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中秋節的大消息

何子衿覺著,朝雲道長為人言語雖有些刻薄,本身學識人品實在極富吸引力,譬如,何子衿與朝雲道長相熟後,實在喜歡與朝雲道長說話聊天,外加請教些學問。

當然,不是啥正經學問,一般都是吃吃喝喝的事兒,以至于去朝雲觀時間不長,何子衿廚藝便頗具進境,簡直一日千里。便是朝雲道長都贊嘆何子衿在廚藝上的天分。何冽時常回家跟他姐說,他中午飯菜常叫同窗垂涎羨慕種種,總之十分會拍他姐馬屁,把他姐拍高興了,偶爾可以點餐啥的。

倒是阿念肚子里念叨,覺著朝雲道長再老一些就好了。老鬼听到阿念心聲很是無語,說他,「你家子衿姐姐不過乳臭未干的小丫頭,你這想的也忒多了。」朝雲道長于老鬼有恩,老鬼對于朝雲道長還是相當維護的。

「再過三年,子衿姐姐就能說親了。」阿念每想至此便十分惆悵,偏生還有老鬼跟著長噓短嘆,落井下石,「是啊,等以後子衿成親生子,可就沒空給你做這些好吃的了。」

于是,阿念更惆悵了。

老鬼再接再勵,「也不會對你噓寒問暖啦。」

阿念惆悵的了不得,仍道,「子衿姐姐不是這樣的人,她就是成親也肯定對我好。」

「你就別做夢了。到時人家顧自家相公自家兒子都顧不過來,還有空理你?」老鬼信誓旦旦,一幅過來人口吻,「甭說你了,就是阿冽,她也沒空理了。你沒听說過,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再說,嫁到別人家,上有公婆,中有小姑子小叔子啥的,還服侍丈夫照看兒女,便是三頭六臂,也分不出這個心哪。」

阿念惆悵的都不想同老鬼說話了,老鬼嘆之又嘆,阿念沒好氣說他,「嘆個沒完,有啥好嘆的,我都沒嘆,你嘆個啥?」

老鬼善解人意地,「我是為你嘆呢。」

阿念不領情,「我缺你嘆呢。」給老鬼嘆的,整個人心情更不好了。

何子衿看他好幾日沒精神,還以為阿念有啥心事呢,阿念也不好意思說他想到子衿姐姐以後成親會冷落他啥的,便悶悶的說是學里功課重。何.教育小能手.子衿很耐心開導了阿念一番,倒是何冽嘴快道,「哪兒啊,阿念哥想參加學里的蹴鞠隊,落選啦,才沒精神的。」

何子衿很驚奇的問,「你們學里還有蹴鞠隊?」

何冽咬著塊栗粉糕道,「當然有啦,我還入選了呢!」說著一臉自豪,又道,「阿念哥他們班里都是高個子,阿念哥太矮了,就沒選上。」

阿念沒好氣,「好似你多高似的。」阿念在同齡人中真不算矮的,他只是由于功課好,考入了乙班,乙班里,阿念是年紀最小的,排第二小的都十五了,比阿念大三歲,所以,阿念再怎麼同齡中的高個子,在班里一比還是頭一排的小矮個。

看阿念臭臉,阿冽嘿嘿直樂,「我是沒阿念哥你高啦,可在我們班里,我就是高的啦。」阿冽還添了一句,「阿文哥是最高的,不過,他不樂意玩兒這個,本來想喊阿文哥當我們丁班蹴鞠隊隊長來著,阿文哥沒干。」

何子衿笑眯眯地瞧著阿念,阿念反駁一句,「我才不是為這個呢。」

何子衿依舊笑眯眯地瞧他,阿念再低聲嘟弄一回,就听他家子衿姐姐笑眯眯的哄小孩子口氣,道,「好啦,我知道阿念不是為這個郁悶。」還模一下他的頭,問,「栗粉糕好不好吃?」

阿念悶悶點頭,何子衿笑,「新栗子剛下來,味道正好。明兒個殺只雞,做栗子炒雞。」

阿冽跟他姐商量,「做栗子炖□□,我喜歡吃炖的。」

何子衿笑,「那就得晚上了。」

听阿冽興致勃勃的跟子衿姐姐商量著明天香噴噴的栗子炖雞,阿念越發惆悵了,待幾年子衿姐姐嫁人,這栗子炖雞也不知還能不能吃得上啦~

阿念有了些小小少年的煩惱,惆悵了幾日,便越發抓緊與子衿姐姐相處的時間,時常有空就跟在子衿姐姐身邊。尤其阿冽自從加入蹴鞠隊,時常放學要跟同窗練蹴鞠,阿念要等他一道回家,倘這日子衿姐姐也去了朝雲觀,阿念便先去接子衿姐姐。一來二去的,再加上老鬼時常跟他絮叨朝雲道長如何如何大好人的話,阿念與朝雲道長也有了幾分熟稔。

