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627 “葉經”後續

墨鴉的這些猜測,最重要的根由,其實是他之前一言帶過的,水馨透露的消息她說,當初在臥龍山脈將「林冬連」綁架的儒修和劍修們,在明國臥薪嘗膽,主動籌謀策劃,是心中自有信仰。而那個信仰的源頭,貌似並非皇帝。

墨鴉是在凡間待過的。

而南方修仙界的七十二國,其實都是神權大于政權。那些南方修仙界國家的皇帝,說是皇帝,可實際權力有多少?宗門利用教派來培養信徒制造紅塵念火,真正虔誠的信徒又有哪些?

墨鴉看得很清楚,不管是皇帝或者別的凡人勢力培養死士,還是教派培養信徒,都是用洗腦的手段。可能夠洗腦成功的,基本上也就失去了自己想法。說得難听一點兒,用這種方法培養死士、劍修,都是靠譜的。但用來培養謀士,就是說笑了。

越是聰明人,就越容易有自己的想法,不容易被洗腦他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難道他從小接受的不是死士類型的洗腦教育麼?

而當初那個帶領甄婉秋北上的,在被采補之後,都盡心盡力都收集各種信息,哪怕根基受損,卻完全不顧身體聲名,要將收集到的詳細情報傳遞出來的,化名為「雲昭」的人,顯然又和他是類似的人。

而「雲昭」又顯然不是臥龍山脈那邊的獨苗苗。和他類似的人,至少還有不少。

如果這些人全都是為了讓皇室掙月兌束縛,那麼基本不可能是因為皇帝的人格魅力太大,或者說被直接洗腦成了無腦的忠誠。

只可能是因為「皇室掙月兌束縛」這個結果,也能為他們帶來他們想要的東西。

或者名,或者利。

可是啊,皇室掙月兌束縛,能帶來什麼名利呢?

皇帝的壽命延長,就意味著皇室、宗室、世家之間的制衡在明國徹底被打破,只會引發明國的混亂。就算是皇帝能戰勝宗室、世家,獨攬大權……在這樣的混亂之中,當南邊的明國是吃屎的麼?

而皇室要是可以修煉……這也是開玩笑。

皇室在掌握玉璽能夠調動國運的情況下,壽命不長是真的,實力卻是足夠強大。本來就能夠和大儒抗衡。甚至超過對方。換句話說,本來就達到了「浮月界能夠達到的最強層次」。

就算是能掙月兌束縛,他們能獲得的只是更長的壽命,而不是更強的實力。

換句話說,除非在掙月兌了束縛之後就放下權力,否則,皇室其實根本抗不過宗室和世家的聯手,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以手上的部分權力,來換取壽命的提升。

這對追隨、效忠他們的人來說,有什麼好處?

所以之前墨鴉的問句根本不是問句。

他肯定皇室掙月兌束縛這一點,不能給他的追隨者帶來名利上的好處,能得利的頂多只有皇室自身,甚至那還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實力不夠的追隨者基本上是死定的結局。

所以皇室根本不可能讓那麼多的忠誠之士,單單為了皇室的壽命,甘願赴死、苦心籌謀。

更不要說,像雲昭等人那樣……他們根本就是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為了「大義」!

可皇室的壽命限制,甚至聖儒自己定下的,算個鬼的「大義」!

所以,墨鴉接到消息之後,其實挺想不通的。

直到之前,林殊在朝堂上給出了暗示。

如果有「妖魔入侵」的可能,那一切就都說得過去了。

首先,皇室如果能擺月兌限制,那麼也就可能修煉到更高的層次也許就能在短時間內升上界呢?因為修煉方式的特殊性還有可能帶一批人走?

只要能升上界,自然就不用在面對浮月界可能的凶險了。

其次,上界變下界,浮月界的靈氣日漸枯竭、靈材日漸減少。想要重新完善、加固上古大能留下的封印之類的,那基本是妄想。

但聖儒到底留下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修煉功法。

倘若皇室能夠掙月兌束縛,本來就能夠調動國運的皇室,或者就能達到浮月界的某種臨界點。統御整個北方三國的話,保不定就能做到無法靠靈材之類的東西做到的事?

