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入夏顯晨光

溫榮吩咐綠佩將馬車喚來,打算先去溫府看望祖母和阿娘,一起用過午膳後再回南賢王府。

哥哥軒郎離開了,溫榮心里明白,祖母、阿娘的心情定與她一樣。這幾日最難熬,她該常去溫府,一來與祖母、阿娘做個伴,二來可打發漫長時光。

溫府自是滿園惆悵,穆合堂里謝氏和林氏皆眼圈紅紅地靠在軟榻上發怔。听到溫榮來了,謝氏直起身子,精神似恢復了些,而林氏想起溫榮夫郎也去了邊疆,更唉聲嘆氣起來。

溫榮本打算像往常一樣坐到祖母身邊的,可林氏看到溫榮進內堂,率先起身迎上前,一下子摟住溫榮哽咽,連聲感慨苦命孩子。

溫榮也不知那苦命孩子是在說她還是指遠赴邊疆打戰的軒郎,只單瞧見林氏悲傷的模樣,她就忍不住跟著一起抹眼淚了。

林氏哀戚戚地說道,「我早說不同∣無∣;「∣小說意軒郎習武的,這不,府里點頭還沒一年呢,就去那甚地方風餐露宿,一旦開始打戰,生死未卜。偏偏你夫郎和大哥一起出征,留了我們這些婦孺在京里擔驚受怕。早知如此,就該讓軒郎早些成親,若能替府里添個孩子,也不至于這般冷清淒涼。還有你,」林氏越說越心里越堵的慌,「你都成親大半年了,這肚子怎無一絲動靜。罷罷,還好現在年紀輕,只不知王爺幾年後能回來,王爺不在盛京的這段日子,左右你一人在南賢王府無事,每日。娘親手替你熬補身子的藥膳。」

溫榮被阿娘說的面上掛不住,她本期著祖孫三代可以互相安慰。這會兒阿娘注意力似轉移了,也不提軒郎他們。卻開始管起她的身子。晟郎離開盛京,在阿娘眼里,她怕是又成了未出嫁的娘子。

溫榮也不知該如何答應,若她常回來吃阿娘煮的藥膳,能令阿娘不因為軒郎離開而每日郁郁難安,她倒還真是願意的。

謝氏先听不下去,朝林氏說道,「你這當阿娘的怎那般不曉事,王妃這會兒明白著才在朱雀大街走了一遭。正累著呢,就算要說話,也該將王妃大氅解了,拿個手爐來,請王妃坐下歇著。」

林氏一愣,看了溫榮一會兒,才溫榮兩鬢沾了水霧潮氣,明顯是一早就出府在外頭站好久的。林氏十分不好意思,趕忙牽了溫榮坐在軟榻上。汀蘭已經捧了手爐,溫榮手指被凍的紅腫,謝氏和林氏看到了心疼不已,林氏又忍不住埋怨幾句。道出征的皆沒良心。

溫榮抿嘴笑道,「阿娘此言差矣,突厥都快打到聖朝家門口了。國在家在,國破家亡。聖主有要求。這一戰必須大傷突厥元氣,令突厥至少安靜三十年。晟郎、軒郎他們其實是為了保護我們。為了我們能有安生富庶的日子過,才遠赴邊疆的。」

林氏眼圈又紅起來,「我也明白道理,可聖朝那般大,能差了他幾人麼?林家大郎也是,口口聲聲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可他們一個個可知曉,我們心疼的每宿每宿睡不著覺,睜開眼就忍不住落淚,你舅母前兩日才當眾說了,說那些個郎君打小之乎者也,好似滿月復經綸,其實不然。我們這些婦孺都知曉五經正義里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齊家可是在治國平天下之前的,可他們連個娃都不給府里留下,就滿口國家道義地跑了。」

溫榮求助地看謝氏,阿娘滿心怨氣,怨軒郎不曾成親,不曾給她留個孫子了,可抱怨也無甚用,所有人都沒辦法。

謝氏果然不滿地說道,「夠了,天天念叨幾句俗不可耐的無用廢話,光顯你眼界心胸狹小,也不怕丟人遭人厭棄。榮娘,讓祖母仔細瞧瞧,這幾日似圓潤一些,不像秋天那般瘦削,現在王爺雖不在府里,可你更要注意和照顧好身子,如此才對得起遠在邊疆的王爺,將來王爺回來看到你一切安好,也能安慰。」

溫榮連連點頭,「祖母所言極是,兒定然會照顧好身子的。」

茹娘在旁好奇地問道,「先才阿姐真的去送將士了嗎,那場面是不是很壯觀,听說聖主親自護送,而太後、皇後都到城門上了。」

溫榮笑道,「是的,城里許多百姓都來了,此次六品以上新晉將士多是貴家親眷,在城里少不得引起轟動,茹娘怎未去瞧熱鬧。」

茹娘頗為委屈地看了謝氏一眼,「祖母擔心兒惹禍,不肯了。」

溫榮頜首道,「也是,街上人多,難免魚龍混雜,祖母是在替茹娘著想。王爺亦是不肯我去的,無奈他出征,管不住了。」

謝氏看著溫榮,心底的郁煩淡去了些,軒郎雖是好的,可遠不及榮娘懂事,這些孩子里,謝氏打心里最疼最喜歡溫榮,那些個郎君出征,榮娘可時常回來陪她,尚算因禍得福,想著謝氏多少有些安慰。

