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三十五章︰挺進關中

莊大少究竟說了句什麼話呢?什麼主意,竟能讓眾人這麼忿忿呢?原來莊大少壓根就沒有什麼高深的謀略,不通軍事,又如何知道該怎麼辦呢?

但他不知道具體該怎麼辦,卻知道對于眼前的意見該怎麼統一。既是李淵猶豫不定,顯然雙方都說的有道理了,那就簡單了嘛。于是在萬眾矚目下,莊大少清清嗓子,這才慢條斯理的道︰「簡單!留一部分人在這守著,另一部分直接過河不就完了嗎?兩下一塊走,哪兒也不耽誤。多簡單啊,這還用爭!」

靜!大帳里一片安靜!這就是你老人家的辦法?就是把兩邊的意思一起用咯,就是你老人家的辦法?!指啊!太指了!就把人家的意見綜合一下,各打五十大板而已,你丫就那麼牛氣,把兩邊的人都狠狠鄙視了一下,你丫也太卑鄙了吧。

眾人此刻的心理,真是應了那句古話︰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本以為這位公爺又會出個什麼驚天的妙計,哪知他卻是如此取巧。雖說這也是個辦法,但跟眾人對他的期望,實在是太遠了。大家相互看看,不由的都是一陣的無語。

李淵咳了半天,終是順過氣來。心中惱怒之余,也是不由的苦笑。可不是嗎,自己為難個屁啊。兩邊的意見都采納了不就行了嘛,至于的費那些腦子,還被這小無賴一通嘲笑。只怕這廝心中對自己,也未嘗不會有些鄙視的。

李淵暗自氣悶,卻是作不出。只得苦笑點點頭,擺擺手道︰「也罷,就是如此。」當下安排一部分人留在此地,吸引屈突通的主意,自己親自帶領大軍直過黃河。

十二日,唐軍主力成功渡河西進,威逼關中。繞過了河東郡,前方已是一片坦途,再無什麼人物能擋住李淵的步伐。大軍進展迅,不過四天後,抵達朝邑。

這一天,對早就知道了西河、臨汾等郡中生的事兒的民眾來說,是個大喜的日子。因為從這一天起,果然無數的白條官員,眾多的五品老頭兒紛紛新鮮出爐。該走馬上任的走馬上任,該在家大擺筵席慶祝的,大擺筵席慶祝。

民眾們開心了,但李淵更是開心。為啥?因為這一天,他不但又收攏了幾股義軍,還收得了幾個大大有名的人物。這幾個人物的到來,也讓莊見揭開了心中的一個疑惑。

原來,這幾人分別是長孫無忌、顏師古、于志寧和房玄齡。後面這三人,前二人是跟著長孫無忌一起來的,後面那位千古傳唱的房謀杜斷中的謀,卻是接了長孫無忌的邀約,自往李世民身邊投去的。這位長孫無忌消失了這麼久,就是為了李唐去搜刮人才去了。

莊見見到這幾個人物,心中暗暗琢磨,如今魏征、長孫無忌、房玄齡都出現了,那麼那位杜如晦怕是也不遠了。看著這些個原本只在書中見過的名人,如今就在身邊,見到自己甚至還都恭恭敬敬的,這廝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整日更是笑得見牙不見眼的,讓眾人大是奇怪,不知這位公爺遇上什麼喜事了。

在朝邑停留了兩天,將各路來投的義軍從新整合。十八日,李淵聚集眾人計議已定,再次分派軍令。令李建成、劉文靜、王長諧率軍數萬人進駐永豐倉,把守潼關,防範從東方過來的隋軍;李世民帶領劉弘基、殷開山等人前往渭水以北攻城略地。同時分封新進幾人的官職。于志寧任記室,顏師古任朝散大夫,長孫無忌跟隨李世民任渭北行軍典簽。房玄齡自有李世民親自任為記室參軍,于身邊謀劃。

莊見聞听李建成和李世民都要外出征戰,心中又自不肯安分,怎麼也要隨著一起。李世民哪里還肯再把這廝留下,只是推月兌自己身邊有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兩人幫著謀劃,已是夠了。但大哥李建成身邊,單只一個劉文靜,只怕是到時候沒個人商量,莊見既是素以多智著稱,不如且隨建成前去。

莊見心中覺察出李世民的疏遠之意,也不去爭,反正他只是閑的無聊,想要到處悄悄,湊些熱鬧而已。此刻大興近在眼前,估計不用多久就可殺回去了。到時候,自己打著一走了之的心思,這會兒自也不去計較。

李建成倒是極希望能有莊見這麼個智囊在身邊的,但也是唯恐這小子又給他出故事,遂再三約法三章,不得自己隨意惹事兒,這才答應下來。如此一來,倒讓莊見對李建成更是好感大增。這李建成至少不像他那位弟弟一樣,心思百轉。對自己倒也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的。這樣的人,可是比李世民好處多了。

