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35章 精彩一戰

第五百三十五章精彩一戰

陷陣營,攻無不克,敵陣俱陷,戰功累累。主將高順驍勇有智、清白威嚴、統兵有術,為大將之才。

先登營,勇往直前,遇敵必勝,攻城無數。主將鞠義悍勇張揚、身先士卒,是不可多得的急先鋒。

當世最為精銳的兩支部隊猛烈地踫撞在一起,又是各自最為強悍最為核心的八百勇士出戰時,這場戰斗該是何等的精彩?

僅僅用文字已經無法描述那份驚天泣地的精彩了。如果從戰果來看,陷陣營八百勇士死一百二十人,傷三百零一人,先登營八百死士死三佰二十一人,傷四百人,主將鞠義戰死,這場戰斗以陷陣營獲勝而告終。但其過程,跌宕起伏,扣人心魄,艱苦卓絕,則遠非結果那麼簡單。

官渡之戰後,周瑜論功評賞,高順的陷陣營以這一戰與張遼、趙雲的夜襲黎陽之功績同獲軍中最高榮譽。自此,陷陣營名滿華夏,凡敵遇之,非降即潰。而先登營自此消失,世間再無此軍名號。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巔峰一戰已漸漸成為軍旅之中的傳說。

一年後,陷陣營如日中天,當日參戰的勇士無論行到軍中何處,迎來的都是羨慕的目光,里面甚至還夾雜著幾絲對天神般的敬仰。每有新兵入營,便會有人在其耳旁提起當日與先登營這一戰。說者口沫橫飛,听者心向往之。陷陣八百勇士,已成為戰神的代名詞。

三年後,陷陣營與先登營這一戰被編寫入冊,成為全軍的作戰操典。在其中,記載有以下文字︰「昔先登營乃河北精銳之最,死士八百,強弩千張夾承之,待敵臨近,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沖突,強弩雷發,所中必倒。鞠義,乃袁紹心月復部將,涼州金城人氏,漢平原鞠譚之後,其子避難,改曰麴氏,世為金城著姓。義少好弓馬,結羌中豪帥,曉習羌斗,所部宗兵以驍銳聞。」

「官渡一戰,事關成敗。袁紹叛逆,以下犯上,雖出強兵而失道義,此其必敗之因也。事及臨戰,先登營部眾先敗于床弩之下,攻寨受阻。鞠義親率八百死士,披重甲執強弩,銳不可當,傷我軍數百健兒,氣勢囂張。」

「彼時,陷陣營出營迎戰,八百陷陣勇士緊隨高順身後,持圓盾,握厚背砍刀,同仇敵愾,殺氣遮天,踏滾滾煙塵,奔先登營而去!」

「義持弩狂笑,激先登死士之斗志,令強弩齊發。須臾,弩箭如疾風驟雨而出。陷陣勇士早有防備,結為長陣,以圓盾護體,緩步而進。然先登死士射術極佳,專射其下肢,片刻之間,腳部受創者數十,陣形有不穩之勢。」

「順驍勇而有智謀,乃高呼以鼓士氣,眾人皆定,受傷者退于後隊,仍頑強前行。順親領前隊,隊中皆為武功高強之勇士,閃轉騰挪,相互掩護,避過如雨弩箭。」

「義見之大怒,令集中射擊前隊。順突于最前,手中之鋼槍,舞若銀花,虎虎生風,弩箭紛彈,護住身邊數人毫發無損。趁敵不備,順飛步上前,以一桿鋼槍,撕開先登死士的盾牆!」

「義亦沙場老將,急率數十人圍攻順,又令余者皆為數部,自側射殺吾陷陣勇士。順雖驍勇,然先登死士毫不畏死,纏斗不休,順斬殺十余人後漸被其所圍,而陷陣勇士為弩箭所阻,無法救援!」

「彼時,順奮力再斃敵數人,突聞壯語,陷陣之志不可奪,八百勇士皆高呼,聲可如雲,精神俱振,遂結為無數三人小陣,兩人舉盾掩護,一人以腰間飛刀殺敵,刀術精準,先登死士猝不及防,傷近百人,聲勢低落。」

「順勢大振,大展虎威,鋼槍神出鬼沒,濺血封喉,殺破圍攻之先登死士,直面鞠義。」

「義陰險,先以直臂弩偷施冷箭,為順所避。兩部主將對決,義粗勇勝在力大,順敏捷勝在機智。義棄弩舞刀,勢若瘋虎,意圖先聲奪人,斬順于陣前。順以鋼槍沉靜應對,忽似蛟龍,或如鵬鳥,義不能力勝。」

「戰五十回合後,二將難分勝負。然陷陣勇士以三人成組,相互援助,靈動非常,切入先登死士陣中。臨面廝殺,強弩優勢頓失,陷陣勇士之後背砍刀凌厲非常,敵手紛亂倒地,陷陣勇士呼號前行,頓掀腥風血雨!」

「先登死士傷亡殆盡,大局乃定。義神思恍惚,左臂中槍,鮮血激射,義不顧,神色滄然顧順道,吾之英名今掃地,有何面目回河北?先登死士既亡,吾又豈能苟活于時間?言罷,義反轉刀柄,奮力一抹,一腔碧血灑于天際。嘆義乃當世之豪杰,奈何投錯門庭,為袁紹所誤,終至敗亡!」

讓我們把目光再次投向漢天佑元年七月初三這日。

被寄予厚望的先登營完敗,令袁紹深受打擊。昔日無往而不勝的八百先登死士,那些曾經為袁紹攻城陷陣的河北健兒,竟然就被江東軍的陷陣營所擊敗!敗就敗了,還敗得這麼慘烈,主將鞠義負傷自盡,八百死士基本無一生還!

袁紹知道,八百先登死士,本就是抱著必死之決心上陣的,因為唯有如此,方能自死地而後生!慘烈戰後,八百英魂,就這樣飄散于空中。袁紹既感到心痛,又感到無奈。任誰都想不到河北軍中最為精銳的先登營慘敗如斯,經此一戰,河北軍之士氣將滑落到低谷!而江東軍,在擊敗先登營之後,其士氣將達到巔峰!

若是沒有了士氣,這場戰爭根本無法持續下去!

讓袁紹苦惱的是,原本寄厚望于先登營,以其強悍的攻城實力攻破江東軍營寨,再以數萬鐵騎自缺口處沖擊,定可大勝。現先登營已潰敗,河北軍士氣不振,而江東軍營寨巍然不動,又該如何繼續進攻?

此時的袁紹已有悔意,若早知江東軍的防御如此嚴密,戰力如此強悍,不如就緊守冀青幽並四州,憑借著城防大量消耗江東軍的實力,今二十萬河北大軍傾巢而動,不論後方空虛,單是以攻代守,便要多耗費數萬河北軍的兵力!

¥b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