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陣倒戈

皇後順桿爬之後又說了幾句似是而非的的話來緬懷先帝,卻始終沒有一個具體的意思出來。

喬嵐一頭霧水,她可不認為,如此時局下,皇後特地叫她來這一趟,是為了緬懷先帝。強權之下,她只得與之虛與委蛇,小心應答,以免落入套中。

「先帝病重,國事不暢,奸人趁虛而入,故意扭曲先帝的旨意,在護國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皇後表達了哀思,逐將話題轉向前不久護國寺所發生的慘案。

來了!!!喬嵐心里響起了警鐘。

「太子雖已為護國寺平反,並懲戒主事者,猶為未盡,非太子不願為護國寺追責到底,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也受到諸多掣肘,還望空虛大師諒解。」皇後話里話外的意思很明顯,即太子是站在護國寺這一邊的,而一手造成慘案的幕後黑手還逍遙法外,希望作為護國寺主持的「空虛大師」痛定思痛,不要站錯隊了,這樣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橫豎都是要動齊王,不如拿護國寺作伐,這樣既能賣護國寺一個好,又能安撫民心,簡直就是一箭三雕啊,皇後娘娘的算盤撥得滴答響。

「阿彌陀佛!」喬嵐雙手合十,沉著臉回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護國寺乃佛門,仰仗天道,你要殺齊王便殺,別把由頭栽到護國寺頭上。

喬嵐這個輕飄飄的回答卻令皇後深感欣慰,好似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太子有真龍之姿,自當替天行道。眼下,太子即將登基成為新一代帝王,其中也少不了護國寺的鼎力支持。」

「盛世一開,是天下之所幸。」喬嵐繼續四兩撥千斤。

皇後暗惱,她以為自己暗示得很明顯,但喬嵐沒有順著她的意思說,這令她極為不舒坦,「我朝一向重視護國寺的神啟。先帝登基,幸得時任護國寺主持的絕用大師卜算,才逢凶化吉,令豈國長治久安,萬民安居樂業。而今,空虛大師能否為太子卜算一卦,助他在趨利避害,開創豈國新一代盛世。」

皇後的話說到這份上,已經很直白了,就是要喬嵐表示,護國寺會不遺余力支持太子上位,而今距離登基大典只剩下三天,太子黨一邊準備太子繼位事宜,一邊做好萬全準備防止二皇子作亂,盡管已經算無遺策,確保不會出岔子,但如能提前將護國寺拉攏過來也是極好的。

喬嵐若是懂做的話,也該點頭應承了,然而她堅決不接皇後的話,「為新帝卜算乃我護國寺之榮幸,回去後,我護國寺便可著手安排。國運之卜算,若要神啟,當選擇吉日,沐浴淨身,焚香禱告七七四十九天後方可進行。」

她不知道絕用大師為先帝卜算是在他登基為帝之前還是之後,但此刻,有必要拖上一拖。有齊王螳螂在前,晉王黃雀在後,太子能否成為新帝還兩說,這要是萬一,他真能坐上那個位置,那麼護國寺也沒什麼好推月兌的了。

喬嵐一心秉承不答應,不拒絕,不承諾,不負責的四不原則,以為只要堅守住立場就能免于算計,事實上,在她受到皇後召見並進入太廟那一刻起,很多人已經把她身後的護國寺劃歸到太子的陣營中。

在她和皇後打機鋒的時候,護國寺主持與皇後在太廟密談的事不脛而走。

封祥身在魯園,死士來了又走,給他帶來各種各樣的信息,冷不丁听到喬嵐受召獨自覲見皇後的消息,他心里一緊,當即起身就想前往皇宮,還是封一出聲提醒到「小不忍則亂大謀」,他才重新坐下來,但攥緊的拳頭也透漏了他心底的擔憂。

「少爺,現今護國寺風頭正盛,無論誰上位,都要借用護國寺來安撫天下民心,喬姑娘作為護國寺的主持進宮做法事,皇後娘娘只要不傻,便不會對她出手,頂多是利用輿論為太子造勢,與喬姑娘的性命無尤。」

封祥慢慢松開拳頭,默默地說了一句,「我知道,我信她!」她那顆聰明的腦瓜子能應付得來,一定不會被那毒婦牽著鼻子走,只是……宮里都是財狼虎豹,只怕他們無所不用其極,構陷于她。

「……」封一果斷地沉默下來,以結束這個話題。

不久,早上被派出去送信的封四進來,交給封祥一封密函。「少爺,這是展大人的回函。」

封祥接過信件打開,愕然發現這居然是晉王的勢力分布情況,此外還有一份晉王黨的名單。能將這兩份資料給到他,足見展吹浪,或者說晉王對他的信任,不止他這個人,還有他的能力。

「你這一趟,是否見到了晉王?」晉王回京途中遭遇山洪,生死未卜也不過是一個局,一個讓晉王抽身事外,坐收漁翁之利的局。

「這份密函正是晉王殿下讓展大人擬定後交給屬下。」

「……」封祥再次打量名單,上面所列明的人員,大部分他都知道,但也有小部分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有一兩個明面上居然還是太子那邊的人……

名單的最後,兵部尚書李尋郇的名字赫然其上。

「李尋郇……」封祥的眉頭微微皺在一起,李尋郇出身不顯,但他的爹與齊王外祖李元章李太師是族親,按倫理來說,齊王還要叫李尋郇一聲大舅。李尋郇一向是齊王黨的人,如今怎會出現在晉王的陣營名單上,而且……這七個字與前面的筆跡完全不一樣,倒像是別的什麼人另外補上去的。

李尋郇善于謀略,也曾經辦過幾件很漂亮的事,做事可圈可點,但……一想到李家靜悄悄悔婚又張冠李戴的事,封祥又惡心得不行,同時他也暗自慶幸,這婚不作數了。

許是封祥盯著名單的末尾久了些,封四進言,「少爺,展大人擬完後給晉王過目,晉王又在末尾加了幾個字。」

「嗯?!晉王自己加的!」無怪乎筆跡不一樣。封祥有點差異,晉王和展吹浪擬定名單的時候居然沒有避諱封四,「寫的時候,他有無說了什麼?」

「他說李尋郇前不久派親信去到通州向他投誠,信得過,其他並無多說。」

「……」封祥默,難道察覺到風向不對,臨陣倒戈?晉王應是經過考量才說這人信得過,如此……其中還有什麼內情?(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