當下,眾人各自分頭行事。二日,大軍出,只半日功夫,便已是到了潼關。這潼關乃是漢末曹操所設,廢止函谷關,另闢新路,而設此關。

潼關以水得名,因潼河激蕩,直沖關口,故名潼關,也叫做沖關。這里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東有年頭原踞高臨下,中有禁溝、原望溝、滿洛川等橫斷東西的天然防線。自古有「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之稱。

及至隋大業七年,煬帝更遷關城于南北連城間的坑獸檻谷,即禁溝口。又在南北各設尉城,更增其險。

這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自然會成為很多人的噩夢。對于屈突通來說,就是如此。

在莊見等人到了潼關的二天,一直蜷縮在河東城的屈突通,終于得知了李淵繞到而進,已是深入關中了,不由的大駭。急忙令鷹揚郎將堯君素鎮守河東,自己親率數萬人,準備自武關而入大興,救援關中。

只是等到他大軍出了河東,前至潼關時,這才愕然現,唐軍早已佔據了此關。便是通往關中之地的大道上,也有劉文靜扎住了大營,他西進救援關中之路,已是被徹底封死了。若是往襄陽而繞,可不知要何年何月才能得進,等他到了,只怕關中之地也早就成了唐軍囊中之物了。

但若要擊破潼關,屈突通也是自知毫無可能。領著數萬大軍,在潼關下扎住,整日的就是望關興嘆,一籌莫展。最後只得再將主意打到劉文靜大寨上去。但面對堅固的大寨,眾多的唐軍,又有潼關互為犄角,這一時半會兒,卻也讓屈突通大是頭疼。

他自在這愁,關上李建成等人卻在商議。如今屈突通大軍跟進,潼關天險,自不必多慮。但南北尉城卻是仍在隋軍手中,若是屈突通勾連南城,則通光月復背受敵不說,只怕關中也要震動。當即定下,以王長諧領軍一萬,急襲南城,勿要將屈突通的念想全然斷絕才是。

莊見本一直打算再將偷襲的把戲玩上幾次,只是眼見屈突通防範甚嚴,沒有機會。正自郁悶,聞听要去打南城,當下跟建成要求同去。

李建成眼見他這些日子倒也安分,想想南城雖是王長諧去打足夠了,畢竟多個多計的幫著也好,當下應了。莊見大喜,出的廳來,急回房中,令眾人收拾。關門一開,一萬兵馬已是直往南城而去。

這南城建于潼關之後,地勢雖無潼關那般險要,卻也是個易守難攻之地。故而城中守兵並不多,不過兩千人而已。建成派給王長諧一萬人馬,自是打著拿人命堆出來的想法。

到了南城扎住陣腳,城上隋軍守將叫做劉綱,向來豪勇。他當日聞听李淵入關,恨不能即刻帶兵殺敵。奈何自己手中不過兩千人,又身負守城之責,難以離開,這才只得忍氣靜觀。如今見唐軍居然跑到他這兒,不由的連連冷笑。

此城險峻,城中之兵可不是像河東那幫老爺兵一樣,個個都是百戰老兵,唐軍想憑借這萬人來攻,豈非笑談。

事情進展,果然也如他所料一般。王長諧催軍猛攻,大戰半日,損兵折將無數,但南城卻依然未能攻破,不由的大是氣餒。旁邊莊見眯著眼看著,心中不由暗暗計較。他見那隋軍主將在城頭那般氣定神閑的模樣,就知道這城只怕不是那麼好打的。否則,但凡是個精神正常的人,眼見雙方兵力差距這麼大,也定會有些惶急的。

身旁羅世信低聲咒罵道︰「這幫鳥人,可是了狠了,這般不怕死嗎?」莊見聞听羅世信此言,眼光忽的一凝,若有所思。微一尋思,見王長諧泄氣,不由笑道︰「王大哥,何必著急。嘿嘿,這天下就沒攻不破的城池,你幫我搞點東西,明天我保證你在城里坐著了。」

他此言一出,王長諧不由大喜,連連點頭道︰「衛公有何妙計,快快說來,但有所需,王某就算砸鍋賣鐵也要給你準備齊了。」

莊見嘿嘿一笑,搖頭道︰「也不用你砸鍋賣鐵,只是些很便宜的玩意兒,只不過這數量有點大罷了。」說罷,將頭湊過去,細細說了一番。

王長諧听的瞪大了眼楮,滿是不可理解。只是眼見莊見賊忒嘻嘻的模樣,卻是不肯明說,只得頂著一腦門子問號去了。

等他出去,羅世信在旁模著頭問道︰「少爺,你們說什麼啊,這麼神秘,連我都沒听到。」

莊見听他問起,忽的眼楮一亮,一手撫著下巴,笑眯眯的盯著羅世信,上下打量一番,一會搖頭,一會兒又是點頭的。嘴里嘟嘟囔囔的低聲道︰「嗯嗯,太重太重,怕是不成。不過,弄個大點的,應該也可以的。」

羅世信看著他詭異的笑容,只覺的後脊梁陣陣的寒氣大冒。自家這位少爺,可又憋著什麼壞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