佛祖堅持,也只能如此,「如果需要我等出面,我等願意同佛祖一起表明我佛界全無惡意。」人多力量大,佛多更是如此。

「嗯。」如來佛祖點頭表示認同大家的做法,「三界正處于多事之秋,我佛界雖然以還是讓他們自醒自悟因此清靜無為為主,希望他們自行解決所遇到的麻煩,但是象逍遙神這樣能力和法術高強的人,不可不爭取,切不可把他逼到投靠邪惡的一方,給正道帶來更多的磨難和損失。」

佛界願意收留蕭寶卷,自然不只是為了照顧大家一團和氣的面子,以後也好繼續友好來往;更多的是從大處著手,放眼三界,積極作為,使他能夠與大家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佛祖,你把‘域’字改成‘齋’,是不是在告訴逍遙神,那里不是他為所欲為的私人樂土,而是我們送給他吃齋念佛,向佛界和正義靠攏,一心向善,修行的地方?」有佛直接挑明,問如來佛祖是不是這樣的用意。

如來佛祖沉吟片刻後,才開口說話,「我的確有這個意思。這個名字還真怕逍遙神接受不了,把他給得罪。」

「得罪他我看沒有什麼不好,他和潘玉兒就可以離開我們佛界,我們便可以相安無事;我還就不相信,我們得罪了他,他就算再生氣,還能投靠恨聖天去,跟他沆瀣一氣,不惜與神仙和佛界作對。」口出此言者,算準蕭寶卷不會 涂到是非之分,因此不受他「挾制」。

彌勒佛連忙表示反對,他直搖他的大腦袋,「此言差矣,逍遙神放浪不羈,可以亦正亦邪,若惹急他,他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如來佛祖點頭,贊成彌勒佛的觀點,為杜絕後患,以免在將來引起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還是要善待逍遙神,與他多親多近才是。」

如來佛祖既然為他送給蕭寶卷的小院子改名字,事先就已經想好讓他可以接受,水到渠成的辦法,佛界還是要聯合他,與他互幫互助,和諧共處,為避免他多想,「彌勒佛,你先去打前站,透露消息給逍遙神,就說在佛界發現鬼差的身影,他們正在尋找有關他和潘玉兒蛛絲馬跡的行蹤,恐怕很快就會找到他們那去,建議他把小院子改換個名字,不要給陰司那樣明顯的暗示。然後我再把我這塊這個院名的匾額送給他,相信他就容易接受,不至于引起他的太多懷疑和不滿。」

「還是佛祖慮事周到。」大家一致贊同,這樣就可以排除對所有可能發生不好的事的擔憂。

有羅漢提出大膽的設想,「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說出來,不知道行得通行不通,和大家共同商議。」

「你且說說看,我們大家分析分析,共商對策。」自從蕭寶卷來到佛界,強行定居,就攪得佛界不得安寧,針對他的問題召開過多次群商群策大會。

這個想法實在太大膽,是內心斗爭過很久,幾緘其口才終于說出來,供大家討論,「既然逍遙神和潘玉兒已經來到我們佛界,潘玉兒很喜歡看佛經,經常去藏經樓看書,我們何不想辦法度她出家,成為我們佛界一員。神仙本不能有愛情,更不應該沉迷于個人感情不能自拔,潘玉兒一入佛門,成為佛界弟子,他們就不再爭搶她,各歸得位,三界自然太平無事,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秩序,不用再混戰,使生靈涂炭,就此輕松解決所有問題。」

「阿彌陀佛。」包括如來佛祖在內,大雷音寺幾乎每個佛、菩薩和羅漢都口誦佛號。顯然他們不認同這種說法,不可思議,實在太異想天開,就是天方夜譚。

觀音菩薩首先出面反駁,毫不留余地,「你怎麼會產生這種想法,潘玉兒有哪一點象出家人?她看佛經,只不過是懷著閑得無聊獵奇的心態來看的。不要說我們不可能強行收她為佛門弟子,就算有這種可能性,收下她,就是把所有矛盾都引到我們佛界來,你還嫌我們的麻煩無論是現在還是在將來不夠多嗎?」

「逍遙神、玉皇大帝和蕭衍,他們都不會因為潘玉兒已經是佛門弟子,就放棄對她的感情,他們幾個願意放棄,更多的有能之士還會找上門來。不說這樣遠的話題,就說眼前吧,只要有逍遙神在潘玉兒身邊,我們永遠不可能收服潘玉兒成為我們佛界的一員。你就不要再痴心妄想,想入非非。」有菩薩駁斥得更真接。

「你的想法真的是太不成熟,以後千萬不要再這樣想,也不要把這種想法再說出口,最好馬上爛在你心里。」如來佛祖嚴厲制止胡思亂想,不合情理、口不擇言的說法,並且給出這一教訓的解決之道。(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