阿念性子偏于安靜,不同于何子衿偏愛活潑些的雜記,阿念對琴棋書畫這類才子必修課倒是來者不拒。朝雲道長閑時想教何子衿下棋,何子衿對這種算來算去的東西完全沒有半點興趣,阿念則一點就通。朝雲道長頗是詫異,想著阿念外家祖上可沒這等靈秀,這份聰明倒真是肖似生父了。

何子衿還私下同朝雲道長說過阿念的近況,「阿念沒選上班里的蹴鞠隊,這幾天正失落呢。」

朝雲道長笑,「就是那種一群人圍著個皮球踢來踢去的事兒啊,有什麼意思。我看阿念的性子不像喜歡蹴鞠的。」

「喜不喜歡是一回事,有沒有被選上是另一回事。」何子衿笑道,「阿念自小好強,你不知道,自從落選蹴鞠隊,阿念如今每頓多吃半碗飯。他這是憋著要快些長個子呢。」

朝雲道長哈哈大笑。

其實,現在犯這種二百五毛病的不只阿念一個,譬如阿冽,不僅飯量增了,更是要求晚上要加餐夜宵。他理直氣壯地,「睡前總是餓,半夜還會餓醒,昨夜我餓的喝了半壺茶水,早上拉了兩回,害我險些學里遲到。」

何老娘對寶貝孫子那向來是有求必應的,何況是吃飯的事兒,家里日子一年好過一年,更不能叫寶貝乖孫餓著,一听何冽這話便點了頭,同沈氏道,「孩子們正是長身子的時候呢,近些日子阿念飯量也長了不少。總不能讓孩子們餓著肚子睡覺,叫周婆子晚上再預備些什麼才好。」

沈氏道,「不拘什麼,也不用弄什麼花樣,晚飯多做些留出兩碗來溫在灶上,待他們餓了便找周婆子要來吃,也不費事。以前相公晚上念書,也是這樣。」有舊例的,何家的孩子們也不是那類嬌慣型。

何老娘笑,「這也好。」想了想又對沈氏道,「以後叫周婆子多買些雞蛋回來,早上給阿念阿冽一人煮一個,雞蛋養人。」

何子衿笑一笑,何老娘生怕自家丫頭片子有意見,一咬後槽牙,忍著肉疼,咂巴咂巴嘴道,「丫頭,你要吃不?」再一狠心,「你要吃,也給你煮一個。」真是十里八鄉也沒自家丫頭片子這麼會較真兒的,但凡人家兒,且不是大富大貴的,有什麼好東西當然是要先僅著男孩子們的。雞蛋可不是便宜貨,一個大錢一個呢,而且是給家里男孩子們念書補充營養,何老娘自己都不打算吃。別個人,想吃何老娘也不能答應,就是自家丫頭這里,何老娘得咨詢一個意見,不然這丫頭片子怕要挑理,說她重男輕女啥的。

何子衿笑,「我不愛吃煮雞蛋。」

何老娘雙手合什,謝天謝地,「阿彌佗佛。」省下了。

何子衿一樂,道,「一個雞蛋撐死也就一個大錢,一年三百六十天,我不吃也就省下三百多錢,祖母不如多買些,就是家里人人吃,也不是吃不起。」

何老娘听的心肝疼,「快快閉嘴,日子還過不過了!三百錢不多,也能買上兩匹上好的絲棉料子了。人不大,口氣能大的嚇死人。一看就是個不過日子的。」以往,何老娘這話到這兒也就止了,如今想著孩子們年歲漸大,很該受些勤儉持家的教育,尤其男孩子們悶頭功名便罷了,女孩子可不一樣。以後成親嫁人自過日子,家里家計還不都是女人張羅,何老娘便又接著道,「這過日子,全靠一個省。看看咱們後鄰你們柱子叔家,以前他家老爺子年輕時,祖上傳下五百畝上等田地啊,就是沒修來個好婆娘,就是白氏那婆子。光長了個好排面兒,有什麼用,一張饞嘴,見雞吃雞,見鴨吃鴨,這世上沒她不吃的東西,上輩子定是饞死的。她嫁來時家里五百畝上等田,到你們柱子叔成親時只剩三百畝了。那二百畝就是給那張饞嘴吃沒了,自己吃不算,還教導的兒孫一個個的好吃懶做。那回給阿念買地,買的可不就是他家的田,不知以後還能剩下幾畝。年輕時那會兒,天天都要穿綢的,這會兒只得穿棉了,她如今倒還是想穿綢的,哪里還穿的起。」

何老娘主要是想教育一下自家丫頭片子,結果自家丫頭片子還是那笑吟吟的模樣,也不知有沒有听到心里去。倒是寶貝乖孫阿冽听的十分不是滋味兒,很懂事的說,「祖母,還是別買雞蛋了吧。就是咱家飯菜也挺好的。」