謝氏吩咐汀蘭去準備午膳,特意交代廚房多做兩道暖身子的羹湯,再放些姜米,榮娘一早送軍,難免受到寒氣。

用過午膳不多時,外院忽然通報丹陽長公主了,謝氏、溫榮等人頗為詫異,不待細想,先急急忙忙將丹陽請進來。

一進穆合堂丹陽便大大咧咧地說道,「本是去南賢王府尋溫榮的,結果小廝言榮娘一早出府看熱鬧去了,一直未回來,我仔細一想,榮娘在盛京除了母家溫府,也無甚地方可去。都在一坊市,不遠,我不過順便繞,果然叫我尋到溫榮。」

今兒丹陽面上打了頗重的傅粉,就算早上送林子琛時沒哭,前幾日也定然沒睡好。溫榮捧了杯熱飲子給丹陽,「甚事這般急著尋我。」

「一人悶的慌,琛郎走了,太後那又給我添堵,想來想去只能尋榮娘說話訴苦。」丹陽嘆口氣,蹙眉靠在軟榻上顯得很疲憊。

溫榮正想安慰丹陽,謝氏嚴肅地問道,「太後針對你們了?」

丹陽說著無心,未想到老祖母會留意上,她知謝氏身子不好,故頗為擔心地看溫榮,不敢隨便往下說,見溫榮點頭,丹陽才郁郁地說道,「太後言國庫空虛,凡事節儉,先降了我的食封戶,現在我的食封戶與衡陽等人一樣,又言要以德陽為戒,後宮封賞也降了規格。」丹陽無奈搖搖頭,「罷罷,好歹我也不是驕奢yin恥之人,原本就是有余的,也不差那一些了,只是心里憋屈,好似刻意打壓我一般。」

溫榮垂首不言,太後就是在打壓丹陽。丹陽是前太後、聖主最寵的公主,食封戶和賞賜皆獨此一份無人可比,王太後此舉無非是在昭示她的權勢,令世人知曉如今後宮掌權的是她。

謝氏冷笑一聲,「王太後這腳跟還沒站穩呢,就想一手遮天了。」

祖母面上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容,溫榮目光微閃,這半年祖母時常進宮陪太皇太後說話,既然祖母露出這神情,想來太皇太後是知曉王太後做派的。

太皇太後出自弘農楊氏,如果陳留謝氏和弘農楊氏兩大氏族一同對付瑯琊王氏,勝算是極大的,只是這般沖突太烈,溫榮擔心會動搖皇室根基,更何況現在是對外征伐的關鍵時候,絕對不可以發生內亂。

不知太皇太後和祖母究竟作何打算,又有甚好法子。

丹陽徑直問道,「祖母可有同老說什麼,祖母真的不肯再管,就任由王太後為所欲為麼。」

謝氏疼愛地瞧著丹陽,「傻孩子,你祖母舍不得你受委屈的,可也舍不得你操心。王太後那點膽子只敢隔衣搔癢,你們暫且安心過自己的日子,受到的委屈先忍著,咱與她走著瞧。」

溫榮掩嘴笑,祖母同丹陽說話像哄孩子似的,丹陽卻最吃這套,當即喜笑顏開起來,有了祖母等人給的定心丸,每日除了思念林子琛,她又可以沒心沒肺的過活。

……

這一晃眼就了半年,果然如謝氏所言,自南賢王等人出征後,王太後只敢偶爾折騰點小事,時不時給溫榮添點堵,其余算安分守己。

正值盛夏,溫榮剛打包好三套羅絲薄衫,又準備了一些剛曬的肉脯果干,令快馬送去邊疆與李晟。

溫榮執錦帕沾井水拭面,看著書案上滿滿登登的信箋,眼角彎起,抿嘴輕笑,自李晟到了邊疆,幾乎每日都會與她寫信,信里除了充滿相思意的文字,還會放上一抔白沙或是一棵白草。

綠佩一邊朝庭院喊著什麼,一邊撩開簾子進來,「主子,去林府的馬車準備好了。」

溫榮面上笑意更盛,這半年里好事不少,琳娘順利生下白白胖胖的麟兒,據說孩子滿周歲後就會被冊封為太子,而另一驚喜是丹陽已經身懷六甲了,原來林子琛出征時丹陽就懷了,只是她大大咧咧,直到月信推遲半月才請醫官診脈。

今日就是琳娘約的溫榮一道去林府看望丹陽……(未完待續……)

PS︰這幾日更新不太穩定,麥子好抱歉,會盡快調節狀態的。

榮歸漸入尾聲,麥子繼續努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