在有些時候,「統一思想」、「絕對領袖」是很有必要的啊。

尤其是儒門這種以凡人為根基的教派。

倘若天下都歸于皇帝,萬民都臣服于皇帝,那麼,「紅塵念火」的力量就能疊加到最強!

…………

總之,墨鴉只是腦袋隨便轉轉,就能想到,在有「妖魔入侵」這個前提之下,皇室那邊能夠尋找出來的好幾種「大義」!

「能逃走」的利益,足以籠絡一批小人。

「儒門大義」,則足以鼓動一大批儒門弟子!對太多的儒門弟子來說,用大義洗腦,比用皇室的個人利益洗腦靠譜太多了。

否則,自認優秀的儒修們,如吳皎等人那邊,從宗室女身上尋找晉身之階就基本是極限了。吃飽了撐的去幫皇室掙月兌界限?

有了大義,甚至連隱瞞同僚、暗坑臨國的事兒都成了理所當然。

為防天下不安、人心動蕩、奸人做祟……等等等等啊!

雖然墨鴉在施長安的面前,沒有將話說得那麼明白。

但暗戳戳听到了這番談話的幾個大儒,又怎麼可能听不出那些潛藏的言外之意?墨鴉覺得雲昭那樣的人精神狀態不對,雲昭都已經是明國的俘虜了,難道其他人不對他的狀況感到疑惑?

墨鴉聰敏。

天目卻是天資就是「謀心」啊!

「嗯……」文山書院的院長陶方有些呆滯,「我給施長安那小姑娘留的簡信有問題,他們是不是看出來了?」

這位院長不但听出了墨鴉的某些言外之意,還听出了另外的小問題,略有些羞愧。

張煜有些意味不明的看著他,「陶院長為什麼會想到要在簡信上動手腳的?」

氣質溫文爾雅的陶方的目光就看向了南廣連。

張煜扯了扯嘴角,「那麼兩位又為什麼會到我的府上來听這個的?」

雖然他們都是「後起之秀」,和政事堂的另外幾位不是一個時代的。但他們自己,也不是一個時代的啊!壓根兒就沒有任何同窗、共患難之類的情分好吧!?

就算看其他人和琴絕邱醉有交情,也用不著立刻找他串聯吧?

南廣連那素日里接近劍修的氣質這會兒都略有些僵硬。他沉默了好一會兒。

「正如施長安提到的,如果北方都已經有了異動,不可能南方沒有。」南廣連的言辭難得詳細,「且此人來到北方之後,問及詳細,只說天眷者,其他語焉不詳。想來明著問也未必能問出什麼。」

所以出身軍旅的南大儒,並不介意用竊听的手段。

但他得承認,他並沒有想到會那麼快有成果,更沒有想到這竊听來的消息……已經不僅僅是「有用」兩字可以形容的,而是令他都感到了震撼!

不過……

南廣連眉頭皺起,有些殺氣騰騰,「雖有故意,卻有道理。」

他可不會因為那消息有「刻意透露」之嫌,就直接否定。

說完,南廣連直接看向張煜,「要證明不難,讓你外孫去看看那林冬連身邊會發生什麼。」

難得一個沒有官職的空閑之身,不用白不用。

張煜沒和南廣連抬杠,對著安靜站在一邊的姚清源點頭,「去吧。」

姚清源這時候已經收斂了自身的表情。

因為自家外祖父的培養,姚清源跟在對方身邊,本來想看看是不是能听到三個大儒交換意見他自己也對這兩位大儒的拜訪感到好奇結果吧,這邊沒到正題,那邊就來了個堪稱石破天驚的消息!

林氏皇室隱瞞了聖儒在升上界的最後傳下來的消息?