何老娘將手一揮,十足豪邁,「別的事節儉,念書的事可不能瞎節儉。吃得好了,肚子飽了,才能念得書去。放心吧,當年你爹念書時也是一樣的。再說,我可不是那等不會過日子的人,想當初我嫁給你祖父時,你祖父可憐巴巴的兩百多畝田,沒成親時還跟我說自家三百畝田,後來才知道那死鬼吹牛扯謊。後來咱家多少田地?你爹娘成親時咱家就五百畝田了,兩百多畝中等田是你那死鬼祖父祖上傳下來的,剩下的兩百多畝可都是我攢下的,還是上等田。就這樣,也沒耽擱了你爹念書!」說到過日子,何老娘可是十足的自信加自豪。何況還有寶貝乖孫真心實誠的贊嘆,「祖母,你好厲害啊!」阿冽那純真摯誠的眼神,直接讓何老娘的自信心又膨脹了數倍,簡直是想謙虛都謙虛不起來,眼楮彎成一條線,嘴巴咧到後腦勺,「還好還好啦。」

何子衿也跟著拍何老娘馬屁,「祖母這就叫會過日子了。」雖是為了哄何老娘高興,也是實話。何老娘不是有什麼大見識的人,何家祖上也沒什麼大產業,就是這麼個有些小田產的人家兒。家里男人死的早,兒子念書娶媳婦,閨女嫁人攢嫁妝,何老娘還能給家里攢下這幾百畝地,真是會過日子了。

何老娘頭一揚,眉眼間說不出的得意,「沒什麼大本事,就得精打細算。」又說阿冽阿念,「家里雖節儉,節儉不到你們嘴上,你們知道家里節儉,把書念好,就是對得起這每天一個雞蛋了。」

二人皆起身垂手應了。

沈氏三姑娘笑眯眯的听著,一時又與周婆子說了以後晚飯多做些,預留出兩碗給阿冽阿念做夜宵的事。這事並不麻煩,無非是留個溫灶罷了。周婆子應後,道,「眼瞅著就是中秋,中秋要備下哪些肉菜,女乃女乃先想著,中秋前後東西緊,我提前說給肉鋪子,他就能給咱留著。」

沈氏笑,「無非也就那幾樣,雞鴨去莊子上抓幾只回來就有了,倒是羊肉豬肉買些,有大魚要一條上好的。菜咱們院子里的就吃不清,不用買了。要是有賣牛肉的,你瞧著買二斤。」她家丫頭愛吃,只是尋常牛肉不大有。尋常殺牛是犯法的,唯有意外死或老死的牛才能殺了賣,只是到了節下,時常倒有些牛是「意外死」。

周婆子皆記下了。

何子衿不忘叮囑一句,道,「周嬤嬤,可別買病牛或是忒老的牛的肉。」

何老娘道,「哪兒就有這麼正巧的女敕牛肉給你吃。」

「吃就吃好的,要不寧可不吃了。」何子衿這種挑嘴,常令何老娘撇嘴,當然,也時常為何老娘省下不少錢。沈氏一笑,又道,「還該去飄香居訂些月餅。」

何老娘道,「家里哪里用吃飄香居的月餅,貴死個人。」剛定了一天兩個雞蛋的事兒,何老娘決定以後禁了糕點,把雞蛋的錢省出來。

「倒不是為自家吃,大節下的,許先生家里不好不去走動一二,還有姑媽家,胡親家,馮親家,賢姑太太,李大娘,薛師傅,不必重禮,也要走動的。」沈氏笑,「別個東西我預備的差不多了,就是這月餅,現買新做的才好。」就是自家醬菜鋪子,沈山越發得力,大過節的,沈氏也得發些東西叫沈山夫妻過節呢。

何老娘此方想起來,笑,「你不說我倒忘了。」

沈氏笑,「還沒到走中秋禮的時候,我也就還沒跟母親商量。」

何老娘大撒手,「你看著辦吧。」

何子衿道,「娘,多備一份,我給朝雲道長送去。」

沈氏笑,「給我提了醒兒,是該備一份。」閨女時常去人家觀里看書啥的,便是尋常先生一月還得好幾兩束脩,人家道長一分錢不收,免費給書看,還時常給閨女蹭頓午飯。看朝雲道長的脾氣,要是談錢就生分了,沈氏不是個小氣脾氣,想著中秋禮是得好生備一備方不為失禮。

中秋節的熱鬧自不消說,便是學里也放了三日假,何家上下亦換了新衫,早上祭過祖宗,中午便將祭祖的雞鴨魚肉上了桌,這也是風俗,這些祭祖的飯菜向來是往祖宗跟前擺一擺便由家人一並吃掉的。一是避免浪費,二則也是沾沾祖宗福氣的意思了。

剛用過午飯,碧水縣便傳來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大消息,趙財主家那位進宮服侍皇帝的娘娘,給皇帝生了兒子,皇帝著人賞賜趙家,過幾日皇差就要到了。來碧水縣給趙家傳話的是總督府派來的差役,再據流傳出來的小道消息,這回,趙家可真要發達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