要真是這樣,他們隱瞞民眾,那還是有道理的。將聖儒的弟子們都一並隱瞞下來,這可是……

姚清源接住了南廣連扔給他的一方小印,行了禮就走了。

張煜隨即看向另外兩位。

「兩位這會兒還有心情說原本的打算麼?」

南廣連嗤了一聲,沒吭聲。

張煜也就確認了陶安幫了南廣連一個忙(在簡信上做手腳,和萬花門關系最密切的是書院),于是南廣連就陪了他來張府。

陶安輕咳一聲,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畢竟比起才得到的消息來說……

「是關于我那個後輩,名喚素安的姑娘,她對令外孫頗有欽慕之心……」

張煜都要有些繃不住臉色了,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驚詫這時候你總不至于是來和我提兒女親事的吧?

雖然三郎的親事確實是該直接和我提……

但還好不是。

「我也听說,姚三郎並無議親之心。姻緣之事強求不來。」

張煜這才點了點頭那陶素安雖說是嫡系,可也不該身份貴重到讓文山書院院長親自開口。

「但她自從見過盧夫人回家之後不久,就神思不屬。」

見過盧夫人回家之後……張煜想了想,忒麼的不就是那死了兩個人,牽扯出一樁大案的女院聚會麼?

雖說發生在他宣布了新政策之後,是在他前夫人盧夫人的院子里。

但講道理,是蘇夫人的一杯靈茶引發的啊!

如果被那次的事情嚇到了……貌似連蘇夫人也不該埋怨的吧?和張家就更是毫無關聯了啊!

張煜覺得,自己要是被邱醉問罪,還是會有些心虛的。

但要是被陶安問罪,就可以直接考慮翻臉的事情了。

「一開始我也不知此事,後來因她始終不曾好轉,她母親才給我說了這事。」陶安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到底是後輩,我也檢查了一番,就發現她並非是受到驚嚇,而是受到了某種法術的影響。這種影響並不強烈,卻隨著時日緩慢增長,她日日不得安寢,影響就越發強烈,如今已經渾渾噩噩,什麼話都問不出了。」

听說陶素安不是被當時的事情給驚嚇到,張煜就松了口氣。

但是……

「當時不是有醫修檢查過,確認過並無不妥的嗎?」

「她回家之時也無不妥,就是第二日醒來,也只說做了噩夢,後來才漸漸不好的。問題在于,按她所說,她每日里做得噩夢,第一幕必然是盧夫人,從她身上爆發了金光。然後就有各種奇形怪狀的怪物出現追逐她,又隱約有念誦聲,听不清在念誦些什麼,卻連白日,也在耳邊念誦不停。」

張煜挺無語的。

南廣連卻道,「說起來,那片‘葉經’的異常還沒找到嗎?」

張煜想想,「那‘葉經’護住她的時候,卻也不是爆發金光……當初見到那一幕的姑娘不少,事後卻沒听說其他姑娘有這樣的癥候。還請問,陶姑娘的天目神通是什麼?」

陶安更尷尬了,「不知道。」

頓了頓就嘆了口氣,「她也是……自小就被嬌養著長大,所謂的修為也就是堆出來的,好叫議親、嫁人的時候看著好看些。說是先天天目都該有天目神通,但要是自己不發掘、不修練……多少人連‘紅塵慧眼’都練不好呢?」

天目神通就和妖獸的天賦法術一樣。

使用代價遠遠低于別人使用同類效果法術需要的消耗。有時候消耗甚至能低得令人驚詫比如說安元辰的變異天目神通。

但再是天賦,再消耗很小。也不是說天目神通就能隨隨便便使用出來的。

當然了,陶安這話也確實是說明了另一點陶素安的天目神通,並不弱小。甚至可能也頗為特殊。若是特別常見弱小的神通,那還真是根本就不需要發掘的。

「我本來也覺得沒什麼。」南廣連忽然開口,打破了另外兩人相顧無言的尷尬氣氛。

「但剛才的消息,總令人介意你們是否覺得,華國的皇帝,梵國的‘在世佛’,其實頗有相似之處?」

張煜默然不過是扯到我那前夫人,她也確實是修了佛。但你怎麼能根據這一點點的相似,想到在世佛身上去的?

「因為他們都能叫萬民敬畏、虔誠的跪拜麼?」陶安倒是很快接口,「在聚攏民心方面,確實是都有我們難以企及的優勢。」

和大儒相比,強的不是境界。而是在某些方面的力量——

上拉加載下一章 s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